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6: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钻孔 工用 装置 特别 液压油缸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2.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在液压油缸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相关的零件上钻孔,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钻孔装置具有调节不便的缺点。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其具有调节方便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包括机台、钻孔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机台包括承载板和多个脚柱,所述承载板水平设置,所述多个脚柱支撑于所述承载板的底部,所述钻孔组件设于所述承载板上,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第一气缸、第一轮轴、第一抵顶轮、第二抵顶轮、第二轮轴、齿轮、齿条、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框设置为矩形,所述固定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轮轴穿过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轮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抵顶轮,所述第二轮轴穿过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轮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抵顶轮,另一端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齿条,用于驱动所述齿条运动,所述第一抵顶轮和所述第二抵顶轮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水平设于所述第一抵顶轮和所述第二抵顶轮之间,所述第三气缸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气缸的上端穿过所述承载板后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顶轮的与所述第二抵顶轮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抵顶轮的与所述第一抵顶轮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的连线下方。
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钻孔组件包括滑座、滑块、滑轨、机座、电机和钻头,所述滑座设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滑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块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滑轨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滑轨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机座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滑轨相配合,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钻头安装于所述电机上。
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钻孔组件还包括定位螺栓,所述机座上设有由上至下贯穿其自身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定位螺孔相配合,所述定位螺栓的下端抵顶
于所述滑座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待钻孔的油缸零件放置于顶升板上,利用第三气缸调节支撑板的高度,使得油缸零件与第一抵顶轮和第二抵顶轮位于位于同一高度,然后利用第一气缸推动第一轮轴,从而推动第一抵顶轮,使得第一抵顶轮向第二抵顶轮的方向靠近,即第一抵顶轮和第二抵顶轮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从而对油缸零件实现夹持,第一抵顶轮和第二抵顶轮主要抵顶在油缸零件的端部,当第一抵顶轮和第二抵顶轮实现夹持后,利用第三气缸向下移动顶升板,解除顶升板对油缸零件的支撑,然后利用钻孔组件对油缸零件进行钻孔,为了实现钻孔位置的调整,可利用第二气缸往复驱动齿轮,使得齿轮往复转动,从而驱动第二抵顶轮往复转动,实现油缸零件的全面喷涂,喷涂完成后,晾干一段时间,然后利用第三气缸提升支撑板的位置,使得支撑板接触油缸零件,然后利用第一气缸使得第一抵顶轮远离第二抵顶轮,第一抵顶轮和第二抵顶轮解除对油缸零件的夹持,油缸零件被顶升板承载,即可取下喷涂完成的油缸零件;在上述过程中,工人只需要取放油缸零件,同时利用钻孔组件进行钻孔,并且在钻孔的过程中能够非常便捷地实现油缸零件的转动,从而便于调整钻孔位置。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
13.承载板1;脚柱2;固定框3;第一侧边41;第二侧边42;第一气缸5;第一轮轴6;第一抵顶轮7;第一定位槽8;齿轮9;齿条10;第二气缸11;第三气缸12;支撑板13;限位槽14;滑座15;第一滑槽16;滑轨17;机座18;第二滑槽19;电机20;钻头21;定位螺栓22。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包括机台、钻孔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机台包括承载板1和多个脚柱2,所述承载板1水平设置,所述多个脚柱2支撑于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所述钻孔组件设于所述承载板1上,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3、第一气缸5、第一轮轴6、第一抵顶轮7、第二抵顶轮、第二轮轴、齿轮9、齿条10、第二气缸11、第三气缸12和支撑板13,所述固定框3设置为矩形,所述固定框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41和第二侧边42,所述第一轮轴6穿过所述第一侧边41,所述第一轮轴6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5,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抵顶轮7,所述第二轮轴穿过所述第二侧边42,所述第二轮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抵顶轮,另一端连接所述齿轮9,所述齿轮9与所述齿条10相配合,所述第二气缸11连接所述齿条10,用于驱动所述齿条10运动,所述第一抵顶轮7 和所述第二抵顶轮相对设置,所
述支撑板13水平设于所述第一抵顶轮7和所述第二抵顶轮之间,所述第三气缸12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气缸12的上端穿过所述承载板1后与所述支撑板13连接。
17.本实施例的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钻孔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待钻孔的油缸零件放置于顶升板上,利用第三气缸12调节支撑板13的高度,使得油缸零件与第一抵顶轮7和第二抵顶轮位于位于同一高度,然后利用第一气缸5推动第一轮轴6,从而推动第一抵顶轮7,使得第一抵顶轮 7向第二抵顶轮的方向靠近,即第一抵顶轮7和第二抵顶轮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从而对油缸零件实现夹持,第一抵顶轮7和第二抵顶轮主要抵顶在油缸零件的端部,当第一抵顶轮7和第二抵顶轮实现夹持后,利用第三气缸12向下移动顶升板,解除顶升板对油缸零件的支撑,然后利用钻孔组件对油缸零件进行钻孔,为了实现钻孔位置的调整,可利用第二气缸11往复驱动齿轮9,使得齿轮9往复转动,从而驱动第二抵顶轮往复转动,实现油缸零件的全面喷涂,喷涂完成后,晾干一段时间,然后利用第三气缸12提升支撑板13的位置,使得支撑板13接触油缸零件,然后利用第一气缸5 使得第一抵顶轮7远离第二抵顶轮,第一抵顶轮7和第二抵顶轮解除对油缸零件的夹持,油缸零件被顶升板承载,即可取下喷涂完成的油缸零件;在上述过程中,工人只需要取放油缸零件,同时利用钻孔组件进行钻孔,并且在钻孔的过程中能够非常便捷地实现油缸零件的转动,从而便于调整钻孔位置。
18.为了使得油缸零件能够被准确地定位,所述第一抵顶轮7的与所述第二抵顶轮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8,所述第二抵顶轮的与所述第一抵顶轮7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支撑板13上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8和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的连线下方。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在工作时,油缸零件的两端分别限位于第一定位槽8和第二定位槽中,避免油缸零件在工作的过程中掉落。
19.具体的,所述钻孔组件包括滑座15、滑块、滑轨17、机座18、电机 20和钻头21,所述滑座15设于所述承载板1上,所述滑座15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滑块设于所述第一滑槽16中,所述滑轨17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槽16,所述滑轨17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机座18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与所述滑轨17相配合,所述电机20设于所述机座18上,所述钻头21安装于所述电机20上。利用上述结构设置,电机 20能够实现横向和纵向的运动,所述机座18上应当设置升降装置,使得电机20能够上下升降,从而实现钻孔的工作,升降装置的设置是现有技术中应用非常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20.为了实现机座18的固定,所述钻孔组件还包括定位螺栓22,所述机座 18上设有由上至下贯穿其自身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栓22与所述定位螺孔相配合,所述定位螺栓22的下端抵顶于所述滑座15上。当拧紧抵顶螺栓时,机座18不能够运动,当不拧紧抵顶螺栓时,机座18能够运动。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或“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
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22.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