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立体停车实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1-08-31 17: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停车 物业 通信 申请 方法
立体停车实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以及物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越来越多,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为了解决停车位紧张的问题,一些商业中心通过立体停车库来实现车辆的停放,现有的立体停车需要用户自己确定停车信息,例如车辆在立体停车库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车辆的提取,此种方式需要用户自行记忆停车信息,用户无法方便的使用立体停车以及远程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实现远程从立体车库中提出车辆,并且无需用户记忆停车信息,方便用户远程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立体车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立体车库接收待入库的车辆,通过立体车库的识别部采集车辆图像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确定待入库的车辆的入库的第一位置,对该车辆图像识别确定车辆的第一车牌,将该第一位置与第一车牌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绑定建立映射关系;

立体车库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提车请求,该提车请求包括:第一车牌以及第二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的识别部依据第一车牌查询与第一车牌绑定的第一人脸图像,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一致,若一致,确定验证通过,提取该第一车牌的缴费信息,确定第一车牌缴费成功后,识别部向立体车库发送取车指令,该取车指令包括:第一位置;

步立体车库将第一位置的车辆传送至目标取车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驱动部、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输送部和识别部,支撑框架包括底座和连接于底座上方的支架,底座用于供车辆进入立体车库,支架构成立体车库的立体框架,驱动部为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架;第一传动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第二传动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一活动组件、第二活动组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传动部的动力输出至第二传动部;输送部包括若干个收容部和连接收容部的摆动架,收容部用于容纳车辆,摆动架铰接于收容部,;识别部位于底座的一侧;其中,所述识别部包括:通信单元;

立体车库,用于接收待入库的车辆;采集车辆图像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确定待入库的车辆的入库的第一位置,对该车辆图像识别确定车辆的第一车牌,将该第一位置与第一车牌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绑定建立映射关系;

立体车库,还用于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提车请求,该提车请求包括:第一车牌以及第二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的识别部依据第一车牌查询与第一车牌绑定的第一人脸图像,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一致,若一致,确定验证通过,提取该第一车牌的缴费信息,确定第一车牌缴费成功后,识别部向立体车库发送取车指令,该取车指令包括:第一位置;将第一位置的车辆传送至目标取车位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使得终端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步骤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立体车库接收待入库的车辆,通过立体车库的识别部采集车辆图像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确定待入库的车辆的入库的第一位置,对该车辆图像识别确定车辆的第一车牌,将该第一位置与第一车牌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绑定建立映射关系;立体车库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提车请求,该提车请求包括:第一车牌以及第二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的识别部依据第一车牌查询与第一车牌绑定的第一人脸图像,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一致,若一致,确定验证通过,提取该第一车牌的缴费信息,确定第一车牌缴费成功后,识别部向立体车库发送取车指令,该取车指令包括:第一位置;立体车库将第一位置的车辆传送至目标取车位置。这样就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方便的远程提车,并且上述提车时采用了人脸识别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因此其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立体车库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立体车库10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立体车库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立体停车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果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图1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立体车库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立体车库10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立体车库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10可以应用于智慧停车领域,立体车库10包括支撑框架100、驱动部150、第一传动部200、第二传动部250、输送部300和识别部350,支撑框架100包括底座110和连接于底座110上方的支架120,底座110用于供车辆进入立体车库10,支架120构成立体车库10的立体框架,驱动部150为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架120;第一传动部2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2、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链条203和第二链条204,第二传动部25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动件251、第二传动件252、第一活动组件、第二活动组件、第一框架253和第二框架254,第一传动部200的动力输出至第二传动部250;输送部300包括若干个收容部310和连接收容部310的摆动架320,收容部310用于容纳车辆,摆动架320铰接于收容部310,收容部310和摆动架32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可以起到力平衡的效果;识别部350位于底座110的一侧,用于识别车辆的车牌号以及识别人脸图像是否一致,在判定车辆为授权停车的车辆后,控制驱动部150工作,以将车辆输送至目标停车位置。识别部350可以包括摄像头、通信单元(例如通信天线)、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部件,由于该立体车库10采用智能化识别车牌号的方式确定是否开启驱动部150工作,进而确定是否让车辆停车,无需人工参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具体的,驱动部150的输出轴连接于离合器160,离合器160连接于第一转轴201,离合器160用于断电自锁,以确保车辆输送过程中的安全。第二转轴202与第一转轴201在立体车库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205和第二齿轮206,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三齿轮207和第四齿轮208,第一齿轮205和第三齿轮207间隔设置第一转轴201,第二齿轮206和第四齿轮208间隔设置于第二转轴202,第一链条203套设于第一齿轮205和第二齿轮206,用于将第一齿轮205的动力传递至第二齿轮206;第二链条204套设于第三齿轮207和第四齿轮208,用于将第三齿轮207的动力传递至第四齿轮208。其中,第一齿轮205和第三齿轮207的径向尺寸保持一致,且第二齿轮206和第四齿轮208的径向尺寸保持一致,第一齿轮205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齿轮206的径向尺寸。当驱动部150开启时,动力通过离合器160传递至第一转轴201,带动第一转轴201转动,然后第一转轴201上的第一齿轮205和第三齿轮207同时转动,第一链条203和第二链条204转动分别带动第二齿轮206和第四齿轮208转动,以带动第二转轴202转动,进而将动力传输至第二传动部250,第一传动件251、第二传动件252、第一活动组件、第二活动组件、第一框架253和第二框架254等均跟随运动,以将车辆输出至目标停车位置。且通过较为合理的齿轮大小配合,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速效果,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提供较大的输送动力。其中,第一转轴201通过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安装于支架120,第一支座内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支座内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第一转轴201可相对于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转动。第一转轴201通过卡簧安装于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的预设位置,避免产生晃动。

进一步的,第一传动件251与第二齿轮206并列设置,第二传动件252与第四齿轮208并列设置,且第一传动件251、第二传动件252均套设于第二转轴202,第一框架253位于第一传动件251远离第二齿轮206的一侧,第二框架254位于第二传动件252远离第四齿轮208的一侧,且第一框架253和第二框架254均固定于所述支架120,所述第一框架253和所述第二框架254为弧形跑道型框架,包括嵌套设置的内环a和外环b,内环a和外环b之间形成滑槽j,第一活动组件滑动安装于第一框架253的滑槽j内,第二活动组件滑动安装于第二框架254的滑槽j内,所述输送部300安装于第一活动组件和第二活动组件之间。当驱动部150的动力传递至第一传动件251和第二传动件252时,带动第一活动组件循环转动于第一框架253的滑槽j,且带动第二活动组件循环转动于第二框架254的滑槽j,进而带动输送部300在支架120内的立体空间活动,实现停车的目的。其中,内环a和外环b之间通过成对设置的连接件l连接,连接件l固定连接于支架120,内环a的内部设置有减重孔,内环a的上部和下部位呈对称设置,内环a的上部具有弯折相连的第一段a1、第二段a2和第三段a3,第一段a1、第二段a2和第三段a3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35°,且通过圆角过渡,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可以提高支撑强度。

第一传动件251大致为圆盘状结构,周侧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传动槽251a,每个传动槽251a由相邻的传动齿围设形成,且传动槽251a的开口向外张开,传动槽251a的边缘部位呈圆滑状,有助于较为顺畅的将动力传递至第一活动组件。第二传动件252具有与第一传动件251相同的结构。第一活动组件包括承载件400、弧形连接件450和三角连接件500,承载件400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410和第二部分420,第一部分410设置有卡槽411,用于将承载件400卡接于第一框架253的滑槽j内,第二部分420设置有光滑的卡轨421,第二部分420位于面对第一传动件251的一侧,卡轨421用于卡接于传动槽251a内,以使得第一传动件251与第一活动组件之间形成动力连接。弧形连接件450铰接于第一部分410和第二部分420之间,三角连接件500与弧形连接件450并排设置,且铰接于第一部分410和第二部分420之间。三角连接件500呈正三角形,具有第一连接点510、第二连接点520和第三连接点530,第一连接点510和第二连接点520分别铰接于相邻的承载件400,第三连接点530通过连接轴550铰接于输送部300的摆动架320。第二活动组件具有与第一活动组件相同的结构,不再赘述。

所述识别部350可以为高精度摄像头,通过采集车辆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将车辆图像进行比对的方式判断是否为已经完成注册缴费的车辆,在判定为已经完成注册缴费的车辆时,依据人脸图像对提车对象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向驱动部150发送控制信息,用于驱动第一传动部200、第二传动部250和输送部300同步运动,以将空的输送部300放至最低位置,供车辆驶入收容部310内,待收容部310上设置的重力传感器检测到车辆驶入且稳定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控制驱动部150再次开启,以将车辆输送至目标取车位置。通过采集图像进行比对的方式,确保完成注册缴费的车辆可以停车,且通过检测收容部310上车辆重量的方式,可以确保车辆是否停靠稳定,以便后续将车辆输送至合适位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较高。

参阅图4,图4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如图1、图2、图3所示的立体车库实现,如图4所示,上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立体车库接收待入库的车辆,通过立体车库的识别部采集车辆图像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确定待入库的车辆的入库的第一位置,对该车辆图像识别确定车辆的第一车牌,将该第一位置与第一车牌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绑定建立映射关系;

步骤s402、立体车库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提车请求,该提车请求包括:第一车牌以及第二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的识别部依据第一车牌查询与第一车牌绑定的第一人脸图像,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一致,若一致,确定验证通过,提取该第一车牌的缴费信息,确定第一车牌缴费成功后,识别部向立体车库发送取车指令,该取车指令包括:第一位置;

步骤s403、立体车库将第一位置的车辆传送至目标取车位置。

上述立体车库将第一位置车辆传送至目标取车位置的结构类的传动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1、图2、图3所示的结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立体车库接收待入库的车辆,通过立体车库的识别部采集车辆图像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确定待入库的车辆的入库的第一位置,对该车辆图像识别确定车辆的第一车牌,将该第一位置与第一车牌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绑定建立映射关系;立体车库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提车请求,该提车请求包括:第一车牌以及第二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的识别部依据第一车牌查询与第一车牌绑定的第一人脸图像,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一致,若一致,确定验证通过,提取该第一车牌的缴费信息,确定第一车牌缴费成功后,识别部向立体车库发送取车指令,该取车指令包括:第一位置;立体车库将第一位置的车辆传送至目标取车位置。这样就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方便的远程提车,并且上述提车时采用了人脸识别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因此其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示例的,上述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一致,具体可以包括:

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分别输入相同的卷积神经网络运算得到两个卷积运算结果,将两个卷积运算结果分别执行全连接运算得到两个全连接运算结果,将两个全连接运算结果执行差运算得到差值,若该差值小于第一阈值,确定一致,否则确定不一致。

若上述差值为矩阵或向量,则该差值小于第一阈值具体可以为:矩阵或向量的所有元素值的平均值小于第一阈值,当然还可以为,矩阵或向量的所有元素值的最大值小于第一阈值等等。

示例的,若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核为3*3卷积核,则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分别输入相同的卷积神经网络运算得到两个卷积运算结果具体可以包括:

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输入矩阵和第二输入矩阵,将第一输入矩阵与卷积核执行卷积运算得到第一卷积运算结果,将第二输入矩阵与卷积核执行卷积运算得到第二卷积运算结果,具体包括:

将第一输入矩阵【h】【w】按先行后列存储于存储器,运算单元(具体可以未识别部内设置的处理器或ai处理器)对前三行元素值执行运算步骤得到卷积运算结果的多个卷积值,运算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从输入矩阵【h】【w】的前三行元素值中提取3*6个元素值得到矩阵【3】【6】11,运算单元将矩阵【3】【6】11按先列后行存储于缓存,运算单元提取卷积核【3】【3】,将矩阵【3】【6】11按行方向滑动4次得到4个矩阵【3】【3】11,将4个矩阵【3】【3】1与卷积核【3】【3】执行卷积运算得到4个卷积值,运算单元从第一输入矩阵【h】【w】中提取矩阵【3】【6】11之后的矩阵【3】【4】(在后续的提取中,每次提取【3】【4】,然后与前一【3】【6】的后2列组成新的矩阵【3】【6】),将矩阵【3】【6】11的前4列元素值删除后将后2列元素值与矩阵【3】【4】组成矩阵【3】【6】21;将【3】【6】21按先列后行存储于缓存,将矩阵【3】【6】21按行方向滑动4次得到4个矩阵【3】【3】21,将4个矩阵【3】【3】21与卷积核【3】【3】执行卷积运算得到4个卷积值,遍历输入矩阵3*w个元素值(即前3行元素值)后得到卷积运算结果的多个卷积值后,卷积滑动窗口沿行移动后,运算单元对前3行的后续行元素值执行运算步骤得到卷积运算结果的多个卷积值,将前3行的多个卷积结果以及后续行的多个卷积核组合起来得到第一卷积运算结果。将第二输入矩阵【h】【w】执行类似第一输入矩阵【h】【w】的卷积运算得到第二卷积运算结果(具体可以参见第一卷积运算结果的方式)。

对于后续行是以3行为基本单元的元素值,具体的运算方式可以参见前3行的方式,上述【h】【w】表示输入矩阵的行值、列值,上述第一输入矩阵和第二输入矩阵中的【h】【w】相同仅仅是表示输入矩阵的尺寸(即列值、行值相同)相同,并不表示其内部的元素值也相同。

其中,【3】【6】11中的下标数值表示三行元素值的提取次数,上标数值表示三行元素值的最小行值。

示例的,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立体车库在确定车辆位于目标取车位置时,向智能手机发送提车提示信息,该提车提示信息包括:车辆到达目标取车位置的时间。

示例的,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立体车库在确定车辆位于目标取车位置时,启动计时器,当计时器的时间超过时间阈值时,将该车辆重新放入立体车库的停车位置,并向智能手机发送超时提醒信息。

此种方式对于超时停放的用户进行超时提醒,避免占用其他用户的时间。

示例的,上述方法中,若立体车库接收到多个提车请求,确定多个提车请求的多个接收时间;立体车库按多个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执行多个提车请求。此种方式直接按时间来排序执行提车请求。

示例的,上述方法中,若立体车库接收到多个提车请求,提取多个提车请求对应的多个手机号码,依据该多个手机号码确定多个vip等级,立体车库优先执行vip等级高的提车请求。

此种方式依据vip等级来执行提车请求,例如金卡>银卡>普通卡。按尊贵等级来执行提车请求的先后顺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驱动部、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输送部和识别部,支撑框架包括底座和连接于底座上方的支架,底座用于供车辆进入立体车库,支架构成立体车库的立体框架,驱动部为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架;第一传动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第二传动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一活动组件、第二活动组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传动部的动力输出至第二传动部;输送部包括若干个收容部和连接收容部的摆动架,收容部用于容纳车辆,摆动架铰接于收容部,;识别部位于底座的一侧;其中,所述识别部包括:通信单元;

立体车库,用于接收待入库的车辆;采集车辆图像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确定待入库的车辆的入库的第一位置,对该车辆图像识别确定车辆的第一车牌,将该第一位置与第一车牌以及第一人脸图像绑定建立映射关系;

立体车库,还用于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提车请求,该提车请求包括:第一车牌以及第二人脸图像,立体车库的识别部依据第一车牌查询与第一车牌绑定的第一人脸图像,将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一致,若一致,确定验证通过,提取该第一车牌的缴费信息,确定第一车牌缴费成功后,识别部向立体车库发送取车指令,该取车指令包括:第一位置;将第一位置的车辆传送至目标取车位置。

上述立体车库的结构可以参见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上述立体车库还可以用于执行如图4所示实施例的示例方案或细化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