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17: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捕捞 鱼池 养殖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鱼捕捞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2.金鱼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金鱼在我国观赏鱼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鱼体态优美、品种繁多,受到人们的喜爱。
3.在金鱼的养殖过程中,最后需要将养殖好的金鱼进行捕捞。现有的捕捞方式多采用单网整体捕捞的方式,无法按照需要的大小进行合理的捕捞,导致长势较小的金鱼也一并捕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包括第一竖直框架和第二竖直框架,所述第一竖直框架、第二竖直框架之间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上安装板且下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第三移动框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与第二移动框架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捕捞网,所述第二移动框架与第三移动框架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捕捞网,所述第一伸缩捕捞网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伸缩捕捞网的网孔直径,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内设有与第一伸缩捕捞网网孔直径一致的第一截留网,所述第三移动框架内设有与第二伸缩捕捞网直径一致的第二截留网,所述第一竖直框架内设有与第一伸缩捕捞网网孔直径一致的边截留网,所述第一竖直框架、第二竖直框架上方设有动力支架,所述动力支架上设有丝杠,所述丝杠连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移动框架顶部与丝杠的丝母底部相连,所述第一竖直框架、第一移动框架相面对的侧面上设有对接装置。
7.所述对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竖直框架侧面上部和下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内磁吸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的侧面上设有与内磁吸板对应的外磁吸板,所述内磁吸板、外磁吸板对接。
8.所述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对应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第三移动框架的内侧面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第三移动框架的外侧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9.所述第一竖直框架、第二竖直框架的外侧面上部均设有吊装板,所述吊装板上设有吊装孔。
10.所述第一竖直框架、第二竖直框架底部均通过转轴安装有移动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移动式的按需捕捞的装置,通过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带动第一伸缩捕捞网对第一体积梯队的金鱼进行捕捞,第二移动框架、第三移动框架带动第二伸缩捕捞网对第二体积梯队的金鱼进行捕捞,不满足要求
的金鱼从第二截留网处游出回到养殖池内,能够合理的进行捕捞作业。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

第一竖直框架;2

第二竖直框架;3

上安装板;4

下安装板;5

第一移动框架;6

第二移动框架;7

第三移动框架;8

第一伸缩捕捞网;9

第二伸缩捕捞网;10

第一截留网;11

第二截留网;12

边截留网;13

动力支架;14

丝杠;15

驱动电机;16

丝母;17

凹槽;18

内磁吸板;19

外磁吸板;20

滑块;21

吊装板;22

移动轮;
14.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如图1所示,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包括第一竖直框架1和第二竖直框架2,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二竖直框架2之间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上安装板3且下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下安装板4,所述上安装板3、下安装板4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框架5、第二移动框架6、第三移动框架7,所述第一移动框架5与第二移动框架6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捕捞网8,所述第二移动框架6与第三移动框架7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捕捞网9,所述第一伸缩捕捞网8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伸缩捕捞网9的网孔直径,所述第二移动框架6内设有与第一伸缩捕捞网8网孔直径一致的第一截留网10,所述第三移动框架7内设有与第二伸缩捕捞网9直径一致的第二截留网11,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内设有与第一伸缩捕捞网8网孔直径一致的边截留网12,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二竖直框架2上方设有动力支架13,所述动力支架13上设有丝杠14,所述丝杠14连有驱动电机15,所述第一移动框架5顶部与丝杠14的丝母16底部相连,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一移动框架5相面对的侧面上设有对接装置。
17.所述对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竖直框架1侧面上部和下部的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设有内磁吸板18,所述第一移动框架5的侧面上设有与内磁吸板18对应的外磁吸板19,所述内磁吸板18、外磁吸板19对接。
18.所述上安装板3、下安装板4对应第一移动框架5、第二移动框架6、第三移动框架7的内侧面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框架5、第二移动框架6、第三移动框架7的外侧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滑块20,所述滑块20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19.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二竖直框架2的外侧面上部均设有吊装板21,所述吊装板21上设有吊装孔。
20.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二竖直框架2底部均通过转轴安装有移动轮22。
2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移动式的按需捕捞的装置,通过第一移动框架5、第二移动框架6带动第一伸缩捕捞网8对第一体积梯队的金鱼进行捕捞,第二移动框架6、第三移动框架7带动第二伸缩捕捞网9对第二体积梯队的金鱼进行捕捞,不满足要求的金鱼从第二截留网11处游出回到养殖池内,能够合理的进行捕捞作业。
2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直框架(1)和第二竖直框架(2),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二竖直框架(2)之间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上安装板(3)且下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下安装板(4),所述上安装板(3)、下安装板(4)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框架(5)、第二移动框架(6)、第三移动框架(7),所述第一移动框架(5)与第二移动框架(6)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捕捞网(8),所述第二移动框架(6)与第三移动框架(7)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捕捞网(9),所述第一伸缩捕捞网(8)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伸缩捕捞网(9)的网孔直径,所述第二移动框架(6)内设有与第一伸缩捕捞网(8)网孔直径一致的第一截留网(10),所述第三移动框架(7)内设有与第二伸缩捕捞网(9)直径一致的第二截留网(11),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内设有与第一伸缩捕捞网(8)网孔直径一致的边截留网(12),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二竖直框架(2)上方设有动力支架(13),所述动力支架(13)上设有丝杠(14),所述丝杠(14)连有驱动电机(15),所述第一移动框架(5)顶部与丝杠(14)的丝母(16)底部相连,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一移动框架(5)相面对的侧面上设有对接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竖直框架(1)侧面上部和下部的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设有内磁吸板(18),所述第一移动框架(5)的侧面上设有与内磁吸板(18)对应的外磁吸板(19),所述内磁吸板(18)、外磁吸板(19)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3)、下安装板(4)对应第一移动框架(5)、第二移动框架(6)、第三移动框架(7)的内侧面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框架(5)、第二移动框架(6)、第三移动框架(7)的外侧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滑块(20),所述滑块(20)滑动设置在滑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二竖直框架(2)的外侧面上部均设有吊装板(21),所述吊装板(21)上设有吊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框架(1)、第二竖直框架(2)底部均通过转轴安装有移动轮(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金鱼养殖用鱼池捕捞装置,包括第一竖直框架和第二竖直框架,第一竖直框架、第二竖直框架之间设有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第三移动框架,第一移动框架与第二移动框架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捕捞网,第二移动框架与第三移动框架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捕捞网,第二移动框架内设有与第一伸缩捕捞网网孔直径一致的第一截留网,第三移动框架内设有与第二伸缩捕捞网直径一致的第二截留网,第一竖直框架内设有边截留网,第一竖直框架、第二竖直框架上方设有动力支架,动力支架上设有丝杠,丝杠连有驱动电机,第一移动框架顶部与丝杠的丝母底部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合理的进行捕捞作业。理的进行捕捞作业。理的进行捕捞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曲木 张宝龙 赵子续 刘昕阳 翟胜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现代晨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4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