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的制作方法

2021-07-23 21: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小车 净化 原理 环保 光催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由上部沉降光催化室、下部深度光催化室、脱硝脱硫装置、和底部小车组成,在所述上部沉降光催化室与下部深度光催化室之间设置有置物台(115);

所述上部沉降光催化室包括外部保护球壳(101)、涂覆有tio2的蜂窝铝网(201)、起雾网罩(211)、水泵出水口(213)和风泵出风口(212),所述外部保护球壳上开有四个出气口(304);

所述下部深度光催化室包括蓄水桶(202)、螺旋梯管保护罩(209)、内表面涂覆有tio2的螺旋导流梯管(203)和水泵(206);

所述下部深度光催化室内设置由多根竖直的固定柱,螺旋导流梯管(203)是绕旋在固定柱(204)上,所述水泵通过水管(210)到达水泵出水口(213)给起雾网罩(211)上供水覆盖一层水膜;所述置物台上面还固定有四台风泵(102),所述风泵(102)与外部保护球壳(101)连接泵入空气,起雾网罩(211)内部风泵出风口(212)供给风压吹出水雾;

所述脱硝脱硫装置由原料制备室(103)、氧气输送管(301)、循环输气管(104)、气体反应室(107)、水槽(108)、导气管(113)和活性炭吸附室(116)组成;

所述原料制备室(103)和活性炭吸附室(116)固定在置物台上且位于上部沉降光催化室两侧,所述气体反应室(107)固定在水槽(108)上方,水槽(108)固定在底部小车上,所述氧气输送管(301)从原料制备室(103)连接至气体反应室(107),所述循环输气管(104)从原料制备室(103)连接至水槽(108),所述导气管(113)从活性炭吸附室(116)连接至水槽(108);

所述底部小车由车架底板(112)、四个车轮(110)、四个独立减速电机(106)和连接车架与电机的电机固定架(105)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反应室(107)的穹顶上开有四个圆孔,分别是气体入口、进料口(114)、进水口、和氧气入口,水槽(108)靠上的位置两端对称开孔连接循环输气管(104)和导气管(113),水槽(108)靠下的位置开孔设置排水口(109),活性炭吸附室(116)靠外侧开孔设有排气口(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所述车架底板(112)下方焊连有一节消防水管(207),底板两端设置有消防进水管预留接口(205)和消防出水管预留接口(302),车架底板(112)上还开设有消防水枪预留口(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所述蜂窝铝网(201)制作为半球形薄网,罩在起雾网罩(211)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所述置物台(115)为圆形平台,置物台(115)上开设有四个孔用于连接下面的螺旋导流梯管(203),接口处要略做凹陷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所述下部深度光催化室中的螺旋导流梯管(203)的进水口与置物台(115)相连,出水口通向蓄水桶(202)下端,所述蓄水桶(202)的底端设置进排水口,进排水口上设置有水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桶(202)固定在底部车架底板(112)上,蓄水桶(202)包括内桶和外桶,外桶用于固定,内桶用于蓄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所述脱硝脱硫装置的气体反应室(107)中的置料台(208)上设置有凹陷用于放置尿素球,所述气体反应室(107)与水槽(108)为密封分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其特征是,所述起雾网罩(211)在与置物台(115)连接处、外部保护球壳(101)与四台风泵(102)接口处、外部保护球壳(101)与置物台(115)贴合处都采用防水胶密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光催化原理的灭烟净化消防小车,可以解决火灾现场产生大量有害人体、阻碍人员逃生、污染周边环境的火灾烟气的吸收和处理问题,消防小车由上部沉降光催化室、下部深度光催化室、脱硝脱硫装置、和底部小车组成,在所述上部沉降光催化室与下部深度光催化室之间设置有置物台。本发明消防小车中设计了两层不同程度的光催化室,保证吸入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无机物以及甲醛等燃烧生成的有机物得到充分地催化分解,本发明消防小车中起雾装置的设计与风泵出风方向的配合,可以是上部沉降光催化室中的气流达到高效的运动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贾虎;余程;张杨洋;吴芳辉;孙沐阳;杨明园;张学锋;李燕;文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5.12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