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09-08 02: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焦油 水分 控制 方法

1.本发明涉及焦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焦炉煤气净化工艺使用约80℃的热氨水对荒煤气进行喷淋降温,喷淋后氨水与煤气中的焦油、煤粉等成分形成焦油氨水冷凝液,冷凝液沿管道进入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焦油输送到油库焦油贮槽进行储存,然后装车外售。焦油外售的质量要求水分含量需小于或等于4%。
3.然而,经过焦油氨水澄清槽分离后的焦油的水分含量约在3%

8%之间,送至焦油贮槽静置后,在焦油贮槽内会出现水分含量为2%

80%的分层,若不对焦油贮槽的水分加以控制,很容易会将水分超标的焦油装车外售。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以对焦油贮槽内的焦油的水分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以对焦油贮槽内的焦油的水分进行控制。
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一种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油库内储存的焦油的水分含量,所述油库包括第一贮槽、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使用所述油库的所述第一贮槽进行接油,当所述第一贮槽的液位达到 7.8米

8.2米时,换所述第二贮槽进行接油;
9.s2、将所述第一贮槽中的焦油进行静置,静置后确认所述第一贮槽内油层的分布情况,并将所述第一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出所述第一贮槽;
10.s3、将所述第一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当所述第一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3.5米时,停止装车;
11.s4、当所述第二贮槽的液位达到7.8米

8.2米时,换所述第三贮槽进行接油;
12.s5、将所述第二贮槽中的焦油进行静置,静置后确认所述第二贮槽内油层的分布情况,并将所述第二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出;
13.s6、将所述第二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当所述第二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3.5米时,停止装车;
14.s7、将所述第二贮槽中的全部焦油通过泵抽至所述第一贮槽;
15.s8、当所述第一贮槽内的焦油液位到达7米时,对所述第一贮槽内的焦油进行加热,以使焦油与水分离;
16.s9、加热后将所述第一贮槽内的焦油进行静置,静置后再将所述第一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出;
17.s10、将所述第一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当所述第一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3.5米时,停止装车;
18.s11、当所述第三贮槽的液位达到7.8米

8.2米时,换所述第二贮槽进行接油;
19.s12、将所述第三贮槽中的焦油进行静置,静置后将所述第三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出,再将所述第三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当所述第三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3.5米时,停止装车;
20.s13、将所述第三贮槽中的全部焦油通过泵抽至所述第一贮槽。
21.作为优选,当完成步骤s13后,再次执行步骤s8

s10。
22.作为优选,焦油的静置时间为三天。
23.作为优选,在步骤s8中,使用蒸汽对所述第一贮槽内的焦油进行加热。
24.作为优选,在步骤s8中,当所述第一贮槽内的焦油升温至100摄氏度

110 摄氏度时停止加热。
25.作为优选,在步骤s10中,当所述第一贮槽内的焦油的温度低于80摄氏度后再进行装车。
2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贮槽、所述第二贮槽和所述第三贮槽的侧壁均设置有五个排水口,五个所述排水口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27.作为优选,五个所述排水口的间隔均为0.5米。
28.作为优选,五个所述排水口的高度分别为8.0米、7.5m、7.0m、6.5m、6.0m。
2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贮槽、所述第二贮槽和所述第三贮槽的焦油储存量均为840吨。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1.本发明提出的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油库内储存的焦油的水分含量,油库包括第一贮槽、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使用该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来控制油库内储存的焦油的水分含量,能够使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用于轮换接油、静置、排水、装车、转槽作业,第一贮槽用于接收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的部分焦油,并将该焦油进行升温、排水、装车作业;使用该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生产出的焦油,能够保证其含水量小于或等于4%,以保证焦油的质量,从而满足客户需求;该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简单可行,便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003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油库内储存的焦油的水分含量。
[0037]
具体地,油库包括第一贮槽、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第一贮槽、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的直径均为10.5米,高度均为9.725米,其焦油储存量均为840吨;第一贮槽、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五个排水口,五个排水口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间隔均为0.5米。
[0038]
优选地,五个排水口的高度分别为8.0米、7.5m、7.0m、6.5m、6.0m。
[0039]
具体地,该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
s1、使用油库的第一贮槽进行接油,当第一贮槽的液位达到7.8米

8.2米时,换第二贮槽进行接油。
[0041]
s2、将第一贮槽中的焦油静置三天,静置后第一贮槽中的焦油中的水分会初步从焦油中分离出来到达第一贮槽的中上部,再从上而下打开侧面的排水口进行观察,确认哪一个排水口可以排出不含油的清水,哪一个排水口可以排出轻质乳化油,以确认第一贮槽内油层的分布情况;再利用侧壁上的排水口将第一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出第一贮槽,以使第一贮槽中的焦油的水分含量小于或等于4%。
[0042]
s3、将第一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当第一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3.5 米时,停止装车;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第一贮槽内的焦油和水会继续分层,继续装车可能会出现装入的焦油的水分含量大于4%,导致焦油质量不合格。
[0043]
s4、当第二贮槽的液位达到7.8米

8.2米时,换第三贮槽进行接油。
[0044]
s5、将第二贮槽中的焦油静置三天,同理,静置后焦油中的水分会从焦油中分离,再确认第二贮槽内油层的分布情况;再利用第二贮槽侧壁上的排水口将第一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出第一贮槽。
[0045]
s6、将第二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同理,当第二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3.5米时,停止装车。
[0046]
s7、将第二贮槽中剩余的全部焦油通过泵抽至第一贮槽。
[0047]
s8、当第一贮槽内的焦油液位到达7米时,使用蒸汽对第一贮槽内的焦油进行加热,当第一贮槽内的焦油升温至100摄氏度

110摄氏度时停止加热,利用焦油和水的沸点不同以促进焦油和水分离。
[0048]
s9、加热后将第一贮槽内的焦油静置三天,静置后再将第一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出。
[0049]
s10、将第一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当第一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 3.5米时,停止装车;需要提到的是,当第一贮槽内的焦油的温度低于80摄氏度后再进行装车,以保证装车作业的安全性。
[0050]
s11、当第三贮槽的液位达到7.8米

8.2米时,换第二贮槽进行接油。
[0051]
s12、将第三贮槽中的焦油静置三天,静置后将第三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
出,再将第三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当第三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3.5米时,停止装车。
[0052]
s13、将第三贮槽中的全部焦油通过泵抽至第一贮槽。
[0053]
当完成步骤s13后,再次执行步骤s8

s10。即当第一贮槽内的焦油液位到达7米时,使用蒸汽对第一贮槽内的焦油进行加热,当第一贮槽内的焦油升温至100摄氏度

110摄氏度时停止加热,利用焦油和水的沸点不同以促进焦油和水分离;加热后将第一贮槽内的焦油静置三天,静置后再将第一贮槽内的清水和轻质乳化油排出;然后将第一贮槽中脱水后的焦油进行装车,当第一贮槽中的液位降低至3.5米时,停止装车。
[0054]
使用该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来控制油库内储存的焦油的水分含量,能够使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用于轮换接油、静置、排水、装车、转槽作业,第一贮槽用于接收第二贮槽和第三贮槽的部分焦油,并将该焦油进行升温、排水、装车作业;使用该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生产出的焦油,能够保证其含水量小于或等于4%,以保证焦油的质量,从而满足客户需求;该焦油的水分控制方法简单可行,便于操作。
[0055]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