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脚手架 结点 连墙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中外架连墙件用于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2011中规定,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刚性连墙件。采用连墙件实现的附壁拉结,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现有拉结方式多为钢管预埋式,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将多个短钢管按规定的间距要求预埋于结构边梁,待混凝土浇筑完成,选用长度适合的钢管将短钢管与脚手架立杆相连,从而完成拉结。这种拉结方式虽然安装简便,但受结构位置影响较大。若连墙件预设位置存在小跨度连续竖向结构,往往会导致预埋钢管无法严格按照规范中不大于两跨、三跨设置或偏离主节点大于300mm等要求;若连墙件预设位置为大跨度连续竖向连续结构(常见于高层住宅、框剪结构山墙位置),因失去预埋位置,此时已无法按照预埋钢管的方式设置拉结点,导致拉结点数量不足,对外架整体稳定性十分不利。
4.也有采用螺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连墙件的安装,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3795825u)在2014年公开了一种脚手架连墙件以及脚手架连墙结构,包括双头螺柱、钢板、钢管以及外螺母和内螺母,双头螺柱穿过墙体上的安装孔,将钢板与墙体相贴扣紧,并将钢管焊接在钢板上,这样在搭建脚手架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扣件将钢管与脚手架扣接,实现墙体与脚手架的连接。但是该连墙件在安装时为了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采用了双头螺栓,一方面需要贯穿墙体,在完成施工后增加了墙体封闭和防水的难度;另一方面双头螺栓的一端设置在钢管的内部,对于较长的钢管这种连接方式非常不方便安装,工具难以伸入管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包括拉结钢管,所述拉结钢管的端部焊接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对称的设有若干可拆卸的锚固构件;所述拉结钢管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还活动连接有辅助连接组件。
8.本连墙件结构简单,易于装卸,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高;由于为后锚固安装工艺,安装时基本不受结构类型限制,特别是在遇到整跨连续竖向结构时,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东西山墙大跨度结构时,不仅能够选择边梁锚固拉结,也能够选择直接安装于竖向结构上,保障了连墙件设置的间距、位置等符合规范要求。
9.本连墙件采用锚固构件与外墙体连接,使其安装于主体结构外侧立面,不影响后续二次结构或门窗安装作业,避免了二次堵洞、抹灰,也大大降低了建筑物渗水隐患。
10.本连墙件与现有预埋式拉结点主要区别在于拉结点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存在不同,经设计验算与实际拉拔试验,该连接方式安全可靠。
11.所述辅助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拉结钢管的稳定性,分担部分拉压受力,在使用较长的所述拉结钢管时,也能够保证安全的受力。将所述辅助连接组件设置为活动的,能够提高其连接的灵活性能,能够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选择需要支撑的位置,以及方便避开外脚手架,避免构件间的相互干涉。
12.通过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锚固构件,便于装卸时工具的使用。
13.本连墙件采用钢管、钢板等易于获取的结构件进行加工,具有安装简便、材料可周转、成本低的特点,既满足施工安全需要,也降低了材料损耗,使用适用面广泛。
14.进一步的,所述锚固构件为膨胀螺栓,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四角处分别设有中心对称的螺栓孔,所述膨胀螺栓分别穿过所述螺栓孔,所述膨胀螺栓的外侧还设有锁紧螺母。
15.采用膨胀螺栓的连接方式,既方便也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中心对称的设置能够确保受力均衡;所述锁紧螺母能够进一步锁紧所述第一安装板,具有防松作用。
16.进一步的,同排或者同列的所述螺栓孔的空心间距为90mm,所述螺栓孔的孔心距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边缘距离为30mm,所述螺栓孔的直径为14mm;所述膨胀螺栓尺寸为m12
×
100mm,安装时钻孔直径不小于16mm,钻孔深度不小于80mm。
17.采用该尺寸的连墙件,各个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设置合理,在减少材料使用、施工方便的同时,也能够确保相应等级的连接强度,对外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十分有利。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为钢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尺寸为150mm
×
150mm
×
4mm;所述拉结钢管直径为48mm。
19.进一步的,所述拉结钢管的长度为外脚手架内排杆离墙距离、外脚手架排距和外端部预留距离之和,所述外端部预留距离不小于100mm,所述拉结钢管的壁厚不小于2.8mm。
20.采用这种长度的所述拉结钢管,能够保证外脚手架的内外两侧均有足够的连接安装空间,有利于外脚手架的搭设和固定。
21.进一步的,所述拉结钢管垂直的焊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正中部,焊接形成直角焊缝,焊脚不小于4mm。这样形成的焊缝,能够确保连接强度,必须达到较高的焊接工艺要求。
22.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拉结钢管上的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所述拉结钢管之间设有弹性垫圈;所述卡箍的外圆周上固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上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铰接座上,所述第二铰接座固设在第二安装板上。
23.所述卡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所述拉结钢管上进行轴向的位置调整,也能够转动以调整周向角度,所述连接杆的朝向和倾斜角度均能够灵活调整,所述第二安装板同样采用螺接的方式固定在外墙体上;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的结构基本相同,为所述连接杆两端的转动和支撑受力提供承载条件;所述弹性垫圈能够增加摩擦力,避免卡箍固定后产生位移,也能够产生形变使卡箍卡合的更加紧密。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座为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卡箍外圆周上的连接片,一对
所述连接片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片的外侧设有一对与所述卡箍固结的加强板,提高支撑和连接强度。
25.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的内圆周上设有周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上部具有内凹的束腰部;所述弹性垫圈为开口圈,所述弹性垫圈的截面为“8”字形,所述弹性垫圈的中下部卡合在所述凹槽中。
26.采用非闭合式的弹性垫圈提高了其周向变形的灵活性,所述凹槽的结构能够卡合住所述弹性垫圈,避免其脱落,也提供了充足的变形空间。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嵌设安装在外墙体中,采用嵌设的方式在外墙体上形成的凹槽也能够支撑卡合所述第一安装板,当然也能够直接螺接在所述外墙体的外表面;所述辅助连接组件支撑在所述拉结钢管的下方,或者拉紧在所述拉结钢管的上方或者两侧。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连墙件结构简单,易于装卸,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高;由于为后锚固安装工艺,安装时基本不受结构类型限制,特别是在遇到整跨连续竖向结构时,不仅能够选择边梁锚固拉结,也能够选择直接安装于竖向结构上,保障了连墙件设置的间距、位置等符合规范要求;2、本连墙件采用锚固构件与外墙体连接,使其安装于主体结构外侧立面,不影响后续二次结构或门窗安装作业,避免了二次堵洞、抹灰,也大大降低了建筑物渗水隐患;3、所述辅助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拉结钢管的稳定性,分担部分拉压受力;将所述辅助连接组件设置为活动的,能够提高其连接的灵活性能,能够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选择需要支撑的位置;4、本连墙件采用钢管、钢板等易于获取的结构件进行加工,具有安装简便、材料可周转、成本低的特点,既满足施工安全需要,也降低了材料损耗,使用适用面广泛。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的拉结钢管和第一安装板连接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2中a

a截面示意图;
32.图4为图3中b

b截面示意图(卡箍的截面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的尺寸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的辅助连接组件的另一种连接方式;
35.图中:1、拉结钢管;2、第一安装板;3、螺栓孔;4、直角焊缝;5、膨胀螺栓;6、锁紧螺母;7、卡箍;701、凹槽;702、束腰部;8、第一铰接座;9、连接杆;10、第二铰接座;11、第二安装板;12、弹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实施例一:
39.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包括拉结钢管1,所述拉结钢管1的端部焊接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上对称的设有若干可拆卸的锚固构件;所述拉结钢管1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一端还活动连接有辅助连接组件。
40.本连墙件结构简单,易于装卸,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高;由于为后锚固安装工艺,安装时基本不受结构类型限制,特别是在遇到整跨连续竖向结构时,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东西山墙大跨度结构时,不仅能够选择边梁锚固拉结,也能够选择直接安装于竖向结构上,保障了连墙件设置的间距、位置等符合规范要求。
41.本连墙件采用锚固构件与外墙体连接,使其安装于主体结构外侧立面,不影响后续二次结构或门窗安装作业,避免了二次堵洞、抹灰,也大大降低了建筑物渗水隐患。
42.本连墙件与现有预埋式拉结点主要区别在于拉结点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存在不同,经设计验算与实际拉拔试验,该连接方式安全可靠。
43.所述辅助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拉结钢管1的稳定性,分担部分拉压受力,在使用较长的所述拉结钢管1时,也能够保证安全的受力。将所述辅助连接组件设置为活动的,能够提高其连接的灵活性能,能够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选择需要支撑的位置,以及方便避开外脚手架,避免构件间的相互干涉。
44.通过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锚固构件,便于装卸时工具的使用。
45.本连墙件采用钢管、钢板等易于获取的结构件进行加工,具有安装简便、材料可周转、成本低的特点,既满足施工安全需要,也降低了材料损耗,使用适用面广泛。
46.进一步的,所述锚固构件为膨胀螺栓5,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四角处分别设有中心对称的螺栓孔3,所述膨胀螺栓5分别穿过所述螺栓孔3,所述膨胀螺栓5的外侧还设有锁紧螺母6。
47.采用膨胀螺栓5的连接方式,既方便也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中心对称的设置能够确保受力均衡;所述锁紧螺母6能够进一步锁紧所述第一安装板,具有防松作用。
48.进一步的,所述拉结钢管1垂直的焊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正中部,焊接形成直角焊缝4,焊脚不小于4mm。这样形成的直角焊缝,能够确保连接强度,必须达到较高的焊接工艺要求。
49.进一步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拉结钢管1上的卡箍7,所述卡箍7与所述所述拉结钢管1之间设有弹性垫圈12;所述卡箍7的外圆周上固设有第一铰接座8,所述第一铰接座8上活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铰接座10上,所述第二铰接座10固设在第二安装板11上。
50.所述卡箍7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所述拉结钢管1上进行轴向的位置调整,也能够转动以调整周向角度,所述连接杆9的朝向和倾斜角度均能够灵活调整,所述第二安装板11同
样采用螺接的方式固定在外墙体上;所述第一铰接座8和所述第二铰接座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为所述连接杆9两端的转动和支撑受力提供承载条件;所述弹性垫圈12能够增加摩擦力,避免卡箍固定后产生位移,也能够产生形变使卡箍卡合的更加紧密。
5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座8为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卡箍7外圆周上的连接片,一对所述连接片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连接杆9,所述连接片的外侧设有一对与所述卡箍7固结的加强板,提高支撑和连接强度。
52.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卡箍7的内圆周上设有周向的凹槽701,所述凹槽701的中上部具有内凹的束腰部702;所述弹性垫圈12为开口圈,所述弹性垫圈12的截面为“8”字形,所述弹性垫圈12的中下部卡合在所述凹槽701中,束腰部702能够防止所示弹性垫圈12脱落。
53.采用非闭合式的弹性垫圈12提高了其周向变形的灵活性,所述凹槽701的结构能够卡合住所述弹性垫圈12,避免其脱落,也提供了充足的变形空间。
5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2嵌设安装在外墙体中,采用嵌设的方式在外墙体上形成的凹槽也能够支撑卡合所述第一安装板2;所述辅助连接组件支撑在所述拉结钢管1的下方,所述连接杆9为所述拉结钢管1提供斜拉支撑,承担部分受力。
55.实施例二:
56.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一中连墙件的一种具体尺寸。
57.如图5所示,同排或者同列的所述螺栓孔3的空心间距为90mm,所述螺栓孔3的孔心距离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边缘距离为30mm,所述螺栓孔3的直径为14mm;所述膨胀螺栓5尺寸为m12
×
100mm,安装时钻孔直径不小于16mm,钻孔深度不小于80mm。
58.采用该尺寸的连墙件,各个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设置合理,在减少材料使用、施工方便的同时,也能够确保相应等级的连接强度,对外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十分有利。
5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2为钢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尺寸为150mm
×
150mm
×
4mm;所述拉结钢管1直径为48mm。
60.进一步的,所述拉结钢管1的长度为外脚手架内排杆离墙距离、外脚手架排距和外端部预留距离之和,所述外端部预留距离不小于100mm,所述拉结钢管1的壁厚不小于2.8mm。
61.采用这种长度的所述拉结钢管,能够保证外脚手架的内外两侧均有足够的连接安装空间,有利于外脚手架的搭设和固定。
62.实施例三:
63.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一中辅助连接组件的另一种连接方式。
64.如图6所示,一种新型外脚手架拉结点连墙件,包括拉结钢管1,所述拉结钢管1的端部焊接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上对称的设有若干可拆卸的锚固构件;所述拉结钢管1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一端的还连接有卡箍7,所述卡箍7的上方铰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位于所述拉结钢管1的上方,为所述拉结钢管1提供拉力,以增强所述拉结钢管的连接强度。
6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