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09-07 21: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固态 薄膜 发光 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以碳点溶液为内核,以聚合物有机溶液为外壳,利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得到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点溶液中至少包括碳点前体、第一溶剂;所述碳点前体的浓度为0.1

100mg/ml。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点前体至少包括柠檬酸、柠檬酸铵、邻苯二甲酸、尿素、间苯二胺、对苯二胺、邻苯二胺、乙二胺、1

5二氨基萘、1

8二氨基萘、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第一溶剂至少包括丙酮溶液、四氢呋喃溶液、四氯化碳溶液、苯溶液、乙醚溶液、乙醇溶液、甲醛溶液、乙醛溶液,甲酸溶液、乙酸溶液、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乙二酸溶液、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有机溶液中至少包括聚合物、第二溶剂;所述聚合物的浓度为10

500mg/ml。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至少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乙烯、聚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第二溶剂至少包括丙酮溶液、四氢呋喃溶液、四氯化碳溶液、苯溶液、乙醚溶液、乙醇溶液、甲醛溶液、乙醛溶液,甲酸溶液、乙酸溶液、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乙二酸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有机溶液还包括第二碳点固体,所述第二碳点固体的浓度为0.1

100mg/ml。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的流速、外核流速比为(0.01

0.5):1。8.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静电纺丝时的参数如下:电压为0

50kv,注射器与收集器间距0

30cm。9.一种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碳点前体的处理:将碳点前体研磨均匀,通过加热反应,温度控制在50

250℃,反应时间控制在0

12h,得到固体碳点;(2)碳点溶液的制备:将发光碳点分散于第一溶剂中,得到碳点溶液;(3)聚合物有机溶液的制备:将聚合物溶解于第二溶剂中,搅拌0

5h,静置30

200min,得到聚合物有机溶液;(4)静电纺丝:用静电纺丝法,以碳点溶液为内核,以聚合物有机溶液为外壳,利用同轴静电纺丝将步骤2得到的碳点溶液和步骤3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喷射至收集器滚筒上,待溶剂自然挥发后,即得。10.一种如权利要求6

8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碳点前体的处理:将第二碳点前体研磨均匀,通过加热反应,温度控制在50

250℃,反应时间控制在0

12h,得到第二发光碳点;s2碳点溶液的制备:将碳点前体研磨均匀,通过加热反应,温度控制在50

250℃,反应时间控制在0

12h,得到发光碳点;将发光碳点分散于第一溶剂中,得到碳点溶液;s3聚合物有机溶液的制备:将第二发光碳点、聚合物溶解于第二溶剂中,搅拌0

5h,静
置5

200min,得到聚合物有机溶液;s4静电纺丝:用静电纺丝法,以碳点溶液为内核,以聚合物有机溶液为外壳,利用同轴静电纺丝将s2得到的碳点溶液和s3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喷射至收集器滚筒上,待溶剂自然挥发后,即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碳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制备方法。以碳点溶液为内核,以聚合物有机溶液为外壳,利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得到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本发明提出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二维固态碳点发光薄膜材料,以聚合物纤维为主体,利用核壳结构使荧光碳点均匀的分布在聚合物纤维内部,得到的二维纤维状薄膜的内部孔结构层次更加丰富。相较于包覆法,密集的微孔数量不会影响碳点的光效应,更大的比表面积间接的提高了固态发光碳点的发光面积,同样数量的碳点分布在更大面积的纤维中,有效避免了聚集诱导淬灭现象。有效避免了聚集诱导淬灭现象。有效避免了聚集诱导淬灭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邱汉迅 袁方宇 岳劲松 李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9/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