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槽车 泄漏 容器 气体 液体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的充装,具体涉及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从液体二氧化碳储罐向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时,在液体二氧化碳储罐顶部与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储槽顶部之间连接气体管路,在气体管路上安装阀门,在液体二氧化碳储罐底部部与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储槽底部之间连接液体管路,在液体管路上安装阀门和泵,由于充装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充装管路的管间接头有时意外脱开,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出来,极短时间内就造成泄漏区域的环境气体氧含量降低,使得充装工作人员呼吸困难,乃至窒息,外部人员也不能及时进入现场处理事故,由于二氧化碳泄出时压力极高,泄出的二氧化碳对管路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迫使管路甩动,对人和设备造成伤害和毁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问题,提供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具有:
5.一液体二氧化碳储罐,它的顶部具有一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管,它的底部具有一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
6.一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储槽,它的尾部具有一与其顶部连通的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短管和一与其底部连通的液体二氧化碳进口短管;
7.一气体二氧化碳管路,包括一刚性管部分和一挠性管部分,该挠性管部分的两端各通过一快速拆装接头分别与该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短管和该刚性管部分的一端连接,该刚性管部分的另一端与该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管连接;
8.一液体二氧化碳管路,包括一第一刚性管部分、一第二刚性管部分和一挠性管部分,该挠性管部分的两端各通过一快速拆装接头分别与该液体二氧化碳进口短管和该第二刚性管部分的一端连接,该第二刚性管部分的另一端与一充装泵的出口连接,该第一刚性管部分的一端与该充装泵的进口连接,该第一刚性管部分的另一端与该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连接;
9.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10.一氧气含量探测仪、一风机和一plc控制单元,它们设置在该气体二氧化碳管路的挠性管部分和该液体二氧化碳管路的挠性管部分附近;
11.该plc控制单元分别与该氧气含量探测仪和该风机电控连接;
12.该风机的出口管路的出口远离该气体二氧化碳管路的挠性管部分和该液体二氧化碳管路的挠性管部分所在区域。
13.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由于氧气含量探测仪、风机和plc控制单元设置在气体二氧化碳管路的挠性管部分和液体二氧化碳管路的挠性管部分附近,在充装过程中,快速拆装接头意外脱开,或挠性管部分意外损坏,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出来,氧气含量探测仪探测到挠性管部分的邻近区域空气氧浓度低于设定值时,立刻发出声光报警,同时通过plc控制单元自动启动风机,将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空气经风机的出口管路排至远离二氧化碳槽车储槽的充装区域,降低充装区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充装区空气的氧浓度,避免充装工作人员受到窒息威胁,充装工作人员和外部人员能够及时在充装区域进行相应处理。
14.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还具有两锁扣器,能够分别对该气体二氧化碳管路的挠性管部分和该液体二氧化碳管路的挠性管部分进行锁扣固定。
15.这样,在充装过程中,快速拆装接头意外脱开时,挠性管部分不会在泄出的二氧化碳对管路产生的很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下甩动,对人和设备造成伤害和毁坏。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的透视示意图;
17.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中的锁扣器的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19.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具有一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一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储槽2、一地秤3、一液体二氧化碳管路4、一气体二氧化碳管路5、一充装泵6、一氧气含量探测仪7、一风机8、一plc控制单元9和两锁扣器10。
20.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支承在由多根立柱40构成的支架上。具有储槽2的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在地秤3上。
21.液体二氧化碳管路4包括一第一刚性管部分41、一第二刚性管部分42和一挠性管部分43。第一刚性管部分41的一端与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底部的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连接,另一端与充装泵6的进口连接。第二刚性管部分42的一端与充装泵6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挠性管部分43的一端连接,挠性管部分43的另一端与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储槽2尾部的液体二氧化碳进口短管21连接。挠性管部分43与第二刚性管部分42二者之间的连接件为一快速拆装接头301。挠性管部分43与液体二氧化碳进口短管21二者之间的连接件为一快速拆装接头303。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底部的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上安装有一阀门(未示出)。液体二氧化碳进口短管21上安装有一阀门(未示出)。
22.气体二氧化碳管路5包括一刚性管部分51和一挠性管部分53。刚性管部分51的一
端与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顶部的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管连接,另一端与挠性管部分53的一端连接,挠性管部分53的另一端与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储槽2尾部的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短管22连接。挠性管部分53与刚性管部分51二者之间的连接件为一快速拆装接头304。挠性管部分53与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短管22二者之间的连接件为一快速拆装接头306。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顶部的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管上安装有一阀门(未示出)。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短管22上安装有一阀门(未示出)。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短管22与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储槽2顶部开口连接。
23.第二刚性管部分42与挠性管部分43的连接端和刚性管部分51与挠性管部分53的连接端支承在一支座20上。
24.挠性管部分43和挠性管部分53的中部各通过一锁扣器10锁扣固定,锁扣器10固定在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平台上。
25.氧气含量探测仪7、风机8和其内装有plc控制单元9的盒子各通过支架或支座安装在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平台上。氧气含量探测仪7和风机8邻近挠性管部分43和挠性管部分53。风机8的出口管路81的出口远离二氧化碳槽车储槽2的充装区域。
26.plc控制单元9分别与氧气含量探测仪7和风机8电控连接。
27.参见图2,锁扣器10具有一长方形座体101、一长方形盖体102、一轴103和一插杆104。
28.长方形座体101在宽度方向中部具有一长度方向的半圆形凹槽1011,在长度方向中间具有一凸块1012,在长度方向两端各具有一凸座1013,中间的凸块1012和两端的凸座1013在宽度方向位于长方形座体101的两边。中间的凸块1012和两端的凸座1013都具有长度方向的通孔。
29.长方形盖体102在宽度方向中部具有一长度方向的半圆形凹槽1021,在长度方向中间具有一凹槽1022,在长度方向具有一凸座1023,中间的凹槽1022和长度方向的凸座1023在宽度方向位于长方形盖体102的两边。长度方向的凸座1023具有长度方向的通孔。
30.轴103穿入两凸座1013和凸座1023的通孔内,将长方形盖体102可枢转地安装在长方形座体101上。挠性管部分43和挠性管部分53的中间部分的下部管壁分别支承在两长方形座体101的两半圆形凹槽1011的内壁上,转动长方形盖体102,使长方形盖体102的凹槽1022与长方形座体101的凸块1012相配合,凸块1012从凹槽1022伸出,将插杆104插入凸块1012的通孔内,防止长方形盖体102转动,两长方形盖体102的两半圆形凹槽1021的内壁分别压在挠性管部分43和挠性管部分53的中间部分的上部管壁上,从而将挠性管部分43和挠性管部分53分别锁扣固定在两锁扣器10内。
31.本实用新型的避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槽车时所泄漏气体造成事故的装置的操作过程如下:
32.1.在具有储槽2的液体二氧化碳槽车驶到地秤3上后,将挠性管部分43和挠性管部分53分别通过快速拆装接头303和快速拆装接头306与液体二氧化碳进口短管21和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短管22相连接;
33.2.打开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顶部的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管上的阀门和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底部的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上的阀门;
34.3.打开气体二氧化碳压力平衡短管22上的阀门和液体二氧化碳进口短管21上的
阀门;
35.4.启动充装泵6,将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内的液体二氧化碳加压后充装入液体二氧化碳槽车储槽2,在充装过程中,快速拆装接头301、快速拆装接头303、快速拆装接头304或快速拆装接头306意外脱开,或挠性管部分43或挠性管部分53意外损坏,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出来,氧气含量探测仪7探测到挠性管部分43或挠性管部分53的邻近区域空气氧浓度低于18.5%vol时,立刻发出声光报警,同时通过plc控制单元9自动启动风机8,将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空气经风机8的出口管路81排至远离二氧化碳槽车储槽2的充装区域,降低充装区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充装区空气的氧浓度,避免充装工作人员受到窒息威胁,充装工作人员和外部人员能够及时在充装区域进行相应处理,当氧气含量探测仪7探测到挠性管部分43和挠性管部分53的邻近区域空气氧浓度高于18.5%vol时,通过plc控制单元9自动停止风机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