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催化结构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1-05-25 12: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生物 反应器 催化 结构 加工
带催化结构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带催化结构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

经检索,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6970531u一种带催化装置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中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催化装置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包括热解反应器本体,热解反应器本体外壁上设有电加热装置;热解反应器本体下部一侧连接进料装置和布风板,另一侧设有流化风入口;热解反应器本体上部依次连接旋风分离器和换热器,旋风分离器另外通过固相产物通道连接回热解反应器本体,旋风分离器与换热器之间为气相产物通道,热解反应器本体中设有催化管路连通外部的催化剂装置,催化管路通至热解反应器本体中部,并沿催化管路设有若干反应出口。优点是:能够有效节省能源,并提高了生物质原料的产率。

其中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6970531u一种带催化装置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中所存在的缺点是:在大量的生物质原料进料时,生物质原料很容易将入料的位置堵塞住,以至于热解反应器无法正常的运行,加上生物质原料的堵塞位置又位于热解反应器内部,操作人员的疏通工作难以进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并且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6970531u一种带催化装置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在进行催化剂的喷洒工作时,催化剂的喷洒不够均匀,生物质原料之间难以均匀接触到催化剂,从而影响催化的效果,导致生物质原料品质不佳。

因此,本案力图在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6970531u一种带催化装置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与解决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带催化结构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带催化结构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包括反应釜、入料管和气泵,所述入料管焊接于反应釜左侧下方且与反应釜相通,且气泵嵌接于反应釜底部中间;

所述入料管内壁末端开有呈环形的环槽,且入料管外壁开有入料口,所述入料管首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且电机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呈环绕焊接有若干圈螺旋片,且转轴末端焊接有圆盘,所述圆盘末端面呈环绕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底轴;

所述气泵顶部套接有套管,且套管中部一侧嵌入设置有侧喷嘴,所述侧喷嘴外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接管,且接管内部开有两个锥口,所述套管顶部均匀嵌接有若干个顶喷嘴,且顶喷嘴顶部均开有喷口,所述顶喷嘴外壁均设有连接盘,且连接盘底面均开有连接口,所述连接盘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支柱顶部之间焊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芯,且转芯左右两侧均嵌接有叶片。

其中,通过加热器可加强产生的催化效果,所述反应釜右侧下方且位于与入料管的对称位置开有入口,且反应釜顶部中部开有通道,所述反应釜左右两侧且位于入口上方均固定安装有加热器。

其中,为了防止生物质原料入料时大量的堵塞,所述转轴贯穿过入料管首端且延伸至入料管内部,所述螺旋片外壁与入料管内壁之间相隔的缝隙为1mm-3mm,且多圈所述螺旋片堵塞于入料管内部空间。

其中,为了减少生物质原料之间聚集的密度,所述入料口位于转轴贯穿至入料管位置的正上方,且底轴位于螺旋片末端,所述底轴之间均相互分隔并均呈扩张状,且底轴末端均位于环槽当中并与环槽转动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气泵顶部开有出口,且气泵顶部的出口贯穿过反应釜底部并延伸至反应釜内部,所述套管与气泵的出口连接,且套管位于反应釜内部,所述气泵左侧套接有容器。

其中,为了加强侧喷嘴喷洒催化剂时的流体冲击强度,所述侧喷嘴朝向于入料管与反应釜的连接位置,且锥口之间呈重叠分别内外排布,所述锥口之间相通,且外侧所述锥口的直径小于内侧所述锥口的直径。

其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口位于连接盘的偏心位置,且连接口通过螺纹与顶喷嘴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柱之间分别位于顶喷嘴的左右两侧。

其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套杆通过支柱与顶喷嘴连接,且套杆位于喷口顶部一侧,所述叶片位于喷口正上方。

其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芯通过叶片进行转动,且转芯顶部呈“t”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生物质原料从入料口进入到入料管内部后,逆时针转动状态下的螺旋片可将生物质原料缓慢的下移,将生物质原料分堆进行送料,可防止生物质原料从螺旋片外壁与入料管内壁之间相隔的空间中漏出,保持生物质原料之间呈分堆的状态,有效防止生物质原料堆积,即使生物质原料入料的速度较快,通过螺旋片也能够限制生物质原料,保持小部分的输送生物质原料,通过底轴进一步避免出现生物质原料入料过程中堆积堵塞的情况,加上入料管内壁的环槽可对底轴的转动进行定位,底轴之间仅能保持呈环形旋转;

当侧喷嘴在喷洒催化剂时,催化剂会直接喷至接管内部,通过接管可聚集催化剂,加大流体喷出时的冲击力,对输入反应釜内部的生物质原料进行充分的喷射,当顶喷嘴在喷洒催化剂时,催化剂从喷口当中喷出,顶部呈“t”字型的转芯能够保持在套杆下方不掉落,且配合叶片的旋转,旋转状态下的叶片可将催化剂流体的喷柱切割成多段,从而让催化剂流体的喷柱呈螺旋的状态进行喷洒,生物质原料之间可均匀的接触到催化剂,提高催化的效果,通过接管和叶片可加强生物质原料催化反应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反应釜1、入口101、通道102、加热器2、入料管3、环槽301、入料口302、电机4、转轴401、螺旋片402、圆盘5、底轴501、气泵6、套管601、侧喷嘴602、接管7、锥口701、顶喷嘴8、喷口801、连接盘9、连接口901、支柱10、套杆11、转芯12、叶片1201、容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带催化结构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包括反应釜1、入料管3和气泵6,所述入料管3焊接于反应釜1左侧下方且与反应釜1相通,且气泵6嵌接于反应釜1底部中间;

所述入料管3内壁末端开有呈环形的环槽301,且入料管3外壁开有入料口302,所述入料管3首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4,且电机4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01,所述转轴401外壁呈环绕焊接有若干圈螺旋片402,且转轴401末端焊接有圆盘5,所述圆盘5末端面呈环绕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底轴501;

所述反应釜1右侧下方且位于与入料管3的对称位置开有入口101,且反应釜1顶部中部开有通道102,所述反应釜1左右两侧且位于入口101上方均固定安装有加热器2,操作人员首先将反应釜1安装在生物质原料加工的区域,并且将外部的分离器设备安装在通道102的末端,在生物质原料催化完毕后,通过外部的分离器可对催化后的生物质原料进行再一次的反应,以便生物质原料进行后续的加工,并且可将废渣收集装置安装在入口101,能够收集生物质原料反应后所残留的废渣,再将外部电源接入到加热器2当中,加热器2处于待机状态即可,加热器2可对反应釜1内部进行加热,后期生物质原料进入到反应釜1内部后,热量与催化剂共同对生物质原料产生催化反应,生物质原料产生生物结构发生变化;

所述转轴401贯穿过入料管3首端且延伸至入料管3内部,所述螺旋片402外壁与入料管3内壁之间相隔的缝隙为1mm-3mm,且多圈所述螺旋片402堵塞于入料管3内部空间,所述入料口302位于转轴401贯穿至入料管3位置的正上方,且底轴501位于螺旋片402末端,所述底轴501之间均相互分隔并均呈扩张状,且底轴501末端均位于环槽301当中并与环槽301转动连接;

操作人员将外部电源接入至电机4当中,通过电机4可带动转轴401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时螺旋片402也会在入料管3内部进行旋转,接着操作人员将准备进行催化的生物质原料放入到入料口302当中,因为入料口302位于螺旋片402的上方,所以生物质原料从入料口302进入到入料管3内部后,最首端的一圈螺旋片402最先接触到生物质原料,最首端的一圈螺旋片402阻挡生物质原料的输送方向,而螺旋片402会跟随转轴401进行逆时针的旋转,因为螺旋片402之间呈螺旋状分布,所以逆时针转动状态下的螺旋片402可将生物质原料缓慢的下移,随着操作人员将生物质原料持续的倒入入料口302,每一圈的螺旋片402都会接触到生物质原料,将生物质原料分堆进行送料,加上螺旋片402外壁与入料管3内壁之间相隔的缝隙为1mm-3mm,而生物质原料大多呈柱状,并且生物质原料的体积大于螺旋片402外壁与入料管3内壁之间相隔的空间,可防止生物质原料从螺旋片402外壁与入料管3内壁之间相隔的空间中漏出,保持生物质原料之间呈分堆的状态,有效防止生物质原料堆积,即使生物质原料入料的速度较快,通过螺旋片402也能够限制生物质原料,保持小部分的输送生物质原料;

因为底轴501位于螺旋片402末端,随着螺旋片402缓缓转动,最后一圈螺旋片402内的生物质原料会掉出至入料管3的末端,此时再通过多根底轴501可对生物质原料进行搅动,保持生物质原料呈颗颗分离的状态,进一步避免出现生物质原料入料过程中堆积堵塞的情况,加上入料管3内壁的环槽301可对底轴501的转动进行定位,底轴501之间仅能保持呈环形旋转。

所述气泵6顶部套接有套管601,且套管601中部一侧嵌入设置有侧喷嘴602,所述侧喷嘴602外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接管7,且接管7内部开有两个锥口701,所述套管601顶部均匀嵌接有若干个顶喷嘴8,且顶喷嘴8顶部均开有喷口801,所述顶喷嘴8外壁均设有连接盘9,且连接盘9底面均开有连接口901,所述连接盘9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10,且支柱10顶部之间焊接有套杆11,所述套杆11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芯12,且转芯12左右两侧均嵌接有叶片1201;

所述气泵6顶部开有出口,且气泵6顶部的出口贯穿过反应釜1底部并延伸至反应釜1内部,所述套管601与气泵6的出口连接,且套管601位于反应釜1内部,所述气泵6左侧套接有容器13,操作人员可将外部的催化剂流体承装在容器13当中,并且将电源接入至气泵6当中,出口内部与套管601内部相通,通过气泵6可将催化剂输入到套管601当中,并且由侧喷嘴602和顶喷嘴8把催化剂喷出;

所述侧喷嘴602朝向于入料管3与反应釜1的连接位置,且锥口701之间呈重叠分别内外排布,所述锥口701之间相通,且外侧所述锥口701的直径小于内侧所述锥口701的直径,并且侧喷嘴602恰好朝向于入料管3与反应釜1的连接位置,侧喷嘴602主要针对喷洒从入料管3中输入到反应釜1内部的生物质原料,当侧喷嘴602在喷洒催化剂时,催化剂会直接喷至接管7内部,通过接管7可聚集催化剂,并且催化剂会在内侧的锥口701中聚集,再进入到直径更小的位于外侧的锥口701,通过两个锥口701可加大流体喷出时的冲击力,对输入反应釜1内部的生物质原料进行充分的喷射;

所述连接口901位于连接盘9的偏心位置,且连接口901通过螺纹与顶喷嘴8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柱10之间分别位于顶喷嘴8的左右两侧,连接盘9通过连接口901与顶喷嘴8进行连接,此时的连接盘9会位于顶喷嘴8外侧;

所述套杆11通过支柱10与顶喷嘴8连接,且套杆11位于喷口801顶部一侧,所述叶片1201位于喷口801正上方,所述转芯12通过叶片1201进行转动,且转芯12顶部呈“t”字型,当顶喷嘴8在喷洒催化剂时,催化剂从喷口801当中喷出,因为叶片1201恰好位于喷口801的正上方,所以催化剂流体的喷柱恰好冲击到叶片1201上,叶片1201通过催化剂流体的喷柱可进行转动,同时转芯12会在套杆11底部旋转,顶部呈“t”字型的转芯12能够保持在套杆11下方不掉落,且配合叶片1201的旋转,旋转状态下的叶片1201可将催化剂流体的喷柱切割成多段,从而让催化剂流体的喷柱呈螺旋的状态进行喷洒,顶喷嘴8的位置较高,能够扩大喷洒的范围,生物质原料之间可均匀的接触到催化剂,提高催化的效果,通过接管7和叶片1201可加强生物质原料催化反应的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