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螺母植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螺母 植入 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母植入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母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螺母上料机构有定位精度、生产节拍、设备空间和成本等要求约束,存在螺母上料效率低,定位精度不准等问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螺母植入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植入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螺母植入装置,包括机架、放置于机架内腔的伸缩气缸和植螺母机构,所述伸缩气缸的上端设有固定螺母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植螺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植螺母机构包括传动板、分散气缸、导管和植入头,所述传动板由传动块和调整块组成,所述传动块与调整块的上方均设有腔体,两所述腔体组合形成螺母进口,所述导管的一端与螺母进口相贯通,所述植入头位于导管的底部,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导套,所述分散气缸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内部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侧均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通过螺母与机架进行可拆卸螺接。
6.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两侧设有第一可视口和第二可视口,所述第一可视口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可视口为长方形通孔,所述第二可视口正对传动杆。
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块与调整块为可拆卸螺接,可根据实际螺母大小对调整块进行更换。
8.进一步的,所述导套由耐磨性橡胶材料制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植入螺母且植入效率快,定位精度准确,结构简单,可适用于生产加工中,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母植入装置的主视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母植入装置的解剖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汜:
[0014]1‑
机架;2

伸缩气缸;3

植螺母机构;
[0015]
31

传动板;32

分散气缸;33

导管;
[0016]
34

植入头;311

传动块;312

调整块;
[0017]4‑
固定螺母;5

传动杆;6

螺母进口;
[0018]7‑
连接座;8

连接柱;9

导套;
[0019]
10

拨片;11

第一固定板;12

第二固定板;
[0020]
13

第一可视口;14

第二可视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2]
请参阅附图1

3,一种螺母植入装置,包括机架1、放置于机架1内腔的伸缩气缸2和植螺母机构3,所述伸缩气缸2的上端设有固定螺母4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下端与植螺母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植螺母机构3包括传动板31、分散气缸32、导管33和植入头34,所述传动板31由传动块311和调整块312组成,所述传动块311与调整块312的上方均设有腔体,两所述腔体组合形成螺母进口6,所述导管33的一端与螺母进口6相贯通,所述植入头34位于导管33的底部,所述导管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上套设有导套9,所述分散气缸3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拨片10,所述拨片10的另一端与连接座7固定连接。
[0023]
具体使用时,分料机构将螺母从螺母进口6放入,随后伸缩气缸2伸出驱动传动杆5,此时螺母从螺母进口6进入到导管33内部,分散气缸32工作将螺母分散成单个螺母,螺母从导管33内部进入到植入头34处,并将螺母安装在待安装工件上,螺母植入完成后伸缩气缸2收回,分散气缸32将下一个单个螺母传送至导管33内部,并完成一次循环。
[002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植入螺母且植入效率快,定位精度准确,结构简单,可适用于生产加工中,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内部设有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两侧均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均通过螺母与机架1进行可拆卸螺接。
[0026]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1内部设置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对伸缩气缸2的中间位置进行固定,放置工作过程中因振动导致移位,造成螺母植入不准确,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均与机架1进行可拆卸螺接,拆卸方便,简化安装和检修的拆卸过程。
[0027]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两侧设有第一可视口13和第二可视口14,所述第一可视口13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可视口14为长方形通孔,所述第二可视口14正对传动杆5。
[0028]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1两侧设置第一可视口13和第二可视口14,且第二可视口14正对传动杆5,可对传动杆5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观看,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0029]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块311与调整块312为可拆卸螺接,可根据实际螺母大小对调整块312进行更换调整块312。
[0030]
实际使用时,可通过更换调整块312对螺母进口6进行大小调整,并使用不同尺寸的螺母,提高该螺母植入装置的适用性。
[0031]
进一步的,所述导套9由耐磨性橡胶材料制成。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导套9由耐磨性橡胶材料制成,提高导套9的耐磨性和耐用性。
[0033]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放置于机架内腔的伸缩气缸和植螺母机构,所述伸缩气缸的上端设有固定螺母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植螺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植螺母机构包括传动板、分散气缸、导管和植入头,所述传动板由传动块和调整块组成,所述传动块与调整块的上方均设有腔体,两所述腔体组合形成螺母进口,所述导管的一端与螺母进口相贯通,所述植入头位于导管的底部,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导套,所述分散气缸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部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侧均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通过螺母与机架进行可拆卸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侧设有第一可视口和第二可视口,所述第一可视口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可视口为长方形通孔,所述第二可视口正对传动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与调整块为可拆卸螺接,可根据实际螺母大小对调整块进行更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由耐磨性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母植入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母植入装置。一种螺母植入装置,包括机架、放置于机架内腔的伸缩气缸和植螺母机构,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植螺母机构包括传动板、分散气缸、导管和植入头,传动板由传动块和调整块组成,传动块与调整块的上方均设有腔体,两腔体组合形成螺母进口,导管的一端与螺母进口相贯通,植入头位于导管的底部,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导套,所述分散气缸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拨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植入螺母且植入效率快,定位精度准确,结构简单,可适用于生产加工中,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廷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艾默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2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