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7-30 13: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炭化 余热 活性炭 装置 回收
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炭化炉余热直接通过排气管排至室内,这种方式排气管内的高温余热完全浪费,同时原料由进料筒进入炉内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加热才能进行炭化,导致炭化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它包括有炉体,炉体顶部设有内外贯穿的排气口,排气口上方的炉体顶部安装有抽气罩,抽气罩一侧设有余热回收管,炉体一端开口形成进料口,进料口外侧设有排料筒,排料筒端视呈环形,排料筒由外筒、内筒构成,内筒位于外筒内,外筒、内筒其中一端与炉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端板连接,连接后的外筒、内筒之间安装有环形的返热分管,余热回收管出口穿过外筒与返热分管连接,返热分管上安装有若干个预热气嘴,预热气嘴穿过内筒形成预热出口。

所述的返热分管为两条,均固定在外筒内腔壁上,两条返热分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预热气嘴的数量大于8,以返热分管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的预热气嘴的预热出口向排料筒内端圆心方向倾斜30-45︒。

所述的炉体内层由耐火砖砌筑成形,耐火砖外侧包覆有耐火板,耐火板外侧包覆有保温棉,保温棉外侧设有外层,外层由金属材料包覆形成。

所述的抽气罩顶部开口形成检修口,抽气罩内倾斜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排气口上方,其较低一端位于余热回收管入口下方,较高一端位于余热回收管入口上方。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采用耐火砖制成的内层,耐火性好,耐火板采用阻燃材料用于阻燃,保温棉用于保温,炉内的高温废气通过抽气罩抽入余热回收管,在进入余热回收管之前通过过滤网过滤,高温废气最后通过返热分管和预热气嘴喷出,对排料筒内的原料进行预热,从而加快炭化速度,同时由进料筒处向炉内吹送高温气体,从而形成进料筒处进气,抽气罩排气,形成有效的循环,同时也将炉内余热进行有效利用,其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有炉体,炉体内层由耐火砖1砌筑成形,耐火砖1外侧包覆有耐火板3,耐火板3外侧包覆有保温棉4,保温棉4外侧设有外层5,外层5由金属材料包覆形成。炉体顶部设有内外贯穿的排气口6,排气口6上方的炉体顶部安装有抽气罩7,抽气罩7一侧设有余热回收管8,抽气罩7顶部开口形成检修口,抽气罩7内倾斜安装有过滤网12,过滤网12位于排气口上方,其较低一端位于余热回收管8入口下方,较高一端位于余热回收管8入口上方。炉体一端开口形成进料口,进料口外侧设有排料筒9,排料筒9端视呈环形,排料筒9由外筒、内筒构成,内筒位于外筒内,外筒、内筒其中一端与炉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端板连接,连接后的外筒、内筒之间安装有环形的返热分管10,余热回收管8出口穿过外筒与返热分管10连接,返热分管10为两条,均固定在外筒内腔壁上,两条返热分管10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预热气嘴11的数量大于8,以返热分管10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返热分管10上安装有若干个预热气嘴11,预热气嘴11穿过内筒形成预热出口,预热气嘴11的预热出口向排料筒9内端圆心方向倾斜30-45︒。

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采用耐火砖制成的内层,耐火性好,耐火板采用阻燃材料用于阻燃,保温棉用于保温,炉内的高温废气通过抽气罩抽入余热回收管,在进入余热回收管之前通过过滤网过滤,高温废气最后通过返热分管和预热气嘴喷出,对排料筒内的原料进行预热,从而加快炭化速度,同时由进料筒处向炉内吹送高温气体,从而形成进料筒处进气,抽气罩排气,形成有效的循环,同时也将炉内余热进行有效利用,其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它包括有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顶部设有内外贯穿的排气口(6),排气口(6)上方的炉体顶部安装有抽气罩(7),抽气罩(7)一侧设有余热回收管(8),炉体一端开口形成进料口,进料口外侧设有排料筒(9),排料筒(9)端视呈环形,排料筒(9)由外筒、内筒构成,内筒位于外筒内,外筒、内筒其中一端与炉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端板连接,连接后的外筒、内筒之间安装有环形的返热分管(10),余热回收管(8)出口穿过外筒与返热分管(10)连接,返热分管(10)上安装有若干个预热气嘴(11),预热气嘴(11)穿过内筒形成预热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返热分管(10)为两条,均固定在外筒内腔壁上,两条返热分管(10)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预热气嘴(11)的数量大于8,以返热分管(10)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预热气嘴(11)的预热出口向排料筒(9)内端圆心方向倾斜3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内层由耐火砖(1)砌筑成形,耐火砖(1)外侧包覆有耐火板(3),耐火板(3)外侧包覆有保温棉(4),保温棉(4)外侧设有外层(5),外层(5)由金属材料包覆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气罩(7)顶部开口形成检修口,抽气罩(7)内倾斜安装有过滤网(12),过滤网(12)位于排气口上方,其较低一端位于余热回收管(8)入口下方,较高一端位于余热回收管(8)入口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活性炭余热回收装置,它包括有炉体,炉体顶部设有内外贯穿的排气口,排气口上方的炉体顶部安装有抽气罩,抽气罩一侧设有余热回收管,炉体一端开口形成进料口,进料口外侧设有排料筒,排料筒端视呈环形,排料筒由外筒、内筒构成,内筒位于外筒内,外筒、内筒其中一端与炉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端板连接,连接后的外筒、内筒之间安装有环形的返热分管,余热回收管出口穿过外筒与返热分管连接,返热分管上安装有若干个预热气嘴,预热气嘴穿过内筒形成预热出口。采用本方案后,其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贵;杜松青;吴利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佶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4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