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3: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电源 结构 地说 减震


1.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通用的结构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以改进电源装置的冷却和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2.电磁感应加热简称感应加热,是加热导体材料比如金属材料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金属热加工、热处理、焊接和熔化。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感应加热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感应线圈,交流电源和工件。根据加热对象不同,可以把线圈制作成不同的形状。线圈和电源相连,电源为线圈提供交变电流,流过线圈的交变电流产生一个通过工件的交变磁场,所述磁场使工件产生涡流来加热。因此电磁感应加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经常使用在厂房内,厂房内经常有各种大型机器运行和搬运车辆行驶,常会引起大功率高频电源柜震动,同时大功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工作时,由于其内部设置了大量电器功率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热,容易影响电器元件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器元件损害或是酿成事故。
3.目前大功率高频电磁感应电源制冷效果较差,并且制冷需要消耗能量,造成能源浪费,不利于大功率高频电磁感应电源高效生产和大范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解决大功率高频电磁感应电源装置制冷效果不佳,且需要额外能源的技术问题,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包括:减震件,减震件包括纵向减震件和横向减震件,所述横向减震件设置在所述纵向减震件上;所述纵向减震件包括纵向阻尼壳、纵向阻尼缓冲件和回液件,所述纵向阻尼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纵向阻尼壳上,所述回液件设置在所述纵向阻尼缓冲件上;电源柜,其设置在所述纵向减震件上,并且所述电源柜与所述纵向阻尼缓冲件连接;制冷件,其设置在所述电源柜上,所述制冷件包括水冷件和循环风冷件,所述水冷件和所述循环风冷件均设置在所述电源柜内;其中:所述纵向阻尼壳受震动时其内注入的冷却液将受所述纵向阻尼缓冲件挤压进入所述水冷件内对所述电源柜降温,由所述水冷件流出的所述冷却液将进入所述循环风冷件内推动柜内循环风散热,由所述循环风冷件流出所述冷却液经所述回液件回流入所述纵向阻尼壳。
5.优选地,所述纵向阻尼壳包括纵向阻尼筒、纵向承载板和纵向制冷输送管,所述纵向承载板和所述纵向制冷输送管均设置在所述纵向阻尼筒上;所述纵向承载板固定设置在
所述纵向阻尼筒内壁上,并且所述纵向承载板与所述纵向阻尼筒构成的纵向承压腔内注满冷却液。
6.优选地,所述纵向制冷输送管包括上部纵向支管、下部纵向支管、上部纵向单向阀、下部纵向单向阀和输送干管,所述上部纵向支管一端贯通设置在所述纵向承压腔上,并且贯通处位于所述纵向承压腔上部;所述下部纵向支管一端贯通设置在所述纵向承压腔上,并且贯通处位于所述纵向承压腔下部,所述上部纵向单向阀设置在所述上部纵向支管上,所述下部纵向单向阀设置在所述下部纵向支管上,并且所述上部纵向单向阀和所述下部纵向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输送干管分别贯通设置在所述上部纵向支管另一端和所述下部纵向支管另一端上。
7.优选地,所述纵向阻尼缓冲件包括纵向阻尼缓冲板和纵向阻尼缓冲杆,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板设置在所述纵向承压腔内,并且将所述纵向承压腔分隔为上部纵向承压腔和下部纵向承压腔;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杆一端面上设有第一回液贯穿孔和第二回液贯穿孔,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杆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板中心处,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纵向承载板,并且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杆与所述纵向承载板做滑动密封处理。
8.优选地,所述回液件包括第一回液干管和第二回液干管,所述第一回液干管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一回液贯穿孔内,并且所述第一回液干管一端贯穿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杆,同时所述第一回液干管一端位于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板上侧;所述第二回液干管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二回液贯穿孔内,并且所述第二回液干管一端位于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板下侧;所述第一回液干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液单向阀,所述第二回液干管上设置有第二回液单向阀,并且所述第一回液单向阀与所述上部纵向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回液单向阀与所述下部纵向单向阀方向相反。
9.优选地,所述纵向减震件还包括纵向弹簧,所述纵向弹簧一端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纵向承载板上,所述纵向弹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纵向弹簧均匀分布在所述纵向承载板上。
10.优选地,所述横向减震件包括横向阻尼件、横向制冷输送管和横向弹簧,所述横向阻尼件和所述横向弹簧均设置在所述纵向阻尼件上,所述横向制冷输送管设置在所述横向阻尼件上;所述横向阻尼件包括横向阻尼管和横向阻尼缓冲件,所述横向阻尼管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纵向阻尼筒一侧内壁上,所述横向阻尼缓冲件包括横向阻尼缓冲板和横向阻尼缓冲杆,所述横向阻尼缓冲板设置在所述横向阻尼管内,并且所述横向阻尼缓冲板将横向阻尼管分隔为左侧横向承压腔和右侧横向承压腔;所述横向制冷输送管包括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和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所述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一端贯通设置在所述左侧横向承压腔左侧,所述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一端贯通设置在所述右侧横向承压腔右侧,并且所述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另一端和所述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另一端均贯通连接在所述输送干管上,同时所述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和所述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分别对应设置有左侧横向单向阀和右侧横向单向阀,所述左侧横向单向阀和所述右侧横向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横向弹簧一端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纵向阻尼筒一侧内壁上;所述横向减震件设置有四套,四套所述横向减震件逐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纵向阻尼筒筒口四个内壁上。
11.优选地,所述电源柜包括柜体、柜门和支撑杆,所述柜体设置在所述纵向弹簧上,
并且所述柜体贯通连接在所述纵向阻尼缓冲杆另一端上,同时所述柜体底侧四壁分别与四个方向的所述横向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柜门一侧边铰接在所述柜体上,所述柜门另一侧边设置有快开锁具,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杆分为多组,每一组的多根所述支撑杆水平分布设置在所述柜体内,多组所述支撑杆能够构成多层电器元件安装层。
12.优选地,所述水冷件包括水冷吸热板、水冷支管、水冷入液管、水冷软管和水冷回液管,所述水冷吸热板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水冷吸热板逐一对应设置在多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水冷吸热板上设置有水冷槽,所述水冷支管嵌装在所述水冷槽内,所述水冷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水冷支管逐一对应嵌装在多个所述水冷槽内;所述水冷入液管一端贯通设置在多个所述水冷支管一端上,所述水冷入液管另一端贯穿所述柜体;所述水冷软管一端与所述水冷入液管另一端贯通,所述水冷软管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输送干管上;所述水冷回液管一端与多个所述水冷支管另一端贯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循环风冷件包括叶轮壳、叶轮和扇叶,所述叶轮壳设置在所述柜体上,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叶轮壳上,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叶轮上;所述叶轮壳中心处与所述第一回液干管和所述第二回液干管贯通,并且所述叶轮壳侧边与所述水冷回液管另一端贯通;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叶轮壳内,所述叶轮的转轴贯穿所述叶轮壳,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叶轮的转轴上。
14.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设计思路新颖、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洁、制冷效率高、减震和制冷不需要额外供能,利用减震件去驱动制冷过程,制造和使用成本低,适合普及使用;2)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设置了减震件和制冷件,纵向减震件包括纵向阻尼壳、纵向阻尼缓冲件和回液件,制冷件包括水冷件和循环风冷件;纵向阻尼壳受震动时其内注入的冷却液将受纵向阻尼缓冲件挤压进入水冷件内对电源柜降温,由水冷件流出的冷却液将进入循环风冷件内推动柜内循环风散热,由循环风冷件流出的冷却液经回液件回流入纵向阻尼壳,使得减震和制冷不需要额外供能,通过合理设计在减震同时,利用震动挤压冷却液在电源柜内循环散热,有效提高了减震效率和制冷效率,显著减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适合普及使用。
15.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图3中a

a方向剖面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图3中a

a方向剖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图3中b

b方向剖面主视图;图8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图3中b

b方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图3中b

b方向剖面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图3中c

c方向剖面主视图;图11为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图3中c

c方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

纵向阻尼筒,2

纵向承载板,3

上部纵向支管,4

下部纵向支管,5

上部纵向单向阀,6

下部纵向单向阀,7

输送干管,8

纵向阻尼缓冲板,9

纵向阻尼缓冲杆,14

第一回液支管,15

第二回液支管,16

第一回液嘴,17

第二回液嘴,18

纵向弹簧,19

横向阻尼管,20

横向阻尼缓冲板,21

横向阻尼缓冲杆,24

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5

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6

左侧横向单向阀,27

右侧横向单向阀,28

横向弹簧,29

柜体,30

柜门,31

支撑杆,32

快开锁具,33

水冷吸热板,34

水冷支管,35

水冷入液管,36

水冷软管,37

水冷回液管,38

叶轮壳,39

叶轮,40

扇叶,41

电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19.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20.根据图1

图11所示,一种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包括减震件、电源柜和制冷件,电源柜设置在减震件上,制冷件设置在电源柜上。减震件包括纵向减震件和横向减震件,横向减震件设置在纵向减震件上。纵向减震件包括纵向阻尼件和纵向弹簧件,纵向弹簧件设置在纵向阻尼件上。纵向阻尼件包括纵向阻尼壳、纵向阻尼缓冲件和回液件,纵向阻尼缓冲件设置在纵向阻尼壳上,回液件设置在纵向阻尼缓冲件上。
21.纵向阻尼壳包括纵向阻尼筒1、纵向承载板2和纵向制冷输送管,纵向承载板2和纵向制冷输送管均设置在纵向阻尼筒1上。纵向阻尼筒1呈矩形筒状,纵向承载板2一端面尺寸与纵向阻尼筒1横截面尺寸相同。纵向承载板2中心处设置有纵向阻尼贯穿孔,纵向承载板2水平固定设置在纵向阻尼筒1内壁上。纵向承载板2与纵向阻尼筒1构成的纵向承压腔内注满冷却液。
22.作为一种选择,冷却液为水、制冷液和承压油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构成,由于纵向阻尼筒1内压力较小,冷却液能够满足承压和制冷要求。纵向制冷输送管包括上部纵向支管3、下部纵向支管4、上部纵向单向阀5、下部纵向单向阀6和输送干管7,上部纵向支管3一端贯
通设置在纵向承压腔上,并且贯通处位于纵向承压腔上部,同时上部纵向支管3设置有四根,四根上部纵向支管3水平分布在纵向阻尼筒1四个侧壁上。下部纵向支管4一端贯通设置在纵向承压腔上,并且贯通处位于纵向承压腔下部,同时下部纵向支管4设置有四根,四根下部纵向支管4水平分布在纵向阻尼筒1四个侧壁上。上部纵向单向阀5设置在上部纵向支管3上,下部纵向单向阀6设置在下部纵向支管4上,并且上部纵向单向阀5和下部纵向单向阀6方向相反。输送干管7分别贯通设置在四个上部纵向支管3另一端和四个下部纵向支管4另一端上。
23.纵向阻尼缓冲件包括纵向阻尼缓冲板8和纵向阻尼缓冲杆9,纵向阻尼缓冲板8设置在纵向阻尼筒1内,纵向阻尼缓冲杆9设置在纵向阻尼缓冲板8上。纵向阻尼缓冲板8边缘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承压胶条,纵向阻尼缓冲板8设置在纵向承压腔内,并且将纵向承压腔分隔为上部纵向承压腔和下部纵向承压腔。纵向阻尼缓冲杆9一端面上设有第一回液贯穿孔和第二回液贯穿孔,第一回液贯穿孔和第二回液贯穿孔轴线均与纵向阻尼缓冲杆9轴线平行。纵向阻尼缓冲杆9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纵向阻尼缓冲板8中心处,纵向阻尼缓冲杆9另一端穿入纵向阻尼贯穿孔,并且纵向阻尼缓冲杆9与纵向阻尼贯穿孔之间设置有滑动密封圈,使得纵向阻尼缓冲杆9能够在纵向阻尼贯穿孔内滑动密封连接。纵向阻尼缓冲杆9另一端用于连接承载阻尼电源柜纵向震动力。
24.回液件包括第一回液干管、第二回液干管、第一回液支管14和第二回液支管15,第一回液干管和第二回液干管均设置在纵向阻尼缓冲杆9上,第一回液支管14和第二回液支管15分别设置在第一回液干管和第二回液干管上。第一回液干管固定嵌装在第一回液贯穿孔内,并且第一回液干管一端贯穿纵向阻尼缓冲杆9,同时第一回液干管一端位于纵向阻尼缓冲板8上侧。第二回液干管固定嵌装在第二回液贯穿孔内,并且第二回液干管一端位于纵向阻尼缓冲板8下侧。第一回液支管14呈环形管状,第一回液支管14套在纵向阻尼缓冲杆9外,并且第一回液支管14水平贯通连接在第一回液干管一端上。第二回液支管15呈环形管状,第二回液支管15水平贯通连接在第二回液干管一端上。
25.第一回液支管14水平贯通设置有第一回液嘴16,第一回液嘴16设置有八个,八个第一回液嘴16围绕第一回液支管14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回液支管15水平贯通设置有第二回液嘴17,第二回液嘴17设置有八个,八个第二回液嘴17围绕第二回液支管15周向均匀分布。第一回液干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液单向阀,第二回液干管上设置有第二回液单向阀,并且第一回液单向阀与上部纵向单向阀5方向相反,第二回液单向阀与下部纵向单向阀6方向相反。
26.纵向弹簧件包括纵向弹簧18,纵向弹簧18一端竖直固定设置在纵向承载板2上,纵向弹簧18设置有四个,四个纵向弹簧18均匀分布在纵向承载板2上。纵向弹簧18用于支撑电源柜,使电源柜非震动状态时使纵向阻尼缓冲板8位于纵向承压腔中间位置。当发生纵向震动时将使纵向阻尼缓冲板8对上部纵向承压腔或下部纵向承压腔内冷却液施加压力,进而挤压冷却液通过纵向制冷输送管送入电源柜内制冷。
27.横向减震件包括横向阻尼件、横向制冷输送管和横向弹簧件,横向阻尼件和横向弹簧件均设置在纵向阻尼件上,横向制冷输送管设置在横向阻尼件上。横向阻尼件包括横向阻尼管19和横向阻尼缓冲件,横向阻尼管19设置在纵向阻尼筒1上,横向阻尼缓冲件设置在横向阻尼管19上。横向阻尼管19两端面均封闭,横向阻尼管19一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横向
阻尼贯穿孔,横向阻尼管19另一端水平固定设置在纵向阻尼筒1一侧内壁上。横向阻尼缓冲件包括横向阻尼缓冲板20和横向阻尼缓冲杆21,横向阻尼缓冲板20设置在横向阻尼管19内,横向阻尼缓冲杆21设置在横向阻尼缓冲板20上。横向阻尼缓冲板20边缘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承压胶条,横向阻尼缓冲板20将横向阻尼管19分隔为左侧横向承压腔和右侧横向承压腔。
28.横向制冷输送管包括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4和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5,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4一端贯通设置在左侧横向承压腔左侧,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5一端贯通设置在右侧横向承压腔右侧。并且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4另一端和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5另一端均贯通连接在输送干管7上。同时左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4上设置有左侧横向单向阀26,右侧横向制冷输送管25设置有右侧横向单向阀27,左侧横向单向阀26和右侧横向单向阀27方向相反。横向弹簧件包括横向弹簧28,横向弹簧28一端水平固定设置在纵向阻尼筒1一侧内壁上。横向减震件设置有四套,四套横向减震件逐一对应设置在纵向阻尼筒1筒口四个内壁上。
29.电源柜包括柜体29、柜门30和支撑杆31,柜体29设置在纵向弹簧18上,并且柜体29贯通连接在纵向阻尼缓冲杆9另一端上,同时柜体29底侧四壁分别与四个方向的横向弹簧28另一端连接,柜门30和支撑杆31均设置在柜体29上。柜门30一侧边铰接在柜体29上,柜门30另一侧边设置有快开锁具32,柜门30通过快开锁具32锁定在柜体29上。支撑杆31设置有九根,九根支撑杆31分为三组,每一组的三根支撑杆31水平分布设置在柜体29内,三组支撑杆31能够构成三层电器元件41安装层。
30.制冷件包括水冷件和循环风冷件,水冷件和循环风冷件均设置在电源柜上。水冷件包括水冷吸热板33、水冷支管34、水冷入液管35、水冷软管36和水冷回液管37,水冷吸热板33设置在支撑杆31上,水冷支管34设置在水冷吸热板33上,水冷入液管35和水冷回液管37均设置在水冷支管34上,水冷软管36设置在水冷入液管35上。水冷吸热板33呈矩形板状,水冷吸热板33设置有三块,三块水冷吸热板33逐一对应设置在三组支撑杆31上,三层水冷吸热板33分别用于直接安装电器元件41,并且对电器元件41进行吸热降温冷却。水冷吸热板33上设置有水冷槽,水冷槽在水冷吸热板33上呈s形分布。水冷支管34呈s形分布,水冷支管34嵌装在水冷槽内,水冷支管34设置有三个,三个水冷支管34逐一对应嵌装在三个水冷槽内。水冷入液管35一端贯通设置在三个水冷支管34一端上,水冷入液管35另一端贯穿柜体29。水冷软管36一端与水冷入液管35另一端贯通,水冷软管36另一端贯通设置在输送干管7上。水冷回液管37一端与三个水冷支管34另一端贯通连接,水冷回液管37另一端与循环风冷件连通。水冷吸热板33上设置有循环贯穿孔,循环贯穿孔能够便于柜内空气内循环。
31.循环风冷件包括叶轮壳38、叶轮39和扇叶40,叶轮壳38设置在柜体29上,叶轮39设置在叶轮壳38上,扇叶40设置在叶轮39上。叶轮壳38中心处与第一回液干管和第二回液干管贯通,并且叶轮壳38侧边与水冷回液管37另一端贯通。叶轮39设置在叶轮壳38内,叶轮39的转轴贯穿叶轮壳38,扇叶40设置在叶轮39的转轴上。当冷却液经水冷回液管37流向叶轮壳38后将推动叶轮39转动,转动的叶轮39将带动扇叶40旋转,进而促进柜体29内空气流通,提高电器元件41制冷速度。
32.由上所述,本发明减震制冷一体化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装置设置了减震件和制冷件,纵向减震件包括纵向阻尼壳、纵向阻尼缓冲件和回液件,制冷件包括水冷件和循环风冷
件;纵向阻尼壳受震动时其内注入的冷却液将受纵向阻尼缓冲件挤压进入水冷件内对电源柜降温,由水冷件流出的冷却液将进入循环风冷件内推动柜内循环风散热,由循环风冷件流出的冷却液经回液件回流入纵向阻尼壳,使得减震和制冷不需要额外供能,通过合理设计在减震同时,利用震动挤压冷却液在电源柜内循环散热,有效提高了减震效率和制冷效率,显著减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适合普及使用。
3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