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立转卧电容供料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0 00: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料器 电子设备 电容 特别 立转卧


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转卧电容供料器。


背景技术:

2.电容的机构包括主体和两根引脚,引脚起到连接固定电容发作用,还起到导通电容的作用。电容、电感和电阻等都是最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固定安装于电路板上。根据电路的需要,电容有各种规格尺寸的,可根据需要,选用电容。电路板的布局规则而又复杂,在保证各个电子元部件都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还需要避免电子元部件的相互干涉或者与其他机构干涉,所以电容一般采用立式安装或者采用卧式安装的方式,立式安装是指电容的主体和引脚相互平行,引脚竖直插进电路板后,电容的主体和电路板相互垂直;卧式安装是指电容的主体和引脚相互垂直,引脚竖直插进电路板后,电容的主体和电路板相互平行,所以也有立式电容和卧式电容的说法。卧式电容具有包装和运输不便的缺点,弯折的引脚容易发生变形,在使用的时候,不便于分拣且还要对电容进行再加工,导致一般的电容供料器难以胜任供料卧式电容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立转卧电容供料器,能够将立式电容加工为卧式电容之后再进行供料。
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转卧电容供料器,包括机台、弯折机构和搬运机构,机台上沿前后方向设有振动盘、支撑架和输送道,支撑架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挡板;弯折机构设于支撑架上且处于挡板的左方或右方,弯折机构包括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弯折板,弯折板朝向挡板的侧面上设有弯折部和抵压部,抵压部处于弯折部的下方,抵压部对应挡板的侧面以夹压电容的引脚,弯折部的下表面与挡板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等于引脚的直径,弯折部朝向挡板的侧面可抵推两根引脚以使两根引脚弯折;搬运机构设于支撑架上且处于弯折机构的上方,搬运机构用于将振动盘的输出端上的电容依次搬运至挡板与弯折板之间的区域和输送道上。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转卧电容供料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振动盘分拣电容并将电容逐个通过振动盘的输出端向外输送,搬运机构将振动盘的输出端上的电容搬运至弯折板与挡板之间的区域,抵压部将两根引脚压在挡板上,由于弯折部的下表面与挡板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等于引脚的直径,弯折部将同时抵推两根引脚以使两根引脚弯折,也就是引脚靠近电容主体的一段朝向水平方向弯折,引脚靠近电容主体的一段被弯折部朝向挡板的上表面按压,进而完成立式电容到卧式电容的转变,保证了两根引脚的弯折程度一致。立式电容转化为卧式电容后,搬运机构将弯折板与挡板之间的电容搬运至输送道的输入端上,最后通过输送道的输出端向其他设备提供电容。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居中机构,所述居中机构处于所述挡板的前方,所述居中机构用于夹持所述电容以使所述电容竖直,所述搬运机构
能将所述振动盘的输出端上的所述电容依次搬运至所述居中机构、所述挡板与所述弯折板之间的区域和所述输送道上。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弯折板的侧面与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抵压部朝向所述挡板的表面与所述弯折部的下表面之间圆滑过渡。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引脚间距调整机构,所述引脚间距调整机构处于所述弯折机构的后方且处于所述挡板的左方或右方,所述引脚间距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两根所述引脚的间距,所述搬运机构能将所述电容从所述挡板与所述弯折板之间的区域搬运至所述引脚间距调整机构与所述挡板之间的区域。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脚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均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内缩板和外扩板,所述内缩板朝向所述挡板的侧面上设有v型凹槽,所述v型凹槽相对的两个内壁可分别抵接两根所述引脚以使两根所述引脚相互靠拢,所述外扩板的一端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外扩板的所述一端可插进两根所述引脚之间以使两根所述引脚相互远离,所述搬运机构能将所述电容从所述挡板与所述弯折板之间的区域搬运至所述内缩板与所述挡板之间和/或所述外扩板与所述挡板之间的区域。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弯折机构下方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可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抵压块朝向所述挡板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引脚的限位槽和用于引导所述引脚进入所述限位槽的导向块,所述挡板在对应所述导向块的区域设有第三避让孔。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居中机构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电容的输送槽板,所述输送槽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可供两根所述引脚呈一前一后的状态插入,所述居中机构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输送槽板左右两侧的两个顶推组件,两个所述顶推组件均可抵在所述电容上。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居中机构和所述弯折机构之间设有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包括可相互靠近的左校直组件和右校直组件,所述左校直组件和所述右校直组件分别包括多块左校直板和多块右校直板,所述左校直板和所述右校直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左v型槽和两个右v型槽,所述左v型槽和所述右v型槽分别上下贯穿所述左校直板和所述右校直板且相对设置,两块所述左校直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右校直板的厚度大小,两块所述右校直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左校直板的厚度大小,所述左校直板可插进两块所述右校直板之间,所述右校直板可插进两块所述左校直板之间,以使所述引脚进入所述左v型槽和所述右v型槽。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同一竖直方向上的所述左v型槽和同一竖直方向上的所述右v型槽均形成开口朝上的v形结构,所述左校直板或所述右校直板的下方设有用于测量所述电容电极的两个探头。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搬运机构包括可前后方向移动和上下升降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沿前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和第四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用于将所述振动盘的所述输出端上的所述电容搬运至所述居中机构上,所述第二夹爪用于将所述居中机构上的所述电容搬运至所述左校直组件和所述右校直组件之间的区域,以使所述引脚与所述探头接触,所述第三夹爪用于将所述左校直组件和所述右校直组件之间的所述电容搬移至所述弯折板与所述挡板之间的区域,所述第四夹爪用于将所述弯
折板与所述挡板之间的所述电容搬运至所述输送道的输入端上。
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立转卧电容供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立转卧电容供料器中的居中机构、弯折机构、引脚间距调整机构和校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所示立转卧电容供料器中的弯折机构、夹持机构和校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6为图4所示立转卧电容供料器中的弯折机构和校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机台100、振动盘110、支撑架120、输送道130、居中机构200、输送槽板210、弹片220、弯折机构300、弯折板310、弯折部311、抵压部312、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搬运机构400、安装板410、第一夹爪411、第二夹爪412、第三夹爪413、第四夹爪414、第五夹爪415、第六夹爪416、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内缩板510、v型凹槽511、外扩板520、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30、滑移板531、夹持机构600、抵压块610、限位槽611、导向块612、第三直线驱动机构620、校直机构700、右校直板710、右v型槽711、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左校直板740、探头800、挡板900、第三避让孔91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9.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
含义。
30.参照图1至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转卧电容供料器,包括机台100、弯折机构300和搬运机构400,机台100上沿前后方向设有振动盘110、支撑架120和输送道130,支撑架120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挡板900;弯折机构300设于支撑架120上且处于挡板900的左方或右方,弯折机构300包括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弯折板310,弯折板310朝向挡板900的侧面上设有弯折部311和抵压部312,抵压部312处于弯折部311的下方,抵压部312对应挡板900的侧面以夹压电容的引脚,弯折部311的下表面与挡板900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等于引脚的直径,弯折部311朝向挡板900的侧面可抵推两根引脚以使两根引脚弯折;搬运机构400设于支撑架120上且处于弯折机构300的上方,搬运机构400用于将振动盘110的输出端上的电容依次搬运至挡板900与弯折板310之间的区域和输送道130上。
31.初始状态下的多个电容置于振动盘110,振动盘110分拣电容并将电容逐个通过振动盘110的输出端向外输送,搬运机构400将振动盘110的输出端上的电容搬运至弯折板31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弯折板310朝向挡板900移动,抵压部312将两根引脚压在挡板900上,由于弯折部311的下表面与挡板900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等于引脚的直径,弯折部311将同时抵推两根引脚以使两根引脚弯折,也就是引脚靠近电容主体的一段朝向水平方向弯折,引脚靠近电容主体的一段被弯折部311朝向挡板900的上表面按压,进而完成立式电容到卧式电容的转变,保证了两根引脚的弯折程度一致。立式电容转化为卧式电容后,搬运机构400将弯折板310与挡板900之间的电容搬运至输送道130的输入端上,最后通过输送道130的输出端向其他设备提供电容。无需进一步的包装或运输电容,缩小成本,同时减少了卧式电容的损坏。
32.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立转卧电容供料器还包括设于支撑架120上的居中机构200,居中机构200处于挡板900的前方,居中机构200用于夹持电容以使电容竖直,搬运机构400能将振动盘110的输出端上的电容依次搬运至居中机构200、挡板900与弯折板310之间的区域和输送道130上。搬运机构400将电容搬运至居中机构200上,居中机构200将电容夹持住并使得电容呈竖直状态,电容的引脚朝下。
33.应当理解的是,挡板900的上表面和弯折部311的下表面均为水平的面,由于初始时电容在弯折板31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时是呈竖直状的,引脚靠近电容主体的一段为水平部,则引脚远离电容主体的一段为竖直部或垂直部,所以在电容保持竖直状态下,引脚被弯折后,可保证在两个电容的水平部的长度是相等的。可以选取,弯折部311的下表面与挡板900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引脚直径的0.1mm

0.5mm。当然弯折部311的下表面与挡板900上表面的高度差值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值,该高度差值越小,则水平部和竖直部的夹角越接近90
°

34.进一步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弯折机构300设于挡板900的左方。弯折机构300还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设于支撑架120上且处于挡板900的左方,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的输出端朝向挡板900。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的输出端与弯折板310连接,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驱动弯折板310沿左右方向移动,当弯折板310不需要弯折引脚的时候,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驱动弯折板310往左方移动,弯折板310远离挡板900,以便搬运机构400将电容搬运至弯折板310和挡板900之间的区域;当弯折板310需要弯折引脚的时候,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驱动弯折板310往右方移动,弯折板310靠近挡板900,以便弯折板
310将引脚弯折。
35.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板900朝向弯折板310的侧面与挡板900的上表面之间圆滑过渡,抵压部312朝向挡板900的表面与弯折部311的下表面之间圆滑过渡,弯折板310将折弯引脚时,可保证引脚的水平部和竖直部之间的过渡区域呈弧状,避免水平部和竖直部之间的过渡区域出现严重的折痕,从而保证引脚的质量。
36.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立转卧电容供料器还包括设于支撑架120上的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处于弯折机构300的后方且处于挡板900的左方或右方,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用于调整两根引脚的间距,搬运机构400能将电容从挡板900与弯折板310之间的区域搬运至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处于弯折机构300的后方,也就是说,电容完成引脚的弯折后,搬运机构400将电容往后方方向搬运至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与挡板900配合调整两根引脚的间距,保证两根引脚之间的间距合乎要求,以便能将同一电容上的两根引脚同时插进电路板上的安装孔或固定孔上。引脚间距调整完毕后,搬运机构400能将电容从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搬运至输送道130的输出端上。
37.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包括均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内缩板510和外扩板520,内缩板510朝向挡板900的侧面上设有v型凹槽511,v型凹槽511相对的两个内壁可分别抵接两根引脚以使两根引脚相互靠拢。v型凹槽511贯穿内缩板510的上下表面,v型凹槽511的大端朝向挡板900。搬运机构400将电容从挡板900与弯折板310之间的区域搬运至内缩板51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内缩板510朝向引脚移动,引脚将处于v型凹槽511所围起的区域,v型凹槽511相对的两个内壁分别抵接两根引脚,且引脚将抵在挡板900的侧面上,内缩板510朝向引脚继续移动,v型凹槽511相对的两个内壁就可以驱使两根引脚相互靠拢,避免两根引脚的间距过大。
38.外扩板520的一端的横截面呈v形,外扩板520的一端可插进两根引脚之间以使两根引脚相互远离,搬运机构400能将电容从挡板900与弯折板310之间的区域搬运至外扩板52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外扩板520的一端的横截面呈v形,外扩板520的一端的前后侧面为斜面,外扩板520朝向引脚移动,外扩板520的一端的前后侧面分别抵接两根引脚,且引脚将抵在挡板900的侧面上,外扩板520朝向引脚继续移动,外扩板520的一端的前后侧面就可以驱使两根引脚相互远离,避免两根引脚的间距过小。
39.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设于挡板900的左方,挡板900在对应外扩板520的区域设有第一避让孔,外扩板520可插进第一避让孔,保证外扩板520插进两根引脚的行程足够;挡板900在对应内缩板510的区域设有第二避让孔,内缩板510可插进第一避让孔,保证两根引脚进入v型凹槽511的深度足够。外扩板520处于内缩板510的前方,搬运机构400能将电容从挡板900与弯折板310之间的区域搬运至外扩板52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然后搬运机构400再将电容从外扩板52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搬运至内缩板51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
40.引脚间距调整机构500还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30,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30设于挡板900左方的区域,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30与支撑架120连接,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30的输出端朝向挡板900。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30的输出端连接有滑移板531,外扩板520和内缩板510沿前后方向设于滑移板531上,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30驱动滑移板531沿左右方向移动的
时候,滑移板531将同时携带着外扩板520和内缩板510移动。
41.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20上还设有夹持机构600,夹持机构600包括设于弯折机构300下方的抵压块610,抵压块610可沿左右方向移动,抵压块610朝向挡板900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限位引脚的限位槽611和用于引导引脚进入限位槽611的导向块612,挡板900在对应导向块612的区域设有第三避让孔910。抵压块610朝向挡板900移动的时候,导向块612将引导引脚进入限位槽611,限位槽611可以起到限位引脚的作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校直作用,抵压块610将引脚抵压在挡板900的侧面上,进而限位固定了引脚。抵压块610朝向挡板900移动时,导向块612插进第三避让孔910,可保证抵压块610能将引脚抵压在挡板900的侧面上。因为一个电容的引脚由两根,所以限位槽611的数量为两个。
42.进一步的,导向块612共设有四块,两块导向块612为一组,一组导向块612的两块导向块612分设于限位槽611的两侧,另一组导向块612的两块导向块612分设于另一限位槽611的两侧。一组导向块612相对的侧面均为斜面。
43.本实施例中,由于弯折机构300处于挡板900的左方,所以抵压块610也处于挡板900的左方,抵压块610朝向右方移动时就可以朝向挡板900,抵压块610朝向左方移动时就可以远离挡板900。夹持机构600还包括第三直线驱动机构620,第三直线驱动机构620设于支撑架120上,第三直线驱动机构620的输出端朝向挡板900,第三直线驱动机构620的输出端与抵压块610连接,第三直线驱动机构620驱动抵压块610和导向块612沿左右方向移动,也就是驱动抵压块610和导向块612靠近或者远离挡板900。
44.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20上还设有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切刀,切刀处于夹持机构600的下方,切刀用于切断引脚。当切刀移动的时候,切刀可将引脚切断,使得引脚的长度合乎要求,避免引脚过长。
45.本实施例中,切刀与第三直线驱动机构620的输出端连接,当抵压块610往右方移动的时候,切刀就可以切断引脚。
46.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居中机构200包括用于输送电容的输送槽板210,输送槽板210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可供两根引脚呈一前一后的状态插入,居中机构200还包括对称设于输送槽板210左右两侧的两个顶推组件,两个顶推组件均可抵在电容上。两个顶推组件分别顶在电容的左右两侧,使得电容局于两个顶推组件之间并保持竖直状态。导向槽的设置使得电容的两根引脚呈一前一后的状态输送,保证两个引脚同时抵在挡板900上。
47.顶推组件包括两块前后对称设置的弹片220,弹片220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安装部与输送槽板210连接,使得弹片220固定在输送槽板210上,两个第一弯折部呈开口朝向另一顶推组件的v状结构,第一弯折部可与电容的侧壁抵接,进而使得电容区域两块弹片220之间。两个第二弯折部呈开口远离另一顶推组件的v状结构,也就是说,处于左右两方且朝向前方的两个第二弯折部呈夹角。电容由前往后移动的时候,电容抵在处于左右两方且朝向前方的两个第二弯折部上,在处于左右两方且朝向前方的两个第二弯折部起到导向居中的作用。
48.进一步参见图6和图7,居中机构200和弯折机构300之间设有校直机构700,校直机构700包括可相互靠近的左校直组件和右校直组件,左校直组件和右校直组件分别包括多块左校直板740和多块右校直板710,左校直板740和右校直板710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两
个左v型槽和两个右v型槽711,左v型槽和右v型槽711分别上下贯穿左校直板740和右校直板710且相对设置,所以左校直板740和右校直板710相互靠近时,引脚在左v型槽的内壁和右v型槽711的内壁的驱使下进入左v型槽的槽底和右v型槽711的槽底,进而起到校直定位引脚的作用。两块左校直板740之间的间距等于右校直板710的厚度大小,两块右校直板710之间的间距等于左校直板740的厚度大小,左校直板740可插进两块右校直板710之间,右校直板710可插进两块左校直板740之间,左校直板740和右校直板710交叉重叠,使得v型槽的槽底和右v型槽711的槽底同轴,引脚进入左v型槽和右v型槽711,进而使得引脚呈笔直状。
49.校直机构700还包括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和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和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均设于支撑架120上,且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和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分设于挡板900的左右两方,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的输出端和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的输出端均朝向挡板900,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的输出端和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的输出端分别与左校直板740和右校直板710连接,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驱动左校直板740沿左右方向移动,也就是说,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驱动左校直板740靠近或远离右校直板710。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驱动右校直板710沿左右方向移动,也就是说,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驱动右校直板710靠近或远离左校直板740。
50.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左v型槽和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右v型槽711均形成开口朝上的v形结构,左校直板740或右校直板710的下方设有用于测量电容电极的两个探头800。v形结构使得引脚的下端头朝向探头800,保证探头800与引脚抵接,才能使得探头800测量出引脚的电极属性,知道电极的属性才可能正确的安装电容。
51.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搬运机构400包括可前后方向移动和上下升降的安装板410,安装板410上沿前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夹爪411、第二夹爪412、第三夹爪413和第四夹爪414,第一夹爪411用于将振动盘110的输出端上的电容搬运至居中机构200上,第二夹爪412用于将居中机构200上的电容搬运至左校直组件和右校直组件之间的区域,以使引脚与探头接触,第三夹爪413用于将左校直组件和右校直组件之间的电容搬移至弯折板31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第四夹爪414用于将弯折板310与挡板900之间的电容搬运至输送道130的输入端上。
52.安装板410升降就可以同时带动第一夹爪411、第二夹爪412、第三夹爪413和第四夹爪414升降,第一夹爪411、第二夹爪412、第三夹爪413和第四夹爪414处于下降的位置时,第一夹爪411、第二夹爪412、第三夹爪413和第四夹爪414可分别夹持处于振动盘110输出端上的电容、处于居中机构200上的电容、处于左校直组件与右校直组件之间的电容和处于弯折板310与挡板900之间的电容。第一夹爪411、第二夹爪412、第三夹爪413和第四夹爪414再次处于下降的位置时,第一夹爪411、第二夹爪412、第三夹爪413和第四夹爪414可分别将四个电容分别置于居中机构200上、校直组件与右校直组件之间的区域、弯折板31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和输送道130的输入端上。安装板410前后移动可使得第一夹爪411在振动盘110输出端的上方与居中机构200的上方之间来回移动,可使得第二夹爪412在居中机构200的上方与校直机构700的上方之间来回移动,可使得第三夹爪413在校直机构700的上方与弯折机构300的上方之间来回移动,可使得第四夹爪414在弯折机构300的上方与输送道130输入端的上方之间来回移动。
53.搬运机构400还包括设于支撑架120上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
输出端朝上,搬运机构400还包括设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输出端上的前后直线驱动机构,前后直线驱动机构与安装板410连接,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前后直线驱动机构和安装板410升降,前后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安装板410沿前后方向移动。
54.进一步的,安装板410上设有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下,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第三夹爪413通过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与安装板410连接,使得第三夹爪413可进行升降和绕竖直方向旋转运动。当探头800测出电容引脚的电极属性后,前后两个引脚的电极属性不符合要求时,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夹爪413转动即可使得前后两个引脚互换位置,进而使得前后位置的两个引脚的电极属性符合要求。
55.再进一步的,弯折板310弯折引脚前,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可驱使电容主体处于不同的高度,进而可使得引脚水平部的长度可调节。应当理解的是,旋转驱动机构可为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20、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30、第三直线驱动机构620、第四直线驱动机构720、第五直线驱动机构730、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和前后直线驱动机构均可为气缸或油缸。
56.进一步的,安装板410上还设有第五夹爪415和第六夹爪416,第四夹爪414、第五夹爪415和第六夹爪416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第四夹爪414用于将弯折板310与挡板900之间的电容搬运至外扩板52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第五夹爪415用于将外扩板520与挡板900之间的电容搬运至内缩板510与挡板900之间的区域,第六夹爪416用于将内缩板510与挡板900之间的电容搬运至其他设备上或者其他指定的区域。
57.机台100的下部设有转轮和脚杯,通过转轮和脚杯可方便地移动或者放置立转卧电容供料器。输送道13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板,导向板上表面设有供卧式电容穿过的导向槽,导向板上连接有盖板,盖板盖设于导向槽的上方。导向板通过直振设于机台100上。导向槽远离支撑架120的一端也就是导向槽的输出端,导向板在对应输出端的区域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围挡,围挡和支撑块围成仅能容纳单个电容的容纳槽,容纳槽与导向槽连通,围挡上设有到位传感器以检测容纳槽内是否有电容。
5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