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永磁变频螺杆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1: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永磁 空气压缩机 螺杆 变频 空压机


1.本发明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2.螺杆空气压缩机是通过吸入周围的空气,使之进入压缩主机内,主机内的阴阳转子通过啮合运动来改变主机内的容积,同时腔内不断喷油、润滑和冷却螺杆,由此产生了受热后的油气混合物。升温升压后的油气混合物再通过油气分离后,分离出能够使用的压缩空气。
3.由于主机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不及时,会影响电气部件的正常运行,导致整个设备运行不畅。现有空气压缩机的各个部件之间布局没有规律,且散热部件独立设置,导致设备空间大,散热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比较长,且由于内部部件之间的阻挡,气流需要绕行,流通不畅,散热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散热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气压缩机。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气压缩机,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内设有螺杆主机、油滤、油细分离器、控制器、油气分离桶以及排风扇,其中,螺杆主机、油滤、油细分离器和控制器分布在主机箱的上层区域,油气分离桶和排风扇分布在主机箱的下层区域,将空压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分层设置,便于冷却系统风口以及气流冷却方向的规划,所述主机箱上还设置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排风扇,所述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在主箱体的左右两侧板上,且在高度方向上,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位于主箱体的中下部,所述排风扇与第一出风口平齐,且风向正对第一出风口。在排风扇的作用下,空气经进风口,从主机箱的中下层流经主机箱内部,带走电机等电器部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从第一出风口排出,由于该冷却气流是通过排风扇来主动散热的,形成侧出风的主动冷却;由于主机箱内部部件分层设置,气流从进风口到第一出风口之间没有阻挡,阻力变小,气流能够快速通过,因此,提高了散热效率。除此之外,螺杆主机位于上层,主动冷却的气流位于下层,可以减少气流携带出螺杆主机的电机工作产生的噪音,从而实现减小设备噪音作用。
6.进一步,所述进风口设置进风滤网。通过进风滤网过滤掉空气中大颗粒的杂质,如:柳絮、灰尘,使进入主机箱内的空气尽量清洁,避免附着在内部结构上,影响正常工作。
7.进一步,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出风口和/或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主机箱的顶部,且位于螺杆主机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出风口的同侧,且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上方。由于冷却系统的主动冷却位于主箱体的中下部,而主箱体的上部空间又受到两端侧板、顶部的顶板以及上层部件的隔挡,主动冷却的气流对上方影响较小,在顶部会集聚少量的热量,因此,在顶部开设第二出风口让顶部热空气通过热动力的原理
自然排出;同时,为了使设备适合在东南亚等高湿高热的地区使用,在侧面开设第三出风口,用于排湿排热。作为优选,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均采用百叶窗结构。
8.进一步,为了减小进气端的噪音,所述螺杆主机的进气口安装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的进气端连接进气弯头一端,进气弯头另一端连接空滤,空滤、进气弯头和进气阀共同构成螺杆主机的进气机构。通过进气弯头改变气流的方向,增加阻尼,从而降低进气端的噪音。
9.进一步,所述油气分离桶包括横向设置的桶体,所述桶体上方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油气进口组件、出油组件和出气组件,且所述油气进口组件和出气组件分别设置在桶体的两端,且油气进口组件和出气组件之间的桶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且所述隔板所在平面与桶体内气流方向相交。通过设置隔板,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一方面,可以降低油气混合物的速度,并且与隔板碰撞,使油粘附在隔板上,加速分离。
10.进一步,所述隔板上端的轮廓与桶体内壁形状匹配,所述隔板下端悬空与桶体内壁之间的最大高度h1小于桶体内液面的高度h2。保证隔板下端能够浸入油液内,避免油气混合物不经过隔板的分离直接从出口出来,提高分离的纯度。
11.进一步,为了增大油气混合物的从进口到出口之间的行程以及提高分离效率,所述油气进口组件包括油气进口管,所述油气进口管的上端设有进口连接法兰,下端设有进口弯管部,所述进口弯管部的出口朝向分离桶的左端板,与直管相比,油气进口处设置进口弯管部,通过进口弯管部改变油气混合物的方向,加大油气混合物的行程,使油气混合物撞击在分离桶的左端板上,通过油气混合物与左端板的碰撞,对油气混合物中大颗粒的液体进行粗分离,并且油气混合物与左端板碰撞后使其流动方向改变,被左端板阻挡反弹,从而降低气流的流速,便于混合物中油液的分离和沉积。具体的,进口弯管部的角度α的取值范围为90
°
≤α<180
°
,优选90
°
、120
°
、135
°
或150
°
;为了增加大进口到出口之间的行程,以及提高分离效率,所述出气组件包括气体出口管,所述气体出口管的上端设有气管连接法兰,下端设有出气弯管部,所述出气弯管部的出口朝向分离桶的右端板,与直管或无管相比,经过分离的压缩空气,需要到达分离桶的右端板处,才能通过出气弯管部经气体出口管排出,当气流沿分离桶轴向流动到右端板时,与右端板碰撞,从而使经过分离的气流中细小的油液吸附在右端板上,从而实现进一步的油气分离,从而提高压缩气体的纯度。并且进口弯管部和出气弯管部的方向相反,且相互背离,在二者共同作用下使油气混合物之间的行程能够进一步增大,从而提高分离的效率和纯度。具体的,第二弯管部的角度β的取值范围为45
°
<α<180
°
,作为优选,第二弯管部的角度β为60
°
、90
°
、120
°
、135
°
、150
°

12.进一步,所述排风扇集成在螺杆主机的下方。减小设备整体的体积以及各个部件占用的空间,使布局更加合理,高度集成,从而气体阻力更小,散热效果更好。
13.进一步,所述主机箱上设有液晶面板,便于显示、操作和控制。
14.进一步,为了便于中小企业使用,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置在主机箱底部,且所述储气罐通过管路与油滤连通,用于储存压缩气体。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气压缩机,将主机箱内部的各个部件分层设置,且高度集成,使冷却系统的气流更加通畅,提高散热效率,并且分层设置,将螺杆主机产生的噪音封闭在主机箱内部,减小外部的噪音。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空气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进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油气分离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油气分离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主机箱,1

1、进风口,1

2、第一出风口,1

3、第二出风口,1

4、第三出风口,1

5、液晶面板,1

6、机箱门,2、储气罐,2

1、把手,2

2、底座, 3、螺杆主机,4、油滤,5、油细分离器,6、控制器,7、油气分离桶,7

11、桶体,7

12、左端板,7

13、右端板,7

2、油气进口组件,7

21、油气进口管,7

22、进口弯管部,7

23、进口连接法兰,7

3、出油组件,7

31、转接头,7

32、出油管,7

4、出气组件,7

41、气体出口管,7

42、出气弯管部,7

43、气管连接法兰,7

5、连接座,7

51、连接孔,7

6、隔板,7

61、通孔,8、排风扇,9、空滤,9

1、进气口,10、进气阀,11、进气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5.如图1

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气压缩机,包括主机箱1,以及设置在主机箱1底部的储气罐2,储气罐2通过管路与油滤4连通,用于储存过滤后的压缩气体,且储气罐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便于搬运的把手2

1,储气罐2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用于支撑的底座2

2。所述主机箱1内设有螺杆主机3、油滤4、油细分离器5、控制器6、油气分离桶以及排风扇8,其中,螺杆主机3、油滤4、油细分离器5和控制器6分布在主机箱1的上层区域,油气分离桶和排风扇8分布在主机箱1的下层区域,将空压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分层设置,便于冷却系统风口以及气流冷却方向的规划,主机箱1的前面设有机箱门1

6,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进风口1

1和第一出风口1

2,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1

3,在第一出风口1

2的同侧上方设有第三出风口1

4,且进风口1

1、第一出风口1

2、第二出风口1

3、第三出风口1

4和排风扇8共同构成冷却系统,所述进风口1

1设置进风滤网,用于过滤掉进气端的大颗粒杂质,所述进风口1

1和第一出风口1

2相对设置在主箱体的左右两侧板上,且在高度方向上,进风口1

1和第一出风口1

2位于主箱体的中下部,所述排风扇8与第一出风口1

2平齐,且风向正对第一出风口1

2,所述第二出风口1

3设置在主机箱1的顶部,且位于螺杆主机3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出风口1

4设置在第一出风口1

2的同侧,且位于第一出风口1

2的上方。所述排风扇8集成在螺杆主机3的下方。减小设备整体的体积以及各个部件占用的空间,使布局更加合理,高度集成,从而气体阻力更小,散热效果更好。所述主机箱1上设有液晶面板1

5,便于显示、操作和控制。
26.如图4所示,为了减小进气端的噪音,所述螺杆主机3的进气口安装有进气阀10,所述进气阀10的进气端连接进气弯头11一端,进气弯头11另一端连接空滤9的出气端,空滤9的侧部还设有进气口9

1,空滤9、进气弯头11和进气阀10共同构成螺杆主机3的进气机构。
通过进气弯头11改变气流的方向,增加阻尼,从而降低进气端的噪音。进气弯头11的进气端和出气端的气流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

180
°
之间的任意角度,根据需要的阻尼大小确定角度,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进气弯头11的夹角为90
°

27.如图5

图6所示,油气分离桶包括横向设置的桶体7

11,所述桶体7

11上方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油气进口组件7

2、出油组件7

3和出气组件7

4,且所述油气进口组件和出气组件分别设置在桶体7

11的两端,且油气进口组件和出气组件之间的桶体7

11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且所述隔板所在平面与桶体7

11内气流方向相交。如图2中箭头为气流方向。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隔板7

6,且出油组件7

3位于油气进口组件7

2和出气组件7

4之间,其中一个隔板7

6设置在油气进口组件7

2和出油组件7

3之间,另一个隔板7

6设置在出油组件7

3和出气组件7

4之间。隔板7

6上端的轮廓与油气分离桶7的桶体7

11内壁形状匹配,所述隔板7

6下端悬空与油气分离桶7的桶体7

11内壁之间的最大高度h1小于油气分离桶7内液面的高度h2,保证隔板7

6下端能够浸入油液内,避免油气混合物不经过隔板7

6的分离直接从出口出来。
28.油气分离桶7包括桶体7

11、左端板7

12和右端板7

13,所述桶体7

11为中空的柱形结构,所述左端板7

12和右端板7

13分别封设在桶体7

11的左右两端。作为优选桶体7

11、左端板7

12和右端板7

13的内壁均采用或涂覆亲油材料。为了便于油气分离桶7的安装,所述桶体7

11的外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座7

5,所述连接座7

5上设有连接孔7

51,便于将油气分离桶7安装在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机箱内部。
29.油气进口组件7

2包括油气进口管7

21,所述油气进口管7

21的上端设有进口连接法兰7

23,下端设有进口弯管部7

22,所述进口弯管部7

22的出口朝向油气分离桶7的左端板7

12。进口弯管部7

22的角度α的取值范围为90
°
≤α<180
°
。作为优选,α的取值为90
°
、120
°
、135
°
或150
°

30.出气组件7

4包括气体出口管7

41,所述气体出口管7

41的上端设有气管连接法兰7

43,下端设有出气弯管部7

42,所述出气弯管部7

42的出口朝向油气分离桶7的右端板7

13。第二弯管部的角度β的取值范围为45
°
≤α<180
°
。作为优选角度β的取值60
°
、90
°
、120
°
、135
°
、150
°

31.出油组件7

3包括出油管7

32,所述出油管7

32上端设有转接头7

31,所述出油管7

32下端向下延伸至桶体7

11的底部。出油管7

32为直管,便于将分体桶内的油液抽出,重新进入主机内循环使用。
32.工作过程:外部空气从空滤9的进气口9

1进入,进过进气弯头11缓冲,由进气阀10流入螺杆主机3的机头内,通过螺杆主机3压缩,输出增压后的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经过油气分离桶7的分离,气体部分经过油细分离器5后进入储气罐2存储起来,油气分离桶7分离出来的油液经过油滤4回流进入螺杆主机3内,从而实现气体的压缩和油的循环使用。
33.其中,油气分离桶7的分离过程为:油气混合物从油气进口管7

21进入油气分离桶7的桶体7

11内,经进口弯管部7

22使油气混合物撞击在左端板7

12上,通过油气混合物与左端板7

12的碰撞,对油气混合物中大颗粒的液体进行粗分离,并且油气混合物与左端板7

12碰撞后使其流动方向改变,被左端板7

12阻挡反弹,从而降低气流的流速。
34.改变方向后的油气混合物向油气分离桶7的另一端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通过隔板
7

6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再次分离和降速,使油粘附在隔板7

6上,沿着隔板7

6流入油气分离桶7底部。经过隔板7

6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其含有量迅速下降,隔板7

6的数量以及隔板7

6上通孔7

61的大小可以根据压缩空气的纯度进行设置,通孔7

61可以采用逐渐减小的方式,能够充分分离细小的油液。
35.经过隔板7

6分离的压缩空气,到达油气分离桶7的右端板7

13处,与右端板7

13碰撞,从而使气流中细小的油液吸附在右端板7

13上,进行再次的分离和提纯,最终获得较高纯度的压缩空气。
36.进口弯管部7

22和出气弯管部7

42的方向相反,且相互背离,在二者共同作用下使油气混合物之间的行程能够进一步增大,从而提高分离的效率和纯度。
37.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