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梯基坑开挖用坑壁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1: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梯 基坑 支护 开挖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基坑开挖用坑壁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如今电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运输工具,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通过电梯能够将人或者是物品进行高度提升,以此减少人力搬运,使得施工过程更加迅速。而在工地上修建电梯基坑时,为了避免电梯井侧壁泥土发生掉落使得基坑被掩埋,通常需要在侧壁上使用支撑板进行支撑。
3.现有电梯井侧壁都是使用螺栓和铁丝倾斜固定钢管对侧壁上的支撑板进行支撑,施工过程比较麻烦,而且为了保证支撑板不会掉落,通常需要使用较多数量的钢管进行支撑,这使得基坑内部的施工空间被压缩,对后续施工产生较多的阻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梯基坑开挖用坑壁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基坑开挖用坑壁支护装置,要解决电梯井基坑侧壁泥土掉落时使用螺栓和铁丝倾斜固定钢管对侧壁上的支撑板进行支撑存在基坑内部的施工空间被压缩,对后续施工产生较多的阻碍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梯基坑开挖用坑壁支护装置,顶撑在电梯井基坑四侧内壁上,包括在电梯井基坑内前后侧相对设置的两片纵向支撑板结构和左右侧相对设置的两片横向支撑板结构,所述纵向支撑板结构包括第一板体、挡条、第一滑动机构和板间连接结构,
7.所述第一板体位于中间,所述挡条共两道,分别在第一板体的两侧对称设置,
8.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滑动通孔、第一滑槽、两组滑动组件和螺纹杆,所述滑动通孔水平通长开设在第一板体的竖向中部,所述第一滑槽水平开设在第一板体的外侧表面、与滑动通孔连通,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板和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滑动通孔内并且其头部穿出滑动通孔顶紧在所在侧挡条的腰部侧壁上,所述滑动板垂直于第一滑杆并与第一滑杆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设置在第一滑槽的外侧,两组滑动组件的滑动板水平等高度相对设置,并且滑动板上开有供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包括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外表面的螺纹槽方向相反,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杆的自由端分别穿出滑动板上的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
9.所述横向支撑板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之间通过板间连接结构连接,第一板体两侧的挡条通过转动螺纹杆分别顶紧在两侧第二板体的外侧表面。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7和第二螺纹杆8,带动两组滑动板6向两侧滑动,然后带动第一滑杆3推动挡条4,使得挡条4与横向支撑板2的外表面相接触并顶紧。
10.所述横向支撑板还包括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调节丝杠、连接杆和第二滑槽,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并且与第二板体相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二板体的外侧表面上部并且位于中轴线上,所述固定板上开有供调节丝杠穿入的螺纹孔,所述调节丝杠的底端部穿入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板位于固定板的正下方、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杠的底端上,所述活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槽位于第二板体的外侧表面的中轴线上,所述板间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活动铰接在活动板的两侧,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活动卡接在挡条的前后侧外表面。
11.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长度相同。
12.所述纵向支撑板结构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每侧设置有两道,分别位于伸出第一板体的第一滑杆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限位杆和第一滑杆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条朝向第一板体的一侧,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第一板体的侧壁上。
13.所述板间连接结构还包括卡槽、铰接槽和转轴,所述卡槽开设有于连接杆的底端,所述铰接槽开设有于挡条的前后侧外表面,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铰接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通过卡槽转动连接在转轴的外表面。
14.所述铰接槽位于挡条的竖向中部,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滑槽与铰接槽的水平直线距离。
15.所述调节丝杠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调节丝杠的长度和第二滑槽的长度相同。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两种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板结构,可以在电梯井内快速完成安装且安装组件与基坑的内壁相贴合不影响后续施工,使用方便,安拆省时省力,结构稳定可靠,空间占位小,对工人让渡更多施工空间。
18.本实用新型将两组横向支撑结构放置到基坑的内部与基坑内壁左右两侧相接触,然后将两组纵向支撑结构放置到基坑的内部并通过第一滑动机构使得两组横向支撑结构与基坑内壁左右两侧挤压贴合,然后通过第二滑动机构和板间连接结构使得两组纵向支撑板向两侧挤压固定在基坑内壁前后两侧,快速完成安装且安装组件与基坑的内壁相贴合不影响后续施工。
1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滑动机构的还设计了防脱结构,即连接杆的底端开设有卡槽,挡条的侧面开设有铰接槽,铰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连接杆通过卡槽转动连接在转轴的外表面,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连接杆的底端从挡条的外表面发生脱离造成支撑坍塌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纵向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24.图4是图2中a节点的结构放大图。
25.附图标记: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滑杆、4-挡条、5-限位杆、6-滑动板、7-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活动板、10-固定板、11-调节丝杠、12-连接杆、13-卡槽、14-转动把手、15-第二滑槽、16-铰接槽、17-转轴、18-第一滑槽、19-滑动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参见图1

4所示,一种电梯基坑开挖用坑壁支护装置,顶撑在电梯井基坑四侧内壁上,包括在电梯井基坑内前后侧相对设置的两片纵向支撑板结构和左右侧相对设置的两片横向支撑板结构,所述纵向支撑板结构包括第一板体1、挡条4、第一滑动机构和板间连接结构。
27.所述第一板体1位于中间,所述挡条共两道,分别在第一板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
28.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滑动通孔19、第一滑槽18、两组滑动组件和螺纹杆,所述滑动通孔19水平通长开设在第一板体1的竖向中部,所述第一滑槽18水平开设在第一板体1的外侧表面、与滑动通孔19连通,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板6和第一滑杆3,所述第一滑杆3位于滑动通孔19内并且其头部穿出滑动通孔19顶紧在所在侧挡条4的腰部侧壁上,所述滑动板6垂直于第一滑杆3并与第一滑杆3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6设置在第一滑槽18的外侧,两组滑动组件的滑动板6水平等高度相对设置,并且滑动板6上开有供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包括第一螺纹杆7和第二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7和第二螺纹杆8外表面的螺纹槽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7和第二螺纹杆8的长度相同,第一螺纹杆7和第二螺纹杆8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杆的自由端分别穿出滑动板6上的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
29.所述纵向支撑板结构还包括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每侧设置有两道,分别位于伸出第一板体1的第一滑杆3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限位杆5和第一滑杆3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所述限位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条4朝向第一板体1的一侧,所述限位杆5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第一板体1的侧壁上。
30.所述横向支撑板包括第二板体2,所述第二板体2与第一板体1之间通过板间连接结构连接,第一板体1两侧的挡条4通过转动螺纹杆分别顶紧在两侧第二板体2的外侧表面。
31.所述横向支撑板还包括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板10、活动板9、调节丝杠11、连接杆12和第二滑槽15,所述固定板10水平设置并且与第二板体2相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位于第二板体2的外侧表面上部并且位于中轴线上,所述固定板10上开有供调节丝杠11穿入的螺纹孔,所述调节丝杠11的底端部穿入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板9位于固定板10的正下方、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杠11的底端上,所述活动板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5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槽15位于第二板体2的外侧表面的中轴线上,所述板间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分别活动铰接在活动板9的两侧,连接杆12的另一端分别活动卡接在挡条4的前后侧外表面。
32.所述调节丝杠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4,所述调节丝杠11的长度和第二滑槽15的长度相同。
33.所述板间连接结构还包括卡槽13、铰接槽16和转轴17,所述卡槽13开设有于连接
杆12的底端,所述铰接槽16开设有于挡条4的前后侧外表面,所述转轴17固定连接在铰接槽16的内部,所述连接杆12通过卡槽13转动连接在转轴17的外表面。
34.所述铰接槽16位于挡条4的竖向中部,所述连接杆12的长度大于第二滑槽15与铰接槽16的水平直线距离。
35.旋转转动把手14,此时调节丝杠11的底端带动活动板9沿着第二滑槽15向下滑动,最终使得两组连接杆12的底端向两侧推动,将两组第一板体1向两侧挤压固定在基坑内壁前后两侧。
36.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两组横向支撑结构放置到基坑的内部,并使得两组第二板体2与基坑内壁左右两侧相接触,然后将两组纵向支撑结构放置到基坑的内部,并使得两组第一板体1与基坑的内壁前后两侧相接触,此时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7和第二螺纹杆8,通过螺纹相反向两侧推动两组滑动板6,进而通过第一滑槽18带动第一滑杆3,第一滑杆3顶出滑动通孔顶紧挡条4,使得挡条4与第二板体2的外表面相接触,两组第二板体2与基坑内壁左右两侧挤压贴合,随后安装限位杆5到位。然后将连接杆12的底端活动插接在挡条4外表面的铰接槽16内部,并使得转轴17处于卡槽13的内部,然后旋转转动把手14,调节丝杠11在固定板10的外表面向下螺旋移动,此时调节丝杠11的底端带动活动板9沿着第二滑槽15向下滑动,最终使得两组连接杆12的底端向两侧推动,将两组纵向支撑板1向两侧挤压固定在基坑内壁前后两侧,此时完成该装置的固定安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