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2: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建筑 墙体 无痕 装置 连接


1.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其中板材建筑是现有装配式建筑中最常用的方式,在板材建筑施工时需要使用到连接装置对两块板材进行拼接。
3.现有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在两个墙体之间使用铆接的方式进行拼接安装步骤繁琐且会对墙体造成损伤,导致墙体的回收利用率低,且拼接效果差,当墙体受到外部的震动时会导致连接铆钉松动的情况。
4.申请号为201910451735.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构件,通过对墙体内端进行挤压锁定或插接锁定,对墙体的外端进行限位卡或支撑卡紧的方式进行连接,具有对墙体拼接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实现对墙体进行无损伤连接,拆卸方便,利用率高,但该装置在与地震环境时无法避免墙体破裂的问题。
5.申请号为202010399034.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通过使用柔性绳,利用于柔性绳对墙体进行串联固定,通过对柔性绳的收卷拉紧实现墙体间的连接固定,简化了组装方法,缩短了墙体的装配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但在收卷柔性绳时,需要转动蜗杆实现柔性绳的收卷,蜗杆的转动必然会伸出墙体一段距离,或者在蜗杆的前端开设内六角连接槽,导致在墙体安装完毕后,可能会出现凹陷或者凸起,降低了墙体安装后的平整性,因此根据装配式墙体的实际情况,对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具有使用范围广,安装完毕后墙面的平整性好的优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包括墙体、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前后两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顶部所述底板的底面与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锁定机构,所述上锁定机构底部开口处设有凸块,所连接板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弹簧与下锁定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下锁定机构结构与上锁定机构形状相同,所述下锁定机构与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插入块固定连接,所述插入块与墙体固定连接;当两侧所述墙体与安装板两侧完全贴合时,所述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相互卡接,所述连接板与插入块形成固定连接;当该装置受到竖直方向的力时,所述第二弹簧将进行收缩或伸长,使所述上锁定
机构在下锁定机构内上下移动,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处于连接状态;当该装置受到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所述上锁定机构带动第二弹簧在下锁定机构内左右摆动,同时第一弹簧带动下锁定机构在上锁定机构内左右移动,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处于连接状态;当该装置先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后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所述上锁定机构先在下锁定机构内上下移动,随后在下锁定机构内左右移动,此时所述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处于分离状态;当下锁定机构与上锁定机构分离后,所述连接板与插入块形成弹性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共有两组,且两组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关于连接板呈对称分布。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当所述墙体与安装板完全贴合时,所述插入块两侧与安装板完全贴合。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墙体未与安装板接触时,所述上锁定机构在自身重力作用将第二弹簧拉伸,当所述墙体与安装板接触时,所述上锁定机构外侧的弧形面与上锁定机构外侧的圆弧面相互接触。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簧为拉伸弹簧,当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相互分离时,所述上锁定机构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使所述上锁定机构在下锁定机构外侧上端的弧形面上滑动,使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形成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同一侧所述上锁定机构的初始位置位于同一侧的下锁定机构与插入块之间。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锁定机构上的凸块与下锁定机构外侧上端的凸块外侧上端为圆弧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墙体上设置插入块,插入块上设置下锁定机构,插入块通过下锁定机构和第一弹簧与连接板之间形成弹性连接,在推动墙体向连接杆方向移动时,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由相互分离转环为相互锁死,使连接杆与两侧墙体形成固定连接,同时通过两个安装板对两侧墙体进行前后固定,从而实现该装置的快速安装;由于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相互锁死,在使用过程中仅通过一个方向的振动无法使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分离,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紧固性;2、本发明通过通过设置在墙体上设置插入块,插入块上设置下锁定机构,插入块通过下锁定机构和第一弹簧与连接板之间形成弹性连接,当该装置先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后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上锁定机构先在下锁定机构内上下移动,随后在下锁定机构内左右移动,此时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处于分离状态,连接板与插入块形成弹性连接,通过第二弹簧对墙体的左右振动进行缓冲,从而使墙体产生与振动反向相反的应力,提高了墙体的韧性,从而避免墙体在遭遇地震时出现墙体破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卡接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上锁定机构与下锁定机构分离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俯视结构剖视图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图。
16.图中:1、墙体;2、插入块;3、连接板;4、底板;5、安装板;6、下锁定机构;7、上锁定机构;8、第二弹簧;9、第一连接杆;10、第一弹簧;11、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包括墙体1、安装板5,两个安装板5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底板4,底板4前后两侧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3将两个安装板5固定连接,安装板5在对墙体1进行安装后,使两个安装板5对墙体形成固定连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19.顶部底板4的底面与第二弹簧8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9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9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锁定机构7,上锁定机构7包括限位杆和凸块,上锁定机构7通过三个限位杆组成“匚”字形结构,凸块位于“匚”字形结构底部开口处;当两侧墙体1与安装板5两侧完全贴合时,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相互卡接,上所动机构7上的凸块在第二弹簧8的拉力下与与下锁定机构6的凸块相互限位,使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形成固定连接,连接板3与插入块2形成固定连接;其中,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共有两组,且两组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关于连接板3呈对称分布,通过对称分布在连接板3两侧的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使与该装置两侧连接的墙体1受力均匀从而提高该装置的稳定系数;其中,上锁定机构7上的凸块与下锁定机构6外侧上端的凸块外侧上端为圆弧形,通过设置将凸块的外侧上端设置为圆弧形,便于将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相互卡接,从而防止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无法相互卡接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20.第二弹簧8为拉伸弹簧,当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相互分离时,上锁定机构7通过第二弹簧8的弹力使上锁定机构7在下锁定机构6外侧上端的弧形面上滑动,使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形成固定连接;当该装置受到竖直方向的力时,第二弹簧8将进行收缩或伸长,使上锁定机构7在下锁定机构6内上下移动,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处于连接状态,从而防止该装置在受到竖直方向的振动时,导致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相互分离,无法对两侧墙体形成固定的问题。
21.当该装置受到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上锁定机构7带动第二弹簧8在下锁定机构6内左右摆动,同时第一弹簧10带动下锁定机构6在上锁定机构7内左右移动,上锁定机构7与
下锁定机构6处于连接状态,从而防止该装置在受到水平方向的振动时,导致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相互分离,无法对两侧墙体形成固定的问题。
22.通过设置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当推动两侧墙体1向连接板3方向移动,在此运动过程中,与插入块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杆11带动下锁定机构6向连接板3方向移动,同时下锁定机构6将挤压第一弹簧10;当墙体1与安装板5接触时,上锁定机构7开口处的凸块与下锁定机构6上的凸块接触;当墙体1继续向连接板3方向运动直至与安装板5完全接触时,上锁定机构7由于第二弹簧8对第一连接杆9水平方向的左右力,使上锁定机构7上的凸块沿着下锁定机构6上凸块的弧形面滑入至下锁定机构6内,同时与下锁定机构6相连接的第一弹簧10进行伸长,将下锁定机构6带入至上锁定机构7内;当上锁定机构7上的凸块进入至下锁定机构6内后,上锁定机构7不在受下锁定机构6竖直方向的限制,第二弹簧8将带动上锁定机构7进行收缩,使上锁定机构7上的凸块与下锁定机构6完全固定,此时由于两侧的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完全固定,第一弹簧10无法带动下锁定机构6进行移动,墙体1通过第二连接杆11和相互固定的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最终与底板4形成固定连接,同时通过连接板3与两个安装板5的固定连接,使两侧的墙体完全与该装置固定,从而实现墙体1与该装置的无缝连接,提高了该装置对墙体连接的稳定性,使两侧墙体实现无缝连接。
23.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在墙体1上设置插入块2,插入块2上设置下锁定机构6,插入块2通过下锁定机构6和第一弹簧10与连接板3之间形成弹性连接,在推动墙体1向连接杆3方向移动时,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由相互分离转环为相互锁死,使连接杆3与两侧墙体1形成固定连接,同时通过两个安装板5对两侧墙体1进行前后固定,从而实现该装置的快速安装;由于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相互锁死,在使用过程中仅通过一个方向的振动无法使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分离,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紧固性。
2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装置对墙体1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插入块2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墙体1相对应的一面,随后推动两侧墙体1向连接杆3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位于下锁定机构6与插入块2之间的上锁定机构7将向下锁定机构6方向滑动,墙体1与安装板5两侧完全接触时,下锁定机构6与上锁定机构7在第二弹簧8的弹力下将完全锁死,完成对该装置的安装。
25.实施例二当墙体1完成装配并进行使用时,遭受到地震时,墙体1由于地震横波的振动会使墙体产生裂缝,降低墙体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控制。
26.顶部底板4的底面与第二弹簧8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9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9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锁定机构7,上锁定机构7底部开口处设有凸块,所连接板3与第一弹簧10固定连接,连接板3通过第一弹簧10与下锁定机构6固定连接,下锁定机构6结构与上锁定机构7形状相同,下锁定机构6与第二连接杆11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1另一端与插入块2固定连接,插入块2与墙体1固定连接;当第二弹簧8伸长时,上锁定机构7在下锁定机构6内向下移动,上锁定机构7上的凸块与下锁定机构6上的凸块竖直方向位置错开,解除上锁定机构7水平方向的限位;
当下锁定机构6解除对上锁定机构7的限位后,上锁定机构7在此状态下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上锁定机构7滑出下锁定机构6,解除下锁定机构对上锁定机构的限制,上锁定机构在第二弹簧8的弹力下与下锁定机构6分离;当下锁定机构6与上锁定机构7分离后,连接板3与插入块2形成弹性连接。
27.当该装置先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后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上锁定机构7先在下锁定机构6内上下移动,随后在下锁定机构6内左右移动,此时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处于分离状态,由于地震的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当该装置受到地震时,地震的纵波先使该装置产生上下振动,在此过程中,上锁定机构7将在下锁定机构6内上下移动,下锁定机构6上的凸块与上锁定机构7上凸块竖直方向上将相互错开,上锁定机构7无法脱离下锁定机构6,随后当地震的横波作用在该装置上时,上锁定机构7将在纵波的作用下左右移动,由于下锁定机构6上的凸块与上锁定机构7上凸块竖直方向上将相互错开,上锁定机构7将滑出下锁定机构6;当下锁定机构6与上锁定机构7分离后,连接板3与插入块2形成弹性连接,墙体1与该装置之间由固定连接转变为弹性连接,在地震过程中,通过第二弹簧10对墙体1的左右振动进行缓冲,从而使墙体1产生与振动反向相反的应力,提高了墙体的韧性,从而避免墙体1在遭遇地震时出现墙体破裂的问题。
28.由于第二弹簧10的弹性使墙体1始终与安装板5贴合,当地震结束后,第二弹簧10将拉动墙体1向连接板3的方向移动,使墙体1与连接板3完全接触,在此过程中,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再次锁死,墙体1与该装置由弹性连接转变为固定连接,从而使墙体恢复至初始状态,从而防止地震过后周围建筑物崩塌导致墙体再次破裂的问题。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