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消防箱的制作方法

2021-06-29 23: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消防设备
一种新型消防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新型消防箱。



背景技术:

消防箱是专门用于长期固定存放手提式灭火器的箱体,按放置型式,可分为置地型和嵌墙型两种,按开启方式可分为开门式和翻盖式两种,消防箱的箱体应使用薄钢板、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造,目前在公共场所和车间等人员密集地方安装有大量的消防灭火器材,通常灭火器材放置在专用的红色灭火器消防箱内,在出现紧急情况需要时取出使用,这些通体刷成红色油漆的消防箱,在白天非常醒目,但是在夜晚突然停电时没有夜光标识,造成夜间突发情况下造成电源切断时寻找困难,贻误宝贵的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火灾损失,而且现有的消防箱为开门式和翻盖式打开后消防箱门在外侧容易影响消防员的操作,而且消防箱的门打开后两边侧壁也会使消防人员操作不便,所以解决上述问题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防箱,该装置设置荧光条外壳防撞和便于消防人员在黑暗环境操作,还可以将消防箱的门向下滑动开启,且使用按钮式操作方便,消防箱的两侧面下滑便于消防员拿取消防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消防箱,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前门、侧板和滑轨,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均为方向,且其中一条边分别水平固定在滑轨的上端和下端且上底板和下底板上下对应;所述上底板的另外三条边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侧板包括左右两面侧板并分别可滑动固定在滑轨上,该侧板的顶部设有与固定装置配合固定的卡设部;所述下底板的另外三条边上设有三条通槽,三条通槽依次连通,该通槽的宽度大于前门的厚度且小于卡设部的厚度,所述前门的两侧和两边的侧板之间通过设置适配的滑槽和滑条配合固定,所述前门、下底板和上底板上设有荧光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和按钮,所述固定槽设置在上底板的下表面上,该固定槽的上部的宽度比下部大,所述按钮包括挤压块、旋杆、弹簧和按压台,所述旋杆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槽的上部并穿透至上底板的外侧面,所述挤压块固定在旋杆的一端位于固定槽内,所述按压台固定在旋杆的另一端位于上底板外侧,所述弹簧套设在旋杆外且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按压台上,下端固定在上底板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卡设部包括回收槽、回收弹簧和卡块,所述回收槽设置在前门或两个侧板的上部,所述回收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回收槽的底部,所述卡块固定在回收弹簧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和挤压块为适配的三角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前门和两个侧板的底部设有凸起卡设在下底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区域设置在前门中部的两侧、上底板的两侧和下底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区域为荧光涂料涂上的区域。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底板和下底板的两侧设置荧光区域便于行人或消防人员在黑暗环境中看到,避免发生碰撞,也有利于消防人员在黑暗环境下操作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前门和两个侧板通过固定装置和卡设部配合固定,可以将其向下滑动开启,使用完后,还可以将其直接上推关闭,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边的侧板设置成可下滑状态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将消防箱内部的消防设备完全裸露出来便于消防员操作;

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但是实用且造价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门和两边侧门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和卡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上底板1、下底板2、通槽21、前门3、侧板4、滑轨5、固定装置6、固定槽61、挤压块62、旋杆63、弹簧64、按压台65、卡设部7、回收槽71、回收弹簧72、卡块73、荧光区域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实施例1

如图1、土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消防箱,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前门3、侧板4和滑轨5,所述上底板1和下底板2均为方向,且其中一条边分别水平固定在滑轨5的上端和下端且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上下对应;所述上底板1的另外三条边上设有固定装置6,所述侧板4包括左右两面侧板4并分别可滑动固定在滑轨5上,该侧板4的顶部设有与固定装置6配合固定的卡设部7;所述下底板2的另外三条边上设有三条通槽21,三条通槽21依次连通,该通槽21的宽度大于前门的厚度且小于卡设部7的厚度,所述前门3的两侧和两边的侧板4之间通过设置适配的滑槽和滑条配合固定,所述前门3、下底板2和上底板1上设有荧光区域8。

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槽61和按钮,所述固定槽61设置在上底板1的下表面上,该固定槽61的上部的宽度比下部大,所述按钮包括挤压块62、旋杆63、弹簧64和按压台65,所述旋杆63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槽61的上部并穿透至上底板1的外侧面,所述挤压块62固定在旋杆的一端位于固定槽61内,所述按压台65固定在旋杆63的另一端位于上底板1外侧,所述弹簧64套设在旋杆63外且弹簧64的上端固定在按压台65上,下端固定在上底板1外侧。

卡设部7包括回收槽71、回收弹簧72和卡块73,所述回收槽72设置在前门3或两个侧板4的上部,所述回收弹簧72的一端固定在回收槽71的底部,所述卡块73固定在回收弹簧72的另一端;卡块73和挤压块62为适配的三角形状。前门3和两个侧板4处于关闭状态时,卡块73凸出位于固定槽61的上部卡设在固定槽61内,需要打开的时候,按压按钮,挤压块62推动卡块73向回收槽71内回收,回收完全后卡不住了直接下落打开,停止施加压力后按压台65被弹簧64弹起回复原状,消防设备使用完后,将前门或两个侧板向上推,三角形的卡块73通过固定槽61下部开口的挤压回收至回收槽71中个,完全进入固定槽61后卡块弹出固定。

前门3和两个侧板4的底部设有凸起卡设在下底板2的下方,在前门3和两个侧板4下落的时候通过卡设部卡在通槽21上,当前门3和两个侧板4上推固定时,通过凸起卡设至通槽21上,使前门和两个侧板4位于上底板以下的位置滑动。

荧光区域8设置在前门3中部的两侧、上底板1的两侧和下底板2的两侧;荧光区域8为荧光涂料涂上的区域,在按钮的按压台65表面也涂有荧光涂料,使黑暗状态下消防员方便操作,容易识别按钮的位置按压打开消防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消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前门、侧板和滑轨,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均为方向,且其中一条边分别水平固定在滑轨的上端和下端且上底板和下底板上下对应;所述上底板的另外三条边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侧板包括左右两面侧板并分别可滑动固定在滑轨上,该侧板的顶部设有与固定装置配合固定的卡设部;所述下底板的另外三条边上设有三条通槽,三条通槽依次连通,该通槽的宽度大于前门的厚度且小于卡设部的厚度,所述前门的两侧和两边的侧板之间通过设置适配的滑槽和滑条配合固定,所述前门、下底板和上底板上设有荧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和按钮,所述固定槽设置在上底板的下表面上,该固定槽的上部的宽度比下部大,所述按钮包括挤压块、旋杆、弹簧和按压台,所述旋杆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槽的上部并穿透至上底板的外侧面,所述挤压块固定在旋杆的一端位于固定槽内,所述按压台固定在旋杆的另一端位于上底板外侧,所述弹簧套设在旋杆外且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按压台上,下端固定在上底板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设部包括回收槽、回收弹簧和卡块,所述回收槽设置在前门或两个侧板的上部,所述回收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回收槽的底部,所述卡块固定在回收弹簧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和挤压块为适配的三角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和两个侧板的底部设有凸起卡设在下底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区域设置在前门中部的两侧、上底板的两侧和下底板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区域为荧光涂料涂上的区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消防箱,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前门、侧板和滑轨,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均为方向,且其中一条边分别水平固定在滑轨的上端和下端且上底板和下底板上下对应;所述上底板的另外三条边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侧板包括左右两面侧板并分别可滑动固定在滑轨上,该侧板的顶部设有与固定装置配合固定的卡设部;所述下底板的另外三条边上设有三条通槽,三条通槽依次连通,该通槽的宽度大于前门的厚度且小于卡设部的厚度,所述前门的两侧和两边的侧板之间通过设置适配的滑槽和滑条配合固定,所述前门、下底板和上底板上设有荧光区域。本实用新型设置荧光区域便于在黑暗环境识别消防箱,并将前门和连个侧板下滑设置便于拿取消防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南宁快捷龙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9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