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0: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用纸 整形 铸造 模具 质浇道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2.纸质浇道管是利用再生资源,具有免煅烧、节约能源、使用便捷切割时粉尘少,重量轻,不易损坏等优点,经高温后易碎、易剥离、易清除;浇铸后坚硬固体废弃物少,且能减少环境污染和砂再生设备的磨损,同时能改善再生砂的质量,降低铸件废品率;尤其是纸质浇道管的重量仅为陶瓷浇道管的十分之一;故纸质浇道管是陶瓷浇道管的理想替代产品;但纸质浇道管成型晾干后变形大、不规则,且内壁面粗糙,严重阻碍了铸料的流动性;同时纸质浇道管在嵌插组合使用时不能紧密的贴合,易漏沙导致铸件报废。故需将产品整形,但现有技术中是采用合模后具有一端开口的金属外模将产品固定于模具内,将具有膨胀性的气囊置于纸质浇道管内,再将压缩气体充入气囊挤压产品,同时金属外模模加热达到整形目的;其弊端在气囊末端在充气过程膨胀会和高温的金属外模贴合,易破裂,大大降低了气囊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整形成本;同时产品在高温金属外模的作用产生的水蒸气不易排出,增加了整形时间,降低了整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其结构简单,整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囊末端和金属外模贴合易破裂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因为水蒸气不易排出而使整形时间增加,降低生产效率的弊端。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下模相对的一面设有弧形凹面,在上模、下模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隔热板,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一端由隔热板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腔,在上模弧形凹面两侧边缘处设有沿弧形凹面长度方向的纵向排气槽,在下模上与上模对接的面上设有多条与纵向排气槽连通且延伸至模具外侧的横向排气槽。
5.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采用耐高温、导热系数低的材质制作而成。
6.进一步地,在上模、下模的末端以及隔热板上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丝孔,隔热板与上模及下模通过螺丝紧固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排气槽的宽度为2~6mm,深度为0.3~0.8mm。
8.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排气槽间隔设置有3~5条,间距为50~100mm,宽度为3~8mm,深度为0.3~0.8mm。
9.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通过在有弧形凹面的边缘处设置纵向排气槽、横向排气槽,解决了因为水蒸气不易排出而使整形时间增加、降低生产效率的弊端,通过在上模、下模的末端设置耐高温、导热系数低的隔热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囊末端和金属外模贴合易破裂的问题,其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大大增加了整形气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15.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两块隔热板3,在上模1上设有第一弧形凹面11,在下模2上设有第二弧形凹面21,在上模1的末端面上开设有3个第一丝孔13,在下模2的末端面上开设有3个第二丝孔23,在隔热板3上设有3个过孔31,两块隔热板3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上模1、下模2的末端,将第一弧形凹面11、第二弧形凹面21的一端封闭,上模1和下模2合模形成一端由隔热板3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腔4。隔热板3采用耐高温、导热系数低的材质制作而成,如电木。
16.在上模1的第一弧形凹面11的两侧边缘处设有沿第一弧形凹面11长度方向的纵向排气槽12,纵向排气槽的宽度为3mm,深度为0.5mm。在下模2上与上模1对接的面上分别设有4条与纵向排气槽12连通且延伸至模具外侧的横向排气槽22,横向排气槽22的宽度为5mm,深度为0.5mm,相邻横向排气槽22之间的间距为70mm。
17.整形过程中将隔热板3分别固定紧固于上模1和下模2端面上,此时上模1和下模2合模可形成一端由隔热板3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腔4;将纸质浇道管湿坯体5放置于管腔4内,其气囊6置于纸质浇道管湿坯体5内,同时上模1和下模2加热至220℃,再将压缩气体通入气囊6内,此时气囊6膨胀挤压纸质浇道管5湿坯体壁,在高温作用下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则可通过纵向排气槽12和横向排气槽22快速排出,使产品能快速达到干燥和定型的状态,降低了整形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在气囊6膨胀至管腔4封闭端时,气囊6贴合于低温的隔热板3上,避免了由于气囊6直接接触高温金属模具而易破的的弊端,降低了气囊更换的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大大增加了整形气囊的使用寿命。
18.在前述说明书与相关附图中存在的教导的帮助下,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想到本实用新型的许多修改和其它实施方案。因此,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修改和其它实施方案被认为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尽管本文中使用了特定术语,它们仅以一般和描述性意义使用,而不用于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下模相对的一面设有弧形凹面,其特征在于:在上模、下模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隔热板,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一端由隔热板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腔,在上模弧形凹面两侧边缘处设有沿弧形凹面长度方向的纵向排气槽,在下模上与上模对接的面上设有多条与纵向排气槽连通且延伸至模具外侧的横向排气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采用耐高温、导热系数低的材质制作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下模的末端以及隔热板上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丝孔,隔热板与上模及下模通过螺丝紧固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气槽的宽度为2~6mm,深度为0.3~0.8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气槽间隔设置有3~5条,间距为50~100mm,宽度为3~8mm,深度为0.3~0.8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整形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下模相对的一面设有弧形凹面,在上模、下模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隔热板,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一端由隔热板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腔,在上模弧形凹面两侧边缘处设有沿弧形凹面长度方向的纵向排气槽,在下模上与上模对接的面上设有多条与纵向排气槽连通且延伸至模具外侧的横向排气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囊末端和金属外模贴合易破裂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因为水蒸气不易排出而使整形时间增加,降低生产效率的弊端。降低生产效率的弊端。降低生产效率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巢邕 钟添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双环纤维成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1/9/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