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6-22 15: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油气 回收 多个 管道 装置
一种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后将石油输送到存储罐内储藏后,由于刚开采的石油温度高,因此放置存储罐的室内会挥发出来油气,为了节约资源对油气进行重复利用,需要使用油气回收装置对挥发的油气进行收集。

但是,一般的油气回收装置,不便于增加油气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没有多个入口管道,不容易过滤、清理油气中的杂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油气回收装置,不便于增加油气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且没有多个入口管道,并且不容易过滤、清理油气中的杂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罐、抽气泵、冷凝罐和吸料泵,所述回收罐的左上端侧壁焊接连接有支撑板,且回收罐的左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左端安装有抽气泵,且抽气泵的左端安装有第二进料管,并且第二进料管的左端设置有第三进料管,所述回收罐的内部上端焊接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右侧螺栓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回收罐的内部中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回收罐的内部下端焊接连接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上端放置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且活性炭过滤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所述回收罐的左下端螺纹连接有排料管,且回收罐的右下端安装有冷凝罐,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端贯穿连接在冷凝罐的内部,且冷凝罐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并且第二连接管的后端螺栓连接有吸料泵。

优选的,所述回收罐的内部底端为倾斜设置,且第三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和回收罐依次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三进料管等间距设置在第二进料管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均关于回收罐的纵向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且第一安装板上放置的过滤网的横截面面积与回收罐内壁的横截面面积相等,并且过滤网右侧设置的第一密封板的纵截面形状为“凸”字型。

优选的,所述隔板为多孔状结构,且第一连接管在隔板上呈弯曲状分布,并且冷凝罐与第一连接管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置物框与第二安装板构成滑动结构,且置物框的底端为蜂窝状结构,并且置物框右端连接的第二密封板与回收罐构成拆卸结构,而且置物框的纵截面形状为“凹”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便于增加油气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且具有多个入口管道,并且容易过滤、清理油气中的杂质;

1、设有第一连接管和隔板,第一连接管在隔板上呈弯曲状分布,使得油气与第一连接管充分接触,隔板为多孔状结构,增加油气与第一连接管的接触时间,从而便于增加油气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

2、设有第三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三进料管等间距设置在第二进料管的左端,第三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和回收罐的结构设计,使得所有第三进料管中的油气均可以进入到回收罐的内部,从而使得回收罐具有多个入口管道;

3、设有过滤网和置物框,过滤网对油气进行过滤,置物框的底端为蜂窝状结构,使得液化后的油通过活性炭过滤层和置物框进行过滤,第一密封板螺栓连接在回收罐的右壁上,第二密封板与回收罐的结构设计,使得过滤网与置物框均可以从回收罐内取出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管与隔板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框与活性炭过滤层连接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收罐;2、支撑板;3、第一进料管;4、第二进料管;5、第三进料管;6、抽气泵;7、第一安装板;8、过滤网;9、第一密封板;10、隔板;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安装板;13、置物框;14、活性炭过滤层;15、第二密封板;16、排料管;17、冷凝罐;18、第二连接管;19、吸料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罐1、支撑板2、第一进料管3、第二进料管4、第三进料管5、抽气泵6、第一安装板7、过滤网8、第一密封板9、隔板10、第一连接管11、第二安装板12、置物框13、活性炭过滤层14、第二密封板15、排料管16、冷凝罐17、第二连接管18和吸料泵19,回收罐1的左上端侧壁焊接连接有支撑板2,且回收罐1的左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一进料管3,所述第一进料管3的左端安装有抽气泵6,且抽气泵6的左端安装有第二进料管4,并且第二进料管4的左端设置有第三进料管5,所述回收罐1的内部上端焊接连接有第一安装板7,第一安装板7的上端放置有过滤网8,且过滤网8的右侧螺栓连接有第一密封板9,回收罐1的内部中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0,且隔板10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1,回收罐1的内部下端焊接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2,且第二安装板12的上端放置有置物框13,置物框13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14,且活性炭过滤层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15,回收罐1的左下端螺纹连接有排料管16,且回收罐1的右下端安装有冷凝罐17,第一连接管11的右端贯穿连接在冷凝罐17的内部,且冷凝罐17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8,并且第二连接管18的后端螺栓连接有吸料泵19。

如图1中回收罐1的内部底端为倾斜设置,且第三进料管5、第二进料管4、第一进料管3和回收罐1依次构成连通结构,使得回收罐1底端的油顺着回收罐1内部底端的倾斜方向进入到排料管16内,第三进料管5内的油气通过第二进料管4和第一进料管3进入到回收罐1的内部,第一安装板7与第二安装板12均关于回收罐1的纵向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且第一安装板7上放置的过滤网8的横截面面积与回收罐1内壁的横截面面积相等,并且过滤网8右侧设置的第一密封板9的纵截面形状为“凸”字型,第一安装板7和第二安装板12分别对过滤网8和置物框13进行支撑,使得油气通过过滤网8的过滤后与回收罐1内部的第一连接管11接触,第一密封板9对回收罐1与过滤网8相对应的左壁进行密封;

如图2中隔板10为多孔状结构,且第一连接管11在隔板10上呈弯曲状分布,并且冷凝罐17与第一连接管11构成连通结构,隔板10可以增加油气与第一连接管11的接触时间,第一连接管11的弯曲状分布可以增加与油气的接触面积,冷凝罐17内的冷却液与第一连接管11相连通;

如图3中第三进料管5与第二进料管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三进料管5等间距设置在第二进料管4的左端,第三进料管5可以从第二进料管4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具有多个油气入口管道;

如图1和图4中置物框13与第二安装板12构成滑动结构,且置物框13的底端为蜂窝状结构,并且置物框13右端连接的第二密封板15与回收罐1构成拆卸结构,而且置物框13的纵截面形状为“凹”字型,置物框13在第二安装板12上滑动调整位置,置物框13对液化后的油进行过滤,第二密封板15可以与回收罐1的左壁分离,活性炭过滤层14可以安装在置物框13的“凹”字型结构内。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时,结合图1和图3,将第三进料管5等间距安装在第二进料管4的左端,抽气泵6工作时将放置石油存储罐的室内的油气抽到第三进料管5内,所有第三进料管5内的油气均可以进入到第二进料管4内,并通过第一进料管3进入到回收罐1的上端内部,第三进料管5的设置,使得回收罐1具有多个入口管道;

结合图1和图2,吸料泵19工作时将冷凝罐17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连接管18抽到第一连接管11内,由于第一连接管11的右端贯穿连接在冷凝罐17的内部,因此冷却液可以在冷凝罐17和第一连接管11内循环,油气通过过滤网8过滤后与回收罐1内部的第一连接管11接触,由于第一连接管11呈弯曲状分布在回收罐1的内部,可以增加油气与第一连接管11的接触面积,隔板10的多孔状结构可以增加油气与第一连接管11的接触时间;

结合图1和图4,油气通过第一连接管11的冷凝,石油落在活性炭过滤层14内进行过滤,置物框13的底端为蜂窝状结构,使得过滤后的油可以落到回收罐1的内部底端,打开排料管16上安装的阀门将回收罐1底端的油排出收集,将第一密封板9和第二密封板15上的螺栓取出,向外拉动过滤网8和置物框13,使得过滤网8与置物框13从回收罐1内取出,从而对过滤网8、置物框13和活性炭过滤层14进行清理更换,这就是该具有多个入口管道的油气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