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1-10-24 11: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监测 建筑工程 人员 智能 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中,核心重点是在保障人员、环境和物资安全的前提下,高效,高质量且有序地完成建设工作。同时,出于绩效数据统计与安全管理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需对建筑工程人员的履职状况、生理状况及其所处场地的环境状况进行监管。
3.然而,当前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对建筑工程人员的行为活动、工作状态、身体健康状态及其所处环境存在巡视管理盲区。例如,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主要是通过设定管理制度,并要求建筑工程人员自觉遵守,由于缺乏实质性的监管措施,可能发生身体不适、超时连续劳作、瞒报病情上工、忽视安管制度等情况,产生施工安全与人身安全隐患。
4.此外,现场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巡视管理主要依赖于巡视人员,由于缺乏针对巡视人员的监察管理机制,因而产生了履职不到位、效率低下、误报甚至谎报等情况,存在较大的施工与人身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基于智能化的佩戴式监测终端、固定式监测终端与后台管理终端,对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数据及其所处工作环境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深度学习训练工勤数据模型,在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或所处环境出现异常时输出相应提醒,有效降低施工与人身安全风险;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环境数据还可用于工勤管理,以杜绝监管漏洞。
6.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佩戴式监测终端与固定式监测终端监测并记录每一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所处工作环境的环境数据;其中,所述生理数据至少包括心率、体温及血氧饱和度,所述环境数据至少包括位置信息、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及磁场信息,所述行为数据至少包括移动速度、加速度、移动方向、升降高度、移动轨迹及步数;当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或所述环境数据指示存在任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出现异常状况时,执行对应于所述异常状况的处理方案;以及,基于所述生理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及所述行为数据分析得到每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的履职状况。
7.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建筑工程人员进入作业场所之前,通过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进行人脸核验与生理数据核验;在建筑工程人员人脸核验成功,生理数据核验指示生理数据正常之后,对建筑工
程人员放行。
8.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排班表随机抽取任一建筑工程人员作为抽查对象,进行在岗抽查;向所述抽查对象输出人脸核验提醒,以引导所述抽查对象通过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进行人脸核验;若所述抽查对象人脸核验成功,且所述抽查对象的位置信息匹配于其有效出勤区域,则所述抽查对象通过所述在岗抽查;若所述抽查对象人脸核验失败,或者所述在岗对象的位置信息与其有效出勤区域不匹配,则所述抽查对象未能通过所述在岗抽查。
9.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当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行为数据或所述环境数据指示存在任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出现异常状况时,执行对应于所述异常状况的处理方案,包括:所述异常状况至少包括心率异常、体温异常、血氧饱和度异常、剧烈活动、超时静止、位置高度骤变、气温气压骤变、空气质量异常及磁场异常;当所述异常状况指示任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存在心率异常、体温异常、血氧饱和度异常、剧烈活动、超时静止位置或高度骤变时,向所述建筑工程人员、所述建筑工程人员的上司及工地安全负责人输出对应的安全警报;或者,在监测到作业场所发生气温气压骤变、空气质量异常或磁场异常时,向位置信息与所述作业场所相匹配的建筑工程人员、所述建筑工程人员的上司及工地安全负责人输出避险警报;或者,在监测到存在任一建筑工程人员持续超时劳作时,向持续超时劳作的建筑工程人员输出休息提醒。
10.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基于所述生理数据及所述环境数据分析得到每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的履职状况,包括:基于所述生理数据及所述环境数据,分析得到每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各时段的活动状态,所述活动状态至少包括休息、走动、脑力劳作与体力劳作;其中,走动为巡视岗位的有效活动状态,脑力劳作为管理岗位的有效活动状态,体力劳作为施工岗位的有效活动状态;综合所述环境数据中的位置信息及作业场所的数字地图,分析得到每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各时段的位置信息状态;其中,巡视岗位的巡视路线即为巡视岗位的有效出勤区域,管理岗位的办公区域即为管理岗位的有效出勤区域,施工岗位的施工区域即为施工岗位的有效出勤区域;结合每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各时段的活动状态与有效出勤区域,分析得到每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的履职状况。
11.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履职状况,生成对应于每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的实际出勤数据;根据所述实际出勤数据核算绩效数据;将所述实际出勤数据及所述绩效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图表;在接收到查看指令时输出所述查看指令所指示的可视化图表。
12.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时间轴进行同步,针对所述生理数据、所述环境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及实际出勤数据建立工勤数据模型;所述工勤数据模型基于所述生理数据及实际出勤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环境数据下建筑工程人员的施工作业数据、健康指标数据与行为模式数据;基于所述施工作业数据及所述健康指标数据,对所述环境数据划分为正常环境数据及恶劣环境数据;当检测到当前作业场所的环境数据为恶劣环境数据时,向每一所述建筑工程人员输出避险警报;基于所述行为模式数据与排班表进行分析,对存在怠工行为的建筑工程人员及其上司输出怠工提醒。
13.本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佩戴式监测终端、固定式监测终端及后台管理终端;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由施工工程人员佩戴,其具备针对心率、体温与血氧饱和度的生理数据监测功能;以及,具备针对位置信息、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与磁场信息的环境数据监测功能;此外,还具备针对移动速度、加速度、移动方位、升降高度、移动轨迹及步数的行为数据监测功能;所述固定式监测终端分布于作业场所,其具备针对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与磁场信息的环境数据监测功能;所述后台管理终端与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及所述固定式监测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用以接收并分析处理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及所述固定式监测终端所监测得到的生理数据及环境数据;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由建筑工程人员进场时领取佩戴,具备不低于12小时的续航能力,且在建筑工程人员离场时,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卸除并进行充电。
14.在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中,所述固定式监测终端所监测得到的环境数据用以校正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所监测得到的环境数据。
15.在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中,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及所述固定式监测终端具备不低于ip5的防尘等级,且具备不低于ip7的防水等级;所述佩戴式监测终端的外壳采用合成塑料材质,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缓冲吸震结构。
16.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
17.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
18.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
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19.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智能化的佩戴式监测终端、固定式监测终端与后台管理终端,对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数据及其所处工作环境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深度学习训练工勤数据模型,在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或所处环境出现异常时输出相应提醒,有效降低施工与人身安全风险;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环境数据还可用于工勤管理,以杜绝监管漏洞。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中行政管理界面的示意图;图3是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基于智能化的佩戴式监测终端、固定式监测终端与后台管理终端,对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数据及其所处工作环境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深度学习训练工勤数据模型,在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或所处环境出现异常时输出相应提醒,有效降低施工与人身安全风险;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环境数据还可用于工勤管理,以杜绝监管漏洞。
2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中行政管理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7.101、采用佩戴式监测终端与固定式监测终端监测并记录每一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所处工作环境的环境数据。
28.本实施例中,生理数据至少包括心率、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环境数据至少包括位置信息、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及磁场信息,行为数据至少包括移动速度、加速度、移动方向、升降高度、移动轨迹及步数。
2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佩戴式监测终端可以为手表样式,其上安装有感光光电二极管、红外传感器、定位芯片、温敏电阻、光敏电阻、气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元器件,当其佩戴于建筑工程人员手腕时,可检测出建筑工程人员的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数据,同时,还可检测出其所处环境的位置信息、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及磁场信息等环境数据,此外,还可检测出建筑工程人员的移动速度、加速度、移动方向、升降高度、移动轨迹及步数等行为数据。
30.同理地,固定式监测终端布设于作业场所各处,其同样可监测环境数据,且相对于随身佩戴,状态不稳定的佩戴式监测终端,其针对环境数据的监测效果更为精准。进而将上述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环境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管理终端,以供后续分析处理。
31.应当理解的是,除了以上数据,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设监测元器件,对诸如空气质量(pm2.5,pm20,tvoc等)、空气组分浓度(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等)等进行监测,从而实现空气污染程度与危害气体泄漏监测。
32.此外,还可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例如在定位数据的基础上可分析得到位置异常、攀爬高处、高度骤变、超时静止等行为数据。
33.本实施例中,佩戴式监测终端还安装有摄像头,通过拍摄人脸影像并上传后台管理终端,可进行人脸核验。
3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建筑工程人员进入作业场所之前,通过佩戴式监测终端进行人脸核验与生理数据核验,在建筑工程人员人脸核验成功,生理数据核验指示生理数据正常之后,对建筑工程人员放行。此外,佩戴式监测终端还可关联国家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进行实名认证;在实名认证指示符合国家对于建筑工程人员的上岗法规之后,对建筑工程人员放行。具体地,在进入作业场所之前,建筑工程人员先行通过佩戴式监测终端进行人脸核验,以确认其身份,同时,佩戴式监测终端还对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数据进行核验,以确认其生理数据正常,避免瞒报病情上工等情况的发生;此外,佩戴式监测终端及后台管理终端还与国家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关联,在人脸核验的同时还在国家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进行查询,以获知其从业经历、技能资质、病史等实名制信息,在实名制信息指示该建筑工程人员年龄符合上岗要求(超过60周岁者不予参与工地施工)、不存在编造信息、不存在瞒报病情、不存在相关违法犯罪记录之后,确认其符合上岗法规。从而,建筑工程人员只有同时通过人脸核验、生理数据核验与实名认证,方可获得准入,并进入施工场所进行工作,从源头上避免了将不安全因素带入施工场所。此外,还将人脸核验记录作为考勤记录,以此避免代打卡等情况的发生。
35.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排班表随机抽取任一建筑工程人员作为抽查对象,进行在岗抽查;向抽查对象输出人脸核验提醒,以引导抽查对象通过佩戴式监测终端进行人脸核验;若抽查对象人脸核验成功,且在岗对象的位置信息匹配于其有效出勤区域,则抽查对象通过在岗抽查;若抽查对象人脸核验失败,或者在岗对象的位置信息与其有效出勤区域不匹配,则抽查对象未能通过在岗抽查。具体地,排班表中列明每一建筑工程人员的工作岗位、有效出勤区域及工作时段,通过随机算法在排班表中抽取当前应当在岗的任一建筑工程人员作为抽查对象,则抽查对象所佩戴的佩戴式监测终端将通过声音、震动等方式输出人脸核验提醒。为了避免干扰抽查对象的正常作业,人脸核验提醒设置有核验时限,抽查对象需要在核验时限内完成人脸核验。若抽查对象人脸核验成功,同时期位置信息匹配与其有效出勤区域,则通过该次在岗抽查;若抽查对象人脸核验失败,则判定抽查对象未在岗,或者,若抽查对象的位置信息与有效出勤区域不匹配,则判定抽查对象擅离职守,在以上情况下均认定抽查对象未通过在岗抽查,并记入考勤记录。
36.例如,假设抽查对象为混凝土浇筑作业的监理人员,则其在岗时间及有效出勤区域与浇筑施工人员一致,由于监理人员需要对浇筑区域中各关键部位与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现场监督,因而其活动频繁,且活动范围与行为轨迹均局限于有效出勤区域内;从而,监理人员在接收到人脸核验提醒时,其将在监督完成当前工序,且在核验时限之内,通过佩戴式监测终端进行人脸核验。在确认其人脸核验成功,且处于有效出勤区域后,则可认定该监理人员与佩戴式监测终端均处于有效出勤区域中,该监理人员通过在岗抽查。
37.可见,佩戴式监测终端除了可实现人脸核验与生理检测入场,还可用于抽查考勤状况,无需巡查人员走动查岗,大幅提高了查岗效率。
38.102、当生理数据、行为数据或环境数据指示存在任一建筑工程人员出现异常状况时,执行对应于异常状况的处理方案。
39.本实施例中,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环境数据用以实时反映建筑工程人员的身体状况及其所处环境的环境状况。其中,生理数据的异常可以是指心率骤停/骤升/骤降、心率紊乱、体温异常、血氧异常等,环境数据的异常可以是指剧烈活动(人员嬉戏/打闹/搏斗)、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气压异常(恶劣天气前兆)、加速度异常(人员从高处坠落)、超时静止(人员怠工、脱岗、昏迷)、磁场信息异常(人员附近存在高压设备)等
……
从而直观体现出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异常状况,从环境数据也可间接推导出建筑工程人员可能发生的意外,进而针对性地执行处理方案。
4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监测到建筑工程人员存在心率异常、体温异常、血氧饱和度异常、剧烈活动、超时静止位置或高度骤变时,表明建筑工程人员存在人身安全风险时,此时,向建筑工程人员、建筑工程人员的上司及工地安全负责人输出对应的安全警报;例如,向建筑工程人员与后台管理终端同时发送安全警报,此时,其上司与医护人员根据建筑工程人员的位置信息前往救治建筑工程人员,工地安全负责人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41.再例如,南方的建筑工程人员时常处于高温高湿或空间有限的作业环境中,高温作业为作业常态,这使得中暑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在施工现场屡有发生。其中,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或重度中暑,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生理数据特征均为体温升高至高于40℃及血压骤降,将以上生理数据特征对应的异常状态设定为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从而,
在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数据指示其处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状态时,佩戴式监测终端可及时发出安全警报,使建筑工程人员意识到自身处于非健康状态,从而迅速离开作业环境,到舒适环境中休憩,避免发展至重度中暑等危急情况,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
42.或者,在监测到作业场所发生气温气压骤变或磁场异常时,表明作业场所存在安全风险,向位置信息与作业场所相匹配的建筑工程人员、建筑工程人员的上司及工地安全负责人输出避险警报;具体地,雷雨大风等短时恶劣天气会对高空作业的人员产生极大的人身安全威胁,此外,电缆故障造成的高压电外泄也会对建筑工程人员造成人身安全威胁,以上危险场景人力难以察觉,而佩戴式监测终端可通过气温气压变化与磁场异常监测得到,此时佩戴式监测终端输出避险警报,提醒该场所的施工工程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并做好设备的安全防护。
43.此外,隧道或地铁轨道等封闭环境存在作业环境封闭、通风条件有限等难以避免的情况,这使得建筑工程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在封闭环境内部各处固设一氧化碳探测器,以在监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提醒建筑工程人员撤离。然而,此类固设的探测器探测范围有限,且并非实时伴随建筑工程人员行进,对新开掘区域突发的毒气溢出状况难以及时发现。因而,可在佩戴式监测终端上布设电化学传感器,实时将建筑工程人员所处区域的一氧化碳浓度转换为电信号,并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输出避险警报,建筑工程人员据此及时撤离,同时工地安全负责人据此获知该区域毒气浓度超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消洗堵漏作业。
44.或者,在监测到存在任一建筑工程人员持续超时劳作时,向持续超时劳作的建筑工程人员输出休息提醒。具体地,通过监测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状况,对处于劳作状态的建筑工程人员进行劳作计时,并向持续超时劳作的建筑工程人员输出休息提醒,避免因过度劳累而产生安全事故。
45.103、基于生理数据、环境数据及行为数据分析得到每一建筑工程人员的履职状况。
46.本实施例中,佩戴式监测终端除了可对建筑工程人员进行生理状况监测,还可用于监测履职状况。
4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生理数据及环境数据,分析得到每一建筑工程人员各时段的活动状态,活动状态至少包括休息、走动、脑力劳作与体力劳作;其中,走动为巡视岗位的有效活动状态,脑力劳作为管理岗位的有效活动状态,体力劳作为施工岗位的有效活动状态;综合环境数据中的位置信息及作业场所的数字地图,分析得到每一建筑工程人员各时段的位置信息状态;其中,巡检岗位的巡检路线即为巡检岗位的有效出勤区域,施工岗位的施工区域即为施工岗位的有效出勤区域;结合每一建筑工程人员各时段的活动状态与有效出勤区域,分析得到每一建筑工程人员的履职状况。
48.可见,每一岗位均有对应的有效活动状态跟有效出勤区域,对有效活动状态及有效出勤区域与排班表中的工作时间与工作区域进行匹配,即可判断出实际的出勤状况,进而生成每一建筑工程人员的履职状况,且以上分析统计方法准确高效,无需人力介入核计。
49.本实施例中,还根据履职状况进行行政管理。
50.本实施例中,行政管理包括考勤统计、绩效统计、工资核算、排班等。
5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基于履职状况,生成对应于每一建筑工程人员的实际出勤数据;根据实际出勤数据核算绩效数据;将实际出勤数据及绩效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图表;在接收到查看指令时输出查看指令所指示的可视化图表。具体地,基于步骤101~步骤103中所监测得到的履职状况,即可对应生成每一建筑工程人员的实际出勤数据。例如,在对步骤101中监理人员的行动轨迹与有效出勤区域进行匹配比对,即可获知其在排班表所安排的工作时间中是否有实际出勤,进而生成实际出勤数据,由于实际出勤数据与绩效数据正相关,因为可根据实际出勤数据准确核算出绩效数据;此外,还可根据实际出勤数据与绩效数据核算个人工资,并对高温补贴等额外补贴进行自动核算。
52.进而,如图2所述,针对以上数据还生成对应的可视化图表,从而在后台管理终端即可进行直观查看,例如,在点选某一建筑工程人员之后,即可按照时间轴,查看其实际出勤数据;此外,还可生成统计图表,列出缺勤人员,并按照缺勤时长进行排列。可见,通过生成可视化图表,可高效快速地进行各项行政管理,节省了行政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同时避免人工统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
53.本实施例中,基于生理数据、环境数据、行为数据与履职数据,还可推导出施工作业数据,并针对环境数据进行判定,以确保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健康。
5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以时间轴进行同步,针对生理数据、环境数据及实际出勤数据建立工勤数据模型;工勤数据模型基于生理数据及实际出勤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环境数据下建筑工程人员的施工作业数据与健康指标数据;基于施工作业数据及健康指标数据,对环境数据划分为正常环境数据及恶劣环境数据;当检测到当前作业场所的环境数据为恶劣环境数据时,向每一建筑工程人员输出避险警报。
55.具体地,在采用工勤数据模型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剖析之后,可获得施工作业数据与健康指标数据,基于施工作业数据可对工作效率进行评判,从而工作效率低的时段所对应的环境数据,则为恶劣环境数据,并以其它环境数据为正常环境数据,从而,在检测到作业场所的环境数据为恶劣环境数据时,则向建筑工程人员输出避险警报,以提醒建筑工程人员注意休息,留意恶劣天候可能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
56.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可针对发生异常状况时的环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更为具体的可能诱发人体异常状况的高危环境数据,进而在对应于高危环境数据的场景出现时,采取更为有效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降低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例如,基于步骤102所测得的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案例,对案例发生时的环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则可获知诱发中暑的高危环境数据,从而在测得对应的环境数据时,认定继续作业可能导致建筑工程人员发生中暑症状,进而提醒建筑工程人员采取避暑措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
57.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行为模式数据与排班表进行分析,对存在怠工行为的建筑工程人员及其上司输出怠工提醒。具体地,工勤数据模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标准化的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环境数据等进行深度学习,还可提取得到各类行为模式所对应的数据特征,例如,对工作时间处于非有效活动状态,或者未处于有效出勤区域的建筑工程人员,在管理人员认定其怠工之后,工勤数据模型据此对其怠工的生理数据、行为数据
与环境数据进行特征挖掘,从而当存在建筑工程人员的数据特征符合怠工的数据特征时,工勤数据模型可实时监测并向建筑工程人员及其上司输出怠工提醒,有效减少怠工状况,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58.以及,管理人员还将基于复核申请,对被工勤数据模型判定为怠工的数据进行复核,以及对工勤数据模型判定为正常工作的数据进行抽检复核,以核查出误判的案例,并对误判案例进行手动更正。工勤数据模型通过对误判案例与真实的怠工案例进行特征比对,进一步完善其所储存的对应于怠工的数据特征,从而随着怠工案例的增加,工勤数据模型的检测准确率将越来越高。
59.同理的,工勤数据模型还可根据发生发病案例的生理数据与其发病时的环境数据,监测得到下一时刻有较大概率发病的高危人员,据此提高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
60.综上,基于智能化的佩戴式监测终端、固定式监测终端与后台管理终端,对建筑工程人员的生理数据及其所处工作环境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深度学习训练工勤数据模型,在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或所处环境出现异常时输出相应提醒,有效降低施工与人身安全风险;生理数据、行为数据与环境数据还可用于工勤管理,以杜绝监管漏洞。
61.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可以包括:佩戴式监测终端、固定式监测终端及后台管理终端;本实施例中,佩戴式监测终端由施工工程人员佩戴,其具备针对心率、体温与血氧饱和度的生理数据监测功能,以及,具备针对位置信息、气温、气压、加速度与磁场信息的环境数据监测功能。
62.本实施例中,固定式监测终端分布于作业场所,其具备针对气温、气压、加速度与磁场信息的环境数据监测功能。
6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后台管理终端与佩戴式监测终端及固定式监测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用以接收并分析处理佩戴式监测终端及固定式监测终端所监测得到的生理数据及环境数据。此外,后台管理终端还具备音视频输出功能,可实现图表显示,音频警报输出等功能。
64.本实施例中,佩戴式监测终端由建筑工程人员进场时领取佩戴,具备不低于12小时的续航能力,以适配建筑工程人员每天8~10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长,并为电池在不同环境下运行所额外消耗的电量预留有裕度。
65.且在建筑工程人员离场时,佩戴式监测终端卸除并进行充电,由设备管理人员统一管理,确保佩戴式监测终端的工况稳定。
6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佩戴式监测终端在被擅自带离施工现场,且检测到其自身离场超过预设活动范围(如设定为以门禁处为圆心,半径100米的圆形活动范围)时,佩戴式监测终端停止数据采集与传输,以避免录入场外的无效数据,维护场内数据的规范性与统一性。
67.本实施例中,固定式监测终端所监测得到的环境数据用以校正佩戴式监测终端所监测得到的环境数据。具体地,相对于随身佩戴,随人体活动而处于晃动状态的佩戴式监测
终端,固定布设的监测终端可更为精准地测得气温、气压等环境数据。从而,在缺乏固定式监测终端的区域,以佩戴式监测终端所监测得到的环境数据为准;而在布设有固定式监测终端的区域,则采用固定式监测终端所监测得到的环境数据对佩戴式监测终端测得的环境数据进行校正,以提高数据精度,减少因个人活动所产生的数据误差。
68.本实施例中,佩戴式监测终端及固定式监测终端具备不低于ip5的防尘等级,且具备不低于ip7的防水等级,从而有效避免灰尘等外物侵入,确保正常运行;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喷淋水为常见工序,且难以刻意避免喷淋到监测终端,因而佩戴式监测终端及固定式监测终端具备在深达1米的水中维持30分钟以上防浸入的性能,以广泛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减少维护工作。
69.本实施例中,佩戴式监测终端的外壳采用合成塑料材质,且外壳内部设有缓冲吸震结构,从而在伴随建筑工程人员活动时,佩戴式监测终端内部的元器件可稳定运行;此外,在发生跌落等意外时,合成塑料材质的外壳配合缓冲吸震结构可保护其内部元器件不发生损坏。
70.实施例三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401;与存储器401耦合的处理器402;其中,处理器402调用存储器4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图1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
7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图1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
72.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73.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cd

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74.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人员智能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