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扇的把手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3: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门扇 把手 机动车辆 打开 装置


1.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扇把手,更具体地,涉及与机动车辆的门扇齐平的把手。一种没有机械门把手的机动车辆门扇是已知的,把手由电动打开装置代替。门扇的电动打开装置可以由非接触式接口或具有电容或电感传感器的触觉类型的接口控制,例如以允许用户控制门扇的打开。


背景技术:

2.此外,为了补偿机械把手的缺乏以及因此允许打开门扇的抓握元件的缺乏,门扇配备有机动打开系统或弹出系统,其设计成驱动门扇从关闭位置到部分打开位置,在关闭位置,门扇与由车体形成的外围框架齐平,在部分打开位置,允许用户抓握门扇的边缘,以便完全打开门扇。
3.各种打开系统是已知的,特别是包括固定到车辆框架的齿条和固定到门扇的致动器的系统。
4.致动器包括安装在门扇上的框架和与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小齿轮由电动马达驱动。
5.因此,小齿轮的旋转驱动使得能够驱动门扇在其关闭位置和部分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6.这里描述的带有齿条和小齿轮的打开系统布置在门扇的前边缘和门扇的铰链附近,以便不妨碍进入车辆的乘客舱。
7.还已知提供一种具有电动缸的自动打开系统,其包括具有安装在车辆框架上的主体和自由端安装在门扇上的可移动杆的电动缸。
8.因此,该电动缸适于在其关闭位置和其部分打开位置之间驱动门扇。
9.这里描述的带有缸的打开系统布置在门扇的前边缘和门扇的铰链附近,以便不妨碍进入车辆的乘客舱。
10.然而,这种类型的把手具有若干个缺点。
11.事实上,这种类型的把手没有提供在电子故障的情况下打开车辆门扇的解决方案,把手仍然与门扇齐平。
12.此外,能够打开车辆门扇的触摸型接口可以独立于用户的意愿而被激活。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发明旨在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扇把手来解决这些缺点中的至少一个,该门扇把手包括抓握元件,该抓握元件包括面向车辆乘客舱外部的外表面和面向车辆乘客舱内部的内表面,所述抓握元件可相对于支撑件移动并固定到至少一个杠杆上,该杠杆配置成移动所述抓握元件,所述抓握元件在关闭位置与所述门扇齐平,其中所述把手包括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配置为检测施加在抓握元件上的压力,并且当检测到这种压力时,将所述门扇的打开信号发送到配置为打开门扇的打开装置,检测装置相对于抓握元件设置
在抓握元件的内表面侧。
14.因此,打开信号由用户自愿发送。这导致压力施加在抓握元件上。
15.因此,不自觉打开的机会为零,不像触摸接口,简单的触摸就能激活门扇的打开。
16.有利地,检测装置包括按钮和电传感器,按钮配置为当预定压力在所述抓握元件的外表面的电子打开区域上施加在抓握元件上时接触并抵靠所述抓握元件,电传感器配置为移动按钮时产生打开信号。因此,只有在抓握元件上施加预定压力时,电传感器才发送门扇的打开信号。
17.按钮用作电传感器和抓握元件之间的接口,针对施加在抓握元件上的压力提供额外的安全性。
18.同样有利地,抓握元件可在齐平关闭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展开位置,抓握元件可由用户手动致动,然后移动到门扇的打开位置,以机械地打开所述门扇,抓握元件通过用户施加在所述抓握元件的外表面的机械打开区域上的压力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机械打开区域和电子打开区域是不同的。
19.这些特性使得可以机械地打开门扇。发生故障时,仍可以进入车辆。
20.此外,在抓握元件上限定了单独的打开区域,允许用户选择门扇的电子或机械打开。
21.根据一种可能性,机械打开区域和电子打开区域位于抓握元件上,使得施加在电子打开区域上的压力引起所述抓握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并且施加在机械打开区域上的压力引起所述抓握元件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移。
22.根据另一种可能性,当压力施加在机械或电子打开区域上时,抓握元件的运动是旋转,第二位移方向是第一位移方向的反向旋转。
23.在一实施例中,抓握元件通过单个杠杆连接到支撑件,抓握元件枢转连接到该杠杆,使得抓握元件可相对于该杠杆旋转移动,电子打开区域偏离枢转连接区域。
24.在又一实施例中,抓握元件通过两个杠杆连接到支撑件,抓握元件通过与第一杠杆的第一枢转连接和与第二杠杆的第二枢转连接而被连接。
25.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杠杆包括长圆形孔,第二杠杆包括孔口,两个杠杆通过至少一个拉杆连接,至少一个拉杆平行于长圆形孔。
26.拉杆使得可以联接两个杠杆,使得当抓握元件移动时,两个杠杆根据抓握元件的运动而移动。
27.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机械打开区域设置在介于第一枢转连接和第二枢转连接之间的抓握元件的外表面上。
28.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电子打开区域相对于第一枢转连接的位置位于与第一机械打开区域相对。
29.由于两个机械和电子打开区域是不同的,因此用户可以选择机械或电子打开车辆的门扇。
30.特别地,电子开口区域设置在所述抓握元件的外面,在与支撑件相对的一侧。
31.将通过下面呈现的不同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这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32.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与门扇齐平位置的把手沿纵向轴线的剖视图。
33.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门扇电子打开位置的把手沿纵向轴线的剖视图。
34.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展开位置的把手沿纵向轴线的剖视图。
35.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于与门扇齐平位置的把手沿纵向轴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图1示出了例如机动车辆的把手1处于与门扇2齐平的位置。齐平位置是把手1的关闭位置。
37.把手1包括抓握元件3。该抓握元件3与门扇2齐平。
38.把手1还包括支撑件4,抓握元件3通过两个杠杆5和6连接到支撑件4。
39.这些杠杆5和6配置成在旋转运动中移动抓握元件3。
40.把手1还包括由按钮7和电传感器8构成的检测装置18。
41.按钮7在支撑件4的侧面上于抓握元件3的内面上抵靠抓握元件3。
42.按钮7包括平行于门扇2设置的臂9。
43.按钮7由支撑件4接收和保持,并且具有压缩弹簧10,其配置成当按钮7被压缩时将按钮7返回到抵靠抓握元件3的初始位置。
44.电传感器8设置在按钮7的臂9下方,也就是说,沿着横向轴线y与后者在同一轴线上,使得臂9可以与电传感器8接触。
45.每个杠杆5和6具有通过枢转连接固定到抓握元件3的第一部分11和固定到支撑件4的第二部分12。
46.第二部分12处于支撑件4和抓握元件3之间的枢转连接中。该第二部分12包括扭簧13。
47.这些杠杆5和6具有弯曲形状。
48.第一杠杆5的第一部分11连接到位于面向抓握元件3的支撑区域4。第二杠杆6的第一部分11连接到偏离抓握元件3的支撑区域4。
49.拉杆16联接两个杠杆5和6;这种联接是在拉杆16的端部进行的。
50.事实上,拉杆16的每个端部都与相应的杠杆5、6铰接连接,其中一个铰接连接具有平行于拉杆16设置的长圆形孔14a。
51.拉杆16使得杠杆5和6能够根据抓握元件3的移动而相对彼此移动。
52.事实上,长圆形孔14a因此在所述拉杆的纵向方向上给拉杆16一定间隙。
53.因此,由拉杆传递的力以平衡的方式施加在杠杆6和杠杆5上,使得卡住的风险最小化。
54.图2示出了把手1,其抓握元件3不再处于相对于门扇2齐平的位置。
55.事实上,抓握元件3相对于门扇2略微倾斜。
56.结果,按钮7的臂9靠在电传感器8上。压缩弹簧10压靠在容纳按钮7的支撑件4上。
57.抓握元件3已经通过杠杆6的第二部分12朝向车辆乘客舱的内部进行了旋转运动。
58.抓握元件3的这种位移是由于施加在设置在抓握元件3的外面上的电子开口区域
15上的压力。
59.更准确地说,该电子打开区域15位于杠杆5的第二部分12的沿着把手1的纵向轴线x的旋转轴线的下游。
60.图3示出了处于展开位置的把手1。
61.该展开位置在与图2所示的把手1的位置相反的方向上到达。
62.实际上,在展开位置移动抓握元件3的机械打开区域17是不同的。
63.机械打开区域17设置在杠杆5的第二部分12的沿着把手1的纵向轴线x的旋转轴线的上游。
64.换句话说,机械打开区域17位于杠杆5和6的两个枢转连接之间,即每个杠杆5和6的第二部分12之间。
65.电子打开区域15位于与机械打开区域17相对。
66.该展开位置配置为提供对锁(未示出)的接近,允许机动车辆在后者处于动力故障时解锁。
67.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把手1。
68.与上述把手1不同,该把手包括单个杠杆6。
69.因此,该把手1不配置成采用展开位置。
70.杠杆6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包括扭簧13。
71.杠杆6不包括拉杆16。
72.因此,电子打开区域15位于杠杆6的第一部分11和离杠杆6最远的抓握元件3的一个端部之间。该第二实施例不包括机械打开区域。
73.图中所示的两个实施例具有可旋转移动的把手。根据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把手可以平移移动。
74.在以下段落中,首先参考第一实施例解释本发明的操作。
75.当把手1处于与机动车辆的门扇2齐平的位置时,检测装置18接触并抵靠抓握元件3。
76.用户可以在抓握元件的电子打开区域15中施加压力,以便移动抓握元件3,使得抓握元件3移动按钮7,按钮7又通过其臂9与电传感器8接触。
77.当电传感器8检测到施加在抓握元件3的电子打开区域15中的压力时,电传感器8向门扇2的打开装置发送门扇2的打开信号。
78.该打开装置使得可以例如通过门扇2弹出系统打开车辆的门扇2。
79.应该注意的是,打开装置也可以降低门扇2的窗户。
80.当机动车辆经历电气故障时,门扇2不能被上述装置打开。
81.为了补救这一点,用户在抓握元件3的机械打开区域17上施加压力,将抓握元件3移动到展开位置。
82.该展开位置允许接近门扇2的锁,允许用户使用合适的钥匙解锁门扇2。
83.一旦门扇2解锁,用户手动拉动抓握元件3,将抓握元件3驱动到门扇2的打开位置。
84.根据第二实施例,把手不具有通过按压机械打开区域的打开模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