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29 22: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伸缩缝 防水 地下 施工 结构


1.本技术涉及防水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110735450a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防水结构,包括路面层、渗水混凝土层、碎石铺装层、透水砂石、顶部防水混凝土导水层、集水过滤装置、综合管廊体、防腐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和上非固化橡胶防水涂料层,所述路面层的下方设置渗水混凝土层,渗水混凝土层的下方设置碎石铺装层,碎石铺装层的下方设置透水砂石,透水砂石的下方设置顶部防水混凝土导水层和集水过滤装置,在顶部防水混凝土导水层的下方设置夯实缓冲垫土,夯实缓冲垫土的下方中部设置综合管廊体。
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防水结构为预防地下管廊自身发生渗水漏水的结构,地下管廊在安装时通常为在地面上浇筑成一段一段的管体后再放入地底进行拼接,而拼接时相邻的管体是不能完全贴合的,一般需要留出伸缩缝并打胶做热胀冷缩的预防,而泄漏以及渗水一般都是发生自伸缩缝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伸缩缝漏水渗水的几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包括依次相邻埋设于地面内的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环凸,所述管廊本体在所述第一环凸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管廊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供相邻所述管廊本体的所述第一环凸插入的第二环槽以及插入相邻所述管廊本体的所述第一环槽内的第二环凸,所述管廊本体的两端在所述第一环凸和所述第一环槽的外侧以及所述第二环凸和所述第二环槽的外侧均开设有密封环槽,相邻所述管廊本体在抵接相对的所述密封环槽内插入有密封环片。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该防水结构对地下管廊的伸缩缝进行防水时,相邻管廊本体抵接在一起,此时第一环凸插入第二环槽内,而第二环凸插入第一环槽内,而密封环片的两侧端各插入一密封环槽内,当两管廊本体接近完全抵接于一起时,密封环片完全将伸缩缝进行遮挡,当地下出现渗水时,水流若想流入地下管廊内,需要先沿着密封环片和管廊本体之间的间隙流动,然后还需要弯折流过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最后再流过一次密封环片才能进入管廊本体内。该方案减小了伸缩缝漏水的几率,使得地下管廊的防水效
果更好,有效的延长了地下管廊的使用寿命。
8.优选的,所述管廊本体在所述密封环槽的底壁开设有呈圆弧状的防水弯槽,所述密封环片插入所述密封环槽的一端设置有插入所述防水弯槽的防水环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环槽的底部开设防水弯槽,使得密封环槽和防水弯槽构成一个截面呈先直后弯的槽,此时密封环片和防水环片直接插入密封环槽内,直到防水环片插入防水弯槽内,此时水流在浸入密封环片和管廊本体的间隙后,需要先流过防水环片和管廊本体之间的间隙内,然后才能进入第一环槽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流进入地下管廊内的难度,增强了防水效果。
10.优选的,所述防水环片在弯折处开设有多个形变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环片在随着密封环片插入防水弯槽内时,其本身将会产生形变,该形变可能会造成管廊本体在防水弯槽的部位损坏,该方案中在防水环片上开设形变槽,使得防水环片在初期形变时可将形变槽填充,从而缩小对管廊本体施加的力,而后期适量的形变又可以增加防水环片和防水弯槽的接触,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凸和所述第二环凸之间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管廊本体的两侧,所述引流管的一侧端均匀开设有引流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管廊本体拼装在一起后,引流管被夹在第一环凸和第二环凸之间,此时当有水穿过由防水环片和密封环片构成的第一道防水时,水流流至第一环凸和第二环凸之间,引流管侧端的引流孔将会使得水流流入并沿着引流管流动并排出至管廊本体两侧,从而减小水流流入地下管廊内的几率,加强防水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包括两半沿轴线呈对称的半管,相邻所述管廊本体在所述第一环凸和所述第二环凸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供所述半管插入的安装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廊本体的一端为第一环凸和第一环槽,另一端为第二环凸和第二环槽,使得两管廊本体进行拼接时需要使得第一环凸的一端面抵接第二环凸的一端面,从而完整拼接,而此时引流管将无法安装,该方案中将引流管均分成两半半管,使得两半半管各固定在一安装槽内,当两管廊本体完全拼装在一起后,两半半管刚好拼装呈引流管,使得管廊本体在拼装时更加方便。
16.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凸和所述第二环凸的外侧端面呈倾斜状且设置有抵紧于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内壁的防水胶垫,所述管廊本体在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的内壁设置有多条抵紧于所述防水胶垫的防水环凸。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环凸插入第二环槽以及第二环凸插入第一环槽内时,防水胶垫被第一环凸和第二环凸挤压形变,从而进行防水,同时通过设置防水环凸,使得多道防水环凸可以抵紧在防水胶垫上,从而形成多道防水防线,以达到更加好的防水效果。
18.优选的,所述管廊本体内设置有多个供不同管线排布的管体,所述管体的长度与所述管廊本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管体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管廊本体的一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廊本体内设置多根管体,使得不同的管体内可穿入不同的管线,随着管廊本体的拼接,管体同样进行拼接,该方案中将管体设置成凸出于管廊本体的一端,使得管廊本体拼接时,两管廊本体之间的伸缩缝不会于管体的拼装位置位于同一平面,从而减小水流进入地下管廊后对管体内各管线产生影响,也可降低水流进入管
体内的几率,保证地下管廊的使用更加安全。
20.优选的,所述管廊本体两侧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引流管连通于所述排水管侧端,所述排水管侧端设置有套设于所述引流管端部并固定于所述管廊本体侧端的密封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沿着伸缩缝流入引流管后,将会沿着引流管排出并流入排水管内,进而排出,排水管上的密封套套在引流管上并固定在管廊本体侧端,从而减小水流沿着引流管穿出的位置流入地下管廊内,进而在有效排出渗水的同时可提高地下管廊的防水效果。
22.优选的,相邻所述管廊本体在相邻靠近的一端于靠内侧和靠外侧均涂覆有一圈膨胀胶体。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廊本体之间涂覆膨胀胶体,使得有渗水漏水时,水流接触膨胀胶体使得膨胀胶体膨胀,从而将伸缩缝填充满,进而降低水流渗入地下管廊内的几率。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地面开挖用于放置管廊本体的沟渠,将管廊本体依次吊入沟渠内;步骤二,在管廊本体两端的第一环凸、第二环凸、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外侧的密封环槽内插入密封环片;步骤三,将管廊本体吊起,使得相邻管廊本体的第一环凸插入第二环槽内,而第二环凸插入第一环槽内,同时密封环片露出于密封环槽的一端同样插入另一管廊本体的密封环槽内;步骤四,在管廊本体伸缩缝的外侧以及内侧进行涂胶,同时在管廊本体的外侧无差别涂覆防水层;步骤五,回填沟渠。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施工方法施工地下管廊,更加方便更加快速,可有效减少后期的维护。
2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相邻管廊本体抵接在一起,此时第一环凸插入第二环槽内,而第二环凸插入第一环槽内,而密封环片的两侧端各插入一密封环槽内,当两管廊本体接近完全抵接于一起时,密封环片完全将伸缩缝进行遮挡,当地下出现渗水时,水流若想流入地下管廊内,需要先沿着密封环片和管廊本体之间的间隙流动,然后还需要弯折流过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最后再流过一次密封环片才能进入管廊本体内,减小了伸缩缝漏水的几率,使得地下管廊的防水效果更好,有效而定延长了地下管廊的使用寿命;2.将引流管均分成两半半管,使得两半半管各固定在一安装槽内,当两管廊本体完全拼装在一起后,两半半管刚好拼装成引流管,引流管侧端的引流孔将会使得水流流入并沿着引流管流动并排出至管廊本体两侧,从而减小水流流入地下管廊内的几率,加强防水效果;3.在第一环凸插入第二环槽以及第二环凸插入第一环槽内时,防水胶垫被第一环凸和第二环凸挤压形变,从而进行防水,同时通过设置防水环凸,使得多道防水环凸可以抵紧在防水胶垫上,从而形成多道防水防线,以达到更加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密封环片和防水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出放大图。
28.图中:1、管廊本体;2、第一环凸;3、第一环槽;4、第二环凸;5、第二环槽;6、防水环凸;7、防水胶垫;8、密封环槽;9、防水弯槽;10、密封环片;11、防水环片;12、形变槽;13、安装槽;14、半管;15、引流管;16、引流孔;17、引流槽;18、排水管;19、密封套;20、膨胀胶体;21、管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参见图1,一种城市地下管廊伸缩缝防水结构,包括依次相邻埋设于地面内的管廊本体1。
30.参见图2和图3,管廊本体1的一端一体凸设有第一环凸2,管廊本体1在第一环凸2同一端的外周侧开设有第一环槽3,管廊本体1的另一端一体凸设有第二环凸4,管廊本体1在第二环凸4的内周侧开设有第二环槽5,同一管廊本体1上第一环凸2与第二环槽5相对,第二环凸4和第一环槽3相对,当相邻的两管廊本体1相拼接时,一根管廊本体1的第一环凸2插接于另一根管廊本体1的第二环槽5内,一根管廊本体1的第二环凸4插接于另一根管廊本体1的第一环槽3内。
31.第一环凸2的下端面以及第二环凸4的上端面呈倾斜状,第一环凸2的下端面以及第二环凸4的上端面相互平行,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相抵接的一端面呈水平状,管廊本体1在第一环槽3以及第二环槽5对应于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倾斜端面的内壁上一体凸设有多圈防水环凸6,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在倾斜的端面上粘接有防水胶垫7,当相邻两管廊本体1拼接在一起时,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槽5的内壁以及第二环凸4和第一环槽3的内壁将防水胶垫7抵紧,此时防水环凸6抵紧防水胶垫7,从而形成多道防水。
32.参见图3和图5,管廊本体1在第一环槽3的外周侧、第一环凸2的内周侧、第二环凸4的外周侧以及第二环槽5的内周侧均开设有呈环状的密封环槽8,管廊本体1在密封环槽8的底壁开设有呈半圆弧状的防水弯槽9,相邻两管廊本体1在密封环槽8内插接有一呈环状的密封环片10,密封环片10的两端一体设置有由密封环槽8插入并最终插入防水弯槽9内的防水环片11,防水环片11呈环状且在弯折的地方开设有形变槽12,使得防水环片11在逐渐插入防水弯槽9内时,从而适应防水环片11的形变并最终插入防水弯槽9内。
33.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在相互抵接的一端面上各开设有呈半圆状的安装槽13,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在安装槽13内各粘接有一根半管14,第一环凸1内安装半管14的侧端与第一环凸2的水平端面平齐,第二环凸4内安装的半管14的侧端与第二环凸4的水平端面平齐,从而不会影响管廊本体1的正常拼接,当相拼管廊本体1拼装完成后,两半半管14拼装呈一整根引流管15,引流管15在朝向第一环槽3的一侧端水平均匀开设有引流孔16,使得沿着伸缩缝流入的水流在越过多级防水后可沿着引流孔16进入引流管15内,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在引流孔16的一侧开设有对齐于引流孔16的引流槽17,使得一旦有水进入可大部分沿着引流槽17进入引流孔16。
34.管廊本体1的两侧端通过螺栓各固定有一根排水管18,引流管15的两端从管廊本体1的两侧端引出并直接插接在排水管18的侧端,排水管18的侧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套19,密封套19直接套在引水管露出于管廊本体1的端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管廊本体1侧端,密封套19和管廊本体1之间夹设有一圈套于引流管15周侧的密封环,使得引流管15内的水流可流入排水管18排出,而密封套19可对引流管15穿出管廊本体1处得缝隙进行密封。
35.相邻管廊本体1在靠外侧密封环片10的外侧以及靠内侧密封环片10的内侧嵌涂有膨胀胶体20,在膨胀胶体20接触水时将会发生轻微的膨胀,从而将伸缩缝进一步密封。
36.管廊本体1内插入有多根管体21,管体21内可用于穿入不同形式的管线,例如电线、光缆线、水管等,一段管体21的长度等同于一段管廊本体1的长度,管体21的一端凸出于管廊本体1的一端,使得在拼装时,管廊本体1之间的伸缩缝和管体21之间的连接处不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使得在发生渗透和泄漏时,滴入的水滴不会直接接触管体21的连接处。
3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搭建地下管廊时,步骤一,通过挖掘机在地面挖出沟渠,再通过吊车将一段一段的管廊本体1吊入沟渠内,使得管廊本体1朝向相同且依次排布;步骤二,在管廊本体1的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的倾斜端面粘接呈环状的防水胶垫7,在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的安装槽13内粘接半管14,使得半管14与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的端面平齐,同时使得半管14侧端的引流孔16对准于引流槽17,最后在相拼管廊本体1的密封环槽8内插入防水环片11,使得密封环片10位于两管廊本体1之间;步骤三,通过吊车将相邻的两管廊本体1拼接,此时第一环凸2和第二环凸4呈水平的端面相抵接滑动,防水环片11逐渐插入防水弯槽9内,并且形变槽12逐渐缩窄,直至密封环片10插入密封环槽8内,此时两管廊本体1趋近于完全抵接在一起,第一环槽3和第二环槽5内的防水环凸6抵紧在防水胶垫7上,两半半管14拼装呈一整根引流管15,通过螺栓在管廊本体1的侧端固定排水管18,并使得引流管15的两端各连通至一排水管18内,将密封套19由排水管18侧端引出并套在引流管15露出管廊本体1的外部,最后通过螺栓固定在管廊本体1的侧端;步骤四,在相邻管廊本体1的伸缩缝处于管廊本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涂抹膨胀胶体20,再于管廊本体1的外壁涂刷防水层;步骤五,回填沟渠。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