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鞋用鞋面及鞋的制作方法

2021-09-14 22: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鞋面 鞋底 包括 详细


1.本发明一般而言涉及鞋用鞋面和鞋。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鞋用鞋面、和包括该鞋用鞋面和鞋底的鞋。


背景技术:

2.以往,为使鞋的穿脱容易而往往采用带扣作为紧固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带扣的鞋,且公开了由伸缩自如的橡胶形成该带的内容。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编号第3035815号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由橡胶形成带的情况下,在穿着鞋时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支撑性和合脚感。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穿脱容易且穿着时的支撑性及合脚感优越的鞋用鞋面及鞋。
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10.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鞋用鞋面构成为在穿着时覆盖穿着者的脚。所述鞋用鞋面包括鞋面主体和带部。所述鞋面主体具有从所述穿着者的脚踝部分开口到脚背部分的穿鞋口,且在外脚背侧或内脚背侧中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一结合构件。所述带部包括基端部、前端部及中间部,该基端部固定在所述鞋面主体的与设有所述第一结合构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所述前端部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结合构件结合的第二结合构件,所述中间部连接所述基端部与所述前端部且在穿着时从内脚背侧至外脚背侧或从外脚背侧至内脚背侧地架设在所述穿鞋口。所述基端部的伸缩性比所述中间部大。在所述第一结合构件与所述第二结合构件的结合被解除的状态下,所述前端部因自重而向所述鞋面主体的固定有所述基端部的一侧的外侧下方下垂。
11.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鞋包括:所述鞋用鞋面;和鞋底,与所述鞋用鞋面结合,且构成为在穿着时支承所述穿着者的脚掌。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穿脱容易且穿着时的支撑性和合脚感优越的鞋用鞋面及鞋。
附图说明
14.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的一例的概略侧视图。
15.图2是示出上述鞋的第一结合构件与第二结合构件的结合被解除的状态的概略俯
视图。
16.图3是示出上述鞋的第一结合构件和第二结合构件的结合被解除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17.图4是示出上述鞋的第一结合构件与第二结合构件结合且未对基端部施加张力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18.图5是示出上述鞋的第一结合构件与第二结合构件结合且对基端部施加有张力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19.图6是示出变形例1的鞋的概略侧视图。
20.图7是示出变形例2的鞋的概略俯视图。
21.图8是示出变形例3的鞋的概略俯视图。
22.图9是示出变形例4的鞋的概略俯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0025]2ꢀꢀꢀ
鞋用鞋面
[0026]
20
ꢀꢀ
鞋面主体
[0027]
200 穿鞋口
[0028]
21
ꢀꢀ
带部
[0029]
22
ꢀꢀ
基端部
[0030]
220 伸缩构件
[0031]
23
ꢀꢀ
中间部
[0032]
24
ꢀꢀ
前端部
[0033]
25
ꢀꢀ
第一结合构件
[0034]
26
ꢀꢀ
第二结合构件
[0035]3ꢀꢀꢀ
鞋底
[0036]4ꢀꢀꢀ
穿着者
[0037]
40
ꢀꢀ

[0038]
41
ꢀꢀ
脚踝
[0039]
42
ꢀꢀ
脚背
[0040]
43
ꢀꢀ
脚尖
[0041]
44
ꢀꢀ
脚掌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一边参考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和鞋用鞋面2的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和鞋用鞋面2只不过是一例,且鞋1和鞋用鞋面2的结构不限定于以下的结构。
[0043]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和鞋用鞋面2用于左脚。用于左脚的鞋1以及鞋用鞋面2和用于右脚的鞋1以及鞋用鞋面2呈左右对称,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用于右脚的鞋1以及鞋用鞋面2的说明。
[0044]
1.概要
[004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包括鞋用鞋面2(以下也称为鞋面2)和鞋底3。
[0046]
鞋面2构成为在穿着时覆盖穿着者4的脚40。鞋底3构成为在穿着时支承穿着者4的脚掌44。
[0047]
鞋面2具有鞋面主体20和带部21。
[0048]
鞋面主体20具有从穿着者4的脚踝部分41开口到脚背部分42的穿鞋口200。另外,在鞋面主体20的外脚背侧或内脚背侧中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一结合构件25。
[0049]
带部21包括基端部22、前端部24和中间部23。
[0050]
基端部22固定在鞋面主体20的与设有第一结合构件25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0051]
前端部24设有能够与第一结合构件25结合的第二结合构件26。
[0052]
如图2所示,中间部23连接基端部22和前端部24。另外,中间部23在穿着时从内脚背侧向外脚背侧或从外脚背侧向内脚背侧地架设在穿鞋口200。
[0053]
在本实施方式的鞋面2中,在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的结合被解除的状态下,前端部24因其自重而向鞋面主体20的固定有基端部22的一侧的外侧下方下垂(参照图3)。因此,穿鞋口200不会被带部21堵塞,从而能够维持穿鞋口200较大地开口的状态。由于能够从该较大地开口的穿鞋口200插入脚40,所以能够容易地穿鞋。
[0054]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鞋面2中,基端部22的伸缩性大于中间部23的伸缩性。换言之,基端部22比中间部23更容易伸缩。由此,由于基端部22比中间部23变得柔软,所以变得容易维持前端部24向外侧下方下垂的状态。另外,如图4所示,由于能够一边拉长基端部22一边使第一结合构件25和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因此变得容易使鞋面2紧贴于脚40,从而能够提高鞋1穿着时的支撑性及合脚感。
[0055]
2.细节
[0056]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鞋1和鞋面2。
[0057]2‑
1.鞋
[0058]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是儿童用的鞋。鞋1不限定于儿童用的鞋,也可以为老龄者用的鞋,也可以是青年者用的鞋。鞋1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轻便运动鞋、凉鞋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鞋,也可以是体育运动用的鞋。
[0059]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鞋1包括鞋底3和鞋面2。鞋面2被固定于鞋底3。鞋面2与鞋底3的固定方法的例子中包含粘接、热粘着、缝制等。
[0060]2‑1‑
1.鞋底
[0061]
如图1所示,鞋底3包括下表面30、侧面31和上表面32。
[0062]
下表面30是与地面接触的一侧的面。下表面30可以是平坦的,但优选设有槽、凹凸等。侧面31是从下表面30的外缘向上方立起的部分。上表面32是与穿着者4的脚掌44接触的面,位于与下表面30相反的一侧。
[0063]
脚掌44和上表面32可以直接接触,但也可以隔着配置在上表面32上的鞋垫等而间接接触。
[0064]
上表面32和侧面31的上端缘可以为齐面,但上表面32也可以位于比侧面31的上端缘靠下方的位置。即,上表面32也可以比侧面31的上端缘凹陷。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固定鞋底3和鞋面2。
[0065]
本实施方式的鞋底3包括外底300和层叠在外底300上的中底301(参照图1)。因此,在鞋底3中,外底300的上表面与中底301的下表面重叠。另外,外底300的下表面构成鞋底3的下表面30,中底301的上表面构成鞋底3的上表面32。如图1及图2所示,外底300还优选其前端部(脚尖部分)覆盖鞋面2的脚尖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鞋底3和鞋面2更加牢固地固定,从而能够使鞋底3难以从鞋面2剥离。
[0066]2‑1‑
2.鞋面
[0067]
本实施方式的鞋面2包括鞋面主体20和带部21。
[0068]
(1)鞋面主体
[0069]
鞋面主体20构成为在鞋1被穿着时覆盖脚40,详细地说,构成为覆盖脚掌44以外的部分。鞋面主体20也可以不覆盖脚40的一部分。例如,在鞋1为凉鞋的情况下,鞋面主体20也可以不覆盖脚40的脚尖43。
[0070]
构成鞋面主体2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构成鞋面主体20的材料的例子中包含天然皮革、人造皮革、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树脂等。
[0071]
鞋面主体20可以由单一构件形成,也可以由多个构件形成。例如,鞋面主体20可以结合多个构件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叠合多个坯料而形成。
[0072]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鞋面主体20包括脚尖部分201、前脚背部分202、内脚背部分203、外脚背部分204以及脚跟部分205。
[0073]
脚尖部分201是鞋面主体20中的覆盖脚尖43的部分。脚尖部分201优选由强度及耐久性优越的材料形成。前脚背部分202是鞋面主体20中的覆盖前脚背45的部分。前脚背部分203优选由透气性优越的材料形成。内脚背部分203和外脚背部分204是鞋面主体2中的覆盖脚40的内脚背46和外脚背47的部分。脚跟部分205是鞋面主体2中的覆盖脚40的脚跟48的部分。脚跟部分205优选由缓冲性优越的材料形成。
[0074]
在本实施方式的鞋面主体20中,带部21的基端部22固定在内脚背部分203。内脚背部分203中的固定有基端部22的位置按照基端部22的大小、伸缩性等适当设定。将基端部22固定在内脚背部分203的方法的例子中包含缝制、粘接等。例如,可以叠合多张坯料形成内脚背部分203,并在这些坯料之间夹入基端部22并一起进行缝制。当然,基端部22也可以直接固定在内脚背部分203的表面。
[0075]
在本实施方式的鞋面主体20中,在外脚背部分204设有第一结合构件25。第一结合构件25可以设置在整个外脚背部分204,可以设置在外脚背部分204的一部分,也可以设置在外脚背部分204的多个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鞋面2中,在外脚背部分204设有作为第一结合构件25的搭扣带。
[0076]
本实施方式的穿鞋口200由脚跟部分205的内缘、内脚背部分203的外脚背侧端缘、外脚背部分204的内脚背侧端缘和前脚背部分202的脚跟侧端缘构成。因此,能够使穿鞋口200较大地开口,从而脚40容易插入到鞋1内。
[0077]
(2)带部
[0078]
带部21是带状的构件。带部21包括基端部22、中间部23以及前端部24。中间部23设置在基端部22和前端部24之间,连接基端部22和前端部24。因此,在带部21中,基端部22、中间部23、前端部24依次排列地连接在一起。
[0079]
(i)基端部
[0080]
基端部22固定在鞋面主体20的与设有第一结合部件25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端部22固定在内脚背部分203。因此,基端部22连接鞋面主体20和中间部23。具体而言,基端部22连接内脚背部分203和中间部23。
[0081]
优选基端部22由伸缩材料构成。特别优选基端部22由伸缩性比中间部23大的伸缩材料构成。由此,基端部22变得比中间部22柔软,且前端部24容易维持由于其自重而向外侧下方下垂的状态。
[0082]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基端部22而言,在应变为5%的情况下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优选为0.8n以下。通过发明人的专心研究可知,在前端部24向外侧下方下垂时,基端部22相对于自然长度伸长5%左右。因此,在应变为5%的情况下,通过使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为0.8n以下,能够对基端部22赋予适度的柔软性,从而能够容易地维持前端部24向外侧下方下垂的状态。另外,对于基端部22而言,在应变为5%的情况下施加给基端部22的的载荷更优选为0.6n以下,特别优选为0.35n以下。
[0083]
对于基端部22而言,在应变为40%的情况下的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优选为0.9n以上且2.5n以下。通过发明人的专心研究可知,在将基端部22拉长并使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时,优选使基端部22相对于自然长度伸长40%左右。因此,在应变为40%的情况下,通过使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为0.9n以上,由此在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的状态下,容易使鞋面2与脚40紧贴,从而得以提高鞋1的合脚感和支撑性。另外,在应变为40%的情况下,通过使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为2.5n以下,由此能够容易地拉长基端部22。即,通过使在应变为40%的情况下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为0.9n以上2.5n以下,由此能够同时实现鞋1的合脚感及支撑性的提高和基端部22的易拉长性。另外,对于基端部22而言,在应变为40%的情况下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更优选为1.25n以上1.75n以下。
[0084]
需要说明的是,与基端部22的应变相对的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的值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测量。首先,将鞋1中的基端部22的鞋面主体20侧的端部固定于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autograph ags

x)的一卡盘。接着,将鞋1中的基端部22的中间部23侧的端部固定于拉伸试验机的另一卡盘。然后,在基端部22的鞋面主体20侧的端部始终固定成不移动的状态下,以10mm/min的速度拉伸基端部22的中间部23侧的端部。并且,通过测量拉伸基端部22的中间部23侧的端部时所需的载荷,由此能够计算出相对于基端部22的应变(伸长率)而言的施加给基端部22的载荷。
[0085]
本实施方式的基端部22包括多个伸缩构件220,具体而言,包括两个伸缩构件220。基端部22所包含的伸缩构件220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这些伸缩构件220均与鞋面主体20及中间部23连接。由于基端部22包括多个伸缩构件220,所以能够以基端部22为起点在前后方向(脚长方向)上调整带部21的位置和角度。通过按照脚背42的高度来调整带部21的位置和角度,由此能够提高鞋1的合脚感和支撑性。
[0086]
如上所述,基端部22优选由伸缩材料构成,该伸缩材料的例子中包含扁平橡胶、氨纶纤维等伸缩性的坯料,具有伸缩结构的坯料、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弹簧等。
[0087]
(ii)中间部
[0088]
中间部23设置在基端部22和前端部24之间。由于中间部23的伸缩性比基端部22的伸缩性小,所以中间部23由比基端部22难以伸长的材料制成。中间部23可以由伸缩材料制
成,也可以不由伸缩材料制成。
[0089]
在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了的状态下,中间部23从内脚背侧至外脚背侧或从外脚背侧至内脚背侧地架设在穿鞋口200。另外,在第一结合构件25和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了的状态下,中间部23的表面露出在外侧。因此,可以在中间部23的表面设置各种装饰物。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部23的表面设有鞋带风格的装饰物。
[0090]
在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了的状态下,中间部23的背面与脚背42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中间部23的背面与脚背42直接接触。即,优选中间部23的至少一部分与脚背42直接接触。由此,能够提高穿着鞋1时的合脚感和支撑性。在中间部23的背面与脚背42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优选中间部23的背面由缓冲性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鞋1的穿着感。
[0091]
在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且未对基端部22施加张力的状态下,优选中间部23的沿着脚长方向(与脚宽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心线(图4所示的x

x线)比穿鞋口200的沿着脚长方向(与脚宽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心线(图4所示的y

y线)更向外脚背侧以及内脚背侧中的设有基端部22的一侧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中间部23的中心线比穿鞋口200的中心线更向内脚背侧偏移。因此,在穿着鞋1时,如图5所示,由于一边拉伸基端部22一边使第一结合构件25和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因此变得容易使中间部23和脚背42紧贴,从而能够提高鞋1的合脚感和支撑性。另外,由于能够提高步行时的脚掌44与鞋底3的上表面32的紧贴性,所以能够抑制脚40的浮起。中间部23的中心线与穿鞋口200的中心线的偏移可按照基端部22的自然长度、伸长容易度等来适当设定,但优选为基端部22的自然长度的10%以上50%以下,更优选为基端部22的自然长度的25%以上40%以下。
[0092]
在穿着时,优选中间部23的脚尖侧端缘230与穿鞋口200的脚尖侧端缘(前脚背部分202的脚跟侧端缘)一致、或者比穿鞋口200的脚尖侧端部206(前脚背部分202的脚跟侧端缘)更位于脚尖侧(参考图1及图3)。在这种情况下,当在穿着鞋1的状态下使鞋1弯曲时,能够防止中间部23的脚尖侧端缘230与脚背42触碰的情况。
[0093]
(iii)前端部
[0094]
前端部24设置在带部21的前端。前端部2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在穿着鞋1时容易把持前端部24的形状。另外,如上所述,在解除了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的结合的状态下,前端部24由于其自重而向外侧下方下垂,因此,前端部24的形状,大小、重量被适当设定,以使前端部24容易下垂。
[0095]
在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了的状态下,由于前端部24的表面露出在外侧,所以在前端部24的背面设有第二结合构件26(参考图2)。第二结合构件26可以设置在前端部24的整个背面,也可以设置在前端部24的背面的一部分,也可以设置在前端部24的背面的多个部分。
[0096]
由于第二结合构件26能够与第一结合构件25结合,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结合构件26与第一结合构件25同样地为搭扣带。
[0097]2‑1‑
3.穿脱鞋时的动作
[0098]
以下,说明穿着本实施方式的鞋1时的动作。
[0099]
(1)穿鞋的情况
[0100]
首先,将脚40从穿鞋口200插入到鞋1内。在穿着鞋1之前,如图2及图3所示,前端部
24由于其自重而向外侧下方下垂,因此维持穿鞋口200较大地开口的状态。由此,在穿鞋1时,穿鞋口200不会被带部21堵塞,容易将脚40插入穿鞋口200,从而穿着者4能够容易地穿着鞋1。例如,即使穿着者4为幼儿、老龄者,也能够容易地将脚40插入到鞋1内。
[0101]
接着,将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此时,一边拉长基端部22一边使第一结合构件25和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由此,中间部23与脚背42变得容易紧贴,从而能够提高鞋1的合脚感和支撑性。另外,鞋底3的上表面32和脚掌44变得容易紧贴,从而能够抑制脚40的浮起。
[0102]
(2)脱鞋的情况
[0103]
在脱鞋1的情况下,仅仅解除第一结合构件25与第二结合构件26的结合,就能够解除脚40的约束,另外由于能够将脚40从开口较大的穿鞋口200中拔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鞋1脱下。
[0104]
3.变形例
[0105]
鞋1和鞋面2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
[0106]3‑
1.变形例1
[0107]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中,带部21的基端部22包括多个伸缩构件220,但不限于此。
[0108]
例如,如图6所示的变形例1的鞋1那样,基端部22也可以由单一的伸缩构件220构成。
[0109]3‑
2.变形例2~4
[0110]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中,第一结合构件25和第二结合构件26是搭扣带,但不限于此。
[0111]
例如,如图7所示的变形例2的鞋1那样,第二结合构件26也可以是卡挂在第一结合构件25上的挂钩。即,可以是第一结合构件25为承受件、第二结合构件26为钩件。
[0112]
例如,如图8所示的变形例3的鞋1那样,也可以是,第一结合构件25包括多个微小突起、第二结合构件26包括多个微小突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构成第一结合构件25的微小突起的间隙中嵌入构成第二结合构件26的微小突起,从而能够使第一结合构件25和第二结合构件26结合。
[0113]
例如,如图9所示的变形例4的鞋1那样,第一结合构件25和第二结合构件26也可以是能够彼此吸引的磁铁。在变形例4的鞋1中,由于第二结合构件26包括多个棒状磁铁,因此与第二结合构件26由板状的单一磁铁构成的情况相比,前端部24变得容易弯曲。
[0114]3‑
3.其他变形例
[0115]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鞋1中,带部21的基端部22固定在鞋面主体20的内脚背侧,且在鞋面主体20的外脚背侧设有第一结合构件25,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基端部22固定在鞋面主体20的外脚背侧,并且在鞋面主体20的内脚背侧设有第一结合构件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