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油站双罐无间歇工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7-30 13: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加油站 间歇 相关 工作 系统
一种加油站双罐无间歇工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站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油站双罐无间歇工作系统。



背景技术:

加油站是指为汽车和其它机动车辆服务的、零售汽油和机油的补充站,一般为添加燃料油、润滑油等,同时在加油站内需要使用油罐对油液进行储存,由于传统的加油站油罐在使用时,无法进行良好的循环流动处理,因此在供油时极易出现油液短缺的现象,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加油站油罐在使用时,无法进行良好的循环流动处理,因此在供油时极易出现油液短缺的现象,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传统的油罐内部的液位传感器由于没有进行保护,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极易受到油液的冲击发生损伤,影响了液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油站双罐无间歇工作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油站双罐无间歇工作系统,包括两组油罐、输送组件以及两组检测组件,两组所述油罐平行安装,所述输送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顶端,两组所述检测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内,且两组所述检测组件与输送组件对应设置。

优选的,两组所述油罐底端安装有安装台,且两组所述油罐顶端一侧对应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端处安装有二号增压泵。

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一号分管、二号分管、主管以及输送管,所述一号分管、二号分管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内,且所述一号分管、二号分管底端对应延伸至两组油罐内底端,所述主管两端分别与一号分管、二号分管顶端连通,所述输送管对应安装在主管上表面中心处,所述输送管端处安装有一号增压泵。

优选的,所述一号分管、二号分管与两组油罐接触位置均安装有密封圈,且所述一号分管、二号分管端处对应安装有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

优选的,两组所述检测组件均包括检测管、检测框、液位传感器以及防护部,两组所述检测管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底端且与两组油罐内连通,且两组所述检测管尾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油罐顶端,两组所述检测管外壁刻有容量条,所述检测框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底端中心处,所述液位传感器对应安装在检测框上方,所述液位传感器输出端与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电性连接,且所述液位传感器与二号增压泵电性连接,所述防护部安装在液位传感器、检测框之间,通过在油罐底端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可对油罐内的油液存量进行监测,保证了整体循环供油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防护部包括滑动腔、滑板、联动柱以及若干组缓冲弹簧,所述滑动腔对应嵌设在检测框内顶端,所述滑板滑动安装在滑动腔内,所述联动柱顶端与液位传感器连接,且所述联动柱底端穿过滑动腔与滑板连接,若干组所述缓冲弹簧均匀分布在滑动腔底端、滑板之间,利用缓冲弹簧的缓冲下,可对液位传感器的冲击进行吸收,可对液位传感器进行安全防护,延长了液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油站双罐无间歇工作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输送组件,正常运行时,启动一号增压泵,同步电控一号电磁阀开启,使得油罐内油液经过一号分管进入主管内进行供油处理,当此油罐内油液用尽后,工作人员关闭一号电磁阀,同步开启二号电磁阀,使得另一组油罐内的油液经过二号分管输送至主管内进行供油工作,利用一号分管、二号分管的协调配合下,实现了加油站内的循环供油处理,避免在加油的过程中出现油液短缺的状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两组检测组件,在使用时,通过两组检测管可对油罐内的油液液位高度进行只直观的观测,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同时通过在油罐底端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可对油罐内的油液存量进行监测,保证了整体循环供油的稳定性,且在防护部的辅助下,利用缓冲弹簧的缓冲下,可对液位传感器的冲击进行吸收,可对液位传感器进行安全防护,延长了液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油罐;2、安装台;3、进料管;4、二号增压泵;5、一号分管;6、二号分管;7、主管;8、输送管;9、一号增压泵;10、一号电磁阀;11、二号电磁阀;12、检测管;13、检测框;14、液位传感器;15、滑动腔;16、滑板;17、联动柱;18、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加油站双罐无间歇工作系统,包括两组油罐1、输送组件以及两组检测组件,两组所述油罐1平行安装,所述输送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1顶端,两组所述检测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1内,且两组所述检测组件与输送组件对应设置。

两组所述油罐1底端安装有安装台2,且两组所述油罐1顶端一侧对应安装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端处安装有二号增压泵4,可对供油进行增压。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一号分管5、二号分管6、主管7以及输送管8,所述一号分管5、二号分管6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1内,且所述一号分管5、二号分管6底端对应延伸至两组油罐1内底端,所述主管7两端分别与一号分管5、二号分管6顶端连通,所述输送管8对应安装在主管7上表面中心处,所述输送管8端处安装有一号增压泵9,正常运行时,启动一号增压泵9,同步电控一号电磁阀10开启,使得油罐1内油液经过一号分管5进入主管7内进行供油处理,当此油罐1内油液用尽后,工作人员关闭一号电磁阀10,同步开启二号电磁阀11,使得另一组油罐1内的油液经过二号分管6输送至主管7内进行供油工作,利用一号分管5、二号分管6的协调配合下,实现了加油站内的循环供油处理,避免在加油的过程中出现油液短缺的状况。

所述一号分管5、二号分管6与两组油罐1接触位置均安装有密封圈,且所述一号分管5、二号分管6端处对应安装有一号电磁阀10、二号电磁阀11。

两组所述检测组件均包括检测管12、检测框13、液位传感器14以及防护部,两组所述检测管12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1底端且与两组油罐1内连通,且两组所述检测管12尾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油罐1顶端,两组所述检测管12外壁刻有容量条,所述检测框13对应安装在两组油罐1底端中心处,所述液位传感器14对应安装在检测框13上方,所述液位传感器14输出端与一号电磁阀10、二号电磁阀11电性连接,且所述液位传感器14与二号增压泵4电性连接,所述防护部安装在液位传感器14、检测框13之间,通过两组检测管12可对油罐1内的油液液位高度进行只直观的观测,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同时通过在油罐1底端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4,可对油罐1内的油液存量进行监测,保证了整体循环供油的稳定性。

所述防护部包括滑动腔15、滑板16、联动柱17以及若干组缓冲弹簧18,所述滑动腔15对应嵌设在检测框13内顶端,所述滑板16滑动安装在滑动腔15内,所述联动柱17顶端与液位传感器14连接,且所述联动柱17底端穿过滑动腔15与滑板16连接,若干组所述缓冲弹簧18均匀分布在滑动腔15底端、滑板16之间,利用缓冲弹簧18的缓冲下,可对液位传感器14的冲击进行吸收,可对液位传感器14进行安全防护,延长了液位传感器14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利用安装台2对两组油罐1进行快速的定位固定,同时将两组两组油罐1的进料管3与供油系统连接,通过设有输送组件,正常运行时,启动一号增压泵9,同步电控一号电磁阀10开启,使得油罐1内油液经过一号分管5进入主管7内进行供油处理,当此油罐1内油液用尽后,工作人员关闭一号电磁阀10,同步开启二号电磁阀11,使得另一组油罐1内的油液经过二号分管6输送至主管7内进行供油工作,且启动二号增压泵4利用进料管3将油液抽送至对应油罐1内,实现了补充油液的效果,利用一号分管5、二号分管6的协调配合下,实现了加油站内的循环供油处理,避免在加油的过程中出现油液短缺的状况,通过设有两组检测组件,在使用时,通过两组检测管12可对油罐1内的油液液位高度进行只直观的观测,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同时通过在油罐1底端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4,可对油罐1内的油液存量进行监测,保证了整体循环供油的稳定性,且在防护部的辅助下,当液位传感器14在油罐1内受到冲击时,利用缓冲弹簧18的缓冲下,可对液位传感器14的冲击进行吸收,可对液位传感器14进行安全防护,延长了液位传感器14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