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连接器数的配合兼容性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4: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兼容性 连接器 配合

高连接器数的配合兼容性


背景技术:

1.随着计算机在大多数领域中的普遍应用以及电子设备和软件的复杂性的相应增加,通过电子系统、服务器和板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也相应增加。大多数的有线数据传输通常是通过连接器实现的。一种提高通信速度的方法是使用并行信号,这会导致使用更多数量的连接器,每个连接器具有相对更多数量和/或更高密度的信号针。这尤其适用于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在服务应用程序和来自许多客户端系统的数据文件方面起到核心作用。随着连接器的数量及它们的信号密度增加,同时对准及耦接两个配合的连接器变得更加困难。例如,相比于每个板有两个连接器、每个连接器具有12针(每个板共计2x 12=24针)而言,将这样的两个计算机服务器板同时对准和插入在一起要困难得多:每个板具有八个配合的连接器,每个连接器具有30针(每个板共计8x 30=240针)。
附图说明
2.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根据以下详细描述可最优地理解本公开。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行业中的标准实践,各种特征未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了讨论的清楚性,各特征的尺寸可能被任意增加或减小。
3.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多个电子板插入其中的计算机机箱的示意图。
4.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水平和竖直定向上的两组直接配合的计算机板的透视的左视图。
5.图2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水平和竖直定向上的两组直接配合的计算机板的透视的右视图。
6.图3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包括柔性连接器凸片的计算机板的示意图。
7.图3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图3a的计算机板上的柔性连接器凸片的放大图。
8.图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包括与图3a类似的计算机板一起使用的直通柔性连接器的配置。
9.图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包括与图3a类似的计算机板一起使用的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的配置。
10.图4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包括其印刷电路板(pcb)基座的铣削部分的计算机板凸片轮廓。
11.图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pcb的与计算机板的连接器相反的侧(表面)上包括位于其基座印刷电路板(pcb)的中间部段中的铣削部分的计算机板凸片轮廓。
12.图4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pcb的与计算机板的连接器相同的侧(表面)上包括位于其基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段中的铣削部分的计算机板凸片轮廓。
13.图4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pcb的与计算机板的连接器相同的侧(表面)和相反的侧上都在其基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段中的铣削部分的计算机板凸片轮廓。
14.图5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待通过直通柔性连接器耦接的两个配合计算机板的等轴视图。
15.图5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与直通柔性连接器耦接的计算机板的等轴视图。
16.图6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第一连接器和其相应的针通过直通柔性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及其相应的针相配合的平面侧视图。
17.图6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第一连接器的针和第二连接器的针通过直通柔性连接器耦接在一起,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公差与直通柔性连接器的针的公差之间的差的放大图。
18.图6c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由直通柔性连接器603提供的相对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放大公差的放大图。
19.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第一连接器经由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耦接至第二连接器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将公开以下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说明性示例。为了清楚性,在本说明书中没有描述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将理解的是,在任何这样的实际的实施方式的开发中,可能会做出许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策,以实现开发人员的特定目标,例如遵守与系统有关和与业务有关的约束的兼容性,这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是不同的。此外,将理解的是,即使是复杂和耗时的,这种开发工作在本公开的益处方面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常规的任务。
21.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一”旨在具有在专利领域中的普通含义,即“一个或多个”。在本文中,术语“大约”和“约”在应用于数值时通常表示在用于生成该值的设备的公差或精度范围内,或者在某些示例中表示正负10%或正负5%,或正负1%,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此外,本文所用的术语“基本上”例如表示大部分、或几乎全部、或全部、或在约51%至约100%的范围内的量。此外,本文的示例仅仅是为了说明以及为了讨论目的而提出,并且不是限制性的。
22.将理解的是,即使在本公开中使用术语“计算机板”,所描述的概念、系统和方法也可同样地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例如其他数字和模拟电子板、光学设备等等。还将进一步理解,即使在相关附图中,为了简单和清楚性而仅针对一个或几个连接器示出了所公开的结构和技术,例如连接器的结构以及连接器的配合方法,这种结构和技术以给定的配置应用于计算机板上的所有连接器。例如,直通柔性连接器(pass

through flexible connector)可示出为用于计算机板上的一个连接器(见图3c),但是该计算机板上的所有连接器包括直通柔性连接器。
23.简而言之,相对于不使用这些方法和系统,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在针或接收件数量大、高密度连接器之间允许更容易且更可靠的耦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板上的连接
器安装在从计算机板延伸的柔性的凸片上。在每个凸片的两侧上,凸片可以通过在板中的切割槽形成,例如使用铣床形成,以将每个凸片在其侧与板分离,从而使凸片相对于板具有柔性。此外,每个凸片内的铣削部段使接片更薄,从而增加了柔性。
2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直通连接器作为两个配合板上的两个配合连接器之间的中介部件。与两个原始的配合连接器相比,直通连接器部件的增加使公差增加(例如,公差翻倍),从而更易于对准针以进行耦接。
25.在还另一个实施例中,配合连接器借由在配合连接器之间线缆束耦接,该线缆束允许每次一个地多个连接器的耦接,从而减少或消除了同时耦接多个连接器的需要。实际上,由于每个连接器接口的独立的兼容性,在公差方面的余量增加了。在这种配置中,一个板上的最终所有的连接器都与它们在配合板上的相应或配合的连接器进行配合,但是将连接器配合在一起的过程这样执行:一次配合一个连接器,因为附接到线缆的连接器相对彼此以及它们相应的配合连接器没有保持在刚性的位置并且不能同时配合。
26.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容纳有多个计算机板101和104插入其中的计算机机箱100。在一个示例的实施例中,计算机板101和104被插入到或耦接其他板,以在不同的计算模块之间传输数据。计算机板101可由计算机机箱100的竖直部分(参见附图)上的导轨102和103结合或引导定位。类似地,计算机板104可由计算机机箱100的水平部分(参见附图)上的导轨105和106结合或引导定位。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可用作数据通信或传输路径,诸如在各种计算平台中的、类似外围部件互连(pci),pci工业计算机制造商组织(picmg),pci扩展(pcix)等的总线。通常,底板是在一侧上包括连接器的板,其他的计算机板插入到该连接器中。中板是在两侧包括连接器的板,其他的计算机板插入到的这些连接器中。在本文示例的实施方式中,没有底板或中板需要用于待插入的计算机板。替代地,板直接耦接在一起以进行数据交换,而无需中间的背板或中板。直接连接通常会减少系统部件的数量和数据传输路径中的间接或中间的触点的数量,从而提高可靠性和性能。因为可能会发生故障的部件和触点更少,所以可靠性通常会提高。性能可由于数据传输路径的长度更短而提高,并且因此阻抗和延迟将更低。尽管大多数底板和中板有长的槽式连接器,板插入到这些槽连接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或中板可被调整以获得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益处。
28.然而,如上所述,在计算机板101和104上的多个“高数连接器(high

count connector)”(每个连接器有数十或数百数量级的针或接收件)之间的直接连接包括在许多针(数百数量级的针)和相应的接收件之间的同时接触。由于为了在针和接收件之间建立良好的电接触和稳定的机械接触所需严格的公差,针和接收件的同时对准可能会变得具有挑战性。为了通过将针插入相应的接收件中来将板安装在计算机机箱100中所需的物理力也可能相当大,这增加了在配合的板之间直接连接的困难。对准和插入力的安装问题将在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公开提出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和实用的系统中,配合的板可分别具有数百个(例如300个至500个)连接器,每个连接器具有数百个(例如150个至300个)针,由于精确的针对准要求将难以同时连接数以万计的针。
29.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水平和竖直定向上的两组直接配合的计算机板201、202和205的左视图200。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板201、202和205的布置以及它们各自的高数连接器203、204、206、207的放置允许连接器的空间密度集中并且因此允许
密度和高数据传输率,这在计算系统中通常期望的。该图示出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简化示例,其中示出了主要部件和电路板的定向以及它们如何装配在一起。真实的和实际的系统可能具有数百个同时配合的连接器。
30.在这种布置中,计算机板201和202在板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它们各自的连接器。如图2a所示,电路板的相对的(没有连接器安装在其上的)平坦表面彼此相向且接触,并且它们各自的连接器背离地在相反的表面上。因此,参考图中所示的定向,计算机板201和202彼此相邻地放置并且在顶部和底部具有它们的连接器。
31.高数连接器203、204、206和207在计算机板上交替,每隔一个连接器为公连接器(带针)和母连接器(带有接收件),以深色和浅色阴影以及在附图中的不同的定向示出。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该交替的配置提供了对称的连接性,这允许在计算机机箱100的前(或水平)或后(或竖直)部分中使用相同的板(见图1)。这种布置允许在任何配置中使用相同的板,而不是针对不同的机箱或服务器配置使用不同的计算机板。在这种布置中,计算机板可以围绕其任何轴线翻转或旋转,并且仍然能够连接到另外类似的板。在其他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可以不同地布置,同时仍然提供对称的连接性。例如,可能有两个公连接器伴随两个母连接器,或者是四个公连接器伴随四个母连接器,或者产生对称的连接性的其他布置。
32.计算机板201、202和205在连接性方面是可互换的(但在板的功能方面不必须是可互换的)。计算机板201和202以水平定向示出(如在图2a中示出),而配合的计算机板205(及其他板)以竖直定向示出。替代地,计算机板201、202和205的位置可被指定为垂直于相应的配合的板。这样,在计算机机箱100的每个水平和竖直部分中,分别存在水平安装的板和竖直安装的板。
33.水平取向的计算机板201和202可以面向上或向下,向上/向下取向也是相对于其他计算机板而言的。例如,计算机板201面向上(连接器安装在其上的表面),并且计算机板202相对于计算机板201而言面向下。计算机板201和202都相对于(竖直定向的)计算机板205水平定向。类似地,竖直定向的计算机板205面向右,而其他一些竖直定向的计算机板(例如,包括高数连接器206的竖直计算机板)相对于计算机板205而言面向左。
34.图2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水平和竖直定向上的两组直接配合的计算机板的透视的右视图250。该透视的右视图250从不同的视角示出了与图2a相同的计算机板布置,以更清楚地示出在板的水平排和竖直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和几何上如何彼此关联,如参考图2a已经详细描述的那样。
35.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包括柔性连接器凸片302的计算机板300。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板300包括pcb基板301、柔性连接器凸片302、连接器303、槽304和铣削部分305。
36.在一些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器303安装在pcb基板301的一个面上。柔性连接器凸片302通过在其任一侧上形成槽304而与pcb基板301部分分隔。由于与pcb基板301部分分隔,柔性连接器凸片302通过与pcb基板301的分离而更加柔性。这样,柔性连接器凸片302可相对于pcb基板301的剩余部分的平面上下折曲或弯曲,从而允许安装在其上的连接器303更易于重新定位,以便与配合的连接器对准。
37.可通过铣削一部分(例如,柔性连接器凸片302的铣削部分305)来增强柔性连接器
凸片302的柔性,从而使该柔性连接器凸片更薄并且更易于弯曲。通过柔性连接器凸片302和附接的连接器303的少量的折曲或弯曲可在对准连接器针和相应的接收件以将它们插入到彼此中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38.图3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图3a的计算机板300的柔性连接器凸片302的放大图320。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铣削部分305类似于切入到pcb基板301的浅通道,其也是柔性连接器凸片302的一部分。a

a截面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介绍。如上面参考图3a所述,铣削部段305在pcb基板301和柔性连接器凸片302中形成较薄的部段,从而允许以更小的施加力获得柔性连接器凸片302的更大的柔性,因为对于施加相同量的弯曲力,材料的较薄部段将比具有相同的几何横截面的相同的材料的较厚部段(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为矩形)偏移(弯曲)得更多。在一些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可省略铣削部分305。
39.较薄的铣削部段305通常在柔性连接器凸片302的基座处切出,以允许柔性连接器凸片302和安装在其上的连接器的偏移,以使针和接收件更易于与配合的连接器对准。
40.图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与类似于图3a的计算机板341一起使用的直通柔性连接器344a和344b的配置340。该配置包括附接到计算机板341的连接器342和343以及要与连接器343耦接的直通柔性连接器344a。直通柔性连接器344b类似于直通柔性连接器344a,但直通柔性连接器344b示出在配合位置。它还包括带有塑性夹346的塑性保持件345a和345b,以在两个直接接合的连接器(例如,连接器343和直通柔性连接器344a)之间建立并保持刚性耦接。
41.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器343可通过直通柔性连接器344a与相应的计算机板上的相应配合的连接器间接耦接。实际上,直通柔性连接器344a增加了在连接器343的针或接收件与在相应的计算机上相应配合的连接器的针或接收件之间的公差,将在下面参考图6a至图6c进一步描述。
42.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器343被塑性保持件包围,该塑性保持件保持在直通柔性连接器344a与该连接器之间的耦接。塑性保持件可使用柔性塑性夹346以保持相对于两个连接器的位置。这种布置允许配合的连接器在不被为了刚性和稳定性锚固至计算机机箱100(见图1)(例如被锚固到计算机机箱100的壁或其他结构构件上)的情况下保持在位置中。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塑性保持件可被施加到计算机板341上的每隔一个连接器343。这样,所有连接器343通过相应的塑料保持件固定。通过两个配合的板,在每个配合的计算机板的每隔一个连接器上都具有塑性保持件,允许连接器343彼此组装得更紧密、空间密度增加并且减小配合的计算机板的尺寸。这种布置还形成了配置对称性,该配置对称性允许在计算机机箱100的每个槽中待使用的单个板类型和配置,而不考虑相对于其他相邻或配合的计算机板的上、下、左或右的定向。这是因为一半的塑性保持件被放置在每个配合的计算机板361和362上的每隔一个连接器343上,以及所有的配合的计算机板上的所有的连接器都与塑性保持件耦接。
43.图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包括与图3a类似的计算机板361一起使用的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的配置360。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配置360包括连接器363,该连接器附接至待与(具有附接至线缆束367的第一连接器365的)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耦接的计算机板361,线缆束反过来附接到第二连接器366,该第二连接器待与附接至相应的计算机板362的配合的连接器364耦接。线缆束可捆扎在保护件或保护套
369中。在另一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与计算机板361集成在一起,用集成的连接器368代替连接器363和第一连接器365两者。
44.在该集成的配置中,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的长度减小了与第一连接器365的长度相同的长度,也增加了计算机板361和36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该配置在下面将进一步参考图7描述。
45.图4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包括其基座印刷电路板401的铣削部分402的计算机板凸片轮廓400。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基座pcb 401包括附接至基座pcb 401的第一表面408的连接器403、电源和接地迹线404,嵌入在基座pcb 401内的信号迹线405以及横向通道406和407。可以在基座pcb 401的第二表面409中形成铣削部分402。
46.在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板凸片轮廓400示出了图3b的a

a截面,其是基座pcb 401的厚度的侧视图。如前所述,铣削部分402增加了连接器403安装在其上的凸片的柔性。
47.铣削部分402类似于挖入基座pcb 401的厚度的通道。通道的深度约为pcb板的厚度的10%

35%。为了不干扰或破坏一层或多层嵌入基座pcb 401内的电源和接地迹线404和信号走线405,铣削部分402必须避免这样的电气迹线,例如电源和接地迹线404和信号迹线405。因此,通过使用横向通道406和407(在本领域中亦称为“过孔”)使电源和接地迹线404和信号迹线405围绕铣削部分402在上下通过,电源和接地迹线404和信号迹线405可围绕铣削部分402路由。
48.图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pcb的与计算机板的连接器相反的侧(表面)上包括位于其基座印刷电路板422的中间部段中的铣削部分421的计算机板凸片轮廓420。该配置类似于图4a中所示的大致的配置,铣削部分421具体地位于基座pcb 422的与连接器403相反的表面上。
49.图4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pcb的与计算机板的连接器相同的侧(表面)上包括位于其基座印刷电路板442的中间部段中铣削部分441的计算机板凸片轮廓440。该配置类似于图4a中所示的大致的配置,铣削部分441具体地位于基座pcb 422的与连接器403相同的表面上。
50.图4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在pcb的与计算机板的连接器相同的侧(表面)和相反的侧上都在其基座印刷电路板463的中间部段中两个铣削部分461和462的计算机板凸片轮廓460。该配置类似于图4a中所示的大致配置,铣削部分461和462具体地位于基座pcb 463的与连接器相同的表面和相反的表面上。该构造提供了凸片安装的连接器的更大的柔性以及更大的对称柔性。
51.图5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待通过直通柔性连接器502耦接的两个配合的计算机板501和503的等轴视图500。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配合计算机板501和502分别具有相应的配合连接器504和505,它们通过直通柔性连接器502耦接在一起。实际上,直通柔性连接器502增加了在配对的连接器504和505的针和接收件之间的公差,如下面将进一步参考图6a至图6c描述的那样。在该配置中,计算机板501和503相对彼此处于垂直位置,类似于参考图2a至图2b描述的配置。
52.图5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与直通柔性连接器554a和554b耦接的计算机板551的等轴视图550。该构造包括连接器552和553,计算机板551通过该连接器552和553经由直通柔性连接器554a与另一配合的计算机板耦接。直通柔性连接器544b与直通柔
性连接器544a相似,但示出在配合位置中。塑性保持件555a和555b有利于维持直接耦接在一起的连接器之间的刚性耦接。保持件减少或消除了将连接器锚固或附接到计算机机箱的刚性结构构件(例如机箱壁)上的需要。直通柔性连接器554a具有两侧,一侧面向一个配合的连接器并且另一侧面向另一配合的连接器。直通柔性连接器554a首先配合的连接器之一耦接,然后将如此配置的计算机板551压入到另一配合的计算机板中(在该图中未示出,类似于在图5a中的计算机板501)。这样,通过柔性连接器554a允许配合的连接器的针和接收件的(与不使用直通柔性连接器554a的相比)更容易的对准。
53.图6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第一连接器601和其相应的针通过直通柔性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605及其相应的针相配合的平面侧视图600。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601在一侧插入到直通连接器603中。在另一侧,直通连接器603插入到第二连接器605中,第一连接器601和第二连接器605相对彼此是配合的连接器。如前所述,直通连接器603有效地增加了第一连接器601和第二连接器605之间的公差(允许偏差)。这种增加的公差将下面参考放大图602和604进一步描述。
54.图6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第一连接器601的针和第二连接器605的针通过直通柔性连接器605耦接在一起,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公差与直通柔性连接器的针的公差之间的差的放大图602。放大图602示出了直通柔性连接器603的一些细节。具体而言,该附图示出了直通柔性连接器603的两侧上的针和/或接收件606具有如虚线所示的更大的配合公差。这将进一步借助图6c中的放大图进一步描述。
55.图6c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由直通柔性连接器603提供的相对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叠加的公差610、611和612的放大图604。在该视图中,示出了第一(或上)公差边界607、中心线608和第二(或下)公差边界609。机械公差是指两个配合的机械部件(例如针和连接器中的插座或发动机中的活塞及其包围气缸)之间的尺寸差。在这些配合的部件之间的尺寸差会产生间隙。该间隙取决于其空间边界。公差边界607和609指耦接的连接器的针和接收件之间的间隙的范围。
56.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公差边界607和609在相反的方向上距中心线608一预定距离,例如0.003英寸。该预定距离可以是两个配合的连接器601和605的针与接收件之间的公差,而无需使用直通柔性连接器603。如图所示,第一公差边界607在中心线608的一侧,而第二公差边界609在中心线608的另一侧。如此,第一公差边界607和第二公差边界609之间的整体的扩大的公差611实际上是两个配合的连接器601和605在不使用直通柔性连接器603的情况下的针和接收件之间的公差的两倍。由直通柔性连接器603所提供的这种增加的公差使得更易于对准两个配合的连接器601和605的针和接收件。
57.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第一连接器703经由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耦接至第二连接器704的配置700。在这种配置中,基于线缆的连接器组件可具有附接至计算机板701的第一连接器705、附接至配合的计算机板702的第二连接器706和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705和第二连接器706的线缆束707。
58.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在使用柔性线缆束707的配合计算机板之间的连接中引入连接柔性。这还允许每个配合的计算机板701和702上的配合的连接器对705和706分别进行单独的耦接,而不是一次耦接所有的连接器对。这减少了在配合的板之间同时对准多个连接器对的需求。如在图3d中所示,线缆束可被包裹在保护
罩或保护套369中,以保护线缆免受物理磨损、松弛或缠结。保护罩可进一步提供一定程度的硬度,以避免在耦接期间由松的线缆导致过度运动。
59.在另一示例的实施方式中,集成连接器708代替了连接器703和704,从而减小了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的总长度并节省了空间、由于减小了信号路径的长度和减少的触点(通常会降低电信号的质量)而改善了信号完整性以及增加了两个配合的连接器703和704之间的耦接的可靠性。在该配置中,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持久地附接到一个计算机板701,并且另一端可用于与配合的计算机板702上的配合的连接器柔性耦接。
60.在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可持久地附接到计算机板701上的每隔一个连接器708。这样,两个配合的计算机板在每个配合的计算机板的每隔一个连接器708上均具有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其允许连接器708彼此组装得更近、增加空间密度并且减小配合的计算机板的尺寸。该布置还形成了配置对称性,该配置对称性允许在计算机机箱100的每个槽中使用单个板类型和配置,而不考虑相对于其他相邻或配合的计算机板的上、下、左或右的定向。这是因为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的一半放置在每个配合的计算机板上的每隔一个连接器708上,并且在所有的配合的计算机板的所有的连接器一起与基于线缆的柔性连接器组件耦接。
61.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特定术语来提供对本公开的完整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特定的细节即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给出了具体示例的前述描述。它们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公开限制为所描述的精确形式。显然,鉴于以上教导的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示出并描述了示例,以便最佳地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最佳地利用本公开以及具有适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的各种示例。本公开的范围旨在由下面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