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口罩 装置 防护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及防护的重视,现在口罩成为每家每户的生活必需品,外出时佩戴口罩可以防止空气中病菌的扩散和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3.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大多是均码,即使每个厂家生产的口罩尺寸有差异,但大体上是相差无几的,而每个人的脸部尺寸却各有不同,对于一些脸型较大的人来说,这个均码口罩的尺寸带着不舒服,而且耳带容易因为拉力较大而断裂,对于脸型较小的人来说,口罩尺寸过大造成脸部不贴合,密合度不够,从而失去了防护效果。此时,有些人选择佩戴绑带式口罩,但是现有的绑带式口罩,多需要将绑带绕至头部后侧进行捆绑,但是有些人群由于手部肌肉限制等问题,无法进行此操作,且在捆绑操作时,因为无法看到捆绑的状态,容易出现捆绑不牢靠的问题,因此,急需一款能根据使用者的脸型进行调整且便于捆绑的口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罩,该口罩佩戴方便,能够确保口罩佩戴后的密合性,从而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四角的四根佩戴带,四根所述佩戴带用于将所述口罩本体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四根所述佩戴带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口罩本体相连,相邻的两根所述佩戴带之间限定有限位区,相邻的两个所述佩戴带的第二端并拢且其上滑动套设有一调节扣,所述调节扣内部设有紧固腔,所述紧固腔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口罩本体的方向减小,所述紧固腔的末端的内径小于两根所述佩戴带的外径。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扣的外侧设有若干凸起和/或凹槽。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腔为喇叭状,所述紧固腔靠近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紧固腔远离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的内径,且所述紧固腔的内壁光滑过渡。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腔喇叭口之间的夹角为α, 40
°
≤α≤60
°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腔包括相连的容纳腔及锁紧腔,所述锁紧腔的内径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径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锁紧腔之间形成限位台阶,所述锁紧腔的内径小于两根所述佩戴带的外径。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口罩还包括鼻梁条,所述鼻梁条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顶部边缘,所述鼻梁条由塑料和/或金属制成。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口罩本体的顶部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将四根所述佩戴带记为第一佩戴带、第二佩戴带、第三佩戴带及第四佩戴带,所述第一佩戴带与所述第
二佩戴带通过调节扣相连,所述第三佩戴带与所述第四佩戴带通过调节扣相连。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佩戴带、所述第二佩戴带、所述第三佩戴带及所述第四佩戴带的宽度或外径为8mm-15mm。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口罩本体的顶部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将四根所述佩戴带记为第一佩戴带、第二佩戴带、第三佩戴带及第四佩戴带,所述第一佩戴带和所述第四佩戴带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佩戴带和所述第三佩戴带一体成型。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佩戴带、所述第二佩戴带、所述第三佩戴带及所述第四佩戴带的宽度或外径为2.5mm-4.5mm。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罩,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通过设置佩戴带,相邻的两个佩戴带之间通过调节扣相连接并形成限位区,由此,可以将限位区固定在使用者耳部或头部,从而便于将口罩本体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进一步地,限位区的末端滑动设有调节扣,调节扣内部设有紧固腔,紧固腔的内径沿远离口罩本体的方向减小,紧固腔的末端的内径小于两根佩戴带的外径,从而使用者只需调整调节扣在佩戴带上的位置,就可以调节限位区的大小,从而适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此外,调节扣的外侧设有若干凸起和/或凹槽,从而增加摩擦力,便于使用者调整调节扣的位置,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口罩本体,2、第一佩戴带,3、第二佩戴带,4、第三佩戴带,5、第四佩戴带,6、调节扣,61、防滑凸起,62、紧固腔,63、锁紧腔,64、限位台阶,65、容纳腔,7、鼻梁条,8、限位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及分别设置于口罩本体1四角的四根佩戴带,四根佩戴带用于将口罩本体1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四根佩戴带的第一端均与口罩本体1 相连,相邻的两根佩戴带之间限定有限位区8,相邻的两个佩戴带的第二端并拢且其上滑动套设有一调节扣6,调节扣6内部设有紧固腔62,紧固腔62的内径沿远离口罩本体1的方向减小,紧固腔62的末端的内径小于两根佩戴带的外径,靠近口罩本体1的一侧的紧固腔62的内径较大,从而便于佩戴带穿入。
28.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佩戴带,相邻的两个佩戴带之间通过调节扣6相连接并形成限位区8,由此,可以将限位区8固定在使用者耳部或头部,从而便于将口罩本体1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进一步地,限位区8的末端滑动设有调节扣6,调节扣6内部设有紧固腔62,紧固腔 62的内径沿远离口罩本体1的方向减小,紧固腔62的末端的内径小于两根佩戴带的外径,从而使用者只需调整调节扣6在佩戴带上的位置,就可以调节限位区8的大小,从而适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此外,调节扣 6的外侧设有若干凸起和/或凹槽,从而增加摩擦力,便于使用者调整调节扣6的位置,操作方便。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扣6的外侧设有若干凸起和/或凹槽,从而增加摩擦力,便于使用者调整调节扣6的位置,操作方便。请参阅图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扣6外侧设有螺旋状的防滑凸起61,从而增加摩擦力,便于使用者调整调节扣6的位置,操作方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扣6的材质为硅橡胶,硅橡胶软,且能够与人体的皮肤接触,从而确保使用者的舒适性。
30.请参阅图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紧固腔62为喇叭状,紧固腔62靠近口罩本体1的一侧的内径大于紧固腔62远离口罩本体1的一侧的内径,且紧固腔62的内壁光滑过渡,从而降低调节扣6与佩戴带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抽拉佩戴带,从而调整调节扣6的位置。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紧固腔62喇叭口之间的夹角为α,40
°
≤α≤60
°
,从而能够确保调节扣6在能够卡紧佩戴带的同时,调节扣 6长度方向的尺寸不会过大。
32.请参阅图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紧固腔62包括相连的容纳腔65及锁紧腔63,锁紧腔63的内径小于容纳腔65的内径且容纳腔65与锁紧腔63之间形成限位台阶64,锁紧腔63的内径小于两根佩戴带的外径。通过设置容纳腔65,从而便于佩戴带穿入调节扣6,锁紧腔63的直径小于合并在一起的两根佩戴带的外径,从而需要使用外力抽拉,调节扣6的位置才会移动,从而确保使用者调整好位置的调节扣6不会自行移动,使用者通过调整在佩戴带上的调节扣6的位置,即可实现调整限位区8的大小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佩戴带的材质为涤纶加氨纶或锦纶加氨纶或pp,从而
确保使用者佩戴舒适。佩戴带通过焊接与口罩本体1相连,从而确保佩戴带与口罩本体1连接可靠。
34.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口罩还包括鼻梁条7,鼻梁条7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顶部边缘,鼻梁条7由塑料和/或金属制成。通过设置鼻梁条7,从而在佩戴口罩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挤压鼻梁条7,使得鼻子部位的口罩更加贴合鼻子,从而确保口罩的密合性,从而确保口罩的防护效果优良。
35.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口罩本体1的顶部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将四根佩戴带记为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第一佩戴带2与第二佩戴带3通过调节扣6相连,第三佩戴带4与第四佩戴带5通过调节扣6相连。此时口罩为头带式口罩,能够减轻对使用者的耳朵的压迫,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的宽度或外径为8mm-15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的宽度均为10mm,通过提高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的宽度,降低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 对使用者头部的压强,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对使用者造成压迫感。
37.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口罩本体1的顶部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将四根佩戴带记为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第一佩戴带2和第四佩戴带5一体成型,第二佩戴带3和第三佩戴带4一体成型。此时,口罩为耳带式口罩,从而便于口罩的佩戴,只需将耳带套在耳朵上,再调整调节扣6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对口罩耳带长短的调节,避免了现有的耳带式口罩仅仅依靠耳带弹力适配不同使用者,容易出现口罩耳带过长或耳带的弹力失效造成的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的发生。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的宽度或外径为2.5mm-4.5mm。从而增加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与使用者耳朵的接触面积,降低第一佩戴带2、第二佩戴带3、第三佩戴带4及第四佩戴带5 对使用者耳朵的压强,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39.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其口罩通过设置佩戴带,相邻的两个佩戴带之间通过调节扣6相连接并形成限位区8,由此,可以将限位区8固定在使用者耳部或头部,从而便于将口罩本体1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进一步地,限位区8的末端滑动设有调节扣6,调节扣6 内部设有紧固腔62,紧固腔62的内径沿远离口罩本体1的方向减小,紧固腔62的末端的内径小于两根佩戴带的外径,从而使用者只需调整调节扣6在佩戴带上的位置,就可以调节限位区8的大小,从而适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此外,调节扣6的外侧设有若干凸起和/或凹槽,从而增加摩擦力,便于使用者调整调节扣6的位置,操作方便。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
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