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支座 总成 板簧 结构


1.本实用新型属于板簧支座领域,尤其是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


背景技术:

2.纵置式钢板弹簧结构的非独立悬架系统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广泛应用于商用车领域,包括自卸车、载货车、挂车及各类专用车。如今随着商用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整车的舒适性及操控性要求越来越趋向乘用车,而随着国家法规的完善,整车限高治超也越来越严。这使得提升整车舒适性及轻量化设计成为必须条件。
3.现在采用的板簧后支座结构使吊耳装在板簧后支座下方(即吊耳的位置在车架纵梁的一侧处),无法降低后悬架高度,又因为设计时需要考虑整车姿态角,所以此时前悬架也无法很好的匹配少片簧进行降高和减重。因此现后簧支座已从结构上限制了同时满足降低整车重心及减重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从结构上降低整车重心及实现减重,特对悬架系统进行降高以及系统轻量化匹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主臂、支臂、吊耳连接部构成的整体式结构,支臂位于主臂的后端上,支臂用于连接车架,吊耳连接部位于主臂的前端上,吊耳连接部的高度低于支臂的高度,吊耳连接部用于连接吊耳。
6.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主臂的前端顶面为倾斜面。
7.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主臂的外侧面上设有减重槽。
8.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支臂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能与车架纵梁的腹面、下翼面贴合,限位槽的贴合面上设有连接孔。
9.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定,所述支臂与主臂之间设有加强筋板。
1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1.1.通过上述结构调整,降低了后悬架的高度,同时可采用少片簧降低前悬架高度;可降低悬架系统重量30%左右,有利于整车轻量化开发;2.通过悬架系统高度的降低可有效降低整车重心位置,有利于提升整车的操作稳定性及舒适性;整车高度的降低,提升通过性,且可在某些地区降低人工装载货物的成本;3.该支座本体为铸造工艺,开发模具后可实现批量生产;整体式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3.图2是图1的右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包括由主臂1、支臂2、吊耳连接部3构成的整体式结构,支臂位于主臂的后端上,支臂用于连接车架,吊耳连接部位于主臂的前端上,吊耳连接部的高度低于支臂的高度,吊耳连接部用于连接吊耳;
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主臂1的前端顶面为倾斜面101,即主臂的厚度由后向前呈递减状,倾斜面是为了避免发送干涉,且保证了强度;
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主臂的外侧面上设有减重槽102,这样是为了进一步地减重;
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臂上设有限位槽201,限位槽能与车架纵梁的腹面、下翼面贴合,限位槽的贴合面上设有连接孔202;贴合式连接具有减重,提高连接稳定性的优点;
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臂与主臂之间设有加强筋板4,这样是为了提高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20.本实用新型装配说明:支臂与车架纵梁贴合后通过铆钉紧固为一体,且主臂前端上的筒状吊耳连接部位于后板簧端部的下方;吊耳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后板簧的端部铰接,吊耳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吊耳连接部铰接;因主臂的前端顶面为倾斜面,在使用过程中,后板簧端部不与主臂发生干涉。


技术特征:
1.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主臂、支臂、吊耳连接部构成的整体式结构,支臂位于主臂的后端上,支臂用于连接车架,吊耳连接部位于主臂的前端上,吊耳连接部的高度低于支臂的高度,吊耳连接部用于连接吊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的前端顶面为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的外侧面上设有减重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能与车架纵梁的腹面、下翼面贴合,限位槽的贴合面上设有连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与主臂之间设有加强筋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高结构的后板簧支座总成,包括由主臂、支臂、吊耳连接部构成的整体式结构,支臂位于主臂的后端上,支臂用于连接车架,吊耳连接部位于主臂的前端上,吊耳连接部的高度低于支臂的高度,吊耳连接部用于连接吊耳;通过上述结构调整,降低了后悬架的高度,同时可采用少片簧降低前悬架高度;可降低悬架系统重量30%左右,有利于整车轻量化开发。发。发。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 杨珍 田海州 曹纯儒 董朝闻 姜龙 耿平 尹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9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