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通气塞、泄压装配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通气 装配 车辆 结构 泄压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泄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通气塞、泄压装配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在车辆或工程机械中的变速箱等箱体上,通常设有通气塞以用于将箱体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保持箱体内外压力平衡。但现有的通气塞挡油效果差,为防止箱体内的油品往外飞溅,通常需要在箱体内部寻找空间布置挡油板或挡油筋来实现,如此便造成箱体空间局部增大,增加箱体重量,影响整车搭载。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气塞、泄压装配结构及车辆,具有良好的挡油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变速箱等箱体内的油品向外飞溅或泄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气塞,该通气塞包括:
5.通气塞主体,包括轴向底端封闭设置的筒状插接部;
6.多个插接部贯通槽,形成在筒状插接部的周壁且沿轴向依次错开布置;以及
7.挡油结构,形成在筒状插接部内且限定出内气流通道,多个插接部贯通槽在内气流通道上沿通道延伸方向依次布置。
8.可选地,在沿筒状插接部的轴向上,通过挡油结构限定而成的内气流通道迂回延伸设置。
9.可选地,插接部贯通槽至少包括沿筒状插接部的轴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插接部贯通槽、第二插接部贯通槽和第三插接部贯通槽,第一插接部贯通槽和第三插接部贯通槽沿轴向间隔布置,挡油结构包括挡油筋;
10.其中,在位于第一插接部贯通槽和第三插接部贯通槽的轴向间隔区域内,筒状插接部的内周壁朝向第二插接部贯通槽伸出有挡油筋。
11.可选地,挡油筋还包括顶端挡油筋,筒状插接部的轴向顶端通过下凸形成的顶端挡油筋封闭设置,顶端挡油筋上形成有能够连通大气和内气流通道的通气孔。
12.可选地,通气孔沿筒状插接部的径向延伸且与位于筒状插接部的轴向最顶端的插接部贯通槽径向对位布置。
13.可选地,筒状插接部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外凸出的止挡凸台,止挡凸台上形成有防转限位筋,在沿筒状插接部的轴向上,防转限位筋的底端向下超出止挡凸台的底壁面。
14.可选地,通气塞主体还包括从筒状插接部的轴向底壁向下伸出的卡接部。
15.可选地,通气塞主体还包括从筒状插接部的轴向顶端向上伸出的筒状连接部,通气塞还包括罩设于筒状连接部的通气塞帽体,通气塞帽体的内壁和筒状连接部的外壁之间形成有能够与大气连通的壁间气流通道,筒状连接部内设有连接部中空腔,内气流通道、连
接部中空腔和壁间气流通道依次连通。
1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泄压装配结构,该泄压装配结构包括外连接设备和上述的通气塞,外连接设备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形成在设备壳体上且与筒状插接部配合的壳体插接孔,内气流通道包括由壳体插接孔的孔周壁与插接部贯通槽限定而成的配合间隙,设备壳体上还形成有与轴向最底端的插接部贯通槽连通的壳体通气结构。
17.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泄压装配结构。
18.在将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塞安装至变速箱等箱体使用时,由于通气塞主体的筒状插接部的轴向底端封闭,箱体内部与外界大气之间可通过筒状插接部中的内气流通道连通,保持箱体内外气压平衡。当箱体内的油品进入内气流通道时,由于内气流通道由挡油结构限定形成,故油品能够被挡油结构阻挡,从而避免由箱体内部向外飞溅或泄漏。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通气塞的结构爆炸图;
22.图2为图1中的通气塞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爆炸图;
23.图3为图1中的通气塞装配至变速箱等箱体时的一种装配剖视图;
24.图4为图1中的通气塞装配至变速箱等箱体时在另一视角下的装配剖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通气塞;1、通气塞主体;2、通气塞帽体;3、壳体凸台;a、内气流通道;b、插接部贯通槽;c、通气孔;11、筒状插接部;12、筒状连接部;13、止挡凸台;14、卡接部;31、壳体插接孔;32、壳体通气结构;33、限位凹槽;b1、第一插接部贯通槽;b2、第二插接部贯通槽;b3、第三插接部贯通槽;b4、第四插接部贯通槽;111、挡油筋;121、壁间气流通道;122、连接部中空腔;123、第一挡板;124、第二挡板;125、透气开口;131、防转限位筋;141、卡爪;1111、顶端挡油筋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气塞10,该通气塞10包括通气塞主体1、多个插接部贯通槽b以及挡油结构。其中,通气塞主体1包括轴向底端
封闭设置的筒状插接部11,多个插接部贯通槽b形成在筒状插接部11的周壁且沿轴向依次错开布置,挡油结构形成在筒状插接部11内且限定出内气流通道a,多个插接部贯通槽b在内气流通道a上沿通道延伸方向依次布置。
3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内气流通道a能够将变速器箱体内外连通,能够让变速器箱体内外气体流通,内气流通道a包括多个插接部贯通槽b,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底端封闭,使得油液仅能通过内气流通道a流通,然而内气流通道a由挡油结构限定形成,从而让途径内气流通道a的油液能够被挡油结构阻挡,避免油液漏出。
3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通气塞在使用时并不限于以上下方向布置。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气塞主体1还包括从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顶端向上伸出的筒状连接部12,通气塞10还包括罩设于筒状连接部12的通气塞帽体2,通气塞帽体2的内壁和筒状连接部12的外壁之间形成有能够与大气连通的壁间气流通道121,筒状连接部12内设有连接部中空腔122,内气流通道a、连接部中空腔122和壁间气流通道121依次连通。
35.如图1和图4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筒状连接部12上设有第一挡板123和第二挡板124,第一挡板123和第二挡板124上形成有相互错开的透气开口125,使得通气塞帽体2的内壁和筒状连接部12的外壁之间形成迂回延伸的壁间气流通道121,组成迷宫式防水结构,避免水进入变速器箱体内。变速器箱体的内部通过内气流通道a、连接部中空腔122以及壁间气流通道121连通外界,使得变速器箱体的内外气压平衡。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沿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上,通过挡油结构限定而成的内气流通道a迂回延伸设置。
37.如图3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内气流通道a呈s形迂回延伸设置,延长了内气流通道a的长度,弯折的内气流通道a阻碍了油液的漏出,具有更好的挡油效果。
38.进一步地,插接部贯通槽b至少包括沿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插接部贯通槽b1、第二插接部贯通槽b2以及第三插接部贯通槽b3第一插接部贯通槽b1和第三插接部贯通槽b3沿轴向间隔布置,挡油结构包括挡油筋111;
39.其中,在位于第一插接部贯通槽b1和第三插接部贯通槽b3的轴向间隔区域内,筒状插接部11的内周壁朝向第二插接部贯通槽b2伸出有挡油筋111。
4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在筒状插接部11的周壁上设有第一插接部贯通槽b1、第二插接部贯通槽b2、第三插接部贯通槽b3以及第四插接部贯通槽b4,位于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间隔区域内形成有3根挡油筋111,3根挡油筋111分别朝向第一插接部贯通槽b1、第二插接部贯通槽b2以及第三插接部贯通槽b3延伸,第四插接部贯通槽b4连通变速器箱体的内部,多根挡油筋111和多个插接部贯通槽b形成迂回延伸的内气流通道a,油液经过内气流通道a时,被挡油筋111阻挡,避免油液漏出。
41.可以理解,可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插接部贯通槽b1、第二插接部贯通槽b2、第三插接部贯通槽b3以及朝向第二插接部贯通槽b2延伸的挡油筋111视为一组迂回的内气流通道结构单元,可在筒状插接部11内沿轴向交错布置多组该内气流通道结构单元以达到更好的挡油效果。
42.进一步地,挡油筋111还包括顶端挡油筋1111,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顶端通过下凸形成的顶端挡油筋1111封闭设置,顶端挡油筋1111上形成有能够连通大气和内气流通道a
的通气孔c。
43.如图1和图3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封闭设置的顶端挡油筋1111避免油液经过内气流通道a直接通过连接部中空腔122,降低油液漏出风险。顶端挡油筋上的通气孔c连通连接部中空腔122,再通过壁间气流通道121与外界连通,使得变速器箱体的内外气压平衡。
44.进一步地,通气孔c沿筒状插接部11的径向延伸且与位于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最顶端的插接部贯通槽b径向对位布置。
45.如图3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通气孔c沿筒状插接部11的径向布置在顶端挡油筋1111内且连通位于轴向最顶端的第一插接部贯通槽b1,如此设置,延长了内气流通道a的长度,使得油液不易从内气流通道a进入连接部中空腔,降低漏油风险。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气塞主体1还包括从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底壁向下伸出的卡接部14。
47.如图1和图4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卡接部14包括卡爪141,卡爪141卡接于变速器箱体内壁,防止通气塞10脱落。
48.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泄压装配结构,该泄压装配结构包括外连接设备和上述的通气塞10,外连接设备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形成在设备壳体上且与筒状插接部11配合的壳体插接孔31,内气流通道a包括由壳体插接孔31的孔周壁与插接部贯通槽b限定而成的配合间隙,设备壳体上还形成有与轴向最底端的插接部贯通槽b连通的壳体通气结构32。
49.如图1和图3所示,图示实施例中仅展示出设备壳体上与通气塞10配合安装部分的壳体凸台3,壳体插接孔31位于壳体凸台3上,壳体插接孔31与筒状插接部11过盈配合,壳体通气结构32与最底端的第四插接部贯通槽b4连通,壳体插接孔31的孔周壁环绕在插接部贯通槽b的外侧,从而密闭整个内气流通道a,使得设备壳体内外的气体仅能通过通气孔c和最底端的第四插接部贯通槽b4在内气流通道a内流通。在本实施例中,壳体通气结构32可以是孔或流道等。
5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筒状插接部1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外凸出的止挡凸台13,止挡凸台13上形成有防转限位筋131,在沿筒状插接部11的轴向上,防转限位筋131的底端向下超出止挡凸台13的底壁面。
51.如图1所示,将筒状插接部11插入壳体插接孔31后,止挡凸台13限定通气塞主体1的插入深度,在壳体凸台3上形成有与防转限位筋131配合安装的限位凹槽33,防转限位筋131嵌入限位凹槽33内,从而防止通气塞主体1旋转,同时使得第四插接部贯通槽b4与壳体通气结构32对接。
52.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泄压装配结构,该泄压装配结构可用于车辆上任意需要设置上述通气塞的装置上,例如,变速器,尤其是油粘度较低的双离合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不宜采用常闭型通气塞,容易产生内部压力造成泄漏风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气塞尤其适用于双离合变速器。
5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5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6.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