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脱模 吸塑机 高效 装置 配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2.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是将热塑性塑料板材、片材固定在模具上,用辐射加热器进行加热使之达到软化温度,然后用真空泵把模具与板材之间的空气抽去,使板材型坯按模具轮廓成型。冷却定型后将制品从模具中取出而脱模,但是现有技术中吸塑机在吸塑成型后冷却效果不好,加工后的制品十分容易粘在下模具的边框上,脱模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分为型腔与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部固定有第二冷却结构,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脱模结构,工件放置在型腔内部,所述脱模结构将工件顶出模具,所述模具两侧固定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对流循环结构。
4.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包括风机罩,所述风机罩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风机罩内部设置有对流风机。
5.两个所述对流风机交错设置。
6.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型腔外底部的冷却箱与固定在冷却箱壁上的盘管,所述盘管内部流通有冷却介质。
7.所述第二冷却结构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箱固定在所述冷却箱侧壁,所述冷却箱上还固定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水泵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冷却箱上还固定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水泵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盘管与所述第一水泵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盘管末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第二水泵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箱固定在所述冷却箱侧壁,所述第二水泵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泵进水口相连通。
8.所述脱模结构包括电机、螺纹杆、移动杆、顶出结构,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工作腔内并且所述电机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电机与螺纹杆相连接,移动杆与两个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并且所述移动杆可沿所述螺纹杆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移动杆上固定有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朝向型腔设置。
9.所述移动杆两端固定有滑块,工作腔内设有与所述滑块固定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配合并且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10.所述顶出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杆上的顶杆、与所述顶杆固定的顶块、与顶块固定的顶板,涂覆在所述顶板上表面的特氟龙涂层,所述顶块设置有凹槽,设置有凹槽的一侧与所述顶板相扣合。
11.所述顶板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顶块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风管由通孔
进入所述顶块内部,所述通风管通过管道支架固定在所述顶块内部并且朝向所述顶板设置,所述通风管与气泵相连通,所述气泵设置在工作腔内部。
1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采用第一冷却结构与第二冷却结构同时对模具的上下表面进行冷却、降温,这可以加快冷却速度,使得脱模时工件不会粘在模具边框上;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移动杆往复移动,进而使得顶杆结构将工件从模具中顶出,脱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顶出结构的顶块上涂覆有不粘涂层特氟龙涂层,在顶杆结构将工件从模具中顶出时同时从顶块内部向顶板上的通风孔吹气,使得顶出过程中伴随有反吹脱模的操作,进一步保证脱模时工件不会粘在模具上而导致工件变形。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的第二冷却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的第一冷却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的盘管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的顶出结构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模具;2、型腔;3、工作腔;4、第二冷却结构;5、脱模结构;6、支撑柱;7、第一冷却结构;8、风机罩;9、对流风机;10、冷却箱;11、盘管;12、第一水泵;13、第二水箱;14、第二水泵;15、第一水箱;16、电机;17、螺纹杆;18、移动杆;19、顶出结构;20、滑块;21、滑槽;22、顶杆;23、顶块;24、顶板;25、特氟龙涂层;26、通风孔;27、通孔;28、通风管;29、气泵;30、工件;31、第一安装座;32、第二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吸塑机的高效脱模装置。包括模具1,所述模具1分为型腔2与工作腔3,所述工作腔3内部固定有第二冷却结构4,所述工作腔3内还设有脱模结构5,工件放置在型腔2内部,所述脱模结构5将工件顶出模具1,所述模具1两侧固定有支撑柱6,两个所述支撑柱6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结构7。工件加工完成后,第二冷却结构4对模具1与工件进行降温、冷却,再经过脱模结构5将工件顶出。
21.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包括风机罩8,所述风机罩8固定在所述支撑柱6上,所述风机罩8内部设置有对流风机9。两个所述对流风机9交错设置。第一冷却结构7对模具1上表面进行冷却,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对流风机9不断地进行对吹,将工件上表面进行冷却,两个对流风机9交错设置,增大了对流风机9的吹风扫过的面积,并且吹扫更加均匀。
22.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冷却结构4包括固定在所述型腔2外底部的冷却箱10与固定在冷却箱10壁上的盘管11,所述盘管11内部流通有冷却介质。第二冷却结构4对型腔2底部进行降温,冷却箱10上壁上固定有盘管11,盘管11内流通有水做冷却介质,盘管11内不断的
有水流通,不断的对模具1内进行降温,温度传递给型腔2内部,进一步对工件进行降温,冷却,避免工件粘在模具1上不易脱模。冷却管选用盘形管与使得冷却更加均匀。所述第二冷却结构4还包括:第一水箱15、第二水箱13,第一水泵12、第二水泵14,所述第二水箱13固定在所述冷却箱10侧壁,所述冷却箱10上还固定有第一安装座31,所述第二水泵14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31上,所述冷却箱10上还固定有第二安装座32,所述第一水泵12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32上,所述盘管11与所述第一水泵12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盘管11末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水箱13,所述第二水箱13与所述第二水泵14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箱15固定在所述冷却箱10侧壁,所述第二水泵14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箱15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箱15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泵12进水口相连通。通过第一水箱15、第一水泵12、第二水箱13、第二水泵14与盘管11形成循环,冷却介质如水经过盘管11为模具1降温,散热管为盘形可以增大接触面积,第一水泵12从第一水箱15中抽水并向盘形管供冷水,经过盘管11后进入第二水箱13,第二水箱13内部有将水冷却的冷却器,第二水箱13内的水经过第二水泵14抽回第一水箱15使用,冷却器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23.如图1所示,所述脱模结构5包括电机16、螺纹杆17、移动杆18、顶出结构19,所述电机16固定在所述工作腔3内并且所述电机16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电机16与螺纹杆17相连接,移动杆18与两个所述螺纹杆17通过螺纹连接,并且所述移动杆18可沿所述螺纹杆17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移动杆18上固定有顶出结构19,所述顶出结构19朝向型腔2设置。在模具1型腔2附近安装有温度计,待温度计示数降低,冷却结束后,脱模结构5将工件顶出模具1。两个电机16同时启动,带动螺纹杆17转动,与螺纹杆17通过螺纹连接的移动杆18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顶出结构19随之运动,在移动杆18向靠近型腔2的一侧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工件漏出型腔2一部分,顶出结构19将工件漏出型腔2的部分向上顶出,完成脱模。
24.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杆18两端固定有滑块20,工作腔3内设有与所述滑块20固定的滑槽21,所述滑块20与所述滑槽21配合并且在所述滑槽21内滑动。移动杆18与滑块20固定连接,并且滑块20在滑槽21内滑动,采用该种结构使得移动杆18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歪斜的现象。
25.如图5所示,所述顶出结构19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杆18上的顶杆22、与所述顶杆22固定的顶块23、与顶块23固定的顶板24,涂覆在所述顶板24上表面的特氟龙涂层25。特氟龙涂层25主要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粘的特点同时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很低的摩擦系数。
26.如图6所示,所述顶板24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风孔26,所述顶块23侧壁上开设有通孔27,通风管28由通孔27进入所述顶块23内部,所述通风管28通过管道支架固定在所述顶块23内部并且朝向所述顶板24设置,所述通风管28与气泵29相连通,所述气泵29设置在工作腔3内部。所述顶块23设置有凹槽,设置有凹槽的一侧与所述顶板24相扣合,顶板24的截面为凹字型,顶块23的敞开部分与顶板24相互扣合,通风管28伸进顶块23内部向顶板24吹风,在顶杆22结构将工件顶出的过程中,同时向工件反向吹风,避免工件被顶出就再次粘附在模具1上。
27.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