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闸板限位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闸板 结构 控制 相关


1.本实用新型属于闸板限位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闸板限位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2.企业用电液推杆驱动闸板在箱体内往复运动,以实现对箱体内流量开口的开闭控制。可以理解,电液推杆驱动闸板在箱体内运动时,通常需要设置信号反馈结构,以确定电液推杆驱动闸板在箱体内运动时达到对箱体内流量开口的全封闭或者全打开。
3.目前,现有的应用于上述闸板在箱体内运动时限位控制的信号反馈结构设置在箱体内,利用闸板在箱体内运动时与信号反馈结构之间的配合,来达到反馈信号反馈的作用。然而,箱体为全密封结构,其流量开口内流动的介质为具有一定腐蚀性地煤气等气体时,将信号反馈结构设置在箱体内,不便于对信号反馈结构防腐蚀的处理,且信号反馈结构与外界用信号线连接,又不便于对信号线与箱体之间的密封,且一旦信号反馈结构发生损坏时,无法实现对该信号反馈结构的在线维修及更换,从而影响企业的大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闸板限位控制结构。
5.具体地,一种闸板限位控制结构,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的闸板、及连接于所述闸板的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能够驱动所述闸板作相对于所述箱体的往复运动;所述电液推杆的回油管上连接并连通有油缸,其中所述油缸上活动地连接两个活塞;所述闸板限位控制结构还包括两个对应于所述活塞的限位开关,所述油缸上两个所述活塞各自均能够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开关配合并产生反馈信号;所述电液推杆能够通过所述回油管内的油路选择性地驱动所述油缸上其中一个活塞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开关配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油缸的缸体内活动地连接有分隔件,以将所述缸体向内形成有的容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两个所述活塞固定在所述分隔件的两侧端面上,且相对于所述缸体部分向外伸出。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回油管包括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在远离所述电液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在远离所述电液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油缸的两个活塞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开关抵碰并产生反馈信号,以对所述活塞在所述油缸上的运动进行限位。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开关设为微动开关。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分支管与所述第二分支管之间连接并连通有第三分支管和第四分支管,其中所述第三分支管上接装有第一弹簧止回头式单向阀,以限制所述第一分支管内润滑油途经所述第三分支管流向所述第二分支管,及所述第四分支管上接装有第二弹簧止回头式单向阀,以限制所述第二分支管内润滑油途经所述第四分支管流向所述第一分支管。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分支管与所述第二分支管之间连接并连通有第五分支管,并在所述第五分支管上接装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分支管上接装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分支管上接装有第三截止阀。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上与所述第三分支管及所述第四分支管相连接的连接节点的后方位置;及,所述第三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管上与所述第三分支管及所述第四分支管相连接的连接节点的前方位置。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闸板限位控制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闸板限位控制结构将用于反馈闸板在箱体内运动的信号反馈设置在电液推杆的回油管上,并将电液推杆工作时回油管内润滑油的流动,转换为设于回油管的油缸上活塞与限位开关之间的配合,以此达到信号反馈的作用,进而规避了因信号反馈结构设置在箱体内部而产生的相关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闸板限位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0、油缸;11、活塞;12、分隔件;20、限位开关;31、第一分支管;32、第二分支管;33、第三分支管;34、第四分支管;35、第五分支管;41、第一弹簧止回头式单向阀;42、第二弹簧止回头式单向阀;51、第一截止阀;52、第二截止阀;53、第三截止阀;101、第一腔室;102、第二腔室;201、箱体;202、闸板;203、电液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1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闸板限位控制结构,包括箱体201、设于箱体201内的闸板202、及连接于闸板202的电液推杆203,电液推杆203能够驱动闸板202作相对于箱体201的往复运动,以此实现该闸板202工作时对箱体201内流量开口的开闭控制。
20.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电液推杆203的回油管上连接并连通有油缸10,其中油缸10上活动地连接有两个活塞11。且,本实施方式的闸板限位控制结构还包括两个对应于活塞11的限位开关20,油缸10上两个活塞11各自均能够与对应的限位开关20配合并产生反馈信号;电液推杆203能够通过回油管内的油路选择性地驱动油缸10上其中一个活塞11与对应的限位开关20配合。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电液推杆203工作时,润滑油在回油管内的流动,并实现对油缸10上两个活塞11的驱动,以使活塞11与对应的限位开关20配合并产生反馈信号,亦即将对闸板202在箱体201内运动时的反馈信号,采用油缸10上
活塞11与限位开关20之间的配合进行间接反应。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电液推杆203工作时驱动闸板202在箱体201内的不同位置,与电液推杆203上回油管内润滑油运动时的油压一一对应,而回油管内不同的油压能够实现对油缸10上活塞11作相对于油缸10运动的驱动。
21.其中,本实施方式的油缸10的缸体内活动地连接有分隔件12,以将缸体向内形成有的容腔分隔成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两个活塞11固定在分隔件12的两侧端面上,且相对于缸体部分向外伸出,以此实现两个活塞11在油缸10上的装配连接。
22.本实施方式的回油管包括第一分支管31和第二分支管32,第一分支管31在远离电液推杆203的一端与油缸10的第二腔室102连通,第二分支管32在远离电液推杆203的一端与油缸10的第一腔室101连通,以此实现该回油管与油缸10之间的连通,使得该电液推杆203工作时,能够实现对其中一个活塞11的伸长驱动。
23.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油缸10的两个活塞11与对应的限位开关20抵碰并产生反馈信号,以对活塞11在油缸10上的运动进行限位。也就是说,当活塞11与对应的限位开关20配合并产生反馈信号时,电液推杆203驱动闸板202在箱体201内运动到位。
24.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限位开关20设为微动开关。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分支管31与第二分支管32之间连接并连通有第三分支管33和第四分支管34,其中第三分支管33上接装有第一弹簧止回头式单向阀41,以限制第一分支管31内润滑油途经第三分支管33流向第二分支管32,及第四分支管34上接装有第二弹簧止回头式单向阀42,以限制第二分支管32内润滑油途经第四分支管34流向第一分支管31。使得该闸板限位控制结构工作时,当发生油缸10的活塞11发生卡死,或者电液推杆203发生泄漏时,能够用第三分支管33或者第四分支管34对第一分支管31及第二分支管32进行导通,以此确保该电液推杆203能够正常工作并对闸板202在箱体201内的驱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弹簧止回头式单向阀41及第二弹簧止回头式单向阀42能够供润滑油通过时所需的润滑油的压力,大于油缸10内润滑油驱动其中一个活塞11伸出油缸10并与限位开关20抵接配合时润滑油所对应的压力。
26.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分支管31与第二分支管32之间连接并连通有第五分支管35,并在第五分支管35上接装有第一截止阀51,第一分支管31上接装有第二截止阀52,第二分支管32上接装有第三截止阀53。使得当该闸板限位控制结构工作时,当第三分支管33或者第四分支管34参与第一分支管31与第二分支管32之间润滑油导通时,可用第五分支管35实现对电液推杆的回油,以此达到对电液推杆内润滑油的回油矫正。具体地可将第一截止阀51打开,将第二截止阀52及第三截止阀53关闭。
27.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截止阀52设置在第一分支管31上与第三分支管33及第四分支管34相连接的连接节点的后方位置;及,第三截止阀53设置在第二分支管32上与第三分支管33及第四分支管34相连接的连接节点的前方位置。
28.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闸板限位控制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闸板限位控制结构将用于反馈闸板在箱体内运动的信号反馈设置在电液推杆的回油管上,并将电液推杆工作时回油管内润滑油的流动,转换为设于回油管的油缸上活塞与限位开关之间的配合,以此达到信号反馈的作用,进而规避了因信号反馈结构设置在箱体内部而产生的相关问题。
2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