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液氢 装置 储氢型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各国对氢能源开发利用的鼓励,越来越多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市场。加氢装置之于燃料电池汽车,犹如加油站之于传统燃油汽车、充电站之于纯电动汽车,是支撑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石。
3.目前全球共约有400多座加氢装置,其中约1/3为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基本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受制于液氢利用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加氢装置依然以高压储氢型加氢装置为主。与高压储氢型加氢装置相比,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具有储氢能力大、建站面积小、加注速度快等优势,未来将成为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佳解决方案。
4.然而与高压储氢型加氢装置相比,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增加了液氢储氢罐、液氢增压泵及液氢汽化器,特别是液氢储氢罐,其安装于地面上,需满足相应的防火防爆安全间距,将占用大量的土地,从而提高了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建站成本。同时为了实现加氢装置的商业化运营,一般申请加氢装置建设时必须申请使用价格相对较为昂贵的商业用地,若建设在相对较为便宜的工业用地上,那么建设好的加氢装置只能给自己的产品加氢或进行实验,无法实现公开运营,因此土地是影响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建站成本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节省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建站成本、以及减少液氢储氢罐漏热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结构为:在地下建设有保温腔室,在保温腔室顶部设置有连通地面的检修通道,在保温腔室中设置有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和液氢增压泵,在地面上设置有换热介质为液氮的液氮汽化器、液氮循环泵、空温式汽化器、低压蓄能器、35mpa加氢机、高压压缩机、高压蓄能器、70mpa加氢机;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的液氢进口能与液氢源对接,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的液氢出口通过第一输氢管路与液氢增压泵的液氢进口连接,液氢增压泵的液氢出口通过第二输氢管路与液氮汽化器的液氢进口连接,液氮汽化器的液氢出口通过第三输氢管路与空温式汽化器的进口连接,空温式汽化器的出口分别与第四输氢管路和第五输氢管路连接,第四输氢管路与高压压缩机的进口连接,高压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第六输氢管路与高压蓄能器的进口连接,高压蓄能器的出口通过第七输氢管路与70mpa加氢机的进口连接;第五输氢管路依次与低压蓄能器、35mpa加氢机的进口连接;液氮汽化器的液氮进口与带第一阀门的第一输氮管路连接,第一输氮管路能与液氮源对接,液氮汽化器的液氮出口通过第二输氮管路与液氮循环泵的进口连接,液氮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第三输氮管路分别与35mpa加氢机的预冷管路的进口、70mpa加氢机的预冷管路的进口连接,在第一阀门与液氮汽化器的液氮进口之间的第一输氮管路上设置有第四输氮管路,第四输氮管路分别与35mpa加氢机
的预冷管路的出口、70mpa加氢机的预冷管路的出口连接。
7.进一步地,前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中,在高压压缩机的出口或第六输氢管路上设置有第八输氢管路,第八输氢管路与第七输氢管路或70mpa加氢机的进口连接。
8.进一步地,前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中,液氮汽化器采用光管式汽化器。
9.进一步地,前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中,空温式汽化器采用翅片管式汽化器,换热介质为空气。
10.进一步地,前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中,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的的液氢汽化气进口通过第九输氢管路与液氢增压泵的液氢汽化气出口连接。
11.进一步地,前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中,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的气态氢出口通过第十输氢管路与高压压缩机的进口连接,在第十输氢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12.进一步地,前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中,在保温腔室中还设置有备用液氢增压泵,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的液氢出口通过第一输氢管路分别与液氢增压泵的液氢进口、备用液氢增压泵的液氢进口连接;液氮汽化器的液氢进口通过第二输氢管路分别与液氢增压泵的液氢出口、备用液氢增压泵的液氢出口连接。
13.进一步地,前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中,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的的液氢汽化气进口通过第九输氢管路分别与液氢增压泵的液氢汽化气出口、备用液氢增压泵的液氢汽化气出口连接。
14.进一步地,前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中,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的气态氢出口通过第十输氢管路与高压压缩机的进口连接,在第十输氢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将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和液氢增压泵埋于地下保温腔室中,使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大大减少了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土地占用量,节省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建站成本;此外还能减少液氢储罐内漏热,增加了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安全余度;

该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利用液氢增压泵、液氮汽化器、空温式汽化器将液氢增压汽化至50mpa高压氢气后分成两路:一路直供低压蓄能器,另一路直供高压压缩机二次增压后储存于高压蓄能器或直接通过70mpa加氢机对外加注,与目前主流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流程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降低了汽化压力、缩短了汽化时间,降低了整体能耗;

该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利用液氢汽化的冷能冷却70mpa/35mpa加氢机,无需另外配置冷水机组为70mpa/35mpa加氢机中的高压氢气降温,降低了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建站成本和整体能耗,且采用高压氢气低温快速加注,大大提高了氢气加注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中另一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3中输氢走向的流程示意图。
20.图5是图3中液氮走向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其结构为:在地下建设有保温腔室1,在保温腔室1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地面的检修通道5,在保温腔室1中设置有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和液氢增压泵3,在地面上设置有换热介质为液氮的液氮汽化器6、液氮循环泵29、空温式汽化器7、低压蓄能器8、35mpa加氢机9、高压压缩机10、高压蓄能器11、70mpa加氢机12。本实施例中,液氮汽化器6采用光管式汽化器,工作时通过泵驱动液氮与液氢强制对流。空温式汽化器7采用翅片管式汽化器,换热介质为空气,工作时通过空气与液氢自然对流换热。
24.以上部件通过管路系统连接构成以液氢为氢源的35mpa/70mpa混合加注、以液氢汽化的冷能作为35mpa/70mpa加氢机的冷能。具体管路系统连接如下:
25.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的液氢进口能与液氢源对接,液氢源来自于液氢槽车、液氢船、液氢火车或液氢管道等装置,通过液氢槽车、液氢船、液氢火车或液氢管道等装置运输至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内储存。
26.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的液氢出口通过第一输氢管路13与液氢增压泵3的液氢进口连接,液氢增压泵3的液氢出口通过第二输氢管路14与液氮汽化器6的液氢进口连接,液氮汽化器6的液氢出口通过第三输氢管路15与空温式汽化器7的进口连接,空温式汽化器的7出口分别与第四输氢管路16和第五输氢管路17连接,第四输氢管路16与高压压缩机10的进口连接,高压压缩机10的出口通过第六输氢管路18与高压蓄能器11的进口连接,高压蓄能器11的出口通过第七输氢管路19与70mpa加氢机12的进口连接;第五输氢管路17依次与低压蓄能器8、35mpa加氢机9的进口连接。
27.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的的液氢汽化气进口通过第九输氢管路21与液氢增压泵3的液氢汽化气出口连接,从而实现为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内进行增压。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的气态氢出口通过第十输氢管路22与高压压缩机10的进口连接,在第十输氢管路2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7。当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内的气态氢压力达到泄放压力时,打开第二阀门27,将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内的气态氢输送至高压压缩机10中增压后存储于高压蓄能器11中或直接输往70mpa加氢机12中对外加注,从而避免bog气体浪费。
28.如图4所示,在高压压缩机10的出口或第六输氢管路18上设置有第八输氢管路20,第八输氢管路20与第七输氢管路19或70mpa加氢机12的进口连接。
29.为了满足氢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要求,需要保证车载高压储氢气瓶在5~10分钟内完成足够质量氢气的充装,但是氢气增压快速加注过程带来的温升效应会显著影响车载高压储氢气瓶的使用安全。因此为兼顾加氢速度与氢瓶安全,需要将70mpa高压氢气冷却至

40℃,35mpa低压氢气冷却至

20℃。为降低加氢装置整体能耗,减少设备投入,本实施例利用液氢汽化的冷能为70mpa加氢机12和35mpa加氢机9降温。
30.如图3和图5所示,液氮汽化器6的液氮进口与带第一阀门28的第一输氮管路23连接,第一输氮管路23能与液氮源对接,液氮汽化器6的液氮出口通过第二输氮管路24与液氮循环泵29的进口连接,液氮循环泵29的出口通过第三输氮管路25分别与35mpa加氢机9的预冷管路的进口、70mpa加氢机12的预冷管路的进口连接,在第一阀门28与液氮汽化器6的液
氮进口之间的第一输氮管路23上设置有第四输氮管路26,第四输氮管路26分别与35mpa加氢机9的预冷管路的出口、70mpa加氢机12的预冷管路的出口连接。
31.本实施例中液氢汽化单元采用二级汽化,分段增压。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中的液氢通过第一输氢管路13、液氢增压泵3增压至45mpa后,通过第二输氢管路14、液氮汽化器6汽化增压、空温式汽化器7再次增压汽化至50mpa高压氢气。50mpa高压氢气分两路分流:其中一路通过第五输氢管路17存储于低压蓄能器8中;另一路则通过第四输氢管路16、高压压缩机10增压至87.5
±
2.5mpa高压氢气后存储于高压蓄能器11中或直接输往70mpa加氢机12中对外加注。
32.同时通过第一液氮输送管道23将被冷却的液氮分别输送至35mpa加氢机9的预冷管路、70mpa加氢机12的预冷管路中,对70mpa加氢机12和35mpa加氢机9的氢气管道进行预冷,通过控制液氮的流量和流速控制将70mpa加氢机12的氢气温度控制在

40℃
±
1℃,将35mpa加氢机9的氢气温度控制在

20℃
±
1℃,以确保温升安全的情况下提升加氢速度。
33.实施例二
3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保温腔室1中还设置有备用液氢增压泵4,如图2所示,此时,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的液氢出口通过第一输氢管路13分别与液氢增压泵3的液氢进口、备用液氢增压泵4的液氢进口连接。液氮汽化器6的液氢进口通过第二输氢管路14分别与液氢增压泵3的液氢出口、备用液氢增压泵4的液氢出口连接。
35.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的的液氢汽化气进口通过第九输氢管路21分别与液氢增压泵3的液氢汽化气出口、备用液氢增压泵4的液氢汽化气出口连接。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3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将站用埋地液氢储氢罐2和液氢增压泵3埋于地下保温腔室1中,使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大大减少了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土地占用量,节省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建站成本;此外还能减少液氢储罐内漏热,增加了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安全余度;

该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利用液氢增压泵3、液氮汽化器6、空温式汽化器7将液氢增压汽化至50mpa高压氢气后分成两路:一路直供低压蓄能8器,另一路直供高压压缩机10二次增压后储存于高压蓄能器11或直接通过70mpa加氢机12对外加注,与目前主流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流程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降低了汽化压力、缩短了汽化时间,降低了整体能耗;

该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利用液氢汽化的冷能冷却70mpa/35mpa加氢机,无需另外配置冷水机组为70mpa/35mpa加氢机中的高压氢气降温,降低了氢储氢型加氢装置的建站成本和整体能耗,且采用高压氢气低温快速加注,大大提高了氢气加注效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