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向受力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叠合 桁架 预应力 钢筋 双向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受力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背景技术:

2.叠合楼板是指在预制底板上浇筑混凝土叠合层而形成的一种装配式整体楼板。叠合楼板的底板在工厂预制,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安装就位后即可进行叠合层浇筑。相比于现浇楼板,叠合楼板节约了模板,减少了支撑工作量,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与全预制板相比,叠合楼板提高了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在装配式建筑中,叠合楼板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需求的日益提高,大跨度楼板逐渐被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预制底板中采用了预应力技术,是获得大跨度楼板的一种方案,相比非预应力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用钢量省、抗裂性能好、承载能力强的优点,且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使用能够减少现场施工支撑数量,使安装更为方便。
3.目前在工程中常用的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由混凝土底板、消除预应力钢丝和钢管混凝土桁架组成,底板厚度为35~40mm,与现浇层共同作用形成叠合板,其中钢管混凝土桁架上弦杆采用钢管灌注微膨胀高强砂浆。其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运输安装过程中底板开裂,因板块采用密拼易发生沿板缝开裂;由于板块较薄,在预应力作用下的反拱不易控制,板块需在生产后在一定时间内运输至现场安装,无法长时间存放,否则反拱随时间进一步增大以致开裂无法使用;因板块反拱程度不一且板块采用密拼,板块之间存在错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向受力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叠合板抵抗水平剪力能力弱、板底易开裂、底板反拱不易控制及易形成错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较大跨度楼板的解决方案,也可广泛应用于不同跨度楼板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双向受力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n块共线设置的预制底板,n>1,所述预制底板中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包括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位于非预应力钢筋的上部,所述非预应力钢筋的端部设有弯钩,所述非预应力钢筋的端部为锚固搭接。
6.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上设有吊点。
7.进一步地,所述吊点的位置设有附加钢筋。
8.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
9.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的厚度为50~70mm。
10.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钢筋为等间距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中还设有桁架。
12.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包括桁架筋上弦钢筋和桁架筋下弦钢筋。
13.进一步地,所述桁架筋上弦钢筋的直径为10~12mm。
14.进一步地,所述桁架筋下弦钢筋设于相邻预应力钢筋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6.1、本实用新型将预应力钢筋和桁架设置于非预应力钢筋的上部,提高了底板的生产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厚度为50~70mm,预应力钢筋为等间距设置,结合桁架的使用,有效控制了预制底板的反拱,解决了底板易开裂的问题,提高了叠合板抵抗水平剪力的能力。
18.3、本实用新型非预应力钢筋端部设有弯钩,且非预应力钢筋的端部采用锚固搭接,增强了预制底板之间的整体性,有效消除了预制底板间错台的不利影响。
1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受力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能够根据实际底板的大小需求,灵活改变预制底板的数量,便于工业化生产,可广泛适用于不同跨度的楼板,尤其是大跨度楼板中,最大适用跨度可达9m。
20.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平面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钢筋排布平面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的a

a剖面图;
25.图4为实施例1的预制底板的b

b剖面图一;
26.图5为实施例1的预制底板的b

b剖面图二;
27.图6为实施例1的预制底板布置示意图;
28.图7为实施例2的预制底板的b

b剖面图;
29.图8为实施例1的混凝土叠合板整体式接缝示意图;
30.图9为实施例2的预制底板布置示意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钢筋桁架剖面图一;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钢筋桁架剖面图二。
33.附图标记:
[0034]1‑
预制底板;2

预应力钢筋;3

非预应力钢筋;4

桁架;5

吊点;6

附加钢筋;7

桁架筋上弦钢筋;8

桁架筋腹筋;9

桁架筋下弦钢筋;10

第一现浇层上铁钢筋;11

第二现浇层上铁钢筋;12

接缝处下铁钢筋;13

混凝土叠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
……
上方”、“下”和“在
……
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0038]
实施例1
[0039]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向受力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底板和混凝土叠合层,底板由n(n>1)块共线设置的预制底板1组成。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底板大小能够通过改变预制底板的数量而改变,应用范围广,便于工业化生产。
[0041]
具体地,如图1

图5、图10

图11所示,预制底板1中设有钢筋和桁架4,钢筋包括预应力钢筋2和非预应力钢筋3,其中,预应力钢筋2位于非预应力钢筋3的上部,预应力钢筋2和非预应力钢筋3为垂直关系,桁架4包括桁架筋上弦钢筋7、桁架筋腹筋8和桁架筋下弦钢筋9,桁架筋下弦钢筋9设于预应力钢筋2之间,桁架筋下弦钢筋9与桁架筋上弦钢筋7之间设有桁架筋腹筋8,桁架筋腹筋8与桁架筋上弦钢筋7固定连接,桁架筋腹筋8与桁架筋下弦钢筋9固定连接,桁架筋下弦钢筋9、桁架筋上弦钢筋7以及桁架筋腹筋8构成三角形桁架。
[004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预应力钢筋和钢筋桁架设置于非预应力钢筋的上部,有利于实现底板的双向受力,同时,提高了底板的生产效率。
[0043]
优选地,预制底板1中的预应力钢筋2为等间距设置。
[0044]
优选地,预制底板1的厚度为50~70mm。
[0045]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厚度适中,且预应力钢筋为等间距设置,钢筋桁架的桁架筋下弦钢筋设于相邻预应力钢筋之间,结合钢筋桁架的使用,有效控制了预制底板的反拱。
[0046]
优选地,桁架筋上弦钢筋7的直径为10~12mm。
[0047]
优选地,预制底板1上设有吊点5,吊点5处设有附加钢筋6。
[0048]
优选地,预应力钢筋2沿预制底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
[0049]
优选地,如图4、图6和图8所示,预制底板1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接缝处的非预应力钢筋3采用锚固搭接,非预应力钢筋3的端部伸出预制底板1的边缘,并设有弯钩,弯钩的弯角为135
°
,其中,预制底板1之间设置浇板带,在预制底板1上浇筑混凝土叠合层13的过程中,设置第一现浇层上铁钢筋10、第二现浇层上铁钢筋11和接缝处下铁钢筋12。
[0050]
优选地,在预制底板1装配的过程中,如图8所示,预制底板1分为两种,一种位于底板的中间位置,一种位于底板的边缘位置。如图5所示,位于中间的预制底板1的非预应力钢筋3的两端部均设有弯钩,且非预应力钢筋3的端部采用锚固搭接。如图4所示,位于两边的
预制底板1的非预应力钢筋3的一端部设有弯钩。
[00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出的混凝土叠合板的接缝为整体式接缝,接缝处的非预应力钢筋采用锚固搭接,非预应力钢筋的端部伸出预制底板的边缘,并设有弯钩,增强了预制底板之间的整体性,可广泛适用于不同跨度的楼板,尤其是大跨度楼板中,最大适用跨度可达9m。
[0052]
实施例2
[0053]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向受力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54]
具体地,预制底板1作为整板预制,即底板只包括1块预制底板1,如图7所示,非预应力钢筋3的端部不设弯钩,非预应力钢筋3的端部伸出预制底板1的边缘至支座的位置。
[0055]
优选地,如图9所示,当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尺寸较小时,预制底板1作为整板预制,预应力钢筋2沿预制底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现场不需要拼缝施工作业,减少了吊装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5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57]
1、本实用新型将预应力钢筋和桁架设置于非预应力钢筋的上部,提高了底板的生产效率。
[0058]
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厚度为50~70mm,预应力钢筋为等间距设置,结合桁架的使用,有效控制了预制底板的反拱,解决了底板易开裂的问题,提高了叠合板抵抗水平剪力的能力。
[0059]
3、本实用新型非预应力钢筋端部设有弯钩,且非预应力钢筋的端部采用锚固搭接,增强了预制底板之间的整体性,有效消除了预制底板间错台的不利影响。
[0060]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受力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能够根据实际底板的大小需求,灵活改变预制底板的数量,便于工业化生产,可广泛适用于不同跨度的楼板,尤其是大跨度楼板中,最大适用跨度可达9m。
[00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