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层木制楼梯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1-09-14 22: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多层 楼梯 家具 方法 制造


1.本发明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木制楼梯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实木楼梯板为天然木材产品,因楼梯板受环境温、湿度变化影响,导致含水率变化,从而导致楼梯板膨胀、收缩、起拱、变形;另外,当楼梯板表面(尤其是公共场所的楼梯板)吸附了空气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后,有机物不易溶于水,时间一长,形成污垢,表面变脏。而且这些有机污垢在水中的溶解度小,用水很难擦洗干净;一些楼梯板大量使用劣质涂料,其有害物质在常温下会缓慢的挥发而进入空气中,它可导致人们产生精神紊乱、呼吸性疾病、内分泌失调、贫血、白血病,已严重地危害广大住户的健康,
3.现有技术中的实木复合楼梯板可以分为三层实木复合楼梯板和多层实木复合楼梯板,三层实木复合楼梯板是由三层实木单板交错层压而成,即根据木材纤维走向,表层和底层采取单块纵向排列,芯层采取横向排列,即表层为优质阔叶材规格板条镶拼板;芯层由普通软杂规格木版条组成;底层为旋切单板,各层结构用胶层压而成。由于其芯层为多块横向排列,因此楼梯板的横向强度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纵向结构只有表层和底层两层单板,其纵向强度不够,在楼梯板下没有大面积支撑物的情况下,容易受力而断裂。
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楼梯板产品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解决楼梯板的清洁、净化、环保等问题已十分迫切,尤其是室内环境,它与人朝夕相伴,与健康息息相关。对使用的楼梯板要求不仅美观、实用,而且稳定性要好,强度要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实木复合楼梯板纵向强度不够,稳定性差,在楼梯板下没有大面积支撑物的情况下,容易受力而断裂,另外不美观,不耐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层木制楼梯板及其制造方法。
7.(二)技术方案
8.一种多层木制楼梯板,包括有面皮,缓冲层,拉力层,松木排骨纹层,松木背板层,面皮,缓冲层,拉力层,松木排骨纹层,松木背板层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设置,拉力层包括多块纤维板,纤维板沿拉力层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松木排骨纹层包括多块松木板,松木板沿松木排骨纹层宽度方向依次排列。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拉力层的一端沿拉力层的长度方向成型有第一卡槽,另一端沿拉力层的长度方向开有与第二卡槽。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挂板,竖板,挂板的一端成型有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一卡块,第一卡块嵌设在第一卡槽内部,用于固定挂板与楼梯板,竖板的一端成型有与第二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嵌设在第二卡槽内部,用于固定竖板与楼梯板。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拉力层和松木排骨纹层为速生树木的木材,缓冲层为旋切单板的木材,松木背板层为旋切单板或者薄木木材,面皮为樟松、落叶松、辐射松材料。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面皮表面刷有一层金属漆。
13.一种如上所述多层木制楼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1、将面皮进行漂白,漂白之后脱水烘干,再进行面皮染色上料,然后对其平整烘干;
15.步骤2、将面皮的边角进行修剪使其与缓冲层形状相同,再将其与缓冲层压贴,
16.步骤3、将该多层实木楼梯板用四面刨机器进行齐口开槽,使拉力层的一端成型有卡块,另一端开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
17.步骤4、用砂光定厚机对拉力层,松木排骨纹层,松木背板层进行定厚,之后依次将拉力层,松木排骨纹层,松木背板层与缓冲层进行压贴;
18.步骤5、最后将面皮表面进行拉丝抛光工艺;
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制作步骤的面皮时,先将面皮进行砂光处理,再用海绵辊涂抹格丽斯油漆对其进行白色打底,均匀涂抹后,对其进行红外线烘干,然后用胶布辊对其涂抹格丽斯油漆当保护底色,再均匀涂抹金属漆或闪光粉,最后红外线烘干收起。
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制作步骤的面皮时,先将面皮进行水性附着剂涂抹,再进行水性金属漆的辊涂,均匀涂抹后,对其进行红外线烘干,再均匀涂抹水性附着剂,然后对其涂抹格丽斯油漆当保护底色,再均匀涂抹金属漆或闪光粉,最后红外线烘干收起。
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缓冲层2厚度为2~4mm,拉力层3厚度为5~8mm,松木排骨纹层4厚度为3~6mm,松木背板层5厚度为3~5mm。
22.(三)有益效果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4.(1)纤维板与松木板之间相互交错排列,能进一步提高多层木制楼梯板的平稳性和强度,缓冲层能防止面皮出现波浪开裂,能提高面皮的稳定性,拉力层与松木排骨纹层能提高稳定性,且能平衡多层木制楼梯板,保证木板水平,松木背板层能防止地暖的温度升高造成多层木制楼梯板变形。
25.(2)本发明采用两种面皮的加工工艺,一种采用纯油性油漆进行加工,另一种采用水性油漆和油性油漆组合进行加工,该两种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场合进行选择。
26.(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多层木制楼梯板纵向强度不够,稳定性差,在楼梯板下没有大面积支撑物的情况下,容易受力而断裂,另外不美观,不耐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发明去掉挂板和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1‑
面皮;2

缓冲层;3

拉力层;4

松木排骨纹层;5

松木背板层;6

纤维板;7

松木
板;8

第一卡槽;9

第二卡槽;10

挂板;11

竖板;12

第一卡块;13

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多层木制楼梯板及其制造方法,做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32]
一种多层木制楼梯板,包括有面皮1,缓冲层2,拉力层3,松木排骨纹层4,松木背板层5,面皮1,缓冲层2,拉力层3,松木排骨纹层4,松木背板层5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拉力层3包括多块纤维板6,纤维板6沿拉力层3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松木排骨纹层4包括多块松木板7,松木板7沿松木排骨纹层4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纤维板6与松木板7之间相互交错排列,能进一步提高多层木制楼梯板的平稳性和强度,缓冲层2能防止面皮1出现波浪开裂,能提高面皮1的稳定性,拉力层3与松木排骨纹层4能提高稳定性,且能平衡多层木制楼梯板,保证木板水平,松木背板层5能防止地暖的温度升高造成多层木制楼梯板变形。
[0033]
进一步的,拉力层3的一端沿拉力层3的长度方向成型有第一卡槽8,另一端沿拉力层3的长度方向开有与第二卡槽9。
[0034]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挂板10,竖板11,挂板10的一端成型有与第一卡槽8相对应的第一卡块12,第一卡块12嵌设在第一卡槽8内部,用于固定挂板10与楼梯板,竖板11的一端成型有与第二卡槽9相对应的第二卡块13,第二卡块13嵌设在第二卡槽9内部,用于固定竖板11与楼梯板。
[0035]
进一步的,拉力层3和松木排骨纹层4为速生树木的木材,缓冲层2为旋切单板的木材,松木背板层5为旋切单板或者薄木木材,面皮1为樟松、落叶松、辐射松材料。
[0036]
进一步的,面皮1表面刷有一层金属漆。
[0037]
一种如上所述多层木制楼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步骤1、将面皮1进行漂白,漂白之后脱水烘干,再进行面皮1染色上料,然后对其平整烘干;
[0039]
步骤2、将面皮1的边角进行修剪使其与缓冲层2形状相同,再将其与缓冲层2压贴,
[0040]
步骤3、将该多层木制楼梯板用四面刨机器进行齐口开槽,使拉力层3的一端成型有卡块8,另一端开有与卡块8相对应的卡槽9;
[0041]
步骤4、用砂光定厚机对拉力层3,松木排骨纹层4,松木背板层5进行定厚,之后依次将拉力层3,松木排骨纹层4,松木背板层5与缓冲层2进行压贴;
[0042]
步骤5、最后将面皮1表面进行拉丝抛光工艺;
[0043]
进一步的,在制作步骤1的面皮1时,先将面皮1进行砂光处理,再用海绵辊涂抹格丽斯油漆对其进行白色打底,均匀涂抹后,对其进行红外线烘干,然后用胶布辊对其涂抹格丽斯油漆当保护底色,再均匀涂抹金属漆或闪光粉,最后红外线烘干收起。
[0044]
进一步的,在制作步骤1的面皮1时,先将面皮1进行水性附着剂涂抹,再进行水性金属漆的辊涂,均匀涂抹后,对其进行红外线烘干,再均匀涂抹水性附着剂,然后对其涂抹格丽斯油漆当保护底色,再均匀涂抹金属漆或闪光粉,最后红外线烘干收起,水性附着剂涂抹的目的是能加强水性涂料和油性涂料的粘合强度。
[0045]
进一步的,缓冲层2厚度为2~4mm,拉力层3厚度为5~8mm,松木排骨纹层4厚度为3~6mm,松木背板层5厚度为3~5mm。
[004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安装时,挂板10的一端成型有与第一卡槽8相对应的第一卡块12,第一卡块12嵌设在第一卡槽8内部,竖板11的一端成型有与第二卡槽9相对应的第二卡块13,第二卡块13嵌设在第二卡槽9内部,将挂板10与楼梯板固定,再将竖板11与楼梯板固定,直至将楼道铺满即可,纤维板6与松木板7之间相互交错排列,能进一步提高多层木制楼梯板的平稳性和强度,缓冲层2能防止面皮1出现波浪开裂,能提高面皮1的稳定性,拉力层3与松木排骨纹层4能提高稳定性,且能平衡多层木制楼梯板,保证木板水平,松木背板层5能防止地暖的温度升高造成多层木制楼梯板变形,该多层木制楼梯板解决了现有实木楼梯板稳定性差,强度低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强度。
[0047]
上面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