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轻便型自锁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2: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安全带 轻便型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锁安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型自锁安全带。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电力维修中电工需要常常攀爬线杆来维修电力问题,目前的线杆主要有水泥线杆和钢构杆两种,为了保障电工的安全,在攀爬时会选择携带安全带。
3.然而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安全带大多仅依靠人体的应力增大绳子的摩擦,其绳子的自身摩擦力度较小,安全性较差,同时仅适合单人进行作业,在多人连续蹬杆作业时并不适宜,且人们在长时间攀登时容易疲劳,休息较为困难。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为轻便、安全性较好、抗耐磨、能够进行多人连续蹬杆、且能够让人们短暂休息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包括:高强涤纶绳;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固定安装在所述高强涤纶绳的一端上;第一抓钩,所述第一抓钩活动安装在所述高强涤纶绳远离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上;防磨护套,所述防磨护套滑动套设在所述高强涤纶绳上;抓绳器,所述抓绳器活动套设在所述高强涤纶绳上,所述抓绳器位于所述连接绳和所述防磨护套之间;第二抓钩,所述第二抓钩活动安装在所述抓绳器上;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所述高强涤纶绳上。
7.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防滑围杆带、d型挂环、自锁装置、第三抓钩和两个攀登扶手,所述防滑围杆带设置在所述高强涤纶绳外,所述d型挂环活动套设在所述高强涤纶绳上,所述d型挂环和所述防滑围杆带活动连接,所述d型挂环位于所述第一抓钩和所述防磨护套之间,所述自锁装置活动套设在所述防滑围杆带上,所述第三抓钩活动套设在所述高强涤纶绳上,所述第三抓钩位于所述防磨护套和所述抓绳器之间,两个所述攀登扶手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滑围杆带的两端。
8.优选的,所述防滑围杆带采用织带包胶处制作。
9.优选的,所述第一抓钩、抓绳器、第二抓钩、d型挂环、自锁装置和第三抓钩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10.优选的,所述抓绳器上设有脚踏件,所述脚踏件包括第一副绳、吊环、两个第二副绳、脚蹬、两个挂扣和防滑垫,所述第一副绳固定安装在所述抓绳器的一侧,所述吊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副绳远离所述抓绳器的一端上,两个所述第二副绳均缠绕在所述吊环上,所述脚蹬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副绳的下方,两个所述挂扣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脚蹬的顶部,两个所述挂扣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副绳缠绕连接,所述防滑垫固定安装在所述脚蹬的顶部。
11.优选的,所述脚蹬的顶部为弧形面,所述防滑垫位于所述弧形面内,所述防滑垫为
弧形。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型自锁安全带:通过本装置组合成的防坠安全带便于人们进行攀爬线杆,且本装置较为轻便,本技术领域人员能够灵活运用,抓绳器能够预防在使用中打滑,安全性较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高强涤纶绳;2、连接绳;3、第一抓钩;4、防磨护套;5、抓绳器;6、第二抓钩;7、防滑围杆带;8、d型挂环;9、自锁装置;10、第三抓钩;11、攀登扶手;12、第一副绳;13、吊环;14、第二副绳;15、脚蹬;16、挂扣;17、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第一实施例:
20.请结合参阅图1。轻便型自锁安全带包括:高强涤纶绳1;连接绳2,所述连接绳2固定安装在所述高强涤纶绳1的一端上;第一抓钩3,所述第一抓钩3活动安装在所述高强涤纶绳1远离所述连接绳2的一端上;防磨护套4,所述防磨护套4滑动套设在所述高强涤纶绳1上;抓绳器5,所述抓绳器5活动套设在所述高强涤纶绳1上,所述抓绳器5位于所述连接绳2和所述防磨护套4之间;第二抓钩6,所述第二抓钩6活动安装在所述抓绳器5上;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所述高强涤纶绳1上。
21.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防滑围杆带7、d型挂环8、自锁装置9、第三抓钩10和两个攀登扶手11,所述防滑围杆带7设置在所述高强涤纶绳1外,所述d型挂环8活动套设在所述高强涤纶绳1上,所述d型挂环8和所述防滑围杆带7活动连接,所述d型挂环8位于所述第一抓钩3和所述防磨护套4之间,所述自锁装置9活动套设在所述防滑围杆带7上,所述第三抓钩10活动套设在所述高强涤纶绳1上,所述第三抓钩10位于所述防磨护套4和所述抓绳器5之间,两个所述攀登扶手11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滑围杆带7的两端。
22.所述防滑围杆带7采用织带包胶处制作。
23.所述第一抓钩3、抓绳器5、第二抓钩6、d型挂环8、自锁装置9和第三抓钩1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24.本实施例中:
25.使用时首先:蹬杆工作人员将全身式防坠安全带正确穿藏;
26.其次:将适当径围的防滑围杆带7正确挂置于全身式防坠安全带上将防滑围杆带7上d型挂环8分别挂置于全身式安全带腰部的两个安全环中;
27.其三:在做好蹬杆准备工作后,解开防滑围杆带7的一端将防滑围杆带7穿绕过欲蹬线杆,之后重新连接好防滑围杆带7,即可准备蹬杆;
28.其四:工作人员可根据自身的具体身体情况、舒适要求、工作要求和线杆径围来对
防滑围杆带7、径围调节绳做适当调整;
29.其五:工作人员双手平提防防滑围杆带7,手脚配合开始蹬杆,到达工作点或工作面后即可开始工作,遇到障碍电缆用限位作业绳跨越即可。
3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型自锁安全带,通过本装置组合成的防坠安全带便于人们进行攀爬线杆,且本装置较为轻便,本技术领域人员能够灵活运用,抓绳器5能够预防在使用中打滑,安全性较好。
32.第二实施例:
33.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轻便型自锁安全带。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5.请结合参阅图2

3,轻便型自锁安全带还包括脚踏件,所述脚踏件设置在所述抓绳器5上,所述脚踏件包括第一副绳12、吊环13、两个第二副绳14、脚蹬15、两个挂扣16和防滑垫17,所述第一副绳12固定安装在所述抓绳器5的一侧,所述吊环1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副绳12远离所述抓绳器5的一端上,两个所述第二副绳14均缠绕在所述吊环13上,所述脚蹬15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副绳14的下方,两个所述挂扣1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脚蹬15的顶部,两个所述挂扣16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副绳14缠绕连接,所述防滑垫17固定安装在所述脚蹬15的顶部。
36.所述脚蹬15的顶部为弧形面,所述防滑垫17位于所述弧形面内,所述防滑垫17为弧形。
37.本实施例中:
38.在作业前根据使用者的腿部的跨越幅度进行调节第一副绳12的长度,当到达指定的作业位置时将一只脚蹬在脚蹬15上,此时第一副绳12和两个第二副绳14绷紧,通过抓绳器5进行固定,防滑垫17的使用使人们更加稳定,一只脚蹬住能够使人们更加省力。
3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自锁安全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型自锁安全带,通过将脚蹬15通过第一副绳12和第二副绳14的连接能够预防滑脱,同时便于人们脚踏,减轻了人们工作的压力,更加省力。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