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水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建筑施工 防水 土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材领域,尤其涉及土木建筑施工的防水辅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水板。


背景技术:

2.防水板是建筑施工,土木建设项目中几乎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其起到的最核心作用就是防水,隔水作用。避免地下水或者山体中的水进入到施工区域或者建筑体内,影响建筑体的后续使用。
3.譬如,以土木施工中的隧道施工为例,隧道在开设掘进过程中,会通过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形成初期支护,以避免隧道掘进深度过大而引起隧道塌方,初期支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水和阻水能力,但是在长时间的山体渗水作用下,水分将慢慢的会渗透初期支护,使得内部潮湿,甚至滴露的现象发生,这是严重不符合使用要求和规范的。那么在隧道的防水就需要采用防水板来实现。现有的防水处理是将呈薄膜状的防水板利用固定件将防水板/防水膜固定在初期支护的内壁上。由于现有的防水板/防水膜均为柔软材质,且通过固定件贯穿会产生许多贯穿孔,形成漏水点,不能完全实现防水;再者,将柔软的膜材料钉在初期支护上会形成大量的鼓起部位,不利于后期的贴合施工。
4.建筑防水施工最为典型的就是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车库一般处于地下几米至几十米深不等,以及地铁站点及地铁隧道,均需极佳的防水能力,不能出现渗水漏水的问题,那么采用固定件贯穿防水板的方式就不能实现绝对的防水。
5.为了解决现有建筑施工领域的防水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防水板结构,专门针对上述情况而设,实现零漏点防水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水板施工会存在诸多贯穿漏点,导致不能形成一体的防水结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水板,能够完全解决现有建筑施工防水板布设存在多个贯穿漏点的问题。实现真正的防水结构一体化,形成完整零漏点的防水层,大大提高防水能力,避免地下建筑项目经过长时间水分浸泡而发生渗漏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水板,由可拆卸嵌套连接的安装板和防水层组成,所述安装板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安装单元组成,相邻两个安装单元之间至少能够相对一条轴线偏转,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多个供连接件贯穿并固定安装板的安装孔。
9.优选地,任一安装单元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相邻两个本体靠近安装所述防水层的一侧通过软质材料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本体的相对侧之间存在供水流动的开口槽。
10.进一步优选,所述本体靠近相邻的另一本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高度为所述开口槽宽度一半的第一棱条,所述第一棱条的位置靠近背向安装防水层的一侧。
11.作为本技术的较佳结构方案,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用
于与所述防水层实现嵌套的内凹空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内凹空腔的底部;所述防水层包括一体成型的防水膜,以及设置于防水膜上与防水膜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内凹空腔对应设置。
12.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防水层嵌套的第二凸起,所述防水层包括一体成型的防水膜,以及设置于防水膜上与防水膜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互套设形成嵌套连接结构。
13.优选地,所述安装板采用模块化结构设置,任一安装板的任一一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实现相互挤压扣合的第三棱条和第四棱条。所述安装板为设置第三棱条的另一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实现相互扣合的凹槽和第二棱条。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水层和安装板分离的结构设置,解决了利用固定件将防水层贯穿形成漏水点,不仅腐蚀固定件,同时还形成大量渗漏的通道,导致整体的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块化的安装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防水设置的建筑面进行贴合安装,能够完全根据实际情况贴合平面和曲面,避免了鼓包现象,利于二次贴合施工。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嵌套状态示意图;
19.图2是安装板的轴测图;
20.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觉轴测图;
21.图4是图2中a区结构放大图;
22.图5是防水层的轴测图;
23.图6是安装板的背面结构轴测图;
24.图7是安装板处于弯曲状态的俯视图;
25.图8是安装板处于弯曲状态的轴测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27.图10是安装板的侧视图。
28.图中:1

安装板;11

本体;12

第二凸起;13

内凹空腔;14

开口槽;15

第一棱条;16

凹槽;17

第二棱条;18

安装孔;19

第三棱条;20

第四棱条;2

防水层;21

防水膜;22

第一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实施例1:
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水板,结合说明书附图1

图6所示,由可拆卸嵌套连接的安装板1和防水层2组成,所述安装板1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安装单元组成,相邻两个安装单元之间至少能够相对一条轴线偏转,所述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多个供连接件贯穿并固定安装板1的安装孔18。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水板时,首先将安装板1的背面,即设置有安装孔18的一面紧贴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建筑面,并通过紧固件,如现有的水泥钉通过安装孔18将安装板1固定在建筑面上。其次,按照同样的方法,逐一将安装板1拼接安装,使得多块经过拼接的安装板1将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建筑面全部覆盖。最后,将与安装板1结构相匹配的防水层2贴合嵌套固定在安装板1表面,若一张所述防水层2不足以覆盖整个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建筑区域,则可以利用多张防水层2进行重叠铺设,相邻两块防水层2在交叉处应将处于高处的防水层2更靠近安装板1,处于较低处的防水层2敷设在较高防水层2的表面,以避免渗水通过相互交叉的防水层2之间的缝隙产生渗漏;交叉的尺寸越大越好,在实际铺设时,应不小于20公分。作为更好的施工工艺,可以利用玻璃胶或者粘胶将相互重叠的两层防水层2进行粘接。防水层2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固化防水结构,具体参阅图9所示。
37.实施例2:
38.在实施例1的结构及原理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结合说明书附图1

图10所示结构,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的防水板结构,具体地,所述任一安装单元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
11,参阅图2所示结构;相邻两个本体11靠近安装所述防水层2的一侧通过软质材料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本体11的相对侧之间存在供水流动的开口槽14,如图3所示。采用这种设置结构的优点在于:
39.其一,能够使得安装板1形成一个便于施工和安装的整体,便于模块化拼装或拼接;
40.其二,使得安装板1能够进行弯折,以使得在实际安装时,能够与建筑面更加服帖,避免出现诸如现有技术中的鼓包问题,导致不服帖;尤其是诸如隧道顶部的曲面结构。
41.其三,在保证服帖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更好的纵向支撑受力。
42.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靠近相邻的另一本体1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高度为所述开口槽14宽度一半的第一棱条15,所述第一棱条15的位置靠近背向安装防水层2的一侧。如图3所示,其目的在于提高相邻两个本体11之间的支撑应力,以提高安装板1的整体受力强度,避免全部应力集中在紧固件上。
43.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安装孔18一一对应的用于与所述防水层2实现嵌套的内凹空腔13,所述安装孔18位于所述内凹空腔13的底部;所述防水层2包括一体成型的防水膜21,以及设置于防水膜21上与防水膜21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一凸起22,所述第一凸起22与所述内凹空腔13对应设置。采用这种结构设置,防水层2将第一凸起22完全嵌入到内凹空腔13中,整体的厚度更小,后期现浇的混凝土将部分进入到第一凸起22中形成一体结构。
44.实施例3:
45.作为实施例2的类似结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方案,所述本体11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防水层2嵌套的第二凸起12,如图1

图3所示,所述防水层2包括一体成型的防水膜21,以及设置于防水膜21上与防水膜21一体成型的多个第一凸起22,所述第一凸起22与所述第二凸起12相互套设形成嵌套连接结构。
46.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采用模块化结构设置,任一安装板1的任一一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实现相互挤压扣合的第三棱条19和第四棱条20。所述安装板1为设置第三棱条19的另一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实现相互扣合的凹槽16和第二棱条17。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得相互接触配合的安装板1形成整体性结构,通过挤压形成相互密封结构,能够在防水层2不参与的前提下,率先形成防水结构,使得防水层2的防水压力更低,形成零漏点的双层防水结构。
4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