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太阳能排风扇的制作方法

2021-09-28 23: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排风扇 太阳能


1.本技术涉及排风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排风扇。


背景技术:

2.排风扇,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排风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
3.厂房的太阳能排风扇多安装于屋顶处,并需要在屋顶处开设通风口。太阳能排风扇包括壳体、电机、风叶及太阳能板。其中,壳体固定连接于屋顶,并覆盖通风口,且壳体中空设置,壳体的上端设有出风口;电机及风叶均设于壳体内;太阳能板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上方,用于接收太阳能并输出电能至电机。同时,太阳能板还可用于遮挡雨水,阻挡雨水通过壳体、通风口进入室内。
4.但若下雨时伴随大风,则雨滴斜向下落,进而可能通过壳体、通风口进入室内。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雨水通过壳体、通风口进入室内的概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排风扇。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排风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排风扇,包括壳体、电机、风叶及太阳能板;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出风口;还包括底座、安装机构及挡雨罩;所述底座设有进风口,所述底座用于连接至屋顶,并覆盖屋顶的通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与通风口相连通;所述安装机构设于底座于壳体之间,并使得所述出风口竖直朝上;所述挡雨罩连接于壳体的上方,所述挡雨罩设有避雨空间,所述避雨空间向下贯穿挡雨罩,所述壳体的上端伸入避雨空间内;且所述太阳能板连接于挡雨罩的上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且无风时,太阳能板或安装板阻挡雨滴,且汇集的雨水沿挡雨板向下流淌;下雨且伴随大风时,雨滴斜向下落,此时,挡雨板阻挡雨滴,降低雨水通过壳体、通风口进入室内的概率。
8.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设于底座的上端,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调节板、支撑条、挡水板及固定件;所述调节板及支撑条分别位于进风口的两侧,且所述调节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向处风口的中心倾斜;所述挡水板并排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水板分别位于进风口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挡水板的分布方向垂直于所述调节板及支撑条的分布方向;所述壳体套设至调节板、支撑条及挡水板的外周;所述固定件设有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依次贯穿壳体和调节板、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依次贯穿壳体和支撑条、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依次贯穿壳体和挡水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基于屋顶的倾斜状况,底座的下端面贴合屋顶,
并使得调节板位于支撑条的斜下方;壳体套设调节板、支撑条及挡水板的外周;同时,壳体以自身碰触支撑条的部位为支点调节壳体的角度,直至出风口竖直朝上;最后,利用固定件完成壳体与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挡雨罩包括安装板及挡雨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嵌槽,所述太阳能板嵌于嵌槽内;所述挡雨板设有多个,并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挡雨板及安装板合围成所述避雨空间。
11.优选的,所述嵌槽的底壁设为曲面;所述安装板设有漏水孔,且所述漏水孔位于嵌槽底壁的最低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汇集在嵌槽内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嵌槽底壁流淌,以便于雨水及时从漏水孔处排出。
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有导流锥,所述导流锥中空设置,且所述导流锥的直径大端向上;所述漏水孔位于导流锥的直径小端处。
14.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及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上端面处设有相互连通的集水槽及排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漏水孔的正下方;所述导流罩的外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通排水槽;所述导流罩还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沿竖直方向贯穿导流罩。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槽内的雨水从漏水孔处下落,并掉落至集水槽内,最后雨水经由排水孔排出至壳体外,降低雨水通过壳体、通风口进入室内的概率。
16.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表面与嵌槽侧壁之间设有密封胶。
17.优选的,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壳体与挡雨罩之间,用于调节所述挡雨罩的角度;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囊及支撑缸;所述气囊连接于挡雨板,并一一对应;所述支撑缸的缸体、活塞杆分别铰接壳体、挡雨罩;所述支撑缸的数量与气囊的数量一致,且多个所述支撑缸绕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同时,位于所述壳体两侧的支撑缸与气囊相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天,阳光照射某一个挡雨板时,使得该挡雨板温度升高,则连接于该挡雨板上的气囊随之升温,气囊内的气体膨胀,则对应的支撑缸的活塞杆伸出,进而使得挡雨罩远离该挡雨板的一端抬起,则太阳能板的阳光的夹角更加接近90
°
,以便于太阳能板更好的接收太阳能并输出电能。
19.优选的,所述支撑缸为液压缸,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管及活塞;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气囊,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支撑缸,所述活塞滑动嵌于连接管内,并滑动密封。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下雨且无风时,太阳能板或安装板阻挡雨滴,且汇集的雨水沿挡雨板向下流淌;下雨且伴随大风时,雨滴斜向下落,此时,挡雨板阻挡雨滴,降低雨水通过壳体、通风口进入室内的概率;2.安装时,基于屋顶的倾斜状况,底座的下端面贴合屋顶,并使得调节板位于支撑条的斜下方;壳体套设调节板、支撑条及挡水板的外周;同时,壳体以自身碰触支撑条的部位为支点调节壳体的角度,直至出风口竖直朝上;最后,利用固定件完成壳体与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3.白天,阳光照射某一个挡雨板时,使得该挡雨板温度升高,则连接于该挡雨板上的气囊随之升温,气囊内的气体膨胀,则对应的支撑缸的活塞杆伸出,进而使得挡雨罩远离该挡雨板的一端抬起,则太阳能板的阳光的夹角更加接近90
°
,以便于太阳能板更好的接收太阳能并输出电能。
附图说明
21.图1是实施例1中,太阳能排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实施例1中,壳体及挡雨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实施例1中,底座及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实施例1中,屋顶倾斜时,太阳能排风扇的安装示意图。
25.图5是实施例1中,太阳能排风扇的结构爆炸视图。
26.图6是实施例1中,太阳能排风扇的剖切视图。
27.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28.图8是实施例2中,太阳能排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实施例2中,太阳能排风扇的剖切视图。
30.图10是实施例2中,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进风口;2、安装机构;21、调节板;211、基板;212、弧形板;22、支撑条;23、挡水板;24、固定件;3、壳体;31、出风口;32、本体;33、导流罩;331、导流孔;332、集水槽;333、排水槽;334、排水孔;34、涡壳;4、电机;5、风叶;6、挡雨罩;61、安装板;611、嵌槽;612、漏水孔;62、挡雨板;63、导流锥;7、太阳能板;8、调节机构;81、气囊;82、支撑缸;83、连接管;84、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太阳能排风扇。
34.实施例1参照图1、2,太阳能排风扇包括底座1、安装机构2、壳体3、电机4、风叶5、挡雨罩6及太阳能板7。
35.参照图2、3,底座1用于连接至屋顶,并覆盖屋顶的通风口,且底座1设有进风口11,并使得进风口11与通风口相连通。壳体3中空设置,且壳体3的上端设为出风口31,同时,壳体3通过安装机构2实现固定连接于底座1,并使得出风口31竖直朝上。电机4及风叶5均安装于壳体3内,且电机4的机壳固定连接壳体3,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风叶5,以驱动风叶5转动,进而驱动空气在壳体3内向上流动。
36.挡雨罩6连接于壳体3的上方,挡雨罩6设有避雨空间,避雨空间向下贯穿挡雨罩6,壳体3的上端伸入避雨空间内,并使得出风口31位于避雨空间内;且太阳能板7连接于挡雨罩6的上端。并且,壳体3的上端与避雨空间的内壁之间、及壳体3外周于挡雨罩6之间均存在供气流通过的间距。
37.参照图3安装机构2包括调节板21、支撑条22、挡水板23及固定件24;其中,进风口11呈矩形,支撑条22、挡水板23、调节板21、挡水板23依次设于进风口11的周侧,且本实施例
中,调节板21、支撑条22、挡水板23与底座1一体注塑成型。
38.调节板21包括基板211及弧形板212;基板211固定连接底座1,并平行于支撑条22;弧形板212靠近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基板211远离底座1的一端,且弧形板212远离底座1的一端向靠近支撑条22的方向倾斜,同时,弧形板212的半径等于基板211与支撑条22的距离,且弧形板212的轴线平行于支撑条22。
39.参照图3、4,壳体3套设至支撑条22、挡水板23及调节板21的外周。壳体3的一组相对的两端设为支撑部及调节部;支撑部碰触支撑条22背离调节板21的一侧,调节部碰触调节板21背离支撑条22的一侧;同时,壳体3的另一组相对的两端的内壁碰触两个挡水板23相背离的一侧。
40.同时,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4可采用螺栓,固定件24绕壳体3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并利用固定件24依次贯穿壳体3和支撑条22、壳体3和挡水板23及壳体3和调节板21,实现壳体3与底座1之间的固定连接。
41.安装时,基于屋顶的倾斜状况,底座1的下端面贴合屋顶,并使得调节板21位于支撑条22的斜下方;壳体3套设调节板21、支撑条22及挡水板23的外周;同时,壳体3以支撑部为支点调节壳体3的角度,直至出风口31竖直朝上;最后,利用固定件24完成固定连接。
42.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挡雨罩6通过四根立柱固定连接于壳体3。挡雨罩6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安装板61及挡雨板62。安装板61水平设置,且安装板61的上端设有嵌槽611,太阳能板7嵌于嵌槽611内,且太阳能板7与嵌槽611侧壁之间设有密封胶,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
43.挡雨板62设有四块,并沿安装板61的周向依次设置,同时,挡雨板62的上端与安装板61的上端平齐,且四个挡雨板62及安装板61合围成避雨空间。
44.参照图5、6,挡雨罩6还包括导流锥63,导流锥63与安装板61一体注塑成型。导流锥63位于安装板61的下方,并位于安装板61的中心处;且导流锥63的直径大端向上。
45.壳体3包括本体32、导流罩33及涡壳34。电机4及风叶5均设于本体32内;导流罩33固定连接与本体32的上端,且导流罩33设有导流孔331,导流孔331沿竖直贯穿导流罩33,且导流孔331沿导流罩33的周向间隔设于多个,在相邻导流孔331之间形成导流片。
46.电机4运转,使得空气在壳体3内向上流动,则导流孔331引导气流竖直向上流动。
47.涡壳34固定连接于导流罩33的上方,且涡壳34的内径随远离导流罩33而增大,则涡壳34配合导流锥63的外表面,引导气流扩散。
48.同时,导流锥63中空设置,并连通嵌槽611,以使得嵌槽611的底壁设为曲面。并且,导流锥63的直径小端处设有漏水孔612。若太阳能板7与嵌槽611侧壁之间的密封胶出现老化、开裂,则经由开裂处渗入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嵌槽611的底壁流淌,并从漏水孔612处向下滴落。
49.参照图6、7,导流罩33的上端面处设有相互连通的集水槽332及排水槽333,集水槽332位于漏水孔612的正下方;导流罩33的外周设有排水孔334,排水孔334连通排水槽333;漏水孔612处向下滴落的雨水掉落至集水槽332内,并经由排水槽333、排水孔334排出至壳体3外。
50.实施例2参照图8、9,本实施例中,挡雨罩6设为黑色,太阳能排风扇还包括调节机构8,调节
机构8连接于壳体3与挡雨罩6之间,以基于太阳的位置,调节挡雨罩6及其上太阳能板7的角度。
51.调节机构8包括气囊81及支撑缸82。气囊81连接于挡雨板62,并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挡雨板62中空设置以形成气囊81,且任意两个挡雨板62的内部空间不连通;支撑缸82的缸体、活塞84杆分别通过球铰实现铰接于壳体3、挡雨罩6;支撑缸82的数量与气囊81的数量一致,即本实施例中,支撑缸82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缸82绕壳体3的周向间隔设置。
52.参照图9、10,支撑缸82为液压缸,且调节机构8还包括连接管83及活塞84。活塞84与连接管83一一对应,且活塞84滑动嵌于连接管83内,并滑动密封。本实施例中,连接管83总计设有八个,且两个连接管83对应于一个气囊81。
53.同时,位于壳体3两侧的支撑缸82与气囊81通过连接管83相连接,并利用活塞84实现液压油与气囊81内气体之间的分隔。
54.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白天,阳光照射某一个挡雨板62时,使得该挡雨板62温度升高,则连接于该挡雨板62上的气囊81随之升温,气囊81内的气体膨胀,则对应的支撑缸82的活塞84杆伸出,进而使得挡雨罩6远离该挡雨板62的一端抬起,则太阳能板7的阳光的夹角更加接近90
°
,以便于太阳能板7更好的接收太阳能并输出电能。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