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托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气呼吸器
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托。



背景技术:

空气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呼吸器,空气呼吸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部门,供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消防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等恶劣条件下高强度工作,背负空气呼吸器会极大的增加消防员的承重负担,现有的空气呼吸器一般直接用背带背负,对消防员的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托,其能够使消防员在背负空气呼吸器时,减轻消防员的承重负担,使消防员轻便的背负空气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托,包括托体、缓冲结构和托板;

缓冲结构包括多个托杆,托杆两端设置有抵板,抵板分别设置在托体上下两端,托杆上套设有筒体,且筒体能沿托杆滑动;

两端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托杆上,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到抵板内侧和筒体;

托板与筒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簧与筒体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托杆上的挡板,挡板两端分别连接弹簧和筒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托体两侧设置有肩带,肩带设置于远离托板的托体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肩带为s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肩带上设置有舒缓垫,舒缓垫为u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托体上设置有多个缓冲垫,缓冲垫均匀间隔设置在远离托板的托体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缓冲垫为条形体结构或半球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托板上端设置有第一板,第一板与托板垂直连接,且第一板位于抵板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托板下端设置有第二板,第二板一端与托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板与托板的夹角在45°~90°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托,其包括托体、缓冲结构和托板,托体为该背托主体,用于承载缓冲结构和托板。缓冲结构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以减轻消防员在背负空气呼吸器时的承重负担,使消防员轻松方便的背负空气呼吸器。托板为空气呼吸器的直接承重板,用于固定空气呼吸器。缓冲结构包括多个托杆,托杆两端设置有抵板,抵板分别设置在托体上下两端,托杆上套设有筒体,且筒体能沿托杆滑动。两端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托杆上,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到抵板内侧和筒体。上述托板与筒体连接。其中,托杆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筒体沿托杆方向滑动,引导托板上的空气呼吸器沿托杆方向运动。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弹簧,在空气呼吸器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筒体的缓冲作用,使空气呼吸器得到有效的减震。消防员背起空气呼吸器过程中,由于人体重心在不断上下移动,每步行1000m,相当于肩膀运动距离累积约67m,传统的空气呼吸器在背负过程中,这种肩膀运动,会造成肩部劳累甚至对脊柱造成伤害。该空气呼吸器背托能够使消防员在背负空气呼吸器时,通过弹性势的蓄能和释放,能够使空气呼吸器不再跟随消防员肩部运动,让肩部不再做无用功,从而达到减重效果,以此减轻消防员的承重负担,使消防员轻便的背负空气呼吸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体位于缓冲结构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体位于肩带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缓冲垫的截面示意图。

图标:101-托体,102-第二板,103-弹簧,104-托杆,105-托板,106-第一板,107-抵板,108-挡板,109-肩带,110-舒缓垫,111-缓冲垫,112-松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托,其包括托体101、缓冲结构和托板105,托体101为该背托主体,用于承载缓冲结构和托板105。缓冲结构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以减轻消防员在背负空气呼吸器时的承重负担,使消防员轻松方便的背负空气呼吸器。托板105为空气呼吸器的直接承重板,用于固定空气呼吸器。缓冲结构包括多个托杆104,托杆104两端设置有抵板107,抵板107分别设置在托体101上下两端,托杆104上套设有筒体,且筒体能沿托杆104滑动。两端设置有弹簧103,弹簧103套设在托杆104上,且弹簧103两端分别连接到抵板107内侧和筒体。上述托板105与筒体连接。其中,托杆104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筒体沿托杆104方向滑动,引导托板105上的空气呼吸器沿托杆104方向运动。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弹簧103,在空气呼吸器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筒体的缓冲作用,使空气呼吸器得到有效的减震。

消防员背起空气呼吸器过程中,由于人体重心在不断上下移动,每步行1000m,相当于肩膀运动距离累积约67m,传统的空气呼吸器在背负过程中,这种肩膀运动,会造成肩部劳累甚至对脊柱造成伤害。该空气呼吸器背托能够使消防员在背负空气呼吸器时,通过弹性势的蓄能和释放,使空气呼吸器上下滑动过程中有一半的周期处于减重或失重状态。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不断的转换,使消防员减小在竖直方向上的做功,并减小跑动时带来的冲击。因为用在肩部上的力矩和受力时间明显缩小、缩短,所以在空气呼吸器上下简谐运动过程中,有一半的周期消防员的肩部处于轻松状态。

因此,该空气呼吸器背托能够使空气呼吸器不再跟随消防员肩部运动,让肩部不再做无用功,从而达到减重效果,以此减轻消防员的承重负担,使消防员轻便的背负空气呼吸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托板105上设置有束缚带等束缚结构(图中未示出),可以将空气呼吸器牢牢的固定在托板105上,防止空气呼吸器从托板105上滑出,发生脱离现象。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弹簧103与筒体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托杆104上的挡板108,挡板108两端分别连接弹簧103和筒体。弹簧103作为缓冲结构,可以有效的对筒体的运动进行缓冲,挡板108作为弹簧103一端的受力体,可以承受弹簧103压缩或拉伸产生的力,同时挡板108也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限制筒体的运动行程。挡板108还能防止筒体滑出托杆104。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托体101两侧设置有肩带109,肩带109设置于远离托板105的托体101一侧。肩带109方便使用人员轻松背起托体101及空气呼吸器。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肩带109为s型结构。s型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使消防员在背负空气呼吸器过程更加轻松舒适,两个背带均匀受力,能够有效减轻消防员肩部的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肩带109为柔性材料,且肩带109上设置有松紧结构112,该松紧结构112为常用背包式松紧扣结构。消防员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松紧扣结构,保证背负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托体101上还设置有腰部固定带(图中未示出),腰部固定带两端分别设置在托体101两侧,且腰部固定带上同样设置有便于调节松紧的松紧扣结构。腰部固定带,用于固定腰部,使消防员在背负空气呼吸器过程中,可以通过腰部承受部分负重,为肩部分担一部分压力负担,进一步的减轻了消防员肩部的负担。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肩带109上设置有舒缓垫110,舒缓垫110为u型结构。u型结构可以使肩部嵌入,能够极大的提升肩部的舒适感。在本实施例中,舒缓垫110选用一种耐磨橡胶材料,在保证舒缓垫110的弹性的同时,还能保证舒缓垫110的耐磨性。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托体101上设置有多个缓冲垫111,缓冲垫111均匀间隔设置在远离托板105的托体101一侧。缓冲垫111有利于减少消防员在运动过程中托体101与后背膜裂撞击或摩擦造成的背包损伤,能够有效的降低压迫感,可以进一步提升消防员的使用舒适感。

进一步的,上述缓冲垫111为条形体结构或半球体结构。条形结构和半球体结构都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消防员背部受到伤害,提升消防员的使用舒适感。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条形结构作为缓冲垫111的结构,该条形结构均匀间隔设置在托体101上,间隔的间隙可以作为通风通道。由于消防员使用空气呼吸器时,一般为温度高的浓烟火场,且消防员本身防护服散热效果不好,因此致使消防员存在高热环境下。通风通道可以使消防员背部热量可以通过通风通道散发,减轻消防员背部的炎热感。

当其它实施例中选用半球体结构时,半球体结构均匀间隔设置在托体101上,选用本球体结构不仅具有以上条形体结构的功能,还能作为按摩部。该半球体结构可以对消防员背部进行按摩,在消防员背负空气呼吸器过程中,空气呼吸器的上下运动,可以为消防员的背部进行舒缓按摩。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托体101还可以在必要时作为头部保护器具,在使用现场出现高空坠物时,消防人员可拆卸空气呼吸器后,将带有条形结构或半球体结构的托体101侧置于头顶,充当头部护具。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托板105上端设置有第一板106,第一板106与托板105垂直连接,且第一板106位于抵板107外侧。第一板106能够起到挂钩的作用,当缓冲结构中弹簧103出现故障时,第一板106与附近的抵板107贴合,使托板105挂在抵板107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正常使用时,第一板106与抵板107之间的距离大于弹簧103的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托板105下端设置有第二板102,第二板102一端与托板105连接。第二板102作为承重板,是空气呼吸器的主要承重板。同时第二板102也是空气呼吸器的容纳体,将空气呼吸器容纳在托板105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使用的第二板102上设置有与空气呼吸器的氧气瓶底部对应的弧形凹槽(图中未示出),使空气呼吸器的氧气瓶底部稳定固定在弧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板102与托板105的夹角在45°~90°之间。第二板102与托板105的夹角在45°~90°之间时,既能保证空气呼吸器不脱离托板105,又能使消防员背部受到压力在合理范围内。本实施例选用夹角角度为75°,在该夹角角度下,可以使消防员的使用舒适感达到最佳。

在使用时,先将空气呼吸器安装在托板105上,然后通过肩带109背负起托体101。消防员在行走过程中,通过弹性势的蓄能和释放,使空气呼吸器上下滑动过程中有一半的周期处于减重或失重状态。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不断的转换,使消防员减小在竖直方向上的做功,并减小跑动时带来的冲击。肩部上的力矩和受力时间明显缩小、缩短,所以在空气呼吸器上下简谐运动过程中,有一半的周期消防员的肩部处于轻松状态。空气呼吸器不再跟随消防员肩部运动,让肩部不再做无用功,从而达到减重效果,以此减轻消防员的承重负担,使消防员轻便的背负空气呼吸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托,其包括托体101、缓冲结构和托板105,托体101为该背托主体,用于承载缓冲结构和托板105。缓冲结构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以减轻消防员在背负空气呼吸器时的承重负担,使消防员轻松方便的背负空气呼吸器。托板105为空气呼吸器的直接承重板,用于固定空气呼吸器。缓冲结构包括多个托杆104,托杆104两端设置有抵板107,抵板107分别设置在托体101上下两端,托杆104上套设有筒体,且筒体能沿托杆104滑动。两端设置有弹簧103,弹簧103套设在托杆104上,且弹簧103两端分别连接到抵板107内侧和筒体。上述托板105与筒体连接。其中,托杆104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筒体沿托杆104方向滑动,引导托板105上的空气呼吸器沿托杆104方向运动。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弹簧103,在空气呼吸器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筒体的缓冲作用,使空气呼吸器得到有效的减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