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简易水桶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水桶 饮用水 放置 简易 提供
简易水桶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用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简易水桶放置架。



背景技术:

饮用桶装水时,有时由于条件限制,无法使用饮水机,例如学校举办的体育运动会、各种野外活动以及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等,都会使用到桶装水,但是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人工搬运,而且在倾倒桶装水时,需要人将水桶搬起来,使水桶的出水口朝下来取水,不仅取水过程十分费力,而且水桶易从手上滑脱。

申请号为201821463621.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桶装水取水装置,包括支架和桶框;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的框架;两个框架相对设置;两个框架的底边通过两根连接杆连接;所述桶框设有开口;所述桶框的相对两侧分别固设有插杆;两个框架的顶端分别固设有挂环;两个插杆分别插入两个挂环中;所述插杆插入挂环中后,其自由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上述申请文件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桶装水放置于桶框中,按住水桶的桶颈向下倾斜,使得桶框上的插杆在挂环内旋转,桶内的水即可流出,本技术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往桶框内放置水桶时比较困难、取水完松开桶颈后水桶在桶框内摇晃易损伤水桶以及水满时易洒出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简易水桶放置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易水桶放置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桶装水取水装置放置水桶时比较困难、取水完松开桶颈后水桶在桶框内摇晃易损伤水桶以及水满时易洒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简易水桶放置架包括相对直立设置的两个三角形支架,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架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架的顶部开设有枢转孔,两个所述枢转孔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架之间设置有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延伸有转轴,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枢转孔内,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杆之间连接有用于托住水桶侧身的半圆挡圈,所述矩形框架的顶杆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托住水桶桶颈的半圆凹环,所述三角形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止挡杆,所述止挡杆朝向所述半圆挡圈凸出的一侧与所述三角形支架之间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朝向所述半圆挡圈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导槽,所述弧形导槽的圆心与所述枢转孔的中心重合,所述矩形框架的侧杆连接有与所述弧形导槽适配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弧形导槽内,且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弧形导槽靠近所述止挡杆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矩形框架、半圆挡圈和半圆凹环,可以从矩形框架背离半圆挡圈和半圆凹环的一侧将水桶放入,通过半圆挡圈和半圆凹环对水桶的侧身和桶颈进行支撑,取水时,握住矩形框架的顶杆向有半圆挡圈的一侧转动矩形框架即可,转动矩形框架的同时,矩形框架上的导向块在导向部内沿弧形导槽滑动;取水完毕之后,人们通常不会将矩形框架送至初始位置,一般将水桶的桶颈翻至倾斜朝上即会松手,这样导致水桶和矩形框架会不断绕转轴摆动,水桶摆动的过程中,可能会误伤到人,或者使水桶中的水洒出,通过在导向块和弧形导槽靠近止挡杆的一端设置弹簧,在水桶和矩形框架回转时,弹簧通过导向块对矩形框架的回转形成缓冲,使矩形框架和水桶不会大幅度摆动,并且尽快恢复至初始状态。

在上述简易水桶放置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杆背离所述半圆挡圈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止挡件,所述活动止挡件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中一侧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另一侧杆之间设置有相适配的连接组件。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活动止挡件,在放入水桶之后,将活动止挡件与矩形框架之间的连接组件连接,防止取水完毕之后,水桶和矩形框架回转的过程中,水桶从矩形框架上滑落。

在上述简易水桶放置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止挡件为弹性绷带,所述弹性绷带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中一侧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插头,所述矩形框架的另一侧杆设置有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扣。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弹性绷带,不仅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水桶进行固定,而且在摆动的过程中,弹性绷带不会对水桶的桶身造成损伤;插头和插扣的设置,方便弹性绷带与矩形框架之间的连接和拆卸。

在上述简易水桶放置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连接有摇把,所述摇把背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手柄,所述橡胶手柄上设置有摩擦结构。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握住摇把控制转轴在枢转孔内的转动角度,即控制矩形框架的转动角度,方便取水人对矩形框架的操作。

在上述简易水桶放置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支腿外套设有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支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腿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所述行走轮的容纳槽。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行走轮,方便对简易水桶放置架的移动,即使上面放置有水桶,也可以通过行走轮推动至别的地方;在需要将简易水桶放置架稳定得放置于当前位置时,将支脚沿支腿向下旋拧,直至支脚的底面与地面接触,行走轮脱离地面,由于支脚内设置有容纳行走轮的容纳槽,支脚向下旋拧的过程中,行走轮不会阻碍支脚。

在上述简易水桶放置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矩形框架的底杆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避让槽。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底座,底座对水桶的底部形成支撑,通过设置避让槽,在放入水桶时,人可以一手握着水桶的桶颈、一手搬着水桶的底部将水桶放入,避让槽使手部不会挤压在水桶和底座之间,便于水桶的放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水桶放置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水桶放置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水桶放置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1、三角形支架;11、止挡杆;12、支腿;13、行走轮;14、支脚;141、容纳槽;2、连接杆;3、矩形框架;31、转轴;32、摇把;33、橡胶手柄;34、半圆挡圈;35、半圆凹环;36、导向块;4、导向部;41、弧形导槽;5、弹簧;6、弹性绷带;7、底座;71、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简易水桶放置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简易水桶放置架包括相对直立设置的两个三角形支架1,两个三角形支架1的底部两侧之间通过连接杆2连接,两个三角形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枢转孔,两个枢转孔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两个三角形支架1之间设置有矩形框架3,矩形框架3的两侧延伸有转轴31,转轴31插设于枢转孔内,且转轴31的中心与枢转孔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转轴31连接有摇把32,摇把32背离转轴31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手柄33,橡胶手柄33上设置有摩擦结构。通过握住摇把32控制转轴31在枢转孔内的转动角度,即控制矩形框架3的转动角度,方便取水人对矩形框架3的操作。

矩形框架3的两侧杆之间连接有用于托住水桶侧身的半圆挡圈34,矩形框架3的顶杆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托住水桶桶颈的半圆凹环35。三角形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止挡杆11,止挡杆11朝向半圆挡圈34凸出的一侧与三角形支架1之间设置有导向部4,导向部4朝向半圆挡圈34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导槽41,弧形导槽41的圆心与枢转孔的中心重合,矩形框架3的侧杆连接有与弧形导槽41适配的导向块36,导向块36位于弧形导槽41内,且导向块36与弧形导槽41靠近止挡杆1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5。由于矩形框架3两侧杆上的转轴31插设于枢转孔内,并绕枢转孔转动,弧形导槽41的圆心又与枢转孔的中心重合,因此,在矩形框架3绕枢转孔转动时,矩形框架3上的导向块36能够在弧形导槽41内沿弧形导槽41滑动。

为了防止取水完毕之后,水桶和矩形框架3回转的过程中,水桶从矩形框架3上滑落,在矩形框架3的两侧杆背离半圆挡圈34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止挡件。活动止挡件为弹性绷带6,弹性绷带6的一端与矩形框架3的其中一侧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插头(图中未示出),矩形框架3的另一侧杆设置有与插头适配的插扣。在水桶放入之后,将弹性绷带6上的插头插入矩形框架3侧杆上的插扣内,与半圆挡圈34形成抱住水桶的结构。

继续参阅图1和图3,矩形框架3的底杆上设置有底座7,底座7上开设有避让槽71。底座7对水桶的底部形成支撑,在放入水桶时,人可以一手握着水桶的桶颈、一手搬着水桶的底部将水桶放入,避让槽71使手部不会挤压在水桶和底座7之间,便于水桶的放入。

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两个三角形支架1的底部各自设置有两个支腿12,四个支腿12分别位于同一个矩形的四个角。支腿12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13,支腿12外套设有支脚14,支脚14与支腿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支腿12的底部开设有容纳行走轮13的容纳槽141。一方面方便对简易水桶放置架的移动,另一方面,在需要将简易水桶放置架稳定得放置于当前位置时,可以将支脚14沿支腿12向下旋拧,直至支脚14的底面与地面接触,行走轮13脱离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水桶放置架,从矩形框架3背离半圆挡圈34和半圆凹环35的一侧将水桶放入,通过半圆挡圈34和半圆凹环35对水桶的侧身和桶颈进行支撑,取水时,握住矩形框架3的顶杆向有半圆挡圈34的一侧转动矩形框架3即可,转动矩形框架3的同时,矩形框架3上的导向块36在导向部4内沿弧形导槽41滑动;取水完毕之后,人们通常将水桶的桶颈翻至倾斜朝上即会松手,这样导致水桶和矩形框架3会不断绕转轴31摆动,水桶摆动幅度过大,可能会误伤到人,或者使水桶中的水洒出,通过在导向块36和弧形导槽41靠近止挡杆11的一端设置弹簧5,在水桶和矩形框架3回转时,弹簧5通过导向块36对矩形框架3的回转形成缓冲,使矩形框架3和水桶不会大幅度摆动,并且尽快恢复至初始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活动止挡件为弹性绷带,弹性绷带与矩形框架的侧杆之间设置有插头和插扣,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止挡件还可以设置为半圆抱箍,半圆抱箍的一端与矩形框架的其中一侧杆铰接,另一端设置连接翼板,连接翼板上开设螺纹孔一,矩形框架的另一侧杆设置与连接翼板上的螺纹孔一适配的螺纹孔二,并通过螺栓贯穿螺纹孔一、螺纹孔二将半圆抱箍和矩形框架的侧杆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