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铜板 装置 环境 金属加工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2.根据含氧量和杂质含量,无氧铜又分为一号和二号无氧铜。一号无氧铜纯度达到99.97%,氧含量不大于0.003%,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3%;二号无氧铜纯度达到99.95%,氧含量不大于0.005%,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ofc(无氧铜):纯度为99.995%的金属铜。一般用于音响器材、真空电子器件、电缆等电工电子应用之中。其中无氧铜中又有lc

ofc(线形结晶无氧铜或结晶无氧铜):纯度在99.995%以上和occ(单晶无氧铜):纯度最高,在99.996%以上,又分为pc

occ和up

occ等。
3.对于无氧铜的制作,早期人们通过冷压的方式对无氧铜进行轧压制作,但冷压对无氧铜的制作速度慢,效率低,能耗高问题,所以人们又研究了通过热压的方式制作无氧铜,在通过热压制造的过程中总是容易与氧气的接触,破坏产品的性能,而已制造的速度较慢,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技术中,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存在在热压的过程中容易与氧气接触,产生出氧化铜,破坏产品的性能的问题;
5.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来说会灌输一个铜板然后在进行轧压,扎样轧压的速度较慢,进而达不到快捷方便生产的使用初衷,该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防氧化能力,解决铜板在热压的过程中被氧化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铜板生产速度较慢的问题,以达到快速便捷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加热炉,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底座的右端设置有收纳箱。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抽风机通过第一管道与加热炉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炉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箱,所述传输箱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喷料器,所述喷料器的左端设置有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所述喷料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抽风机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喷料器的左端通过第四管道与传输箱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正面的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冲刷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轧板,所述连接块的右端设置有轧机。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通过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丝杆滑动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通过主动轮与传送带转动连接。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加热炉的与抽气机的结合,方便将加热炉内产生的堕气,由抽气机进行抽出,避免堕气跑出,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另外喷料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抽气机的连接,方便将堕气进行抽出,对加工的铜液进行隔氧保护,喷料器通过传输器与加热炉的连接,方便加热炉内的铜液传输到喷料器内。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通过采用主动轮与传送带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传送带顶部模板的快速运输,避免铜液与空气的接触过多,对无氧铜的制作造成影响,电机通过转动轴与主动轮的连接,可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块通过轧机的带动使连接块在丝杆上做上下的运动,同时上轧板也跟着运动,另外冲刷器与传送带的组合设置,方便对传送带上加工后的零件进行表面的冲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101、加热炉;102、抽风机;103、传输箱;104、第一管道;105、第二管道;106、第三管道;107、第四管道;2、第一支撑板;201、主动轮;202、传送带;203、模块;204、冲刷器;205、固定板;206、电机;207、转动轴;4、喷料器;6、轧机;7、收纳箱;8、支撑底座;9、第二支撑板;10、连接板;11、丝杆;12、连接块;13、上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加热炉101,通过将挑选和煅烧的木炭放
进到加热炉101内对高纯阴极铜进行加热,木炭容易吸附潮湿空气,甚至直接吸收水分,所以要先将木炭内的水分蒸发,第一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8,第一支撑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支撑底座8的右端设置有收纳箱7。
26.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02,加热炉101的与抽气机102的结合,方便将加热炉101内产生的堕气,由抽气机102进行抽出,避免堕气跑出,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抽风机10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04,抽风机102通过第一管道104与加热炉101的右端固定连接,加热炉1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105,第二管道10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箱103,传输箱103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
27.如图1

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喷料器4,喷料器4的左端设置有第三管道106与第四管道107,喷料器4通过第三管道106与抽风机102的右端固定连接,喷料器4通过第三管道106与抽气机102的连接,方便将堕气进行抽出,对加工的铜液进行隔氧保护,喷料器4的左端通过第四管道107与传输箱103固定连接,喷料器4通过传输箱103与加热炉106的连接,方便加热炉106内的铜液传输到喷料器4内。
28.实施例2
29.如图1

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2的正面的设置有传送带202,传送带202的顶部设置有模块203,模块203的数量设置有多个,环绕在传送带202的外表面,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冲刷器204,冲刷器204可以对轧压后模板203内的零件进行冲刷,将表面垃圾进行清理,第一支撑板2的右端设置有主动轮201,第一支撑板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5,固定板205的顶部设置有电机206,电机206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207,主动轮201与传送带202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传送带202顶部模板203的快速运输。
30.实施例3
31.如图2

3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连接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9,优选的,第二支撑板9的下端设置有丝杆11,丝杆1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轧板13,连接块12的右端设置有轧机6,通过轧机6的带动使连接块12带动上轧板13沿丝杆11进行上下的运动。
32.实施例4
33.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板9底部通过连接板10与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丝杆11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块12与丝杆11滑动连接,转动轴207的一端与主动轮201固定连接,转动轴207通过主动轮201与传送带202转动连接,电机206通过转动轴207与主动轮201的连接,可带动主动轮201进行转动。
34.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无氧环境铜板热压装置的工作原理。
35.如图1

4所示,将进过挑选和煅烧的木炭放入加热炉内,通过加热炉101对高纯阴极铜进行熔炼,一段时间后,加热炉101内会产生堕气,由抽风机102将堕气进行抽出由第三管道106将堕气传输到喷料器4内,同时熔炼好的铜液通过传输箱103与第四管道107传输到喷料器4内,喷料器4内堕气可对铜液进行保护,隔绝空气对铜的氧化,避免产生氧化铜,然后通过电机206转动转动轴207带动主动轮201进行转动,然后通过主动轮201与传送带202的连接,可以对传送带202上模板203进行快速的传动,连接块12通过轧机6的带动,沿丝杆
11向下运动,使连接块12底部的上轧板13随模板203进行轧压,喷料器4则对轧压的前一个模板203进行冲料,这样既不影响上轧板13的轧压,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进行轧压过后由冲刷器204对零件进行冲刷,清洗掉表面的垃圾,然后有传送带202传送,传送带202的右端放置一个收纳箱7,在传输的最右端时,由于模板203与传送带202是固定连接,所以模板203会跟随传送带202继续进行运动,而零件则会掉落在收纳箱7内,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便捷。
36.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