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及管气密封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管线 密封 高压 机械设备 检测系统


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及管气密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油、套管气密封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根高压管线依次连接进行高压气体的传输,相邻高压管线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保证在检测工作完成后能够进行相关设备的完好收纳。
3.但是,高压管线内输送的是高压气体,由于压力极大,极有可能造成相邻的高压管线断开脱扣,并且脱扣后的高压管线会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四摆动,存在人员伤亡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及管气密封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油、套管气密封检测系统中高压管线内输送的是高压气体,由于压力极大,极有可能造成相邻的高压管线断开脱扣,并且脱扣后的高压管线会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四摆动,存在人员伤亡风险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包括
7.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套接件;
8.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套接件,所述第一套接件和所述第二套接件分别套接于相邻高压管线的端部;
9.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相互连接。
10.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套接件和所述第二套接件可拆卸的套接于所述相邻高压管线的端部。
11.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为一体化连接。
12.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套接件和所述第二套接件均包括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13.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部分转动形成一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与所述高压管线的端部过盈配合。
14.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套接件和所述第二套接件固定套接于所述高压管线的端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15.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中所述
高压管线的端部周向外壁具有卡槽;
16.所述第一套接件和所述第二套接件套接于所述卡槽内;
17.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
1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登山扣。
1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为具有预设强度的绳体。
20.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气密封检测系统,其包括:
21.多根高压管线,所述多根高压管线依次相连,相邻所述高压管线通过双公接头连接;
22.至少一个前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所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相邻高压管线的连接处,以减少相邻高压管线之间的相对摆动。
2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通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的第一套接件和第二套接件对相邻高压管线的相邻端部进行套接,并且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进而保证相邻高压管线的相邻端部能够被束缚住,即使相邻高压管线发生脱扣也会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限制下减少相对摆动;有效解决现有油、套管气密封检测系统中高压管线内输送的是高压气体,由于压力极大,极有可能造成相邻的高压管线断开脱扣,并且脱扣后的高压管线会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四摆动,存在人员伤亡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25.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管线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高压管线防脱装置与高压管线的配合示意图;
27.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管线防脱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8.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中高压管线防脱装置与高压管线的配合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第一本体1、第一连接件11、第二本体2、第二连接件21、第一套接件3、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二套接件4、高压管线5、卡槽51、双公接头6。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1.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
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3.实施例1
34.参考附图1至附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套接件3,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套接件4,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分别套接于相邻高压管线5的相邻端部;
35.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相互连接。
36.具体的,为了解决现有油、套管气密封检测系统中高压管线内输送的是高压气体,由于压力极大,极有可能造成相邻的高压管线断开脱扣,并且脱扣后的高压管线会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四摆动,存在人员伤亡风险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设置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在相邻高压管线5连接在双公接头6时,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能够分别套接在相邻的所述高压管线5的相邻端部,即连接在同一个双公接头6上的两根高压管线5的端部,进而保证相邻高压管线5连接在双公接头后,还能通过所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进行间接的连接,实现一旦高压管线5由双公接头6上脱扣也会在所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的连接束缚下减少相对摆动,避免伤人。
37.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均为具有预设强度的结构,例如钢丝绳,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
38.其中,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均为具有预设强度的环状结构,例如:钢丝绳套,进而能够保证对所述高压管线5端部的稳定套接,又例如:管箍。
39.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相互连接的一保证相邻高压管线5的间接式连接,其连接方式多种,例如: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一体化连接,又例如: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分别设有连接件进行活动连接。
40.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不仅限于应用在相互连接的高压管线5上,还能够适用于任何两个相互连接的结构上,尤其是在连接后具有以外脱离风险的结构上。
41.根据上述所列,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通过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的第一套接件3和第二套接件4对相邻高压管线5的相邻端部进行套接,并且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进而保证相邻高压管线5的相邻端部能够被束缚住,即使相邻高压管线5发生脱扣也会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限制下减少相对摆动;有效解决现有油、套管气密封检测系统中高压管线内输送的是高压气体,由于压力极大,极有可能造成相邻的高压管线断开脱扣,并且脱扣后的高压管线会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四摆动,存在人员伤亡风险的问题。
42.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地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43.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在具体实施中,以有如下两种拆装方式:一、通过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与高压管线5的可拆卸连接实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的拆装;二、通过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的可
拆卸连接实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的拆装
44.对于第一种方式:参考附图1和附图2,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可拆卸的套接于所述相邻高压管线5的端部。
45.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的可拆卸安装,配合高压管线5的连接与拆分,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设置为可拆卸的套接于所述相邻高压管线5的端部,进而在拆装高压管线防脱装置时则仅需要通过拆装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即可。
46.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均包括第一部分31和所述第二部分32;
47.所述第一部分31和所述第二部分32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部分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3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3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部分3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部分31转动形成一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与所述高压管线5的端部过盈配合。
48.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与高压管线5端部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设置为包括所述第一部分31和所述第二部分32的结构,所述第一部分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32的第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第一部分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部分32的第二端能够相互靠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3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部分31和所述第二部分32能够围成所述环状结构套接于所述高压管线5的端部外围,并且所述环状结构与所述高压管线5的端部过盈配合,保证套接的稳定性;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部分31和所述第二部分32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是能够围成与高压管线5外壁相适配的圆环形内壁即可。
49.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为一体化连接。
50.具体的,为了保证所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能够间接且稳定的连接相邻高压管线5,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设置为一体化结构,即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为一体化连接,进而有效保证即使相邻高压管线5脱扣,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还是稳定连接的,能够有效束缚脱扣的高压管线5。
51.对于第二种方式:参考附图3和附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固定套接于所述高压管线5的端部,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52.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与高压管线5端部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固定套接于所述高压管线5的端部,不可拆装,并且将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需要拆分时,将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相互拆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随高压管线5收纳。
53.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和附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高压管线5的端部周向外壁具有卡槽51;
54.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套接于所述卡槽51内;
55.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21。
56.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与所述高压管线5的不可拆装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套接件3和所述第二套接件4套接于高压管线5端部外周的卡槽51内,所述卡槽51为高压管线5固有的结构,针对于没有卡槽51结构的管线时可以在管线外周上设置简易沟槽,实现套接件与管线的过盈配合,保证套接稳定;并且通过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的设置实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自由端的可拆卸连接,需要对高压管线5进行防脱束缚时,则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的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连接。
57.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和附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1为登山扣。
58.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1设置为登山扣的结构,既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又能够保证在受到突然受力的情况下不会脱扣,保证了所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对于高压管线5的稳定连接。
59.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为具有预设强度的绳体。
60.具体的,为了便于高压管线防脱装置且有效缓冲高压管线5脱扣后的冲击力,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设置为具有预设强度的绳体,例如:钢丝绳,既能够利用其可弯折的特性有效贯穿高压管线5脱扣后的冲击力,又有利于在拆装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移动和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绳体,例如:高韧性的高分子材料、纤维绳等,只要其强度足够,能够避免高压管线5脱扣的冲击力使其断裂即可;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预设强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调整,例如:针对较粗的管线、输送气体压力较高的管线,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强度对应的增大;反之,针对较细的管线、输送气体压力较小的管线,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强度可以相应的减小,只要保证其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即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61.实施例2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气密封检测系统,其包括多根高压管线5和至少一个所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所述多根高压管线5依次相连,相邻所述高压管线5通过双公接头6连接,所述高压管线5防脱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相邻高压管线5的连接处,以减少相邻高压管线5之间的相对摆动。
63.具体的,所述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即为实施例1所述的高压管线防脱装置,其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6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