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隔离传染病飞沫气体传播的口罩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口罩 传染病 气体 隔离 器械
隔离传染病飞沫气体传播的口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传染病飞沫气体传播的口罩系统。



背景技术:

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源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它个体。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为,没有外部条件(如风力)的帮助,飞沫喷射到两米以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发明专利201610386833.5公开的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盒,在消毒盒后侧设有盒体固定腰带,盒体固定腰带通过腰带连接扣和消毒盒连接,盒体固定腰带左侧设有腰带快速连接扣,盒体固定腰带右侧设有腰带连接卡座。病人使用时能够彻底阻挡气体飞沫造成的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了医院的卫生环境,避免了疾病的传播途径,提高了病人家属的安全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专利201910212016.1公开的一种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和面罩,所述消毒箱的内壁上端固定插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插接有长管,所述长管的外壁两侧对称设有两个与贯穿槽接通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长管的外壁上套接有活性炭板,所述长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上端设有硬管,所述面罩的侧壁下部设有与硬管连接的单向出气管,所述消毒箱的侧壁上设有与硬管连接的杀菌装置。通过多重步骤对气体进行消毒,消毒效果好,而且能够保证气体与消毒液充分接触,防止发生传染现象,因此可知现在的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仪器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现有传染病预防的口鼻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气,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穿戴不便,而且在进行口鼻罩的转换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飞沫气体对医护人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传染病飞沫气体传播的口罩系统,在确保患者正常呼吸的前提下,在口罩系统内形成局部负压,通过在口罩系统内进行净化处理后排出,防止病原体散布在病房空气中,防止医务人员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传染病飞沫气体传播的口罩系统,包括鼻罩、隔离件和口罩;

所述鼻罩包括鼻罩本体和吸氧管;所述鼻罩本体具有与人体鼻部形状相似的外型和具有与人体鼻部相适配的腔体,所述吸氧管设置在腔体内;

所述吸氧管包括鼻腔呼吸软管、第一伸缩调节管、单向吸氧阀门和吸氧连接管;两个所述鼻腔呼吸软管和第一伸缩调节管组成y型;

所述吸氧连接管通过吸氧出口和氧气连通管与氧气源连通;

所述鼻罩本体从外至内包括鼻罩本体外壳和覆盖在鼻罩本体外壳内侧的吸热吸湿层;

所述隔离件包括贴合于人面部的隔离件边沿、隔离件边沿延伸的第一隔离部、伸缩调节段、第二隔离部、用于固定第二隔离件且固定于呼吸面罩的隔离件支座;

所述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设置在口罩本体中的口腔排气口、连接在口罩本体外的第二伸缩调节管、单向呼气阀门和出气连接管;所述口罩本体具有与人体口部形状相似的外型和具有与人体口部相适配的腔体;

所述出气连接管连接有净化装置;

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口罩本体外壳和覆盖在口罩本体外壳内侧的过滤除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外壳与鼻罩本体外壳通过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除毒结构包括吸油面纱、硅胶层、石墨烯和活性炭层、纳米银或纳米锌抗菌层和纺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碱处理装置、84消毒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高温加热装置、气体检测装置、排出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另一出口通过循环泵连接碱处理装置;

所述排出装置通过排出泵与气体检测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鼻腔呼吸软管包括鼻塞和通气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面罩设置有面罩边沿;所述面罩边沿包括从内表面延伸至外表面的周界;所述周界包括内底裙和外底裙;所述面罩边沿能发生自由形态变形;所述呼吸面罩形成气体循环空间;

所述内底裙设置有若干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吸湿层中的吸热吸湿材料由硅胶、石墨烯和丝光沸石混合而成,吸热吸湿材料通过吸油面纱进行包覆后通过魔术贴粘附于鼻罩本体外壳内侧且完全贴合鼻罩本体外壳内侧的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吸湿层中的吸热吸湿材料通过将硅胶、石墨烯和丝光沸石在壳聚糖水中分散后的混合溶液喷洒于吸油面纱表层,风干后通过魔术贴粘附于鼻罩本体外壳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件支座呈“人”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离部和第二个隔离部均包括纺布、包覆于纺布内的金属丝网、包埋于金属丝网缝隙间的硅胶颗粒和丝光沸石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调节管、第二伸缩调节管和伸缩调节段的伸展长度和收缩长度均可自由调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传染病飞沫气体传播的口罩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面罩边沿能发生自由形态变形,保证对使用者面部贴合紧密;呼吸面罩形成气体循环空间,避免呼吸面罩整体覆盖在使用者皮肤的接触,利于呼吸面罩内的气体循环同时减少脸部皮肤的接触;

2)吸热吸湿层中的石墨烯片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导热回路,提高热量的传导速度,避免呼出气体的热量高,对面部长时间造成损伤等情况;通过观察吸热吸湿层中硅胶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需要替换吸热吸湿层或替换本装置;

3)通过隔离件对呼出气体的处理,不仅可避免废气的重复使用,可保持吸入气体的清新;透过隔离件的气体可在鼻罩和口罩之间来回,保证鼻罩和口罩之间的压力平衡;

4)第一伸缩调节管、第二伸缩调节管和伸缩调节段的伸展长度和收缩长度均可自由调整,使佩戴者使用舒适的同时,佩戴自由;

5)口罩本体具有与人体口部形状相似的外型和具有与人体口部相适配的腔体;口罩本体外壳与鼻罩本体外壳通过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制成;二者没有直接与人脸部贴合形成气流空间,保障呼吸畅通同时避免面罩对人脸部的压痕,整体结构相对紧凑,连接密封性能强;同时也可避免氧气源提供的氧气浪费情况,也能避免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将呼出的病毒、细菌等直接排除,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6)过滤除毒结构中的吸油面纱可吸收使用者排除的油状物,硅胶层可用于吸收排除的水分,当硅胶层出现变色,可评估该装置或过滤除毒结构的更换时间;所述石墨烯和活性炭层均一分布石墨烯之间形成导热电路,活性炭吸附细菌或病毒;纳米银或纳米锌抗菌层对病毒和细菌也同样具有吸附作用;通过对呼出气体的净化,在一定程度保证腔体内的气体的洁净环境,也减少后续排除气体的净化压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效果显著,结构小巧,操作简单,对于护理人员和病患的防护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口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口罩系统另一侧面的示意图;

图3吸氧管的示意图;

图4吸热吸湿层的示意图;

图5隔离件的示意图;

图6口罩的示意图;

图7过滤除毒结构示意图;

图8隔离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附图或术语中提及的“上、下、前、后、左、右、对侧”等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特意指定或暗示所指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构造,因此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说明。术语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类似的数值指定,仅为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传染病飞沫气体传播的口罩系统,包括鼻罩1、隔离件2和口罩3;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面罩设置有面罩边沿4;所述面罩边沿4包括从内表面延伸至外表面的周界41;所述周界包括内底裙410和外底裙411;所述面罩边沿4能发生自由形态变形,保证对使用者面部贴合紧密;所述呼吸面罩形成气体循环空间,避免呼吸面罩整体覆盖在使用者皮肤的接触,利于呼吸面罩内的气体循环同时减少脸部皮肤的接触;

所述内底裙410设置有若干孔洞4100,利于粘附于脸部皮肤的透气;

所述外底裙411覆盖人鼻部和口部的区域的轮廓;

所述鼻罩1包括鼻罩本体11和吸氧管12;所述鼻罩本体11具有与人体鼻部形状相似的外型和具有与人体鼻部相适配的腔体,所述吸氧管12设置在腔体内;

所述吸氧管12包括鼻腔呼吸软管121、第一伸缩调节管122、单向吸氧阀门123和吸氧连接管124;第一伸缩调节管122可确保不同人的鼻腔与吸氧管的合理接触;两个所述鼻腔呼吸软管121和第一伸缩调节管122组成y型;

所述吸氧连接管124通过吸氧出口和氧气连通管124与氧气源连通;

所述鼻腔呼吸软管121包括鼻塞1210和通气软管1211;两根吸氧管置于使用者鼻腔内呼吸,可确保高纯度氧气的使用,鼻腔排除的气体排至鼻罩本体内,相互碰撞扩散,也避免鼻腔呼吸软管对鼻部产生压痕,呼气和吸气便捷;

所述鼻罩本体11从外至内包括鼻罩本体外壳和覆盖在鼻罩本体外壳内侧的吸热吸湿层111;鼻腔排除的气体扩散被吸热吸湿处理后,不会出现鼻罩内有水汽情况;

所述吸热吸湿层111中的吸热吸湿材料1111由硅胶、石墨烯和丝光沸石混合而成;所述吸热吸湿层通过吸油面纱1110进行包覆后通过魔术贴粘附于鼻罩本体外壳内侧且完全贴合鼻罩本体外壳内侧的形状;或者通过将硅胶、石墨烯和丝光沸石在壳聚糖水中分散后的混合溶液喷洒于吸油面纱表层,风干后通过魔术贴粘附于鼻罩本体外壳内侧;石墨烯片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导热回路,提高热量的传导速度,避免呼出气体的热量高,对面部长时间造成损伤等情况;通过观察吸热吸湿层中硅胶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需要替换吸热吸湿层或替换本装置;

所述隔离件2包括贴合于人面部的隔离件边沿21、隔离件边沿21延伸的第一隔离部22、伸缩调节段23、第二隔离部24、用于固定第二隔离部24且固定于呼吸面罩的隔离件支座25;所述隔离件支座25呈“人”形状,利于固定的稳定性;所述伸缩调节段23的长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确保隔离件边沿完美贴合在人面部,支撑隔离件2;

所述第一隔离部22和第二个隔离部24均包括纺布221、包覆于纺布内的金属丝网222、包埋于金属丝网缝隙间的硅胶颗粒和丝光沸石颗粒223;通过隔离件对呼出气体的处理,不仅可避免废气的重复使用,可保持吸入气体的清新;透过隔离件的气体可在鼻罩和口罩之间来回,保证鼻罩和口罩之间的压力平衡;

所述口罩3包括口罩本体31,和设置在口罩本体中的口腔排气口32、连接在口罩本体外的第二伸缩调节管33、单向呼气阀门34和出气连接管35;第一伸缩调节管122、第二伸缩调节管33和伸缩调节段23的伸展长度和收缩长度均可自由调整,使佩戴者使用舒适的同时,佩戴自由;所述口罩本体具有与人体口部形状相似的外型和具有与人体口部相适配的腔体;

所述出气连接管35连接有净化装置5;

所述口罩本体31包括口罩本体外壳和覆盖在口罩本体外壳内侧的过滤除毒结构311;

所述口罩本体外壳与鼻罩本体外壳通过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制成;二者没有直接与人脸部贴合形成气流空间,保障呼吸畅通同时避免面罩对人脸部的压痕,整体结构相对紧凑,连接密封性能强;同时也可避免氧气源提供的氧气浪费情况,也能避免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将呼出的病毒、细菌等直接排除,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所述过滤除毒结构311包括吸油面纱3111、硅胶层3112、石墨烯和活性炭层3113、纳米银或纳米锌抗菌层3114和纺布层3115;

口腔排出的气体在口罩本体内相互碰撞均一扩散,经过滤排毒结构311处理后,在压力作用下从口腔排气口排出,进入净化装置5;所述吸油面纱3111可吸收使用者排除的油状物,硅胶层3112可用于吸收排除的水分,当硅胶层出现变色,可评估该装置或过滤除毒结构的更换时间;所述石墨烯和活性炭层3113均一分布石墨烯之间形成导热电路,活性炭吸附细菌或病毒;纳米银或纳米锌抗菌层3114对病毒和细菌也同样具有吸附作用;通过对呼出气体的净化,在一定程度保证腔体内的气体的洁净环境,也减少后续排除气体的净化压力;

所述净化装置5包括碱处理装置51、84消毒装置52、紫外线杀菌装置53、气体检测装置54、排出泵55、排出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54另一出口通过循环泵连接碱处理装置51,可将未检测通过的气体返回重新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排出装置通过排出泵与气体检测装置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