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万能套筒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2: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套筒 拆卸 万能 安装 工具


1.本发明涉及安装、拆卸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万能套筒。


背景技术:

2.工程设备中应用了大量外凸或内凹型紧固件,如螺母、内角螺栓、内角销钉等,种类繁多,规格多样,有时甚至使用异形的非规则结构。在拆卸和安装形状规则的紧固件时,一般使用固定形状和尺寸的套筒或扳手,但所使用的工具需要与被拆卸或安装的紧固件具有相同规格,对于使用了多种规格的紧固件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频繁更换工具,导致工作效率极低。虽然可以使用活动扳手,但仍需要频繁调整扳手开口,而且对于同时存在外凸和内凹紧固件的机械设备,传统的工具往往不能适用。此外,在拆卸和安装非规则紧固件时,往往需要操作人员的现场发挥,通过组合多种工具来达到使用要求,无标准的作业,更不能保证工作效率和安装效果。
3.针对拆卸和安装非规则紧固件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万能套筒,通过蜂窝排列的一系列弹簧柱,但这种设计只适用于工作接触形状为外凸型的紧固件,对于内凹型紧固件则无能为力,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能”。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不仅适用于外凸型的紧固件,还可以适用于内凹型的紧固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万能套筒,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万能套筒,包括套筒、固定板和卡接柱,所述套筒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四边形的凹槽,所述套筒远离凹槽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容纳腔中且位于容纳腔靠近凹槽的一端,所述固定板上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卡接柱穿过第一通孔与固定板滑移连接,所述卡接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固定板靠近凹槽的一侧端面接触,所述卡接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固定板远离第一凸块的端面接触,其另一端与第二凸块端面接触,所述卡接柱远离第一凸块的一端突出于套筒的端面。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固定板平行的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供卡接柱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卡接柱与顶盖滑移连接。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板的第一卡接槽和用于卡接顶盖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的平面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壳体与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第二壳体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9.卡接柱突出于套筒的端面,不仅可以对外凸型的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还可以
对内凹型的紧固件的进行安装和拆卸,当对外凸型的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时,与紧固件凸起部分对应的卡接柱被压入容纳腔中,突出于套筒端面的卡接柱对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当对内凹型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时,与紧固件内凹部分对应的卡接柱伸入紧固件的内凹腔中,从而卡接柱紧固件对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能套筒,从而保证工作效率和安装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的展开图(部分卡接柱和复位弹簧省略)。
12.附图标记:1、套筒;11、凹槽;12、容纳腔;13、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5、第一卡接槽;16、第二卡接槽;17、螺纹孔;18、阶梯孔;2、固定板;21、第一通孔;3、卡接柱;31、第一凸块;32、第二凸块;33、复位弹簧;4、顶盖;4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实施例
15.如图1

2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万能套筒,包括套筒1、固定板2和卡接柱3,套筒1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四边形的凹槽11,套筒1远离凹槽11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12,固定板2设置于容纳腔12中且位于容纳腔12靠近凹槽11的一端,固定板2上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21,卡接柱3穿过第一通孔21与固定板2滑移连接,卡接柱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31和第二凸块32,第一凸块31与固定板2靠近凹槽11的一侧端面接触,卡接柱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一端与固定板2远离第一凸块31的端面接触,其另一端与第二凸块32的端面接触,卡接柱3远离第一凸块31的一端突出于套筒1的端面。卡接柱3突出于套筒1的端面,不仅可以对外凸型的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还可以对内凹型的紧固件的进行安装和拆卸,当对外凸型的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时,与紧固件凸起部分对应的卡接柱3被压入容纳腔12中,突出于套筒1端面的卡接柱3对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当对内凹型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时,与紧固件内凹部分对应的卡接柱3伸入紧固件的内凹腔中,从而卡接住紧固件并对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能套筒1,从而保证工作效率和安装效果。
16.容纳腔12内设置有与固定板2平行的顶盖4,顶盖4上开设有供卡接柱3穿过的第二通孔41,卡接柱3与顶盖4滑移连接。顶盖4不仅对卡接柱3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另外顶盖4还可以将容纳腔12罩设住,避免异物进入容纳腔12中,影响卡接柱3的滑移。当作业对象为内凹型紧固件时,顶盖4承受部分拧紧或者拧松作用力,避免作用力矩过大导致固定板2发生变形。
17.套筒1包括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对称设置,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板2的第一卡接槽15和用于卡接顶盖4的第二卡接槽16,第一壳体13与第二壳体14接触的平面上开设有螺纹孔17,第二壳体14与螺纹孔17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第二壳体14的阶梯孔18,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套筒1采用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分体式结构,不仅便于固定板2和顶盖4的安装和固
定,另外套筒1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对卡接柱3、固定板2和顶盖4等零部件的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万能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固定板(2)和卡接柱(3),所述套筒(1)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四边形的凹槽(11),所述套筒(1)远离凹槽(11)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12),所述固定板(2)设置于容纳腔(12)中且位于容纳腔(12)靠近凹槽(11)的一端,所述固定板(2)上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卡接柱(3)穿过第一通孔(21)与固定板(2)滑移连接,所述卡接柱(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31)和第二凸块(32),所述第一凸块(31)与固定板(2)靠近凹槽(11)的一侧端面接触,所述卡接柱(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3),所述复位弹簧(33)一端与固定板(2)远离第一凸块(31)的端面接触,其另一端与第二凸块(32)端面接触,所述卡接柱(3)远离第一凸块(31)的一端突出于套筒(1)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2)内设置有与固定板(2)平行的顶盖(4),所述顶盖(4)上开设有供卡接柱(3)穿过的第二通孔(41),所述卡接柱(3)与顶盖(4)滑移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包括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所述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板(2)的第一卡接槽(15)和用于卡接顶盖(4)的第二卡接槽(16),所述第一壳体(13)与第二壳体(14)接触的平面上开设有螺纹孔(17),所述第二壳体(14)与螺纹孔(17)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第二壳体(14)的阶梯孔(18),所述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万能套筒,属于安装、拆卸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套筒、固定板和卡接柱,套筒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套筒远离凹槽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固定板设置于容纳腔中,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卡接柱与固定板滑移连接,卡接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与固定板一端侧面接触,卡接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固定板接触,其另一端与第二凸块接触,卡接柱远离第一凸块的一端突出于套筒的端面。卡接柱突出于套筒的端面,当对内凹型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时,与紧固件内凹部分对应的卡接柱伸入紧固件的内凹腔中,从而卡接柱紧固件对紧固件进行安装和拆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能套筒,从而保证工作效率和安装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明 杨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鼎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