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4: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医疗器械 束缚 训练 网带 盆底肌群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


背景技术:

2.盆底肌训练能够有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子宫脱垂、痔疮、慢性盆腔痛等盆底功能障碍类病症,尿失禁可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目前普遍认为尿道的支持系统受到损伤和尿道发生病变而导致括约肌本身发生功能障碍是造成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且认为前者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临床常用合成吊带加强耻骨的尿道韧带技术、微阴道单切口的微小吊带术等外科手段治疗尿失禁,而尿失禁也是男性前列腺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众所周知外科手术的并发症较高,包括术中出血、膀胱尿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排尿困难、网片侵蚀等。因此,盆底肌训练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具有无创、风险小、疗效好的优点。
3.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让患者缓慢收缩并放松盆底肌肉群,一收一放为一组,每组维持10秒,(即收缩10秒,放松10秒)每天练习3次,每次10组。然而,现有的方法存在很多弊端,首先这是一种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的训练方法,并没有客观数据或证据来证明患者是否训练正确或训练到位,而这将直接影响治疗进度及效果,目前市场和临床已有的针对盆底肌修复的各种仪器设备,但是并没有用于监测盆底肌训练是否有效的仪器,病人在进行盆底肌训练过程中,节奏和动作幅度往往不够规范,训练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能辅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保障训练的有效性,达到加快病人康复的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包括:
7.网带本体,所述网带本体包括至少两条带体,各所述带体交汇连接,形成与臀部形状匹配的穿戴空间;
8.传感件,所述传感件至少为一个,所述传感件设置在所述网带本体上,所述传感件用于检测盆底肌和/或盆底肌群的张紧和/或松弛状态。
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带体延伸经过或靠近人体的盆底肌感应区域,所述传感件连接在所述带体上和所述盆底肌感应区域相贴合;
10.所述的盆底肌检测区域为:盆底肌张紧时,人体上也随之张紧的区域。
1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网带本体上对应人体的臀部、阴部、肛门部、大腿根部和肛门外侧附近位置中的部分或全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相应的传感件。
12.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网带本体包括腰部带体和裆部带体,所述腰部带体绕人体腰部周向设置,所述裆部带体连接所述腰部带体,所述传感件和所述裆部带体相连接。
13.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传感件包括贴片和应变片,所述贴片沿所述裆部带体延伸
设置,所述应变片设置在所述贴片上。
14.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贴片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裆部带体两侧的第一贴片部和第二贴片部;
15.所述应变片包括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所述第一应变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贴片部上,所述第二应变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贴片部上。
16.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裆部带体具有前裆段和后裆段,在由所述前裆段向所述后裆段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贴片的宽度尺寸逐渐增大。
17.作为优选的方案,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裆部带体两侧的两个辅助带体,所述辅助带体一端连接所述腰部带体,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裆部带体上,所述贴片和所述辅助带体相连接。
18.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贴片沿垂直所述裆部带体的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边,两个所述斜边分别和相应的辅助带体连接。
1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腰部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和第二粘贴,所述第一粘贴和所述第二粘贴可拆卸地连接;
20.所述第一粘贴沿所述腰部带体延伸,且所述第一粘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粘贴,所述裆部带体一端和所述腰部带体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三粘贴,所述第三粘贴和所述第一粘贴可拆卸地连接。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2.本技术的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能够对进行盆底肌训练的患者进行监测,通过传感件准确反应病人在进行盆底肌训练时肌肉收缩与放松动作是否到位,辅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保障训练的有效性,达到加快病人康复的效果。本技术中,将传感件设置在束缚网带上特定部位,方便了患者使用,患者只需要穿上该束缚网带,传感件自然都能处于较为合适的位置,准确监测患者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的网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去掉传感件的结构图;
26.图4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的网带本体中的传感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的剖视图。
28.图中标示:1、传感件;11、第一应变片;12、第二应变片;13、贴片;13a、中间折痕部;131、上贴片;132、下贴片;132a、第一贴片部;132b、第二贴片部;133、上部边;134、下部边;135、斜边;2、显示端;21、显示屏;3、线缆;4、网带本体;41、腰部带体;411、第一粘贴;412、第二粘贴;42、裆部带体;421、第三粘贴;43、辅助带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
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包括网带本体4和传感件1。所述网带本体4包括至少两条带体,各所述带体交汇连接,形成与臀部形状匹配的穿戴空间。所述传感件1至少为一个,所述传感件1设置在所述网带本体4上,所述传感件1用于检测盆底肌和/或盆底肌群的张紧和/ 或松弛状态。
35.通过在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上设置传感件1能够对进行盆底肌训练的患者进行监测,通过传感件1准确反应病人在进行盆底肌训练时肌肉收缩与放松动作是否到位,辅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保障训练的有效性,达到加快病人康复的效果。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将传感件1固定在束缚网带上的特定部位,则方便不同的用户穿戴后,该传感件1都能处于较为合适的位置,提高传感件1的检测准确度,也方便了患者使用。
36.其中,束缚网带可以为具有弹性的裤状结构,在病人穿上该束缚网带后,束缚网带和人体皮肤紧密接触,从而提高了传感件1的检测准确性。该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裤子使用,裤子穿在束缚网带外壁,提高传感件1和人体紧密度。
37.其中,所述带体延伸经过或靠近人体的盆底肌感应区域,所述传感件1连接在所述带体上和所述盆底肌感应区域相贴合。所述的盆底肌检测区域为:盆底肌张紧时,人体上也随之张紧的区域。
38.该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可以包括多个传感件1。所述网带本体4上对应人体的臀部、阴部、肛门部、大腿根部和肛门外侧附近位置中的部分或全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相应的传感件1。通过设置多个传感器提高检测准确度。
39.实施例2,参见图2和图3所示的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的网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4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网带本体4包括腰部带体41和裆部带体42,所述腰部带体41绕人体腰部周向设置,所述裆部带体42连接所述腰部带体41,所述传感件1和所述裆部带体42相连接。裆部带体42途径部位均是靠近盆底肌检测区域的位置,在裆部带体42上设置传感件1,使得传感件1能和盆底肌检测区域靠近,提高检测精度。
41.所述传感件1包括贴片和应变片,所述贴片沿所述裆部带体42延伸设置,所述应变片设置在所述贴片上。该应变片沿着贴片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具有一定的宽度,该应变片具有较大的检测区域。贴片内部具有夹层,应变片设置在该夹层内。
42.参见图4和图5所示,贴片包括上贴片131和下贴片132;所述上贴片131 和所述下贴片132相连接,所述上贴片131和所述下贴片132之间形成容纳区,所述应变片设置在所述上贴片131和所述下贴片132之间的容纳区内。该应变片容纳在贴片内,灵敏度高。应变片和贴片可拆卸地连接。贴片可为口袋状,上、下贴片之间具有开口部,方便应变片装入。或者上下贴片直接粘贴连接,在拆卸时,只要撕开上下两个贴片即可。贴片为一次性耗材,在使用完毕后,可以取出应变片,将贴片丢弃。
43.所述贴片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裆部带体42两侧的第一贴片部132a和第二贴片部132b,该两个贴片部形状相对称,分别向人体两侧的臀部延伸一定长度,增大应变片的监测面积。
44.参见图2、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贴片具有中间折痕部13a,所述传感件1包括第一应变片11和第二应变片12,所述第一应变片11和所述第二应变片12分别设置在所述贴片上位于所述中间折痕部13a的两侧。中间折痕部13a对应人体两侧臀部之间的位置,便于两个应变片分别检测两侧臀部的动作。
45.具体的,所述贴片13包括下贴片132和两个上贴片131,所述中间折痕部 13a设置在所述下贴片132上,将所述下贴片132分割为第一贴片部132a和第二贴片部132b。两个所述上贴片131中的一者和和所述第一贴片部132a连接,另一者和所述第二贴片部132b连接,所述第一应变片11设置在所述第一贴片部132a和相应的上贴片131之间,所述第二应变片12设置在所述第二贴片部 132b和相应的上贴片131之间。
46.其中,所述中间折痕部13a包括设置在所述贴片上的条形凹槽。该折痕部的设置,容易弯折,提高使用舒适度。
47.所述裆部带体42具有前裆段和后裆段,在由所述前裆段向所述后裆段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贴片的宽度尺寸逐渐增大。具体的,参见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贴片包括上部边133和下部边134;所述中间折痕部13a由所述上部边133 延伸至所述下部边134,其中,上部边133长度大于下部边134,所述贴片的两侧设斜边135。中间折痕部13a对应人体左右臀部之间的位置,下部边134位于阴道口一侧,上部边133位于肛门一侧,该贴片的形状和臀部容易运动的部位匹配度高,容易检测到臀部动作。
48.参见图2和图3所示,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裆部带体42两侧的两个辅助带体43,所述辅助带体43一端连接所述腰部带体41,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裆部带体42上,所述贴片和所述辅助带体43相连接。辅助带体43在传感件1的另一端支撑传感件1,使得传感件1能保持与人体皮肤接触。
49.所述贴片沿垂直所述裆部带体42的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边135,两个所述斜边135分别和相应的辅助带体43连接。
50.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腰部带体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411和第二粘贴412,所述第一粘贴411和所述第二粘贴41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粘贴411沿所述腰部带体41延伸,且所述第一粘贴4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粘贴412,所述裆部带体42一端和所述腰部带体41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三粘贴421,所述第三粘贴421和所述第一粘贴
411可拆卸地连接。通过设置三个粘贴使得本技术的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穿戴和拆卸方便,且便于患者根据自身身材调节松紧,患者使用体验好。
51.实施例3,如图1所示的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还包括显示端2,所述显示端2和所述传感件1数据传输连接。显示端2能显示所述传感件1检测得到的数据。传感件1能准确反应病人在进行盆底肌训练时肌肉收缩与放松动作是否到位,并通过显示端2显示相应信息,反馈信息给病人。
52.显示端2通过线缆3和所述传感件1电连接,所述显示端2可以具有显示屏21、扬声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显示屏21、所述扬声器均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显示屏21和扬声器分别通过显示和声音提示病人训练节奏、提示病人训练错误,并提示纠正,从而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53.在具体操作时,病人先穿上该盆底肌群训练用束缚网带,然后打开显示端2 的开关,跟着扬声器的语音提示(收缩放松)进行训练,操作简单方便。病人在进行有效盆底肌训练时,臀大肌也会跟着收缩和放松,传感件1就是感应臀部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比,并通过线缆3将数据传送至显示端2,显示端2通过显示屏21和扬声器进行反馈,最后予以动作纠正。显示屏21的显示界面的左上角显示组数(第几组),左下角显示倒计时器,中间设有动画人像带动着一起做,不枯燥,右上角设有文字讲解,当不清楚时可以点击查看。该显示屏21的设计,提升了患者使用体验。
5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