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山洞环境的能源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供给 能源 适用于 山洞 环境


1.本技术涉及能源供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山洞环境的能源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工业领域,有许多需要在野外并且利用山体作为实验场所的工艺系统,由于实验本身的特殊性,因此,上述实验场所常常位于一些远离电网系统的偏远地区。在上述实验场所内,通常使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电能供应中心,但是柴油发电机组存在油耗高、噪音大、尾气污染严重等缺点,使得山洞内实验场所的整体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山洞环境的能源供给系统,改善了山洞内部实验场所的整体工作环境,解决了场所内的噪音以及尾气污染等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适用于山洞环境的能源供给系统,包括储氢供氢装置、散热装置以及配电室,所述储氢供氢装置以及散热装置设置在山洞外部,配电室设置在山洞内部;所述配电室内部通过楼板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有燃料电池以及低压配电柜,下层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储氢供氢装置以及散热装置分别与燃料电池连接,燃料电池的输出端又分别与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入端以及充电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低压配电柜与负载连接,充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又与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配电室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上设置有行走轮,山洞内部的地面上固定设置有轨道,行走轮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内,所述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锁定销,轨道的一侧设置有锁定埋件,锁定销与锁定埋件位于同一侧,锁定埋件上设置有与锁定销配合的锁定孔。
6.优选地,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插销筒,锁定销设置在插销筒内。
7.优选地,所述插销筒上设置用于放置锁定销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旁侧设置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底部设置有供锁定销穿过的通孔。
8.优选地,所述蓄电池设置在配电室内的蓄电池架上。
9.优选地,所述配电室的四角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通过固定螺栓与移动平台连接。
10.优选地,所述配电室的墙体上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包括位于内层的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的两侧均为聚氯乙烯树脂层,聚氯乙烯树脂层的外侧为防潮隔汽膜。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山洞内实验场所主要的电能供应中心,与传统使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电能供应中心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零污染、可连续工作等优点,因此尤其适用于作为电能供应中心为山洞内部的实验场所提供电能,并且氢燃料
电池发电产生的副产品为水,而上述副产品能够作为生活用水为地处偏远的工作人员提供热水,因此还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
13.(2)本技术将整个配电室设置在山洞内部,由于山洞内的气温一般较低,因此能够充分利用山洞内的温度对配电室进行自然降温冷却,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不仅环保并且还节约能源;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装卸氢燃料并保持山洞内的环境,本技术将储氢供氢装置以及散热装置均设置在山洞外部,并且由于储氢供氢装置中的氢气具有易燃的特性,而不纯的氢气点燃后会发生爆炸,因此将储氢供氢装置布置在山洞外,还提高了山洞内部实验场所的安全性能,保障了内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4.(3)本技术中,配电室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作为能源供给系统的备用电源,提高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15.(4)本技术中,配电室通过四周的固定耳以及固定螺栓与移动平台可拆卸连接,配电室整体可多次周转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省了建造成本。
16.(5)本技术中,移动平台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山洞内部的地面上固定设置有轨道,移动平台上的行走轮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内,因此,配电室在从外部运输至山洞内时,更加方便和省力。
17.(6)本技术中,配电箱运输至山洞内设定位置后,在锁定销、插销筒以及锁定埋件的作用下可被固定住,能够防止其在轨道上滑行,锁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18.(7)本技术功能系统布置紧凑,功能分区清晰,可以作为一种典型的布置模式,推广到具有类似工作环境的偏远地区。
附图说明
19.本技术的前述和下文具体描述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时变得更清楚,附图中:
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技术防潮层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储氢供氢装置;2、散热装置;3、配电室;4、燃料电池;5、低压配电柜;6、蓄电池;7、移动平台;8、行走轮;9、轨道;10、锁定销;11、锁定埋件;12、插销筒;13、蓄电池架;14、固定耳;15、防潮层;111、锁定孔;121、第一腔室;122、第二腔室;151、环氧树脂层;152、聚氯乙烯树脂层;153、防潮隔汽膜。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现本技术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洞环境的能源供给系统,参照说明书附图1

3所示,所述能源供给系统包括储氢供氢装置1、散热装置2以及配电室3,储氢供氢装置1以及散热装置2均设置在山洞外部,配电室3设置在山洞内部;所述配电室3由若干墙体单元拼装而成,配电室3的内部通过楼板分隔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之间通过楼梯连接,上层设置有燃
料电池4以及低压配电柜5,下层设置有蓄电池6;进一步地,所述储氢供氢装置1以及散热装置2分别与燃料电池4连接,燃料电池4的输出端又分别与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入端以及充电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低压配电柜5与负载连接,充电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蓄电池6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6的输出端又与电源切换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配电室3整体设置在一个移动平台7上,移动平台7上设置有行走轮8,山洞内部的地面上固定设置有与行走轮8配合的轨道9,所述轨道9与地面齐平并且一直延伸至山洞外,行走轮8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9内;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平台7上还设置有锁定销10,轨道9的一侧的地面上预埋设置有锁定埋件11,锁定销10与锁定埋件11位于同一侧,锁定埋件11上设置有与锁定销10配合的锁定孔111。
28.本技术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山洞内部实验场所主要的电能供应中心,与传统使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主要的电能供应中心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零污染、可连续工作等优点,并且氢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的副产品为水,而上述副产品能够作为生活用水为地处偏远的工作人员提供热水,因此还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
29.现有技术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成型的配电室无法多次周转使用,因此存在成本过高并且施工周期过长的缺点,本技术中的配电室采用拼装式结构,配电室由多个墙体单元拼装而成,又由于山洞受地势限制,因此导致内部空间十分有限,无法很好的使用一些大型机械在山洞内完成配电室的吊装,所以本技术中的配电室首先在山洞外装配完成。在使用时,将提前装配好的配电室在山洞外部吊装至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与地面固定设置的轨道滑动连接,最后利用牵引设备将移动平台以及配电室从山洞入口牵引至山洞内指定位置处,当配电室运输到指定位置时,锁定销刚好位于锁定埋件的正上方,将锁定销的底端下放至锁定埋件上的锁定孔内移动平台即被固定。后期在转移配电室时,同样通过移动平台与牵引设备的配合可将配电室整体运输至山洞外,而配电室内部的设备可以跟随配电室一起完成转移,内部设备无需进行拆卸,方便下次使用。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洞环境的能源供给系统,参照说明书附图1

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移动平台7上设置有插销筒12,锁定销10通过插销筒12设置在移动平台7上。
32.进一步地,所述插销筒12上设置用于放置锁定销10的第一腔室121,第一腔室121的旁侧设置有第二腔室122,第二腔室122的底部设置有供锁定销10穿过的通孔。配电室3在运输至山洞内部指定位置过程中,锁定销10放置于插销筒12的第一腔室内,当配电室3运输至指定位置后,插销筒12的第二腔室122底部的通孔刚好位于锁定孔111的正上方,此时将锁定销10从第一腔室121内取出,放入第二腔室122中,锁定销10的顶端位于第二腔室122内,而底端则穿过第二腔室122底部的通孔并延伸至锁定孔111内,在锁定销10以及锁定孔111的作用下,移动平台7被固定,无法继续滑行。
33.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6设置在配电室3内的蓄电池架13上。
34.进一步地,所述配电室3的四角设置有固定耳14,固定耳14通过固定螺栓与移动平台7连接。
35.进一步地,所述配电室3的墙体上设置有防潮层15,所述防潮层15包括位于内层的环氧树脂层151,环氧树脂层151的两侧均为聚氯乙烯树脂层152,聚氯乙烯树脂层152的外
侧为防潮隔汽膜153。在三层防潮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充分起到防潮的效果。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