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站台 车门 轨道交通 安全保障 列车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安全保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


背景技术:

2.列车运行时,轮轨系统不平顺等因素会造成列车晃动,因此《轨道交通车辆限界标准》规定列车和周围结构的间隙宽度应保持在8cm至18cm之间,避免列车运行时晃动与周围结构产生碰擦,这种间隙虽然有效防止了列车外边缘与站台的碰擦,但给上下车乘客的安全带来了隐患,会发生乘客在上下车时不小心踩空,造成乘客脚腕卡入站台列车间隙中或脚腕扭伤等事故,这一间隙也对腿脚不便者和婴儿车上下列车带来诸多困难。
3.专利号为cn201910230699.3的专利文献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交通站台门与列车间异物监测装置,公开了一种对站台与列车门之间间隙是否有异物入侵进入监测和报警,但并不能解决站台与列车门之间间隙对乘客上下车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包括电源模块、继电器、plc控制器、电动推杆、安全渡板和第一传感器,plc控制器分别与电源模块和继电器的一端相电性连接,plc控制器与第一传感器相信号连接,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电动推杆相电性连接,安全渡板和电动推杆均位于站台下方,安全渡板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上,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安全渡板前端下方。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传感器对列车到站和准确停车进行检测,通过plc控制器和继电器控制电动推杆带动安全渡板的自动伸缩,从而快速高效的自动填补列车车门与站台间间隙。电源模块供应电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全渡板,起到防止乘客因站台列车间隙而导致脚踩空,避免造成乘客脚腕扭伤、摔伤等事故,同时解决了腿脚不便乘客和携带婴儿车上下列车的困难,节省成了上下车的时间,提高了乘车效率。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站台设有进站端,第二传感器安装在进站端,第二传感器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二传感器安装在进站端,当列车进站时,第二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列车经过进站端,从而向plc控制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接收到列车进站的信号,发出指令,使列车可以准确停靠在正确的站台位置。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全渡板指示灯,安全渡板指示灯与继电器的另一端相电性连接,安全渡板指示灯安装在站台上,安全渡板指示灯的位置与安全渡板的位置相对应。plc控制器接收到列车进站的信号后,通过继电器发出指令,使车门相应停靠位置的安全渡板指示灯亮起,提示列车应停到相对应的站台区域,使列车停稳后,车门与安全渡板的位置相对应。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信号灯柱,信号灯柱固定安装在站台上,信
号灯柱位于安全渡板信号灯的一侧,信号灯柱与继电器相电性连接。列车进站后,安全渡板指示灯亮起,plc控制器向继电器发出指令,使相邻的信号灯柱亮起。信号灯柱起到指示的作用,便于乘客找到相应的位置等候上车。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全渡板与列车的间距为2cm时,安全渡板停止伸出。在安全渡板随电动推杆的移动向外伸出时,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安全渡板与列车车门的间距为2cm时,第一传感器向plc控制器发出信号,plc 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控制电动推杆停止向外移动,安全渡板停止伸出。在乘客上下车过程中,安全渡板始终保持伸出状态并与车门2cm的安全间距。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全渡板为多个,安全渡板指示灯为多个,电动推杆为多个,多个安全渡板、多个安全渡板指示灯与所述电动推杆相一一对应。列车有多个车厢和多个车门,在列车到站后,乘客通过多个车门同时上下车,需要对应每个车门分别设置安全渡板、安全渡板指示灯和电动推杆。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全渡板指示灯包括多种颜色,信号灯柱设有多种颜色,安全渡板指示灯显示的颜色与信号灯柱显示的颜色相同。不同类型的列车,例如高铁、动车和普快列车在同一站台的不同位置停车,安全渡板指示灯的多种颜色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类型列车的停车位置,便于列车明确停车位置。信号灯柱显示的颜色与安全渡板指示灯的颜色相同,便于乘客明确等候位置,节省乘客时间,乘客上下车更加便捷。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子排,第一接线端子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相连接,另一端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第一接线端子排保证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plc控制器之间信号传输稳定。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接线端子排,第二接线端子排的一端与继电器相连接,另一端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第二接线端子排保证继电器与plc控制器之间信号传输稳定,便于维护。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总按钮、启动开关和停止开关,电源总按钮与电源模块相电性连接,启动开关的一端与停止开关的一端分别与电源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启动开关的另一端与停止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相电性连接。电源总按钮用于控制电源模块中电量的输入。启动开关用于控制plc控制器的开启,停止开关用于控制plc控制器的关闭。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的方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的安全渡板、电动推杆和第一传感器的左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的站台、安全渡板指示灯、安全渡板、信号灯柱的俯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的站台、信号灯柱、安全渡板、电动推杆和第一传感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实施例1
23.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列车车门与站台间的安全渡板,包括电源模块1、继电器2、plc控制器3、电动推杆4、安全渡板5、第一传感器6、安全渡板指示灯7、第二传感器8、信号灯柱9、第一接线端子排 10、第二接线端子排11、电源总按钮12、启动开关13和停止开关14。
24.电源总按钮12与电源模块1相电性连接,电源模块1分别与启动开关13的一端和停止开关14的一端相连接,启动开关13的另一端和停止开关 14的另一端分别与plc控制器3相连接。
25.plc控制器3与第二接线端子排11相连接,第二接线端子排11与继电器2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动推杆4、安全渡板指示灯7和信号灯柱9相电性连接。plc控制器3与第一接线端子排10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8分别与第一接线端子排10的另一端相连接。
26.电动推杆4、安全渡板5和第一传感器6均安装在站台下方,电动推杆 4固定安装在站台下方,电动推杆设有支架41,安全渡板5固定安装在支架 41上。第一传感器6固定安装在支架41上,第一传感器6位于安全渡板5 前端的下方,便于第一传感器6检测安全渡板5与列车车门之间的距离。第一传感器6为接近开关。
27.站台15设有进站端,第二传感器8固定安装在进站端,便于列车进站时,第二传感器8可以及时感知到列车进站,并向plc控制器3发出列车进站信号。第二传感器8为接近开关。
28.安全渡板指示灯7安装在站台15上,安全渡板指示灯7的位置与安全渡板5的位置相对应。plc控制器3接收到列车进站信号后,plc控制器3 通过继电器2控制相应停车位置的安全渡板指示灯7亮起,相对应的安全渡板5等待列车靠站。
29.列车种类不同,其在站台15的停靠位置也不同。根据列车种类,将其在站台15相应停靠位置用不同颜色区域标示。例如红色区域表示高铁停车对应位置,绿色区域表示动车停车对应位置,黄色区域表示普通列车停车对应位置。安全渡板指示灯7的颜色与其相对应的停车区域颜色相同。安全渡板指示灯7的颜色包括黄色、绿色和红色。红色安全渡板指示灯安装在对应的红色区域,绿色安全渡板指示灯安装在对应的绿色区域,黄色安全渡板指示灯安全在对应的黄色区域。
30.信号灯柱9安装在站台15上,并位于安全渡板指示灯7的一侧,信号灯柱9包括安全渡板指示灯7的全部颜色。当红色安全渡板指示灯亮起时,信号灯柱9亮起红色,当绿色安全渡板指示灯亮起时,信号灯柱9亮起绿色,当黄色安全渡板指示灯亮起时,信号灯柱9亮起黄色。信号灯柱9显示的颜色与安全渡板指示灯7相同。
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高铁列车进站时,第二传感器8检测到列车进站,将进站信号通过第一接线端子排10传输给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通过第二接线端子排11和继电器2,将红色安全渡板指示灯7和信号灯柱9点亮,信号灯柱9显示红色。第一传感器6检测到列车停稳后,将停车信号通过第一接线端子排10传输给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通过第二接线端子排11和继电器2,控制电动推杆4向前移动并带动安全渡板5 向前伸出。当第一
传感器6检测到安全渡板5距离列车车门间距为2cm时, plc控制器3通过第二接线端子排11和继电器2,控制电动推杆4停止移动,使安全渡板5保持伸出状态并与车门保持2cm的安全距离。当乘客上下车后,在列车车门即将关闭时,plc控制器3通过第二接线端子排11和继电器2,控制电动推杆4缩回,将安全渡板5收回。
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动伸出和缩回的安全渡板5,起到防止乘客因站台列车间隙而导致脚踩空,避免造成乘客脚腕扭伤、摔伤等事故,同时解决了腿脚不便乘客和携带婴儿车上下列车的困难,节省成了上下车的时间,提高了乘车效率。
3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