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2: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鱼缸 盆景 组合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盆景鱼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2.鱼缸和盆景可美化环境,也为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传统的鱼缸养护需要定期换水,鱼缸换水前,需要事先把鱼缸清空,操作不便,鱼缸废水直接排放,也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盆景养护需要定期浇水,浇水量过多或者过少均不利于盆景的生长。鱼缸和盆景分开养护,也占用了更大的面积。
3.因此为改善盆栽浇水量大,鱼缸换水不便,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075408u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该装置增加了鱼缸盖形成花盆,置于鱼缸开口上,鱼缸内壁从上至下设有可拆卸纱布、进水口、可拆卸防逃网、排水口,吸水棒穿过鱼缸盖插入鱼缸内,这个改进可以使鱼缸换水,不用事先清空鱼缸,简化了鱼缸换水操作。利用吸水棒为上方盆景提供水源,可以避免盆栽浇水过多,损坏植物根部。盆栽置于鱼缸上方组合装置节约了占用面积。但是盆景放置在鱼缸上方的结构,遮住了鱼缸开口,使得鱼缸内部变的密闭,鱼缸内壁打理不便。花盒下围壁与鱼缸顶部开口外沿吻合,大小受限于鱼缸顶部开口,仅放置单层花盒。吸水棒由低至高吸水,水流量无法调节。鱼缸废水仍需要从鱼缸排水口排出,利用率较低,且整个装置移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盆景放置在鱼缸上方的结构,仅能放置单层盆景,顶部花盒遮住鱼缸开口,鱼缸内壁密闭而不便打理,吸水棒由低至高吸水,无法调节水流大小,且盆景只利用鱼缸部分废水,组合装置移动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移动,方便打理鱼缸内壁,调节盆栽供水水流大小,放置多层盆景,鱼缸废水利用率更高的树形盆景鱼缸组合装置。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盒底座,垂直固设于所述花盒底座上的主杆,主杆顶端设有托盘,托盘放置底部开孔的鱼缸,鱼缸上的排水孔、主控制阀、多通管、分流阀依次串联,主杆上设有呈多层、多排布置的盆景放置台,盆景放置台的储水槽内铺设有吸水海绵,盆景放置台的储水槽通过软管与各自对应的分流阀连接,调节主控制阀和分流阀,实现鱼缸自动排水和盆景自动供水。
6.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主杆上设有管槽,软管卡于管槽内,这样能轻松地将软管摆放整齐、好看。
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杆顶端放置带有卡扣的托盘,易拆卸的托盘方便鱼缸内壁清洗。
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金属支架为侧面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一端与金属支架的管件连接,此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杆通过金属支架与盆景放置台连接,可调整金属支架上的盆景摆放位置;所述金属支架的结构为:包括卡箍,卡箍的外侧面上设有管件,软管能从管件内穿出。
1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采取了鱼缸和盆景树形组合立体分层的组合,通过调节装置主控制阀和分流阀,便可同时排出鱼缸废水和给下方多层盆景提供水源,实现鱼缸自动排水和盆景自动供水,同时解决了盆景浇水量不易控制,占用面积大等问题;下方盆景完全利用鱼缸废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多层立体的结构,充分利用空间,植物可随意组合,既装饰了空间,又降低了养护鱼缸和盆栽的难度。
附图说明
12.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支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包括花盒底座1,带管槽的主杆2 ,带卡扣的托盘 3,底部开孔的鱼缸4,主控制阀5,分流阀6 ,金属支架7,盆景放置台8,软管9,多通管10;所述的花盒底座1包含滚轮,花盒底座的中心有固定主杆2的卡套固件,带有管槽201的主杆2垂直固设于卡套固件上,主杆2顶端放置带有卡扣的托盘3,托盘3放置底部开孔的鱼缸4,鱼缸4上的排水孔、主控制阀5、多通管10、分流阀6依次串联,盆景放置台在主杆2上呈多层、多排设置,盆景放置台8通过金属支架7与主杆连接,盆景放置台8的储水槽内铺设有吸水海绵,盆景放置台的储水槽通过软管9与分流阀连接,盆景放置台与分流阀数量一致,软管卡在主杆的管槽内,调节主控制阀5和分流阀6,通过主控制阀和分流阀调整水流大小,可调节盆栽灌溉水流,即实现鱼缸自动排水和盆景自动供水;
17.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支架为侧面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一端与金属支架的管件连接;
18.如图3所示,所述金属支架7的结构为:包括卡箍701,卡箍的外侧面上设有管件702,软管能从管件内穿出。
19.上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内容,总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出的各种变化,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盒底座,垂直固设于所述花盒底座上的主杆,主杆顶端设有托盘,托盘放置底部开孔的鱼缸,鱼缸上的排水孔、主控制阀、多通管、分流阀依次串联,主杆上设有呈多层、多排布置的盆景放置台,盆景放置台的储水槽内铺设有吸水海绵,盆景放置台的储水槽通过软管与各自对应的分流阀连接,调节主控制阀和分流阀,实现鱼缸自动排水和盆景自动供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上设有管槽,软管卡于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顶端放置带有卡扣的托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通过金属支架与盆景放置台连接;所述金属支架的结构为:包括卡箍,卡箍的外侧面上设有管件,软管能从管件内穿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一种盆景鱼缸组合装置,包括花盒底座,垂直固设于所述花盒底座上的主杆,主杆顶端设有托盘,托盘放置底部开孔的鱼缸,鱼缸上的排水孔、主控制阀、多通管、分流阀依次串联,主杆上设有呈多层、多排布置的盆景放置台,盆景放置台的储水槽内铺设有吸水海绵,盆景放置台的储水槽通过软管与各自对应的分流阀连接,调节主控制阀和分流阀,实现鱼缸自动排水和盆景自动供水;本实用新型利用水流动性,阀体调节水流大小,可同时实现鱼缸自动排水和盆景自动供水;完全利用鱼缸废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组合装置呈树形结构,多层立体可移动,可减少鱼缸和盆景占用面积。盆景占用面积。盆景占用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熊慧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熊慧宇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