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消防作业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9-08 00: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作业 消防系统 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防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采用消防机器人进行消防灭火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消防机器人多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移动速度较慢,通常需采用专用运输车辆运到火灾现场。消防灭火机器人下车后通过消防水带连接消防车,将消防车提供的增压水流通过机身上的水枪进行喷射灭火。
3.这种方式造成消防机器人工作时必须先通过一台运输车运到现场,因为消防栓压力不足以满足消防水炮压力要求,再需要一台消防车增压供水,整套灭火系统较为庞大。而且当遇到狭窄复杂环境消防车无法进入时,消防机器人受消防水带长度限制,作战半径有限。
4.因此,一整套具备狭窄低矮环境的通过性的,较为精简的带有消防机器人的消防作业系统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作业系统。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平台,运输平台上设置有增压装置;消防机器人,可搭载于运输平台运输,消防机器人通过增压装置与水源相连通。
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防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平台和消防机器人。其中,运输平台可运输消防机器人,保证消防机器人快速到达作业地点;运输平台上设置有增压装置,消防机器人通过增压装置与水源相连通,在保证水源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增压装置给液体加压,进而扩大了消防机器人的灭火范围,实现远距离灭火作业。
9.特别地,由于增压装置直接设置在运输平台上,通过运输平台即可实现增压,消除了消防机器人必须配置消防车作业的弊端。此外,运输平台相较于消防车的尺寸更小,可直接携带消防机器人进入狭窄复杂、低矮环境,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消防作业系统对于的作业地点的要求,同时提升消防作业系统的适应性。具体地,消防机器人可依靠水罐车或消防栓保证水源提供。
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防作业系统,在运输平台上设置增压装置,在保证消防机器人远距离灭火作业的基础上,可摆脱消防机器人灭火作业时对消防车高压供水的依赖,依靠水罐车或消防栓的水源提供,运输平台和消防机器人即可开展灭火作业;并且可实现狭窄复杂、低矮环境灭火作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消防作业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消防作业系统还包括:变速箱,设置于运输平台上;取力器,设置于运输平台上,并与变速箱和增压装置相连接,取力器可在变速箱的带动下驱动增压装
置工作。
13.在该技术方案中,消防作业系统还包括变速箱和取力器。其中,变速箱设置在运输平台上,保证运输平台的工作;取力器设置在运输平台上,取力器与变速箱和增压装置相连接。增压装置直接通过取力器从运输平台固有的变速箱取力;仅需要在运输平台增设一个取力器,即可驱动增压装置。在保证运输平台自带增压功能的情况下,保证运输平台的结构简单,并且降低运输平台的改装难度,有利于降低消防作业系统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消防作业系统还包括:液压马达,设置于运输平台上,并与增压装置相连接,液压马达可驱动增压装置工作。
15.在该技术方案中,消防作业系统还包括液压马达。其中,液压马达设置在运输平台上,并与增压装置相连接。也即,通过液压马达来驱动增压装置工作,可保证对增压装置的驱动力,进而保证增压装置对于液体的增压效果,进而保证消防机器人的作业距离。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消防作业系统同时包括变速箱、取力器和液压马达,进而可选择性地通过取力器和/或液压马达来驱动增压装置工作。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消防作业系统还包括:管路,管路的进口与水源相连通,增压装置与管路相连通;消防水带,消防水带的进口与管路的出口相连通,防水带的出口与消防机器人相连通。
18.在该技术方案中,消防作业系统还包括管路和消防水带。其中,管路的进口与水源相连通,管路的出口与消防水带的进口相连通,消防水带的出口与消防机器人相连通,增压装置设置在管路上。在消防作业系统工作过程中,液体先后通过管路和消防水带,并在增压装置的增压作用下从消防机器人喷射,实现远距离灭火作业,实现远距离作业。
19.特别地,管路直接设置在运输平台上,增压装置与管路相连通,保证了对水源提供的液体的增压效果;消防水带连接管路和消防机器人使用,在消防机器人本就可以通过水压远距离喷射液体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了消防机器人的作用距离,并且保证消防机器人可深入火场内部灭火。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消防机器人的数量为一个;或消防机器人的数量为多个,消防水带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消防水带的进口同时与管路的出口相连通,多个消防水带的出口分别与多个消防机器人相连通。
21.在该技术方案中,消防机器人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中,当运输平台搭载运输一个消防机器人时,一个消防机器人直接通过消防水带与管路相连通即可;当运输平台搭载运输多个消防机器人时,每一个消防机器人均要配置有一个消防水带,且多个消防水带的进口同时与管路的出口相连通,以提升消防作业系统的作业效率。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消防机器人包括:移动主体,移动主体上设置有履带或轮轴;水枪,设置于移动主体上,并与增压装置相连通。
23.在该技术方案中,消防机器人包括移动主体和水枪。移动主体上设置有履带或轮轴,实现了消防机器人的移动,使得消防机器人脱离运输平台后可进入作业地点内部作业灭火;水枪设置在移动主体上,并通过消防水带和管路与增压装置相连通,经过增压装置增压后的液体可从水枪喷射,扩大了消防机器人的灭火范围。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运输平台还包括:底盘;车厢,设置于底盘上,消防机器人
可搭载于车厢内部;储物空间,设置于底盘上,增压装置设置于储物空间内。
25.在该技术方案中,运输平台还包括底盘、车厢和储物空间。其中,车厢和储物空间均设置在底盘上,车厢可用于放置消防机器人,储物空间可用于放置增压装置。特别地,由于储物空间的设置,使得增压装置与消防机器人存储于不同的空间内,避免增压装置和消防机器人同处于同一空间内,可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消防机器人意外撞击增压装置,进而保证运输平台的安全性能。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运输平台还包括:固定装置,设置于车厢内,消防机器人通过固定装置限位;翻转挡板,设置于底盘上,消防机器人可自翻转挡板移出车厢。
27.在该技术方案中,运输平台还包括固定装置和翻转挡板。其中,固定装置设置在车厢内,并凸出于底盘设置;当消防机器人放置在车厢内部后,消防机器人与固定装置相抵接,进而使得固定装置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保证消防机器人在车厢内部的位置相对固定,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移动撞击的情况。
28.此外,翻转挡板设置在底盘上,并位于底盘的尾部。在消防机器人进入车厢或脱离车厢的过程中,翻转挡板翻转并与地面相接触,进而使得消防机器人通过翻转挡板进入车厢内部或从车厢移出。
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翻转挡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端与底盘相连接;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一端与第一挡板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挡板的另一端可与地面相接触。
30.在该技术方案中,翻转挡板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中,第一挡板的一端与底盘相连接,第二挡板的一端与第一挡板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挡板的另一端作为自由端使用。
31.当消防机器人需要进入车厢或脱离车厢时,第二挡板的另一端与地面相接触,使得消防机器人沿翻转挡板移动即可进入车厢或脱离车厢;当运输平台运输消防机器人时,第二挡板的另一端脱离地面,此时第二挡板还可起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消防机器人意外脱落。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运输平台为车辆;和/或增压装置为增压泵。
33.在该技术方案中,运输平台为车辆。此外,增压装置为增压泵。具体地,增压装置可以为水泵、柱塞泵等,只要可以实现增压,均可以实现的。
3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消防作业系统的示意图(运输状态下);
3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消防作业系统的示意图(作业状态下)。
38.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9.102运输平台,104增压装置,106消防机器人,106a第一消防机器人,106b第二消防机器人,108管路,110消防水带,112移动主体,114水枪,116底盘,118车厢,120储物空间,
122固定装置,124翻转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2.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防作业系统。
43.实施例一:
4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防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平台102和消防机器人106。
45.其中,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可运输消防机器人106,保证消防机器人106快速到达作业地点;运输平台102上设置有增压装置104,消防机器人106通过增压装置104与水源相连通,在保证水源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增压装置104给液体加压,进而扩大了消防机器人106的灭火范围,实现远距离灭火作业。
46.特别地,由于增压装置104直接设置在运输平台102上,通过运输平台102即可实现增压,消除了消防机器人106必须配置消防车作业的弊端。此外,运输平台102相较于消防车的尺寸更小,可直接携带消防机器人106进入狭窄复杂、低矮环境,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消防作业系统对于的作业地点的要求,同时提升消防作业系统的适应性。具体地,消防机器人106可依靠水罐车或消防栓保证水源提供。
47.本实施例提出的消防作业系统,在运输平台102上设置增压装置104,在保证消防机器人106远距离灭火作业的基础上,可摆脱消防机器人106灭火作业时对消防车高压供水的依赖,依靠水罐车或消防栓的水源提供,运输平台102和消防机器人106即可开展灭火作业;并且可实现狭窄复杂、低矮环境灭火作业。
48.实施例二:
4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防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平台102、消防机器人106、变速箱和取力器。
50.其中,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可运输消防机器人106,保证消防机器人106快速到达作业地点;运输平台102上设置有增压装置104,消防机器人106通过增压装置104与水源相连通,在保证水源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增压装置104给液体加压,进而扩大了消防机器人106的灭火范围,实现远距离灭火作业;变速箱设置在运输平台102上,保证运输平台102的工作;取力器设置在运输平台102上,取力器与变速箱和增压装置104相连接。
51.也即,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而言,增压装置104直接通过取力器从运输平台102固有的变速箱取力,仅需要在运输平台102增设一个取力器,即可实现对增压装置104的驱动,在保证运输平台102自带增压功能的情况下,保证运输平台102的结构简单,并且降低运输平台102的改装难度,有利于降低消防作业系统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
52.实施例三:
5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防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平台102、消防机器人106和液压马达。
54.其中,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可运输消防机器人106,保证消防机器人106快速到达作业地点;运输平台102上设置有增压装置104,消防机器人106通过增压装置104与水源相连通,在保证水源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增压装置104给液体加压,进而扩大了消防机器人106的灭火范围,实现远距离灭火作业;液压马达设置在运输平台102上,并与增压装置104相连接。
55.也即,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而言,通过液压马达来驱动增压装置104工作,可保证对增压装置104的驱动力,进而保证增压装置104对于液体的增压效果,进而保证消防机器人106的作业距离。
56.特别地,消防作业系统也可以同时包括变速箱、取力器和液压马达,进而可选择性地通过取力器和/或液压马达来驱动增压装置104工作,使得消防作业系统兼具上述两种优势。
57.实施例四:
5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防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平台102、消防机器人106、管路108和消防水带110。
59.其中,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可运输消防机器人106,保证消防机器人106快速到达作业地点;运输平台102上设置有增压装置104,消防机器人106通过增压装置104与水源相连通,在保证水源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增压装置104给液体加压,进而扩大了消防机器人106的灭火范围,实现远距离灭火作业;如图2所示,消防机器人106通过消防水带110与管路108相连通,增压装置104设置在管路108上。
60.具体地,如图2所示,管路108的进口与水源相连通,管路108的出口与消防水带110的进口相连通,消防水带110的出口与消防机器人106相连通,增压装置104设置在管路108上。在消防作业系统工作过程中,液体先后通过管路108和消防水带110,并在增压装置104的增压作用下从消防机器人106喷射,实现远距离灭火作业,实现远距离作业。
61.特别地,本实施例直接将管路108设置在运输平台102上,增压装置104与管路108相连通,保证了对水源提供的液体的增压效果;消防水带110连接管路108和消防机器人106使用,在消防机器人106本就可以通过水压远距离喷射液体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了消防机器人106的作用距离,并且保证消防机器人106可深入火场内部灭火。
62.具体实施例中,消防水带110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进而满足不同距离的灭火作业要求。
63.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消防机器人10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64.当运输平台102搭载运输一个消防机器人106时,一个消防机器人106直接通过消防水带110与管路108相连通即可。
65.当运输平台102搭载运输多个消防机器人106时,每一个消防机器人106均要配置有一个消防水带110,且多个消防水带110的进口同时与管路108的出口相连通,以提升消防作业系统的作业效率。
66.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运输平台102搭载运输两个消防机器人106,分别为第
一消防机器人106a和第二消防机器人106b,第一消防机器人106a和第二消防机器人106b配合使用,共同参与灭火作业。值得注意的是,图2仅仅是以两个消防机器人106为例进行解释说明,本实施例提出的消防作业系统不仅局限于此。
67.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消防机器人106包括移动主体112和水枪114。移动主体112上设置有履带或轮轴,实现了消防机器人106的移动,使得消防机器人106脱离运输平台102后可进入作业地点内部作业灭火;水枪114设置在移动主体112上,并通过消防水带110和管路108与增压装置104相连通,经过增压装置104增压后的液体可从水枪114喷射,扩大了消防机器人106的灭火范围。
68.具体实施例中,水枪114的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进而满足不同距离的灭火作业要求。
6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还包括底盘116、车厢118和储物空间120。其中,车厢118和储物空间120均设置在底盘116上,车厢118可用于放置消防机器人106,储物空间120可用于放置增压装置104。特别地,由于储物空间120的设置,使得增压装置104与消防机器人106存储于不同的空间内,避免增压装置104和消防机器人106同处于同一空间内,可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消防机器人106意外撞击增压装置104,进而保证运输平台102的安全性能。
70.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还包括固定装置122。其中,固定装置122设置在车厢118内,并凸出于底盘116设置;当消防机器人106放置在车厢118内部后,消防机器人106与固定装置122相抵接,进而使得固定装置122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保证消防机器人106在车厢118内部的位置相对固定,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移动撞击的情况。
71.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还包括翻转挡板124。其中,翻转挡板124设置在底盘116上,并位于底盘116的尾部。在消防机器人106进入车厢118或脱离车厢118的过程中,翻转挡板124翻转并与地面相接触,进而使得消防机器人106通过翻转挡板124运动进入车厢118内部或从车厢118移出。
72.具体地,翻转挡板124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中,第一挡板的一端与底盘116相连接,第二挡板的一端与第一挡板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挡板的另一端作为自由端使用。
73.当消防机器人106需要进入车厢118或脱离车厢118时,第二挡板的另一端与地面相接触,使得消防机器人106沿翻转挡板124移动即可进入车厢118或脱离车厢118;当运输平台102运输消防机器人106时,第二挡板的另一端脱离地面,此时第二挡板还可起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消防机器人106意外脱落。
74.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伸缩液压缸驱动翻转挡板124实现收放。
75.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为车辆。
76.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增压装置104为增压泵。
77.具体地,增压装置104可以为水泵、柱塞泵等,只要可以实现增压,均可以实现的。
78.具体实施例:
7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消防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平台102、消防机器人106、增压装置104、水路系统和消防水带110等。
80.如图1所示,运输平台102包括底盘116和车厢118,车厢118内有运输空间及固定装置122,实现消防机器人106的固定和运输;车厢118尾部有翻转挡板124,可通过伸缩液压缸驱动翻转挡板124实现收放,消防机器人106可通过完全打开的翻转挡板124进出车厢118。
81.如图1所示,水路系统包括管路108、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可与消防栓或水罐车相连接,将水进行加压后,通过与出水口连接的消防水带110与消防机器人106的水枪114的进口连接,保证消防机器人106灭火作业的水压要求。运输平台102提供多种规格的进水口,通过集水器连接到增压装置104上,再提供多个出水口。
82.例如每次接入两根以上dn80的消防水带110(外径为88.9mm的消防水带110)或一根dn90以上的消防水带110(外径为101.6mm的消防水带110),可保证一个dn80的出水口能满足一台流量80l/s的消防机器人106灭火作业需要。
83.运输平台102上的储物空间120可放置消防水带110、消防机器人106的配件等。
84.每台运输平台102可以实现一拖n,即一个运输平台102支持两个以上消防机器人106的灭火作业。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增加运输平台102的吨位尺寸,以及增压装置104和管路108数量实现。
85.整套消防作业系统较为简便,运输平台102比普通消防车尺寸小,可直接携带消防机器人106进入狭窄复杂、低矮环境,在保证水源供给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增压装置104给水加压,通过消防水带110连接消防机器人106的水炮,扩大了灭火范围。
86.具体地,如图1所示,消防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平台102、消防机器人106增压装置104、水路系统和消防水带110。运输平台102包括底盘116和车厢118,车厢118内有运输空间,通过固定装置122实现消防机器人106的固定和运输;车厢118尾部有翻转挡板124,可通过伸缩液压缸实现收放,消防机器人106可通过完全打开的翻转挡板124进出车厢118。车上的储物空间120可放置消防水带110、消防机器人106的配件等。消防机器人106携带水枪114,可通过履带实现行走。增压装置104可从底盘116的变速箱取力,也可用液压马达的动力。水路系统有管路108、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可与消防栓或水罐车相连接,将水进行加压后,通过与出水口连接的消防水带110与消防机器人106的水枪114连接,保证消防机器人106灭火作业的水压要求。运输平台102上提供多种规格的进水口,通过集水器连接到增压装置104上,再提供多个出水口。
87.如图2所示,每台运输平台102可以实现一拖n,即一个运输平台102支持两个以上消防机器人106的灭火作业。水罐车或消防拴提供的水经过运输平台102的增压装置104加压后,通过消防水带110连接到消防机器人106的水枪114上。如需携带更多消防机器人106,可增加运输平台102的吨位、尺寸,以及增压装置104的功率,增大管路108直径和进出水口尺寸实现。
88.本实施例提出的消防作业系统,在运输平台102上增加增压装置104,可摆脱消防机器人106灭火作业时对消防车高压供水的依赖,依靠水罐车或消防栓的水源提供,运输平台102和消防机器人106构成的成套解决方法及系统即可开展灭火作业。其中,运输平台102增加的增压装置104可实现自增压,保障消防机器人106水炮的水压,无需消防车;运输平台102和消防机器人106可作基本消防作战单位承担灭火任务。
8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9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