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对芘-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的修复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复合 重金属 芳烃 污染环境 修复

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对芘

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的修复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环境中多环芳烃

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由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yh

1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yh

3构成的复合菌剂,具体包括复合菌剂的制 备方法及其在多环芳烃芘

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生物修复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越发复杂和严重。多环芳烃和重金属是环境中两种 典型的持久性污染物,常常同时存在于环境中,相互作用形成复合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 也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危害。
3.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自然过程和废水灌溉、石油或煤炭生产加工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污染环境中, 经常能同时检测到多环芳烃和一些重金属如铅、铜、铬等。复合污染环境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之间的相互 作用增加了修复的难度,因此,仅针对单一污染物进行修复往往不能达到污染环境修复的要求。
4.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和化学修复法存在其缺点,如 修复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近些年,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环境友好、操作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而 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微生物是环境中丰富可持续的资源,在环境污染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许 多微生物能够降解多环芳烃或具有重金属抗性,然而,目前对于能够修复多环芳烃

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的 微生物报道较少,并且一种菌株通常只能降解一种污染物,且环境适应性差,降解效果不理想。所以,对 于多环芳烃

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的修复,单一菌株往往修复效果不理想或不能实现。
5.因此,研究一种成本低、环境友好、效率高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多环芳烃

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 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yh

1 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yh

3构成,所述复合菌剂具有降解芘和耐重金属铬的特性,能够很好的应 用于重金属

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环境的修复中。
7.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菌剂由假单胞菌yh

1(pseudomonas sp.yh

1)和红球菌yh

3(rhodococcus sp. yh

3)复合而成,2株菌均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 分别为:cctcc no:m 2021160;cctcc no:m 2021161,保藏日期为2021年1月27日。
9.本发明的两株菌yh

1(pseudomonas sp.)和yh

3(rhodococcus sp.)均从胜利油田长期受石油污 染的土壤中筛选而得,经研究发现,复配菌可有效提高多环芳烃芘的降解率,同时对重金属铬具有良好的 抗性和吸附转化效果。
10.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
11.将接种量为1%的yh

1、yh

3分别独立的接种到液体lb培养基中,30℃、160rpm条件下振荡培 养8~10h后,再将yh

1和yh

3按照1:1(v:v)进行混合后于30℃、160rpm条件下再培养5~8h得到 复配菌混合发酵液,将混合发酵液离心后去掉上清液,再经过磷酸盐缓冲液清洗3次后收集菌体,最后将 收集的菌体于

20℃冰箱过夜预冻后经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复合菌剂。
12.活化及发酵过程所用液体lb培养基组成成分包括:
13.酵母粉5.0g,蛋白胨10.0g,nacl 10.0g,蒸馏水1000ml;
14.所述活化培养基使用前调ph为7.0~7.5,121℃下灭菌30min后使用。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6.1.所述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 sp.)yh

1和红球菌(rhodococcus sp.)yh

3,协同性能较好, 形成高效的代谢降解体系,较单一菌株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芘的降解效果;
17.2.复配菌在降解芘的同时对重金属铬具有良好的抗性和吸附转化效果;
18.3.本发明利用复配菌处理多环芳烃

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环境友好,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9.图1中的(a)为筛选得到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yh

1在固体lb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
20.图1中的(b)为筛选得到的红球菌(rhodococcus sp.)yh

3在固体lb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
21.图2为菌株yh

1和yh

3及其复配后对芘的降解效果图;
22.图3中的(a)和(b)为加入重金属铬时复配菌的能谱图;
23.图3中的(c)和(d)为加入重金属铬时复配菌细胞表面各元素的mapping图;
24.图4中的(a)和(b)为加入重金属铬时复配菌的tem图;
25.图4中的(c)为加入重金属铬时复配菌的tem能谱图;
26.图5为复配菌吸附重金属铬前后的ftir图;
27.图6中的(a)是复配菌吸附重金属cr
6
后的xps图,(b)是复配菌吸附重金属cr
6
后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具体的实施例,对 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指出,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下述实 施例中所用实验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9.实施例1.菌株筛选
30.材料和方法
31.土壤样品:胜利油田长期受石油污染场地的土壤。
32.筛选培养基
33.无机盐培养基:(nh4)2so41.0 g,k2hpo41.0 g,kh2po41.0 g,无水cacl20.01 g,mgso4·
7h2o 0.2 g,nacl 8.0g,fecl3痕量,蒸馏水1000ml,调ph为7.2~7.5,121℃灭菌30min后使用。
34.芘降解菌筛选培养基:在无机盐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芘

丙酮溶液。
35.重金属筛选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0g/l的琼脂粉制成lb固体培养基,然后加入不同浓 度的重金属铬溶液。
36.菌株筛选
37.称取一定量的原油污染土壤加入到已灭菌的lb液体培养基中富集培养48h。取一定量的芘

丙酮溶 液加入到无机盐培养基中振荡过夜,待丙酮挥发完全后接入5ml富集培养液,振荡培养7d,然后再取5ml 培养液加入到新鲜的培养基中,采用以上方法转接培养5次,芘的浓度依次增加(20、30、50、80、100mg/l)。 取最后一次驯化培养液稀释后涂布于含有不同浓度芘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

3d后,挑取芘耐受性较 好的菌落反复划线分离直到得到单一的芘降解菌,将得到的芘降解菌在含有不同浓度重金属铬的lb固体 平板上进行划线,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

3d,得到重金属铬耐受性较好的芘降解菌。
38.菌株鉴定
39.采用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对所筛菌株进行测定,根据测序结果确定其菌属并构建系统发 育树。
40.筛选结果
41.如表1,通过筛选共得到2株耐重金属铬的芘降解菌yh

1和yh

3。
42.菌株yh

1和yh

3对重金属铬的耐受性较好。
43.实施例2.菌株复配
44.材料与方法
45.菌株:经过筛选得到2株对芘降解率较高且具有重金属铬抗性的菌株yh

1和yh

3。
46.培养基
47.lb液体培养基、芘

无机盐培养基
48.测定方法:配制芘

无机盐培养基,加入重金属铬(培养基中芘的浓度为50mg/l;重金属铬的含量 为30mg/l),灭菌备用;
49.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接种对应的菌株发酵液10%(v:v),试验处理如下:
50.处理1:只接种菌株yh

1;
51.处理2:只接种菌株yh

3;
52.处理3:接种菌株yh

1和yh

3(1:1);
53.处理4:不接种菌株的芘

无机盐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
54.所有处理在30℃,16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5d。
55.采用超声萃取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

质谱法测定培养后芘的剩余量,计算
芘的降解率。
56.实验结果
57.处理1芘的浓度为35.19mg/l,芘的降解率为29.63%;
58.处理2芘的浓度为39.34mg/l,芘的降解率为21.32%;
59.处理3芘的浓度为28.67mg/l,芘的降解率为42.67%;
60.结论:
61.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经过5d的降解实验,yh

1对芘的降解率为29.63%,yh

3对芘的降解率为 21.32%,yh

1和yh

3以1:1比例复配后对芘的降解率为42.67%,复配菌对芘的降解率均高于单菌,由 此可看出yh

1和yh

3在对芘的降解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这2株菌复配后对芘的降解率有明显的提高。
62.实施例3.复配菌对重金属铬的吸附转化
63.试验设置:
64.配制芘

无机盐培养基,加入重金属铬(培养基中重金属铬的含量为30mg/l),灭菌备用;
65.在配置好的含有重金属铬的芘

无机盐培养基中接入10%(v:v)的复配菌的混合发酵液。
66.所有的处理在30℃,160r/min条件下培养5d。
67.将培养后的培养基离心后上清液透过0.45μm的滤膜,分离菌体和培养基,分别测定总铬和cr
6
的 含量。
68.重金属总铬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进行测定,cr
6
的含量采用二苯碳酰二肼 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69.实验结果:
70.芘的浓度为50mg/l,重金属cr
6
的浓度为30mg/l;
71.结果:
72.表1 cr
6
的吸附转化效果
73.结论:
74.由上表可知,在芘存在的条件下,复配菌对重金属铬具有吸附转化的作用。cr
6
的初始浓度为30 mg/l,30℃,160r/min,经过5d的振荡培养后,上清液中总铬的含量为9.41mg/l,cr
6
的含量为7.00mg/l, 说明复配菌可以吸附cr
6
并可以将部分高毒性的cr
6
转化为低毒性的cr
3
,复配菌对cr
6
的吸附转化率为 68.63%,由此可知,复配菌对cr
6
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75.实施例4.复配菌对重金属铬的吸附转化机理
76.材料和方法
77.菌种:复配菌
78.培养基
79.芘

无机盐培养基
80.方法:sem

eds、tem、ftir、xrd和xps测定分析
81.配制芘

无机盐培养基,加入重金属铬(培养基中重金属铬的含量为30mg/l),灭菌备用;
82.配制芘

无机盐培养基,不加重金属,灭菌备用;
83.在处理好的培养基中分别接入10%(v:v)的复配菌混合发酵液。
84.所有处理在30℃,160r/min条件下培养5d。
85.将培养5d的含有重金属cr
6
的芘

无机盐培养基离心后收集菌体,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3 次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一部分用2.5%的戊二醛固定菌体并放于4℃冰箱过夜后送至指南针公司进行 sem

eds、tem及能普测定,另一部分菌体真空冷冻干燥后制成菌粉送至指南针公司进行ftir、xrd 和xps测定分析。
86.结论:
87.sem

eds测定结果显示,复配菌菌体细胞吸附了重金属cr
6
;tem及能谱测定结果显示菌株细 胞内存在少量的重金属铬,说明金属离子可以跨膜进入菌株细胞内;xrd和xps测定结果分析复配菌可 以将cr
6
还原为cr
3
,其还原产物为cr(oh)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