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储存装置控制系统与流程

2021-10-24 10: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储存装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请参阅图1,图1绘示习知采用fat文件系统的储存装置900的示意图。储存装置900包括一文件位置配置表(file‑allocation‑table)920、一文件目录表(directoryentry)930及多个数据区(datacluster)940。以行车记录器为例,在多次写入及删除文件后,同一文件的数据可能分散储存于不连续的数据区940中。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文件fa储存于编号为“13”、“14”、“15”、“19”、“20”的数据区940中。3.文件目录表930用来记录储存在储存装置900中的文件名称与起始数据区编号,文件位置配置表920则用来记录数据区的链结关系。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文件目录表930指出在储存装置900储存有一个文件fa,文件fa的数据储存于编号为“13”的数据区940。文件位置配置表920中对应于编号为“13”的数据区940的位置记录着“14”,其指出文件fa接下来的数据储存于编号为“14”的数据区940;文件位置配置表920中对应于编号为“14”的数据区940的位置记录着“15”,其指出文件fa接下来的数据储存于编号为“15”的数据区940,依此类推;文件位置配置表920中对应编号为“20”的数据区940的位置记录着“eoc”,其指出编号为“20”的数据区940是文件fa的档尾(endofcluster‑chain,eoc)。4.请参阅图2及图3,图2绘示习知行车记录器的文件写入方法的流程图,图3绘示根据图2的操作的储存装置900的示例图。举例来说,在启动行车记录器的录像程序后,储存装置900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920会被复制一份到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中(步骤s901)。接着,根据dram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判断储存装置900的储存空间是否足够(步骤s902)。若储存装置900有足够的储存空间,则会选择一数据区作为一起始数据区来写入数据(例如编号为“16”的数据区)(步骤s903),并在文件目录表930中新增一文件名称(例如“fb”)及一起始数据区的编号(例如“16”)(步骤s904)。然后,选择另一数据区来写入数据(例如编号为“17”的数据区)(步骤s905),并将该数据区的编号(例如“17”)记录在dram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中,对应于编号为“16”的数据区的位置(步骤s906),接着将数据写入该数据区(步骤s907),依此类推,直至文件写入程序结束。此外,在dram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被更新一特定次数(例如三次)时,根据dram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来更新储存装置900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920,直至文件写入程序结束。在文件写入程序结束后,行车记录器会再次根据dram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来更新储存装置900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920。5.然而,车祸所引起的意外断电,可能会导致该文件因缺乏完整的数据链结关系(fatchain)而无法被读取。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当文件fb的数据已写入编号为“29”的数据区940后遭遇到意外断电,由于储存装置900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920尚未根据dram中的文件位置配置表更新,使得文件fb的数据链结关系不完整,文件fb储存在编号为“22”与“29”的数据区的数据无法被读取。对行车纪录器而言,车祸时的数据无法被读取是相当严重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6.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储存装置控制系统,其利用一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predeterminedfile‑allocation‑table)及一预设文件目录表(predetermineddirectoryentry)来规划储存装置,避免文件因意外断电而无法读取。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记录器的一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储存于一储存单元的预设文件目录表,对该储存装置的一文件目录表进行组态;根据储存于该储存单元的一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对该储存装置的一文件位置配置表进行组态;以及根据该文件目录表与该文件位置配置表,控制一控制器写入数据至该储存装置中;其中该文件位置配置表中的多个字段分别对应于该储存装置的多个数据区,且该文件位置配置表中的各字段在一新数据写入到对应的该储存装置的数据区后维持不变。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数据包括来自至少两个文件的一文件数据,且该文件位置配置表配置以使该至少两个文件储存于交错的多个数据区中。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该至少两个文件为具有相同的一比特率的多个影像文件,且对该储存装置的该文件位置配置表进行组态,包括:对至少两个文件中的各文件配置相同数目的数据区。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该至少两个文件为具有互异的比特率的影像文件,对该储存装置的该文件位置配置表进行组态,包括:根据该比特率对该至少两个文件中的各文件配置数据区。1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存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储存单元、控制器以及处理器。该储存单元储存一预设文件目录表及一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该控制器用以写入数据至一储存装置中。该处理器用以执行下列步骤:根据该预设文件目录表,对该储存装置的一文件目录表进行组态;根据该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对该储存装置的一文件位置配置表进行组态;以及根据该文件目录表与该文件位置配置表,控制该控制器写入该数据至该储存装置中;其中该文件位置配置表中的多个字段分别对应于该储存装置的多个数据区,且该文件位置配置表中的各字段在一新数据写入到对应的该储存装置的数据区后维持不变。12.有关本案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14.图1绘示习知采用fat文件系统的储存装置的示意图;15.图2绘示习知行车记录器的文件写入方法的流程图;16.图3绘示根据图2的操作的储存装置的示例图;17.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18.图5为本技术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19.图6为本技术具有被组态的文件目录表与文件位置配置表的储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20.图7为本技术写入数据至储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21.图8为根据图7的操作的储存装置的示例图;22.图9为本技术预先组态的连续数据区的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23.图10为本技术预先组态的连续数据区的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此连续数据区支持储存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多个文件;24.图11a和图11b为图10的文件储存方法的潜在缺陷的示意图;25.图12a为本技术具有被组态的交错式文件目录表以及文件位置配置表的储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26.图12b为本技术如何将数据以交错方法储存于多个数据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27.图13a为本技术一个具有被组态的更改后的交错式文件位置配置表的储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28.图13b为本技术如何将数据以一更改后的交错方法储存于多个数据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29.图14a为本技术另一个具有被组态的更改后的交错式文件位置配置表的储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30.图14b为本技术如何将数据以另一更改后的交错方法储存于多个数据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31.【符号说明】32.100:控制系统33.110:储存单元34.120:控制器35.130:处理器36.200:摄影机37.400:储存装置38.420:文件位置配置表39.430:文件目录表40.440:数据区41.900:储存装置42.920:文件位置配置表43.930:文件目录表44.940:数据区45.fa、fb、fc、fd、fe:文件46.s501~s503、s704~s707、s901~s908:步骤47.1110、1210、1310、1410:安全数字储存装置48.1120、1220、1320、1420:开机区段49.1130、1230、1330、1430:文件位置配置表50.1140、1240、1340、1440:文件目录表51.1150、1250、1350、1450:数据区52.1160、1170、1260、1360、1460:逻辑数据区53.ffilex:前相机影像文件54.rfilex:后相机影像文件具体实施方式55.有鉴于传统的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有诸多问题亟待改善,以下提出一种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储存装置控制系统,其利用一预设文件目录表(predetermineddirectoryentry)及一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predeterminedfile‑allocation‑table)来对储存装置的文件位置配置表与文件目录表进行组态,避免文件因意外断电而无法读取。56.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控制系统100的方块图。控制系统100例如是一控制芯片。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00连接于一摄影机200、一储存装置400。控制系统100与摄影机200例如可设置于一行车纪录器。储存装置400例如是一sd记忆卡或一硬盘,可内设或外接于该行车纪录器。控制系统100包括一储存单元110、一控制器120、及一处理器130。储存单元110用以储存一预设文件目录表及一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控制器120用以写入数据至储存装置400中。处理器130用以对储存装置400的一文件目录表及一文件位置配置表进行组态。57.图5为本技术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每当启动行车记录器时,或每当更换储存装置400时,处理器130会检查储存装置400中是否有文件目录表与文件位置配置表(步骤s501)。若无,处理器130则直接根据储存单元110中的预设文件目录表与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对储存单元110中的文件目录表与文件位置配置表进行组态(步骤s503);若有,处理器130则进一步检查储存装置400中的文件目录表与文件位置配置表,是否与储存单元110中的预设文件目录表与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相同(步骤s502)。若不同,处理器130则直接根据储存单元110中的该预设文件目录表与该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对储存单元110中的预设文件目录表与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进行组态(步骤s503)。58.图6为本技术具有被组态的文件目录表与文件位置配置表的储存装置40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储存装置400包括根据一预设文件位置配置表所组态的一文件位置配置表420、根据一预设文件目录表所组态的一文件目录表430及多个数据区(datacluster)440。59.如图6所示,处理器130对文件目录表430中对应于一文件的文件名称“fc”,及对应于文件fc的起始数据区为编号为“11”的数据区进行组态,处理器130还对文件位置配置表420中对应于文件fc的数据链结关系为编号为“11”~“15”的数据区进行组态。相似地,处理器130对文件目录表430中对应于一文件的文件名称“fd”,及文件fd的起始数据区为编号为“16”的数据区进行组态,处理器130还对文件位置配置表420中对应于文件fd的数据链结关系为编号为“16”~“20”的数据区进行组态。60.简而言之,文件fc的数据被默认放在编号为“11”~“15”的数据区,文件fd的数据被默认放在编号为“16”~“20”的数据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文件目录表430及文件位置配置表420已完成组态,但储存装置400中对应于文件fc、文件fd的数据区(亦即编号为“11”~“20”的数据区)中,并没有存放对应于文件fc、文件fd的数据,如图6所示。61.图7为本技术写入数据至储存装置400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30根据文件目录表430与文件位置配置表420,控制控制器120写入数据至该储存装置400中。62.举例来说,行车纪录器开始录像时,处理器130根据文件目录表430选择一文件来写入数据(步骤s704)。在一实施例中,文件目录表430中的文件名称带着时间信息,因此处理器130可以根据文件目录表430中的文件名称,选择最旧的一文件来写入数据。以图6为例,文件fc为最旧的一文件。63.接着,处理器130更改文件目录表430中对应于该文件的文件名称(步骤s705)。承上例,处理器130将文件目录表430中对应于被处理器130选择来写入数据的文件的文件名称“fc”更改为“fe”,如图8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件目录表430中,对应于文件fe的起始数据区维持不变而仍为编号为“11”的数据区。此外,在文件位置配置表420中,对应于文件fe的数据链结关系维持不变而仍为编号为“11”~“15”的数据区。64.然后,处理器130控制控制器120写入数据至储存装置400中组态给该文件的数据区(步骤s706)。承上例,处理器130控制控制器120,将数据依序写入储存装置400中的编号为“11”~“15”的数据区,如图8所示。65.接着,处理器130判断是否继续写入数据(步骤s707)。若继续写入数据,则重复步骤s704~s706;若不继续写入数据,则结束本流程。66.由上可知,处理器130在写入数据至储存装置400期间,不会更新文件位置配置表420,详细来说,当写入一新文件至储存装置400时,文件目录表430会对应地更新,但文件位置配置表420并不会因为写入新文件或一文件的数据有更新而有所变动,所以即使行车纪录器遭遇意外断电,文件位置配置表420中对应于一文件的数据链结关系仍可保持完整,储存装置400中该文件的数据可以被完整读取。67.此外,在习知技术中,处理器需花费时间搜寻空白的数据区来写入数据。在经过多次写入及删除文件后,空白的数据区往往是零散的(fragment),因此降低了写档效率。相较于习知技术,本技术中文件的数据区已组态好且不会变更,因此处理器不需花费时间搜寻空白的数据区来写入数据,提升了写文件效率(writingperformance)。在一实施例中,文件的数据区可被组态为连续的(如图6所示),可进一步提升写档效率。68.此外,在习知技术中,处理器在写入数据前需确认剩余空间是否足够。若不足,处理器需删除文件目录表中对应于至少一文件的文件名称与起始数据区,并删除文件位置配置表中对应于该至少一文件的数据链结关系,因此降低了写档效率。相较于习知技术,本技术处理器130在写入数据前无须确认剩余空间是否足够,亦无须删除文件目录表中的文件名称与起始数据区,及文件位置配置表中的数据链结关系,可更进一步提升写档效率。69.图9为本技术预先组态的连续数据区的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先前对应图6所解释的,当文件位置配置表被预先组态为连续数据区的形式时,文件是如图9所示的循序被储存在数据区index1‑indexn中。亦即,例如在一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中,内存被分割为n个区段(section),且每个区段具有例如1000个连续的数据区空间。文件(例如图9所示的文件1‑文件3n)将循序地被写入这n个区段中,且新文件将以循环(circular)的方式覆盖先前的旧文件。图9所示的方式非常适用于例如在一段时间仅录制单一影像文件的简单应用程序中。然而当产品应用程序的复杂度提高时,将拥有更多可同时录制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像(或其他类型)文件的应用程序。70.根据上述,图10为本技术预先组态的连续数据区的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此连续数据区支持储存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多个文件。举例而言,以大文件与小文件形式呈现的两个类型的文件(例如图10所示的f文件1‑f文件3n以及r文件1‑r文件3n)可实质上同时被储存在内存中,其中大文件与小文件分别对应于例如高分辨率影像以及低分辨率影像。在另一范例中,一个多镜头应用程序也可以被实现以实质上同时将例如,但不限于对应于前镜头与后镜头的影像文件储存于内存中。因此,如图10所示,在一个可能的范例中,前相机(f)以及后相机(r)被分配相同数目(例如n)的区段findex1‑findexn与rindex1‑rindexn,以储存影像文件。如果每个影像文件的录制时间为例如一分钟,则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可同时在一分钟内被写入。71.图11a和图11b为图10的文件储存方法的潜在缺陷的示意图。在图11a中,安全数字储存装置1110包括开机区段1120、文件位置配置表1130、文件目录表1140以及多个数据区1150,并在图11b中逻辑性地绘示逻辑数据区1160以及1170的写入操作示意图。在要同时储存两个影像文件的情境下,如采用传统的技术来将例如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写入到安全数字储存装置1110中,需要如图11b所示以连续数据区的形式进行储存,其中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是连续地储存于数据区1100‑2099中,而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则是连续地储存于数据区20100‑21099中。在这样的状况下,文件位置配置表1130是预先组态以将不同文件储存至预设的数据区中。72.然而,当多个文件要在这样的状况下同时被写入至安全数字储存装置1110时,将产生降低连续安全数字写入操作的效率的非期望结果。更详细地说,安全数字写入操作是基于数据区进行,因此当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被实质上同时写入至安全数字储存装置1110时,实际上的运作会是当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先被写入至多个数据区后,系统改而将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写入至多个数据区。系统将持续如图11b的标号1‑8所示,在两个文件间来回交换储存。因此,安全数字储存装置1110将不会连续的往邻近的下一个数据区进行写入,而是“跳”至一个较远的数据区写入另一个文件。这样的情形将被认为是“随机写入”或“随机跳跃”,导致安全数字写入操作的效率下降。73.图12a为本技术具有被组态的交错式文件目录表以及文件位置配置表的储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b为本技术如何将数据以交错方法储存于多个数据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12a中,安全数字储存装置1210包括开机区段1220、文件位置配置表1230、文件目录表1240以及多个数据区1250,并在图12b中逻辑性地绘示逻辑数据区1260的写入操作示意图。74.为了解决如图11a以及图11b所描述的随机写入问题,在文件位置配置表1230所储存的相关影像文件的数据区列表是以交错的形式来格式化或组态。明显地,通过将数据区交错,可消除随机写入的状况。这样交错分布的方法可基于在数据区的每个影像文件的比特率分布比例来进行。75.举例而言,假设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的比特率比例为1:1。在这样的情形下,文件位置配置表1230格式化或组态以使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的每个连续数据区都平均地一一交错,而成为以如数据区1250以及逻辑数据区1260所示的方式进行储存的数据区。76.当然,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的比特率也可以放大k倍,表示为k:k(例如k=2)。在这样的情形下,两个影像文件的数据区列表可如图13a以及图13b所示的交错,其中由于交错数据区比例不限于单一数据区与单一数据区间的比例,图13a以及图13b所示的可被认为是“更改后”的交错式文件目录表与文件位置配置表。因此,如图13a所示,安全数字储存装置1310包括开机区段1320、文件位置配置表1330、文件目录表1340以及多个数据区1350,并在图13b中逻辑性地绘示逻辑数据区1360的写入操作示意图。如图13b所示,各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被配置为每两个数据区(k=2)交错的情形。因此,即使每个独立的文件具有较多数据区的额外需求,交错形式的文件位置配置表1330以及数据区1350均可克服随机写入的状况。77.图14a为本技术另一个具有被组态的更改后的交错式文件位置配置表的储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b为本技术如何将数据以另一更改后的交错方法储存于多个数据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4a所示,安全数字储存装置1410包括开机区段1420、文件位置配置表1430、文件目录表1440以及多个数据区1450,并在图14b中逻辑性地绘示为逻辑数据区1460。如图14a以及图14b所示,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的比特率比例并不一定为1:1,而可为不均等的比例,例如2:1。因此,如文件位置配置表1430所示,每两个配置给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的数据区是与一个配置给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的数据区交错。数据区1450以及数据区1460即显示出这样范例性的配置方式。78.根据上述,本
技术领域
:人员可了解,当将多个文件个别以连续配置的数据区进行储存时,会产生非期望的随机写入情形。这样的情形将使安全数字写入操作的效能下降。本技术提出的交错方式可克服这样的缺陷。更进一步地,根据影像文件间的比特率比例,每个影像文件的交错式数据区列表可在格式化时被组态。当文件被录制时,系统将使文件间的安全数字写入根据比特率比例交替进行。并且,明显地,随机的安全数字写入可被避免,而使连续数据区写入在安全数字写入效能被维持的情形下进行。79.如图4‑7的实施例所述,在未预期的电力失效事件中,最后写入的数据将由于完整的数据链结的存在而可被找回。并且,当循环录像时,旧文件不会被删除,而仅有在文件目录表(430、1140、1240、1340、1440)的文件名称更改,因而改进文件搬移的效能。这些优点依旧存在于此描述的交错方法。80.交错方法亦可使用要实质上同时录制的影像文件间的比特率比例,来对每个数据区的配置进行组态。在格式化阶段,将数据区列表规划为交错状。当实质上同时的录制一文件群组(例如前相机图像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时,系统将使安全数字写入根据组态的数据区数目的比例,交错写入不同的文件。这样的组合可达成连续数据区写入并维持安全数字写入的效能。81.最后,须注意的是,上述具有交错机制的数据区列表可应用在不限于仅两个影像文件(例如前相机影像文件(ffilex)以及后相机影像文件(rfilex))上,亦可应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交错式影像文件数据区中。8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指代“两个”或“两个以上”。83.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与储存装置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