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防止水带滑脱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7-27 13: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滑脱 可防止 装置 水带 设备
可防止水带滑脱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带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水带滑脱的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收取消防水带仍以人工手卷方式为主,机械收卷为辅。然而,人工手卷速度慢,程序较复杂,且费时费力。而现有的机械收卷结构较少,且无法卡紧带头,带头易从收卷结构上滑脱造成收卷失败;带身无辅助限位结构,直接收卷时带身侧滑,收卷不正,收卷过程卡顿;收卷后的水带存在存储和运输的问题。此外,现有的收卷结构功能单一,无法适应身高不同的工作人员收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排水且收卷紧的可防止水带滑脱的收卷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防止水带滑脱的收卷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收卷水带的运输车、安装于运输车侧部的工作台架、用于水带收卷的传动组件、卷头固定组件,所述工作台架与运输车铰接,且工作台架的上端可绕铰接点向上翻转;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主动链轮、环链、从动链轮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的端部连接摇臂,主动轴的外部配置有用于与工作台架上端相连的主动轴轴套,摇臂可带动主动轴在主动轴轴套内转动;所述主动轴穿过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环链与从动链轮相连,从动链轮的中心穿过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一侧外部设有用于与工作台架的铰接端相连的从动轴轴套,从动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卷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头固定组件包括两根平行布置且一端与从动轴端部固连的插杆,以及带有两根平行套管的承插头,承插头的两侧超出两根套管的外缘并向外延伸;每一个套管对应一个插杆,两个插杆可同时插入两个套管内。

按上述方案,承插头可由多根管体焊接而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带身限位结构安装于运输车的侧部,其包括两根与插杆平行且位于插杆前方下部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两根限位杆之间、第二限位杆及运输车之间均分别留有用于穿过水带的间隙。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上安装有销轴,销轴的外端可沿第一限位杆的轴线方向平移;所述销轴上配置有垂直于第一限位杆的档杆,档杆的下端超出第二限位杆的下缘。

按上述方案,所述运输车包括行走车体,设于行走车体底部的滚轮、以及设于行走车体侧面的栏杆;所述工作台架及带身限位结构均分别安装在行走车体的栏杆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工作台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转轴和u型耳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与主动轴轴套固连;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及u型耳板的开口端均分别与从动轴轴套固连,u型耳板的中部穿过转轴,转轴两端安装在设于行走车体上的铰接座上,转轴可带动u型耳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

按上述方案,在u型耳板的闭合端沿转轴转动方向前后间隔开设多个调节孔,调节孔与安装于固定块的限位插销相适配;所述固定块设于铰接座上,固定块内设用于限位插销上下移动的插销孔,所述限位插销的下端位于插销孔内且与弹簧的上端相连,弹簧的下端与穿出插销孔的拉杆相连,拉杆的下端穿过用于脚踩的踏杆,踏杆的内端与设于铰接座上的踏杆转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卷头固定组件,可有效防止卷头从两根插杆之间滑脱,从根本上避免了收卷失败;同时,利用安装在插杆前方下部的带身限位结构,一方面可防止在收卷过程中带身从侧面滑脱,带身与卷头不在一条直线上造成收卷卡顿;另一方面卷头位置略高,带身内的水可在缝隙内挤压后从带尾排出,无水的水带收卷更加紧致;所述工作台架的高度可调,灵活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工作台架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架;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u型耳板;1.4、转轴;1.5、调节孔;2、运输车;3、摇臂;4、主动轴;5、主动链轮;6、主动轴轴套;7、环链;8、插杆;9、套管;10、承插头;11、从动轴轴套;12、销轴;13、档杆;14、第二限位杆;15、第一限位杆;16、栏杆;17、滚轮;18、从动轴;19、铰接座;20、踏杆;21、固定块;22、踏杆转轴;23、限位插销;24、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防止水带滑脱的收卷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收卷水带的运输车2、安装于运输车2侧部的工作台架1、用于水带收卷的传动组件、卷头固定组件及带身限位结构,所述工作台架1与运输车2铰接,且工作台架1的上端可绕铰接点向上翻转;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4、主动链轮5、环链7、从动链轮和从动轴18,所述主动轴4的端部连接摇臂3,主动轴4的外部配置有用于与工作台架1上端相连的主动轴轴套6,摇臂3可带动主动轴4在主动轴轴套6内转动;所述主动轴4穿过主动链轮5,主动链轮5通过环链7与从动链轮相连,从动链轮的中心穿过从动轴18;所述从动轴18的一侧外部设有用于与工作台架1的铰接端相连的从动轴轴套11,从动轴1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卷头固定组件,所述卷头固定组件包括两根平行布置且一端与从动轴18端部固连的插杆8,以及带有两根平行套管9的承插头10,承插头10的两侧超出两根套管9的外缘并向外延伸;每一个套管9对应一个插杆8,两个插杆8可同时插入两个套管9内;所述带身限位结构安装于运输车2的侧部,其包括两根与插杆8平行且位于插杆8前方下部的第一限位杆15和第二限位杆14,两根限位杆之间、第二限位杆14及运输车2之间均分别留有用于穿过水带的间隙(该间隙大小能够保证水带顺利通过)。

本实用新型中,承插头10可由多根管体焊接而成,承插头10的最大尺寸根据水带收卷后的卷盘直径确定,以保证在整个收卷过程中水带不会松脱。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杆15上安装有销轴12,销轴12的外端可沿第一限位杆15的轴线方向平移;所述销轴12上配置有垂直于第一限位杆15的档杆13,档杆13的下端超出第二限位杆14的下缘。本实用新型中,销轴12外端的位置根据水带的直径调整,若水带直径较大,销轴12向外移动,若水带直径较小,则销轴12向其内移动;销轴12外端位置固定后,下压档杆13,位于第一限位杆15及第二限位杆14之间,及位于第二限位杆14与运输车2之间的间隙内的水带限位锁紧,防止在收卷过程中带身从侧部滑出,影响带身移动造成收卷卡顿。

优选地,所述运输车2包括行走车体、设于行走车体底部的滚轮17、以及设于行走车体侧面的栏杆16;所述工作台架1及带身限位结构均分别安装在行走车体的栏杆16上。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工作台架1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转轴1.4和u型耳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均与主动轴轴套6固连;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及u型耳板1.4的开口端均分别与从动轴轴套11固连,u型耳板1.3的中部穿过转轴1.4,转轴1.4两端安装在设于行走车体上的铰接座19上,转轴1.4可带动u型耳板1.3、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转动。

为了调节工作台架1的高度,在u型耳板1.3的闭合端沿转轴1.4转动方向前后间隔开设多个调节孔1.5,调节孔1.5与安装于固定块21的限位插销23相适配;所述固定块21设于铰接座19上,固定块21内设用于限位插销23上下移动的插销孔,所述限位插销23的下端位于插销孔内且与弹簧的上端相连,弹簧的下端与穿出插销孔的拉杆24相连(弹簧位于插销孔内,附图未示出),拉杆24的下端穿过用于脚踩的踏杆20,踏杆20的内端与设于铰接座19上的踏杆转轴22相连。需调借工作台架1的高度时,工作人员脚踩踏杆20,与踏杆20相连的拉杆24带动弹簧和限位插销23向下,从原来的调节孔1.5内脱离;再转动工作台架1至合适高度,并使限位插销23与调节孔1.5对应后工作人员松开踏杆20,弹簧复位,限位插销23向上并插入对应调节孔1.5内。

工作台架1一般为收起状态,整体向前翻转后放置运输车2上;整体向后翻转并利用限位插销23固定。当限位插销23插入u型耳板1.3最前方的调节孔1.5时,工作台架1处于最高工作位置;当限位插销23插入u型耳板1.3最后方的调节孔1.5时,工作台架1处于最低工作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水带折叠成双层后收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水带折叠成双层后收卷;工作时,向后翻转工作台架1至合适高度后利用限位插销23定位,将承插头10的套管9从插杆8上取下,水带折叠成双层后,水带的中间形成卷头从侧部套上插杆8,与卷头连接的两侧带身分别从上插杆8的上部及两根插杆8之间的间隙绕过,插杆8上插套管9防止卷头滑脱;卷头两侧的带身牵引至带身限位结构处,并向上拉起档杆13,从侧面将两个带身分别牵入第一限位杆15和第二限位杆14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限位杆14与车体之间的间隙内,根据带身宽度(也即水带直径)调整销轴12外端的位置,并下拉档杆13限位带身;接着,操作人员摇动摇臂3,主动轴4随之转动并带动主动链轮5转动,带动通过环链7相连的从动链轮转动,从动轴18转动,固定在从动轴18端部的两根插杆8转动,带动卷头开始收卷;同时位于插杆8前方下部的两侧带身经第一限位杆15和第二限位杆14挤压出水分后向卷头方向移动,实现水带收卷。收卷完成后,工作人员脚踩踏杆20,使限位插销23从调节孔1.5内脱离,再将工作台架1向下翻转并放置在运输车2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